Re: [哈拉] 關於奧修的一些心得

看板NewAge作者 (jhsesezy)時間8年前 (2015/12/22 15:11), 8年前編輯推噓12(120140)
留言15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昨天抱著開玩笑的心態回應,今天想稍微認真點表達我的想法 什麼是投射? 什麼是形象? 我想這是要先探討的事情。 先從我說過的話做為例子或許比較不會使人產生被批評的感受 我在上一篇的回覆中提到: 我認為奧修是個聰明的小屁孩或是他偏向道家的思想 這是不是一個結論?是不是一個我對他的形象? 當然是。 這裡我說是一個結論跟形象是什麼意思? 結論是什麼? 不就是指將記憶、知識統整簡化出來的一個說法? 因為我提出那樣的觀點,是經由看了幾本他的書, 藉由我對那些書的記憶與我對那些形容的了解 產生他是什麼樣的人的想法。 這是我對"形象"這個詞的了解。 我對你有一個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形象設定,你對我也有相應的期待 當對某個人抱有某個的形象的時候,不就是一種投射了? 或是對"投射"這個詞能有不一樣的了解? 我不了解有人會說"我對奧修的看法並不是一個投射"時,這裡的投射的意思是什麼? 因為我不了解,所以我首先開始去想我什麼情況下會有類似的反應? 這是不是因為看了某些書、某些人說"不要投射", 認為"投射"這個詞是不好的,把"投射"這個詞定罪了 所以他想反駁說"我對奧修的看法並不是一個投射"? 是因為他認為他所說的是"客觀"的,所以並不是一種投射? 明明都是一種結論,為什麼會想做出這樣的區分? 我了解的很有限,沒想到其他的可能,因此接著就我提出了質疑,或許是我錯了 --- 談談我對"投射"的認識 如果看了他的書把"不要投射"作為一個結論,就容易有種理想、產生對自己或別人的要 求、一種理論 或者是去了解書中為什麼會提出那些說法,小心不將它變成一個結論,這樣看他的書自然 不會覺得有什麼矛盾。 <  我們帶著結論生活。比如,你們來聽我說話。有人告訴你關於我的事情。他是一個朋 友,他談論我。他讚賞我;他給你留下印象。你帶著一個結論來聽我說話:我是一個好人 。現在你將帶著這個結論來聽,而且你的結論將被加強。你會回家說:他是對的,那個朋 友是對的。然後另外有人在同一個早晨來了。他遇到我的敵人,他告訴他很多關於我的事 情。他使他相信我是一個壞人,但是他的好奇心起來了——一個人也想去看一看那麼一個 壞人。他也在這個早晨帶著結論來聽我說話,然後他將帶著他的被加強的結論離開。 只有那些到我這裏來不帶任何結論的、敞開的、像鏡子一樣的人,才會看到我的真面 目。否則你的結論就會變成我的臉,你會把它硬貼在我的臉上。> 如果真的要不帶著形象、結論。這樣在看的書時就要全神貫注的去看他所說的話,不讓 過去看他的書對他產生的印象、他是什麼靈性大師、小屁孩甚至是...魔轉世之類的想法 浮現出來,這時你對他就不帶有任何的形象,只是去看他的話,那時的你就"忘記"你對他 的形象了。而當你又沒那麼專心時,思想又跑出來時,你對他的形象才又"復活"了。 而當你對一個人帶有形象時,就沒辦法了解在那個時候的他,而是用其他時候的他來看他 了解到這樣的事實就夠了。不需要有什麼"不要投射"的理想。只需要清楚"看法""概念"的 整個意涵 (不過要了解整個意涵...只我打的這些文字也沒什麼用吧)。 時時觀察,這樣之後看到它的時候自然可以把它放在一邊。 我想說的就這些,並沒有要暗示什麼是錯的,暗示什麼的太愚蠢了 我希望我已經把我現在的想法表達得很清楚了 如果你因著我的話發現了什麼,那是你自己的發現,此外還能是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35.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wAge/M.1450768287.A.79C.html

12/22 16:47, , 1F
講話也太複雜
12/22 16:47, 1F

12/22 17:06, , 2F
我回答一下。 我說對奧修的投射,是只把他當成某個教主
12/22 17:06, 2F

12/22 17:06, , 3F
或聖人,而且希望跟隨他,就能得到他的幫助,使得自己靈
12/22 17:06, 3F

12/22 17:06, , 4F
性成長。當然,奧修也反對別人這樣看待他。那麼我接受點
12/22 17:06, 4F

12/22 17:06, , 5F
化成為奧修的門徒,自然就視他為師父。我對他也會有偏好
12/22 17:06, 5F

12/22 17:06, , 6F
,也有感情的涉入。實際上,我將他視為師父,當然也是一
12/22 17:06, 6F

12/22 17:06, , 7F
種投射,雖然跟前一種投射不同。前一種人為師父要我負責
12/22 17:06, 7F

12/22 17:06, , 8F
,他必定會幫助我。但是奧修定義的門徒是要為自己負責,
12/22 17:06, 8F

12/22 17:06, , 9F
靜心要靠自己努力。不過,即使這樣,將某人視為師父,
12/22 17:06, 9F

12/22 17:06, , 10F
其實也是一種障礙,因為頭腦在下意識會為了這件事運作。
12/22 17:06, 10F

12/23 14:16, , 11F
我想我能了解你所表達的意思了。
12/23 14:16, 11F

12/23 14:17, , 12F
你是想將兩種"師父"的意思作區別...一種是要你崇拜他,
12/23 14:17, 12F

12/23 14:17, , 13F
一種是告訴你要自己學習
12/23 14:17, 13F

12/23 14:39, , 14F
只是這可能沒辦法有明顯的界分,因為重要的還是在學習者
12/23 14:39, 14F

12/23 14:40, , 15F
的心態。那些不停"讚嘆師父"的人,也會說要靠自己努力...
12/23 14:40, 15F

12/23 14:41, , 16F
(但是"我的"師父所說的是真理,要跟著我的師父學習最好)
12/23 14:41, 16F

12/23 14:59, , 17F
你說的有道理,那你對我要什麼建議嗎
12/23 14:59, 17F

12/23 16:38, , 18F
我打後面那段時,是在想好像不管怎麼形容多少都有問題。
12/23 16:38, 18F

12/23 16:38, , 19F
單純看文字描述我不確定我能做什麼"建議"。
12/23 16:38, 19F

12/23 16:38, , 20F
從"將某人視為師父,其實也是一種障礙"這段描述來看...
12/23 16:38, 20F

12/23 16:39, , 21F
我會想:我現在知道了將某人視為師父,其實也是一種障礙
12/23 16:39, 21F

12/23 16:39, , 22F
因此我有了想去除這個障礙的想法,
12/23 16:39, 22F

12/23 16:39, , 23F
而我也清楚只有想著要去消除的念頭並沒有甚麼幫助
12/23 16:39, 23F

12/23 16:39, , 24F
因此我要關注的不是消除障礙,是要去了解那些"障礙"是什
12/23 16:39, 24F

12/23 16:40, , 25F
麼...或許可以去觀察基督徒崇拜聖經對他們造成的阻礙,
12/23 16:40, 25F

12/23 16:40, , 26F
可以讓你去檢視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情況
12/23 16:40, 26F

12/23 16:40, , 27F
(當然程度上看起來很明顯不同...)
12/23 16:40, 27F

12/23 16:41, , 28F
我覺得奧修麻煩,就是在於他講的話非常的合理
12/23 16:41, 28F

12/23 16:42, , 29F
很難像看到把耶穌當成救世主的基督徒一樣馬上認出問題
12/23 16:42, 29F

12/23 16:46, , 30F
(在我看來)
12/23 16:46, 30F

12/23 17:22, , 31F
但是我並不想消除這個障礙。
12/23 17:22, 31F

12/23 17:47, , 32F
至於這個障礙是什麼,
12/23 17:47, 32F

12/23 17:49, , 33F
師父與門徒的關係,是什麼呢
12/23 17:49, 33F

12/23 17:50, , 34F
你說認出問題,
12/23 17:50, 34F

12/23 17:50, , 35F
你認為這是個問題嗎?
12/23 17:50, 35F

12/23 17:52, , 36F
至少我覺得這不是個問題,
12/23 17:52, 36F

12/23 20:49, , 37F
恩...我認為問題不是在"某種特定關係",是"形象"會產生問
12/23 20:49, 37F

12/23 20:49, , 38F
題。這不能把它特地分出來看,提出去觀察師父與門徒只是
12/23 20:49, 38F

12/23 20:50, , 39F
說或許可以從這裡開始著手
12/23 20:50, 39F
還有 77 則推文
還有 2 段內文
12/26 21:18, , 117F
成見去評斷,這樣比較合理吧?
12/26 21:18, 117F
※ 編輯: genghis (114.37.232.34), 12/26/2015 21:47:18

12/26 22:05, , 118F
對話如果要成立,如果沒有一定的約定俗成、共同規律是沒
12/26 22:05, 118F

12/26 22:05, , 119F
有辦法成立的,人在學說話的時候,就是在學這套系統,
12/26 22:05, 119F

12/26 22:05, , 120F
所以我們才能彼此順利說話而不用每次都解釋自己的意思。
12/26 22:05, 120F

12/26 22:17, , 121F
對話真的如果要成立,還要一步一步地去檢視那些約定俗成
12/26 22:17, 121F

12/26 22:17, , 122F
、共同規律有沒有產生問題,而我在做的就是去釐清我們對
12/26 22:17, 122F

12/26 22:17, , 123F
詞句上的理解是否相同。既然妳已經看了很多奧修的書,
12/26 22:17, 123F

12/26 22:17, , 124F
那應該也很清楚約定俗成的道德根本不是道德
12/26 22:17, 124F

12/26 22:21, , 125F
不然我們只是雞同鴨講。同樣說"神"就很可能是不同的意思
12/26 22:21, 125F

12/26 22:33, , 126F
如果不是在用這樣的系統對話,那用這樣的系統如何有效
12/26 22:33, 126F

12/26 22:33, , 127F
傳達想法?如何理解在書裡讀到的東西?雖說這也是為何常
12/26 22:33, 127F

12/26 22:33, , 128F
說真相無法以言語傳達之故,但傳達出稍微突破原義之義
12/26 22:33, 128F

12/26 22:33, , 129F
還是夠用的。
12/26 22:33, 129F

12/26 22:50, , 130F
簡單說就是,你想說你認為板上發言不能看出有沒有先入
12/26 22:50, 130F

12/26 22:50, , 131F
為主的情形,所以你不先入為主的說有可能有先入為主的可
12/26 22:50, 131F

12/26 22:50, , 132F
能,這樣?
12/26 22:50, 132F
※ 編輯: genghis (114.37.232.34), 12/26/2015 23:15:56

12/26 23:18, , 133F
我認為在用詞上要小心點,為了盡可能讓傳達的訊息不被誤解
12/26 23:18, 133F

12/26 23:18, , 134F
所以這篇才打了長長的一段。那段簡單來說不是我想表達的
12/26 23:18, 134F

12/26 23:24, , 135F
簡單來說:我不認為能夠不帶記憶、成見去評斷。
12/26 23:24, 135F

12/26 23:24, , 136F
如同我一開始打的
12/26 23:24, 136F

12/27 00:38, , 137F
所以你之前說的,“只是說出一個可能”也是不可能的?
12/27 00:38, 137F

12/27 00:38, , 138F
雖然這麼說,但文中有提到,可以全神貫注理解,這不就是
12/27 00:38, 138F

12/27 00:38, , 139F
可以理解嗎?不是就可以根據理解而形成一個關於內容的印
12/27 00:38, 139F

12/27 00:38, , 140F
象嗎?這樣去理解也是評斷嗎?
12/27 00:38, 140F

12/27 00:59, , 141F
這是在談兩件不同的事。需要的話我可以解釋清楚一點。
12/27 00:59, 141F

12/27 00:59, , 142F
但你是想要了解我所說的,還是想挑我語病?
12/27 00:59, 142F

12/27 01:08, , 143F
<“只是說出一個可能”也是不可能的?>這句我看不太懂
12/27 01:08, 143F

12/27 01:12, , 144F
這是我看到的矛盾的事,如果你覺得有引起你的興趣想說清
12/27 01:12, 144F

12/27 01:12, , 145F
楚再說即可。
12/27 01:12, 145F

12/27 01:18, , 146F
那我明天在嘗試表達看看,因為這兩件事在我看來並沒有矛盾
12/27 01:18, 146F

12/27 01:47, , 147F
應該這樣說,一個對話裡的部分如何不帶評論,而不帶任
12/27 01:47, 147F

12/27 01:47, , 148F
何意義構成溝通上的什麼意義?
12/27 01:47, 148F
好,那就從”一個對話裡的部分如何不帶評論,而不帶 任何意義構成溝通上的什麼意義?”開始談 <不帶任何意義構成溝通上的什麼意義?>這句話的意思我不懂 語言溝通時能不帶任何意義嗎?任何一個詞都有它的意義, 但我們對同一個詞的了解很可能不是完全一樣的 同一個人對同一個詞在不同時候也會有不同的意思 看奧修的書容易覺得矛盾,一個原因就是他對字詞賦予的意義經常在換 我質疑”能不能夠不帶記憶、成見去評斷?” 並不是要說我們應該不帶任何意義的溝通, 是我想去探討語言的功用和它使用上的限制 但看來妳並沒有想要一同來看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真的要開始探討像這樣一個問題,我前面說的全神貫注理解 那些東西都要先丟到一邊,那些對我們現在來說只是一些說法 沒有太大的意義。除非直接去體驗到,不然就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層次上 而當體驗結束成回經驗,變成記憶, 再去談那些體驗就又變成了理論。 “有什麼意義”並不是我關注的重點 探討"能不能夠不帶記憶、成見去評斷?"的意義 就在去探討"能不能夠不帶記憶、成見去評斷?" 如果一個問題只是去說有或沒有,或馬上提出某個人的論點 那根本就沒去深入探討到它,只是一個反應 像是在看到一個生氣的人問他說"你是不是在生氣?" 對方馬上回應"我哪有在生氣","我生氣是因為你說我生氣" 只是像機器一樣的反射行為 ※ 編輯: genghis (114.37.232.34), 12/27/2015 07:58:00

12/27 09:13, , 149F
講這些或許有點多餘了,我的重點已經在這篇文章最初呈現了
12/27 09:13, 149F

12/27 09:16, , 150F
從目前的狀況繼續談,好像只是在爭論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12/27 09:16, 150F
※ 編輯: genghis (114.37.232.34), 12/27/2015 09:17:29

12/27 14:01, , 151F
排除其中理解的成分太過了,理解是做得到的。
12/27 14:01, 151F

02/21 19:17, , 152F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02/21 19:17, 152F
文章代碼(AID): #1MUFUVUS (NewAge)
文章代碼(AID): #1MUFUVUS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