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勁道養成法-搖根

看板NTUShingYi作者 (Raymond2)時間19年前 (2004/11/24 07: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28 (看更多)
※ 引述《Brahman (小狐汔濟)》之銘言: : ※ 引述《Raymond2 (Raymond2)》之銘言: : : 練成彈抖勁,沈墜勁要懂在先。 : : 不好意思,我文章混很多不同的東西一起講, : : 主要想講的是怎麼練內家彈抖勁呢? : : 用搖根的方法把沈墜勁練到手上可練出內家彈抖勁, : : 然而,能夠把沈墜勁練到手上等於同時練成整勁及全身的沈墜勁。 : 了解,這大概是通背拳的練法吧? 是沒錯,但是懂沈墜勁的話, 這也是個很方便的法門練成全身沈墜勁。 比如說,看很多太極鬆身法,其實和通臂搖根如出一轍。 : 不過形意以整勁為基礎,沉勁只是當中的一環,不是特別被強調。 麻煩了,名詞定義不一樣… 我的整勁和周身沈墜勁是同義的, 兄台肯賞光的話,請移駕內家拳社,我在那裡的討論有提。 : : 是不同沒錯,問題是彈抖的時候有沒有沈重的威力, : : 差別在於有沒有帶沈墜勁。 : : 我這一篇主要講功體,不是很注意動作究竟標準不標準。 : : 這我目前很難說明,因為我不了解您指的無意義的晃動是什麼定義。 : : 好比說太極拳會往復、鶴拳會在手上做抖勁, : : 不知是不是所謂的無意義的晃動。 : 我沒練過鶴拳,不清楚鶴拳的抖勁是如何。 : 不過楊太在行拳時大抵來說都是有意識的活動,不會斷勁,並且守住動作的規格。 : 就算是些微的動作也要緊循這些原則。 : 無意義的晃動,我指的是無意識或斷勁或脫離拳架規格的游移動作, : 不過不同的拳種可容許的拳架規格是不同的, : 那些動作是否出了格,恐怕是因拳而異。 是的,我認同您的說法。 : 不過由於形意拳講拳功一體, : 故而想要了解您所謂的搖根是否會造成背離拳架,無助於實戰的情形。 形意拳搖根我認為會背離拳架, 但還是有人形意拳用搖根勁,實戰仍然很強, 我從頭到尾可沒說到實戰的問題, 用太極勁打形意拳還是真的有太極勁,實戰與否,各人巧妙。 就像我之前說的,不動步對某些拳種而言是無所謂的,實戰一樣很強。 : : 而且另一方面,您推手的觀念不見得和我一樣, : : 我必須知道貼進來對您的意義是什麼才能討論。 : : 我的話,貼不貼進對手對我而言不是很重要, : : 不同距離有不同的出手法。 : : 自然對手貼不貼進我也不是很重要。 : 我前文說的是接手,跟推手不太一樣吧。 : 說貼進去是比較保守,通常是對手一察覺有空隙一拳就進來了。 不好意思,我誤會了, 不過,我的推手指的是形意的合手,應該和你的接手類似。 實戰問題很難說,我說a,一定有人會說我可以用b回應, 實戰手法,我通常是碰面討論,在此不爭。 : : 您指的動作似乎是我所知的用彈抖勁打虎形, : : 您說的仆人出三丈之外是指自己可以打這麼遠還是發人發出三丈之外? : : 因為後來您緊接著說那是動步的練法,我假設是指自己可遠撲。 : : 問題是,我不知道您指是脊柱一抖是什麼內含? : 哈哈,發人三丈是古代人的講法, : 不過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 : 練形意拳者能用虎形把定靶打飛打跌出去並不是太困難。 : 若用過步的話距離會更遠。 嗯,我要不好意思的說一聲, 可以打跌、打飛定靶的方法很多, 我不敢直接確認這是正確的。當然,可能是正確的。 : : 從描述之中,有二個可能, : : 一則您認為的彈抖勁是我認為的翻浪勁, : : 如您確信我下面的第二個猜測是錯的, : : 那麼我必須親眼看到動作確認究竟是什麼之後才能夠繼續討論。 : 我認為翻浪勁裡面就有彈抖的力量。 : 或是你我對彈抖勁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 如果像鞭子一樣甩出去是彈抖,那麼像鋼片震動一般是不是彈抖呢? 可能真的不一樣,我解釋我的版本。 要嚴格的區分的話,鞭勁是抖勁,鋼片震動是彈勁,當然這是我個人看法。 差別在哪呢?發勁部位不同,抖勁從腰發,彈勁從肩發,兩者都力由地起。 以彈勁來說,一個人足部為根,肩前後晃動,就像鋼片晃動, 肩後撤、前彈又懂沈墜勁,一來一往之間可以發全身整勁出手, 可以打得很重,也可以吞肩吐胛。 我是這樣理解您說的抖脊柱。 : : 二則這是彈勁,彈勁是有可能動步的,問題是不能很快的續動, : 所以跟步要快 重點是中間有沒有斷勁,有斷勁就算跟得快也不過是縮短兩擊之間的時差。 不過,我猜測我們對斷勁的看法不一樣, 沒有親眼看到您是怎麼跟步的,不容易評斷。 : : 看起來很像翻浪勁,但產生的瓶頸是無法疊浪。 : 什麼是疊浪?功用是什麼呢? 疊浪勁是連續不斷勁的翻浪勁,起起落落往前撲。 功用的話,就是翻浪勁該有的功用連續發生… : : 無法疊浪的原因是…彈勁沒有辦法在雞步狀態中做。 : : 我個人相信如果真的是用彈勁抖脊柱, : : 那麼「正在抖」脊柱的時候,雙足應是同時在地上的, : 前腳已經趟出。 : 一腳著地就有支點支撐上身的彈性動作。 確定?我怎麼感覺您說的蹚出是「已經彈出」的狀態, 而不是我說的「正在抖」。 怎麼試驗呢?如果方便的話, 也許請您做雞腿獨立式之後,再做做看能不能虎撲。 我說的是先雞腿站定取代三體式,然後再虎撲, 可以的話,那麼您做的是我第一種猜測, 最好是能夠親眼看到為準,但很可能是翻浪勁。 如果無法做到的話,那這是彈抖勁打虎撲。 我可以獨立式做虎撲,只是撲不遠, 當然,也許您同時也懷疑我做的根本不是形意勁…-_-||| : : 即使一腳實一腳虛,但虛腳仍然無法離開地球表面。 : : 如我上述都是真的,那麼真的沒辦法練成疊浪。 : : 所以,與其說這是虎撲不如說是太極雙按。 : 這裡我是有點看不懂。 : 您是不是認為所謂彈抖勁是要抖出去再抖回來呢? 我在內家拳社版對類似的問題有表達我的看法, 彈抖勁會往復折疊,但我沒說一定會回抖回來, 用彈勁彈出去落在他處當然抖不回來。 而且,我覺得答這個問題好像會讓我裡外不是人, 因為這問題有點模糊,一定有辦法反過來指責我的不是。 不妨我這麼說好了,裏鞭炮的勁道符不符合您指的「抖出去再抖回來」? 是的話,我說是;不是的話,那我也說不是。 : 虎撲跟雙按的發力軌道與方向是不一樣的,所搭配運用的技擊原理也是不同的。 : 虎撲是顧打合一,一掀一撲,雙按是引進落空合即出。 是如此沒錯問題在於我們的解釋法不是很一致, 這要當面講才有機會講清楚,做做看才知道相互指的究竟是啥。 : : 我之前提到,很多人用太極勁打形意拳, : : 這當然還是有相當的威力,畢竟至少有個真的太極勁在裡面, : : 我必須再強調一次,我沒說用別的勁道威力一定小。 : : 小無相功偽裝少林七十二絕技,打人一樣很痛, : : 假的七十二技卻是真的小無相功。 : : 當然,我犯了一個錯,我沒有講清楚連續動步打人的主軸, : : 混雜快速動步同時用,易造成誤解。 : 我還是不太清楚, : 您要說的是 a連續動步,打人 還是 b 動步,連續打人 還是 c其他? 我選C其他。 我講的是動步同時打人,能夠連續動步就能夠連續打人, 原則上是一步一拳。 以完整的劈拳為例, 起手先鑽走一步打一個鑽拳,再一步打個劈拳,動中打。 這不是A像外家閃轉騰挪之後打到空隙重打; 也不是B像螳螂拳或詠春拳動步一貼進連續出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7.22.9
文章代碼(AID): #11eyHhVH (NTUShing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eyHhVH (NTUShi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