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文法] 動詞連用形及連體形

看板NIHONGO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2/25 21:34), 6年前編輯推噓14(14048)
留言62則, 7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McDaniel ( )》之銘言: : 各位先進及一起學習日本語的板友們晚安 : 小弟這裡有個問題想請教諸位 : 就是有關動詞連用形與連體形在接名詞時的差異 名詞解釋 連用形:連接用言(動詞 い形容詞 な形容詞),所以連用形接て,再接用言 連體形:連接體言(名詞) 換句話說,連用形不能接名詞 : 例如: : 例1. : a.買い物→購物(這個動作的名詞) : ^^^^^^ : 名 名→複合型名詞?如同売り場、乗り場、消しゴム嗎?→第一項的思維 雖然有些人/有些書會把第二變化連用形稱為名詞 但我個人不是這樣認知(不然就會像你一樣跑出下一個問題) 有些動詞的第二變化可以當名詞 或者說動詞二變會帶有部分名詞的特性 但並不是「動詞連用形=名詞」 否則你到N3左右之後的文法句型會越來越混亂 很可能一大堆句型接續都要硬記 : b.買いの物→有這種寫法嗎?又,這是什麼意思?(拼字可以拼得出來) : ^^^^ ^^ : 名 +名→以の銜接→第二項的思維 我是沒看過(網路也沒查到有人這樣講) : c.買う物→買的東西 : ^^^^ : 辞書形型式為連體形,後可接名詞→第三項的思維 糾正一下, 買う物:要買的東西  買った物:買的東西 : 例2. : a.読み方→可以拼得出來(課本中的單字) : b.読みの方→拼字會間斷(似乎不能這樣寫) : c.読む方→拼字會間斷(似乎不能這樣寫) 如果你不要把動詞二變當成名詞就不會認為這是複合名詞 動詞二變+方,就直接把它當成是一個句型就好 不過如果後面是「方法」這個名詞,就要用連體形去接 但是好像大家都直接用「二變+方」 : 總結: : 目前學到的(進度為大家的日本語14課)ます形接名詞似乎有對應的單字及意思 : 反而連體形接名詞就不一定會有對應的單字 連體形接名詞 當然就是「兩個」單字啊XD : 至於名詞接名詞加の這個觀念 : 是否遇到a.這種狀況就不適用?(還是有其它文法上的原因) 就是剛剛說的 不要把動詞連用形想成名詞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 c.的單字是否就遇到再記就好?(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不要太拘泥於c.) 完全錯誤 動詞連體形接名詞才是本體 越往後面基本上都是用這個接續規則 反而是用二變+名詞的這種是少數的句型 而且你不能把它視為「單字」,因為他本來就是拆開來的兩個單字 你不會把「便利な町」、「にぎやかな夜市」當作單字 就是「便利だ」な形容詞的連體形「便利な」去接名詞 你的c. 同樣的道理 : 煩請諸位先進及同好們幫忙解惑 : 感激萬分啊! 大概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2.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IHONGO/M.1514208898.A.EAE.html ※ 編輯: AmadeusTsou (1.171.42.162), 12/25/2017 21:35:37

12/25 22:44, 6年前 , 1F
實在太感謝,自學真的有太多太盲點,等等再來細讀此篇
12/25 22:44, 1F
※ 編輯: AmadeusTsou (1.171.42.162), 12/25/2017 22:55:57

12/25 22:56, 6年前 , 2F
剛剛最後一段頭暈 連體形打成連用形 修正
12/25 22:56, 2F

12/25 22:56, 6年前 , 3F
所以ます形就想成「該動詞用來連接用言時的形式」,而且
12/25 22:56, 3F

12/25 22:57, 6年前 , 4F
具有名詞的性質,但不要視為名詞
12/25 22:57, 4F

12/25 22:59, 6年前 , 5F
所以像売り場,就是想成售票(←連接用言的型式)處,所
12/25 22:59, 5F

12/25 23:00, 6年前 , 6F
以就不必再加上の了,因為它本身就是接用言才轉成此型式
12/25 23:00, 6F

12/25 23:02, 6年前 , 7F
我好像搞錯了,上面的用言應該是體言才對,可是又不符合
12/25 23:02, 7F

12/25 23:02, 6年前 , 8F
原po的說法,我再看一次搞清楚箇中概念
12/25 23:02, 8F
我換個說法說 你舉的第一個例子:買い物 売り場 乗り場 這些通通都是「單字」 是不可拆解的結構 你可以理解成「買」+「物」是「語源」 但這個「單字」是字典裡面有的 而「読み方」因為太常出現了,可能某些字典裡面找得到 但是很多動詞第二變化+「方」就是表示那個動作的方法 這些是可以拆解的字 就不是單字而比較像句型 不知道這樣解釋能不能比較好理解

12/25 23:06, 6年前 , 9F
總之ます形接名詞視為特殊句型來記,一般是連體型接名詞
12/25 23:06, 9F

12/25 23:07, 6年前 , 10F
ます形雖有名詞性質,但不能完全視為名詞(應該是這樣吧
12/25 23:07, 10F
還是老話 我不會把它當成是連用形+名詞,因為連用形是不能加名詞的 所以「___的方法」你就把它當成是句型記 我多舉一個例子 表示移動的目的如果是動作時 會用動詞第二變化+格助に  例如:食べに行く (去吃) 格助詞「に」前只能加名詞,但是你不會把「食べ」當作名詞 所以你可以說因為動詞二變帶有部分名詞性質 或者是直接把他當成句型記 這是我的意思 ※ 編輯: AmadeusTsou (1.171.42.162), 12/26/2017 00:50:57

12/26 06:07, 6年前 , 11F
這麼晚了還再進一步回應,真是太感謝你了。我已經知道你
12/26 06:07, 11F

12/26 06:07, 6年前 , 12F
要表達的意思。關於動詞這部分,不是只會變換就夠了,還
12/26 06:07, 12F

12/26 06:07, 6年前 , 13F
要知道它的性質與使用的時機,所以我過幾天有空會去買出
12/26 06:07, 13F

12/26 06:07, 6年前 , 14F
口仁老師寫的日語結構解密,當作各種詞類的文法字典來作
12/26 06:07, 14F

12/26 06:07, 6年前 , 15F
補強。
12/26 06:07, 15F

12/26 06:52, 6年前 , 16F
blog.livedoor.jp/s_izuha/archives/2012-03-19.html
12/26 06:52, 16F

12/26 06:53, 6年前 , 17F
blog.livedoor.jp/s_izuha/archives/2012-03-21.html
12/26 06:53, 17F

12/26 06:53, 6年前 , 18F
用google大神大概找了一下,發現上面兩個連結似乎有提到
12/26 06:53, 18F

12/26 06:54, 6年前 , 19F
動詞連用形的性質與使用方式,無奈日語程度還不到那裡。
12/26 06:54, 19F

12/26 06:56, 6年前 , 20F
等等要上班了,下班後回來再慢慢整理和內化這些觀念T__T
12/26 06:56, 20F

12/26 07:13, 6年前 , 21F
不好意思,出門前最後的推文。總覺得就停在原po向我說明
12/26 07:13, 21F

12/26 07:13, 6年前 , 22F
的地方就好,不要再節外生枝,所以上面的連結就當作沒看
12/26 07:13, 22F

12/26 07:13, 6年前 , 23F
到,我也避免走火入魔,哈哈 再次感謝原po的熱心指教
12/26 07:13, 23F

12/26 15:19, 6年前 , 24F
好奇問一下你自學的教材還有進度大概在哪啊 我覺得你
12/26 15:19, 24F

12/26 15:19, 6年前 , 25F
找的資料感覺在現在有點太 艱澀?
12/26 15:19, 25F

12/26 17:57, 6年前 , 26F
他上一篇有說 大家的日本語14課
12/26 17:57, 26F
--------------------------

12/26 18:49, 6年前 , 27F
b的形式也存在喔,例如:東野圭吾『祈りの幕が下りる時
12/26 18:49, 27F

12/26 18:49, 6年前 , 28F
』、休みの日
12/26 18:49, 28F
我覺得這個例子舉得不錯 雖然樓下C大已經正解了 我還是拉出來講一下 這邊所談的 就是指通則 假如你要把b的形式做為通則的話 你就得解釋那為什麼很多動詞不能夠變成這種接續 例如:開著的門 為什麼不是 「開きのドア」?? 回到我原文回覆的 有些動詞第二變化可以當名詞 你舉的例子 剛好就都是本身是名詞的 這並不是通則 相對的 c這個形式的用法基本上不會有錯 如果你把「動詞二變+方」作為一個句型 就不容易產生誤解 就像我文中提到的 當你換成用漢語名詞「方法」時 又要變回四變連體形修飾 而不是動詞二變

12/26 19:54, 6年前 , 29F
小弟目前才學到大家的日本語初級II的第14課,因為遇到了
12/26 19:54, 29F

12/26 19:54, 6年前 , 30F
這樣的問題,想說抱持著不要讓問題一直困住自己,才提出
12/26 19:54, 30F

12/26 19:55, 6年前 , 31F
來求救的。到時候買了出口仁老師的書,希望能透過書本就
12/26 19:55, 31F

12/26 19:56, 6年前 , 32F
可以幫忙解除疑問。真的很感謝幫忙及回應的板友們<(_ _)
12/26 19:56, 32F
話說 我前一陣子在書店看完了出口仁老師的那本 但是像你這個問題在那本書裡面也是沒有解答的XD (他只會告訴你 動詞修飾名詞 就是連體形) 不過對於如何造句、如何拆解句子我相信對於新手是有幫助的 我建議原原PO先把基礎版的看完 (不論是版上自學比較多人用的 出口仁的大家學標準日本語初級~高級本 GOGOGO四冊 大家的日本語 等等) 畢竟基礎的時候不會遇到太複雜的句構要分析 至少可以先培養基礎的語感 有問題當然是可以發問 畢竟我之前也發問過 很多時候自學本來就會有盲點 書也未必解釋得清楚 反而像你上面找的日文網站解釋 (如果你是還在唸初級的話啦) 其實用日文解釋日文 有些句型可能也還沒學到 或許會造成理解上的誤差 另外 如果不是以學日本語教育為目標 感覺很多東西用熟了就習慣了 這是我的看法 你參考參考

12/26 20:00, 6年前 , 33F
祈りの幕 休みの日只是形式像而已
12/26 20:00, 33F

12/26 20:00, 6年前 , 34F
事實上休み和祈り本身就是名詞
12/26 20:00, 34F

12/26 20:00, 6年前 , 35F
所以這樣使用是很合理的
12/26 20:00, 35F

12/26 21:29, 6年前 , 36F
c大的意思是說,b形式不存在,原因是b形式看似動詞連用
12/26 21:29, 36F

12/26 21:29, 6年前 , 37F
形的部份本身就是名詞,這個意思嗎?那麼c大自己用什麼
12/26 21:29, 37F

12/26 21:29, 6年前 , 38F
方式區分的呢?以字典來說,有的字典的確單獨列出來當名
12/26 21:29, 38F

12/26 21:29, 6年前 , 39F
詞,有的則否。而有列出來的又分成兩種,一種註明由動詞
12/26 21:29, 39F

12/26 21:29, 6年前 , 40F
連用形名詞化而來,一種則沒註明。似乎還處在眾說紛紜的
12/26 21:29, 40F

12/26 21:29, 6年前 , 41F
階段呢,不知道c大有沒有什麼見解,很好奇?
12/26 21:29, 41F
本身是不是名詞 我有一個方法你可以參考參考 就是看他可不可以加名詞的斷定助動詞「だ/ です」 例えば: 今日は 休みだ! (今天放假!) ドア が 開きです (???)→ X 不過當然實際上 可能還是要多看句子 多接觸日文 我也是正在往高階日文前進的路途中Orz ~~~

12/26 21:32, 6年前 , 42F
雖然這樣說就變循環定義,但其實會不會被當成名詞,就是看
12/26 21:32, 42F

12/26 21:32, 6年前 , 43F
有沒有這些名詞才可以的用法
12/26 21:32, 43F

12/26 21:33, 6年前 , 44F
有、甚至常用就會被列為有這個名詞,而不只是動詞連用形
12/26 21:33, 44F

12/26 21:35, 6年前 , 45F
至於是從動詞連用形轉變來的這點是確定的吧
12/26 21:35, 45F

12/26 21:41, 6年前 , 46F
因為是名詞所以可以、不是所以不行,這是方便初學查字典的
12/26 21:41, 46F

12/26 21:41, 6年前 , 47F
說法,其實學久了就是把所有用例記起來就是了
12/26 21:41, 47F

12/26 22:15, 6年前 , 48F
我自己是用記的 常用的多看或說幾次就記起來了
12/26 22:15, 48F

12/26 22:17, 6年前 , 49F
剛開始學的時候也曾經困擾過 後來發現太糾結於規則
12/26 22:17, 49F

12/26 22:18, 6年前 , 50F
其實對學習速度沒啥幫助
12/26 22:18, 50F
※ 編輯: AmadeusTsou (1.160.13.91), 12/27/2017 01:40:48

12/27 08:41, 6年前 , 51F
看了很久我只想說,門叫做ドア……
12/27 08:41, 51F
已修正 呵呵 ※ 編輯: AmadeusTsou (1.160.13.91), 12/27/2017 10:03:35

12/27 13:43, 6年前 , 52F
謝謝s大、c大和A大的回覆。因為整個討論似乎大家都有不
12/27 13:43, 52F

12/27 13:43, 6年前 , 53F
同的意見,特別是在名詞與動詞連用形之間畫了一條清晰的
12/27 13:43, 53F

12/27 13:43, 6年前 , 54F
界線這一點有點不解。但s大的解釋很清楚,再次感謝~
12/27 13:43, 54F

01/04 23:51, 7年前 , 55F
嗯,我個人是建議初級不要太多時間在鑽牛角尖想要找出一
01/04 23:51, 55F

01/04 23:51, 7年前 , 56F
個半個能夠完全解釋的說法,因為實際上就是沒有,不存在
01/04 23:51, 56F

01/04 23:51, 7年前 , 57F
的。就是學到再高級,甚至是鑽研日本文法的日籍教授,也
01/04 23:51, 57F

01/04 23:51, 7年前 , 58F
只能講出一套他認為的解釋,而例外通常還是會存在。畢
01/04 23:51, 58F

01/04 23:51, 7年前 , 59F
竟語言是活的,隨時都在改變,不如把時間用在閱讀更多
01/04 23:51, 59F

01/04 23:51, 7年前 , 60F
日文書籍上,語感這種東西累積多了自然會出現,反而是
01/04 23:51, 60F

01/04 23:51, 7年前 , 61F
抱著文法書當聖經,語感是出不來的。但是學高深之後鑽
01/04 23:51, 61F

01/04 23:52, 7年前 , 62F
研出自己的一套很有意思倒是真的。
01/04 23:52, 62F
文章代碼(AID): #1QGFw2wk (NIHONGO)
文章代碼(AID): #1QGFw2wk (NIH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