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Klay機關槍 進愈多愈準

看板NBA作者 (館長柯文哲)時間5年前 (2019/03/15 14:48), 編輯推噓27(381160)
留言109則, 5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原文43,小弟也不是專業,有錯請指正 最近看了一本書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 這本書的一剛開始就有聽到關於這個問題是否存在,並且以NBA實際數據來解析(費城76人 ),這裡我們必須提到一個有關於邏輯跟機率統計的一些理論 1. 謬誤:這其實是因為人的預測心理所造成的,因為人習慣接受正向結果(與預期相同) ,進而忽略了這投球中「沒進」的這個結果。這裡我們稱他「熱手謬誤」。 2. 獨立事件:有學過機率的朋友們應該都會明白,在籃球的每一個投球中進/不進,並不會 受到上一球的影響,也就是說這每一球的進球率都與前面的進/不進球無關。 https://i.imgur.com/UQh9Fdg.jpg
這圖有個盲點是,我們忽略了沒有進的機率與取樣數的差距。 —————————————————————- 以上就是關於「熱手效應」的一個誤判與簡單解釋他為什麼不存在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機率統計理論,稱作「回歸效應」,這個效應是用來表示當前測結 果極高或極低時,後測結果必偏向偏向平均值。 https://i.imgur.com/5LGqj8E.png
上圖是k湯在本季的三分命中 (擷取自騰訊體育 https://nba.stats.qq.com/player/?id=4892) 上圖表示了,手順或者手不順,就跟你自己去路邊打球一樣,只不過k湯的平均比普通人高 了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26.1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552632524.A.1C4.html

03/15 14:52, 5年前 , 1F
獨立事件那邊不太對吧
03/15 14:52, 1F

03/15 14:52, 5年前 , 2F
觀念推
03/15 14:52, 2F

03/15 14:53, 5年前 , 3F
"在籃球的每一個投球中進/不進,並不會
03/15 14:53, 3F

03/15 14:53, 5年前 , 4F
受到上一球的影響" 這是理想狀況
03/15 14:53, 4F

03/15 14:53, 5年前 , 5F
這球進了,下一球信心提升,但對手更加嚴防,這算無關?
03/15 14:53, 5F

03/15 14:54, 5年前 , 6F
投進了有信心,沒進沒信心,心理因素多少會有點影響
03/15 14:54, 6F

03/15 14:54, 5年前 , 7F
吧。
03/15 14:54, 7F

03/15 14:55, 5年前 , 8F
應該說是不是獨立事件就是用數據來推測的
03/15 14:55, 8F

03/15 14:56, 5年前 , 9F
我不覺得是獨立事件
03/15 14:56, 9F

03/15 14:56, 5年前 , 10F
獨立事件我不認同,比賽中上球進不進可能影響下一球
03/15 14:56, 10F

03/15 14:57, 5年前 , 11F
當你連進10球,場邊觀眾開始幫你歡呼,你肯定若有神助
03/15 14:57, 11F

03/15 14:57, 5年前 , 12F
當你連敗10球,場邊觀眾開始噓你,你沒多久就軟腳了
03/15 14:57, 12F

03/15 14:58, 5年前 , 13F
心理因素絕對有影響 不然以後就看命中率決定比賽
03/15 14:58, 13F

03/15 14:58, 5年前 , 14F
就好了
03/15 14:58, 14F

03/15 14:58, 5年前 , 15F
在籃球場上講機率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03/15 14:58, 15F

03/15 14:59, 5年前 , 16F
這本書排除了自身心理因素,大概也排除了主客場因素
03/15 14:59, 16F

03/15 14:59, 5年前 , 17F
投球進不進又不是純粹用機率可以解釋的
03/15 14:59, 17F

03/15 15:00, 5年前 , 18F
理論上是獨立事件,但是實際上只有電腦遊戲才是吧
03/15 15:00, 18F

03/15 15:00, 5年前 , 19F
人類不是銅板,人類連續的投籃互相不是獨立事件欸
03/15 15:00, 19F

03/15 15:02, 5年前 , 20F
我投籃第一球輕了撞前緣,第二球加點力修正就進了這
03/15 15:02, 20F

03/15 15:02, 5年前 , 21F
樣怎麼獨立?更別提信心對方防守修正等等因素,會
03/15 15:02, 21F

03/15 15:02, 5年前 , 22F
假定獨立事件本身才是謬論
03/15 15:02, 22F

03/15 15:03, 5年前 , 23F
心理因素有影響+1
03/15 15:03, 23F

03/15 15:05, 5年前 , 24F
基本上現實生活沒什麼獨立事件
03/15 15:05, 24F

03/15 15:07, 5年前 , 25F
有科學方法可證明同一人投兩次球是獨立互不受影響?
03/15 15:07, 25F

03/15 15:07, 5年前 , 26F
應該解釋成kt進越多越能穩定投球姿勢跟心理吧
03/15 15:07, 26F

03/15 15:09, 5年前 , 27F
每次投籃不是丟銅板或抽籤
03/15 15:09, 27F

03/15 15:09, 5年前 , 28F
數學終歸理論上
03/15 15:09, 28F

03/15 15:10, 5年前 , 29F
投籃不是骰骰子 不會是純粹的機率的...
03/15 15:10, 29F

03/15 15:10, 5年前 , 30F
"沒進的"就是 100%-百分比啊 並沒有被忽略
03/15 15:10, 30F

03/15 15:11, 5年前 , 31F
球員前面看起來狀況不錯 讓教練更傾向替他call戰術
03/15 15:11, 31F

03/15 15:12, 5年前 , 32F
就不獨立了
03/15 15:12, 32F

03/15 15:12, 5年前 , 33F
第一張圖忽略的是冷手效應(連續投不進)
03/15 15:12, 33F

03/15 15:13, 5年前 , 34F
但熱手效應下(連續投進) 進跟不進就只是100%的二分
03/15 15:13, 34F

03/15 15:14, 5年前 , 35F
防守者、體力、戰術等變數影響,不能這麼單純當成獨
03/15 15:14, 35F

03/15 15:14, 5年前 , 36F
立事件吧
03/15 15:14, 36F

03/15 15:15, 5年前 , 37F
你講的東西太實驗室了 要這樣講 也就從此不再需要
03/15 15:15, 37F

03/15 15:15, 5年前 , 38F
暖身 不再需要修正出手手感 甚至不再需要練球
03/15 15:15, 38F

03/15 15:16, 5年前 , 39F
是不是獨立可以去虎撲問問,我想他們都不會同意獨立
03/15 15:16, 39F
還有 30 則推文
03/15 15:46, 5年前 , 70F
很難釐清是在同一情況下進行了!
03/15 15:46, 70F

03/15 15:47, 5年前 , 71F
棒球這種投打對決,可能還比較能符合實驗設計吧!
03/15 15:47, 71F

03/15 15:48, 5年前 , 72F
每一球獨立事件zzz? kobe的zone理論重看一百遍好
03/15 15:48, 72F

03/15 15:48, 5年前 , 73F
03/15 15:48, 73F

03/15 15:50, 5年前 , 74F
棒球有人討論「得點圈有人打擊率」類似吧
03/15 15:50, 74F

03/15 15:51, 5年前 , 75F
看到2.就END了,這不是國中數學有那麼多前提幫你假
03/15 15:51, 75F

03/15 15:51, 5年前 , 76F
設好
03/15 15:51, 76F

03/15 15:51, 5年前 , 77F
棒球..已經累積的好壞球數跟壘上打者會影響配球....
03/15 15:51, 77F

03/15 15:52, 5年前 , 78F
我覺得運動還是有熱手效應的
03/15 15:52, 78F

03/15 15:53, 5年前 , 79F
要不要追加假設kt是個在太空中質量均勻的球體啊
03/15 15:53, 79F

03/15 15:53, 5年前 , 80F
兄弟 你的獨立性那邊 其實是書告訴你的假設吧哈哈哈
03/15 15:53, 80F

03/15 15:55, 5年前 , 81F
有對弈性質的競技-你玩遊戲見到電腦無論情勢如何都
03/15 15:55, 81F

03/15 15:55, 5年前 , 82F
只會重複制式的行動 會覺得AI寫的超爛吧...
03/15 15:55, 82F

03/15 16:00, 5年前 , 83F
其實是不是獨立事件是透過統計資料得知的
03/15 16:00, 83F

03/15 16:00, 5年前 , 84F
不是你說是就是……
03/15 16:00, 84F

03/15 16:03, 5年前 , 85F
另外樣本數量沒影響吧
03/15 16:03, 85F

03/15 16:05, 5年前 , 86F
無法認同,打球不是擲硬幣
03/15 16:05, 86F

03/15 16:15, 5年前 , 87F
出手姿勢防守角度位置距離讀秒...然後討論機率?
03/15 16:15, 87F

03/15 16:16, 5年前 , 88F
花這麼多時間來討論一堆不確變數的機率問題?
03/15 16:16, 88F

03/15 16:36, 5年前 , 89F
嗯 本文唯一能證實的一件事就是你不專業XD
03/15 16:36, 89F

03/15 16:53, 5年前 , 90F
比賽是動態的,沒有獨立性,謝謝
03/15 16:53, 90F

03/15 16:54, 5年前 , 91F
獨立事件不是這樣用的啊。
03/15 16:54, 91F

03/15 16:55, 5年前 , 92F
講理論的人最糟的地方就是,套上理論他就是爽。
03/15 16:55, 92F

03/15 16:55, 5年前 , 93F
反正搬出理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啦,結果前提就錯
03/15 16:55, 93F

03/15 17:08, 5年前 , 94F
這又不是擲骰子純機率...
03/15 17:08, 94F

03/15 17:22, 5年前 , 95F
獨立事件沒學好欸
03/15 17:22, 95F

03/15 17:23, 5年前 , 96F
投籃不會是獨立事件唷 不然就不會有第二罰比較準
03/15 17:23, 96F

03/15 17:29, 5年前 , 97F
獨立個屁你投2000顆後面沒力投不進
03/15 17:29, 97F

03/15 17:58, 5年前 , 98F
應該做個實驗,讓球員投球,一出手時球員在球碰框前
03/15 17:58, 98F

03/15 17:58, 5年前 , 99F
先做判定進球,不進,不清楚。旁人同時紀錄比對結果
03/15 17:58, 99F

03/15 17:58, 5年前 , 100F
,紀錄個1000球,應該也可以判定真的能清楚知道球
03/15 17:58, 100F

03/15 17:58, 5年前 , 101F
員是否能知道手感發燙
03/15 17:58, 101F

03/15 18:11, 5年前 , 102F
你的統計一定很差
03/15 18:11, 102F

03/15 18:12, 5年前 , 103F
“理論上” 第二罰跟第一罰是獨立事件 但兩罰命中率
03/15 18:12, 103F

03/15 18:12, 5年前 , 104F
一樣高嗎?
03/15 18:12, 104F

03/15 18:23, 5年前 , 105F
看到每一次投籃都視為獨立事件就可以開噓了
03/15 18:23, 105F

03/15 19:15, 5年前 , 106F
之前聽過這理論就不認同,有在打球的就知道,會一
03/15 19:15, 106F

03/15 19:15, 5年前 , 107F
直進球通常和當天狀況有關,身體的協調性
03/15 19:15, 107F

03/16 09:50, 5年前 , 108F
書沒讀好,很可憐耶
03/16 09:50, 108F

03/19 11:57, 5年前 , 109F
投籃又不是單純擲骰子
03/19 11:57, 109F
文章代碼(AID): #1SYqhC74 (NBA)
文章代碼(AID): #1SYqhC74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