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現在的球員比以前軟?已回收

看板NBA作者 (茶杯)時間10年前 (2013/12/01 23:48), 編輯推噓36(40455)
留言99則, 4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huzman (小華)》之銘言: : 看了Barkley以前的高光 :   : 低位技術根本完爆魔獸 : 而且以前的禁區真的很恐怖   : 感覺隨時都要打架一樣 : 新一代球員的模板好像都不會再有老巴 : 或是Rodman這樣籃板狂人類型的球員 : 現在就流行LBJ或KD這種高大全能球員 : 熱火沒有中鋒也已二連霸 : 以後會不會低位技術就完全失傳了阿? 其實不是回這篇,是想回下面的推文串:P 從88~93這五年,來看08~13這五年, 你會發現各隊的三分球投射數量增加了兩到三倍。 以下幾個簡單資料,大家參考參考: 88~93的聯盟3PT%分別是:323/331/320/331/336 08~13的聯盟3PT%分別是:367/355/358/349/359 當能投三分的球員變多,而且「沒有比較不準」的時候, 是盲目跟風一起瞎投,還是它變成比以前更有效的攻擊手段? 這兩個世代,聯盟的平均2PT%(是2PT%非FG%) 88~93球季:490/488/488/486/489 08~13球季:485/492/487/477/483 「以前的球員只是不愛投三分,但三分線內,」 「中距離神準,低位都有兩把刷子」 真的嗎? 籃球人才不會消失,是人才沒有在傳統中鋒這位置上延續。 在增加外圍投射比例,而且成效沒有比較不彰的年代, 配上上面說的傳統中鋒人才減少,低位單打的比例自然就會更少。 其實這部份跟防守環境也有相當關係。 聯盟在00年代初期開放了(半)區域防守, 到了00年代中期,各隊也多多少少開始增加區域防守的使用。 而在開放之前,聯盟各隊大多是以一對一盯人防守為主。 (區域防守的相關及解說就不另外闡述了) 在區域防守下低位要球單打,並不會比一對一吃掉對手容易。 而這點卻又容易被大多數球迷所忽略。 至於從前的防守比較強嘛… 聯盟各隊的平均得分: 88~93球季:109.2/107.0/106.3/105.3/105.3 08~13球季:100.0/100.4/99.6/96.3/98.1 如果當年NBA防守真如形容般那樣銅牆鐵壁, 那當年NBA應該會是個平均得分偏低的年代? 在大家認為「防守普遍超好的過去聯盟裡」, 連後段班的爛隊都可以平均一場拿下一百分; 在大家認為「防守普遍很爛的現代聯盟裡」, 連前段班的強隊都不見得場均拿一百一十分。 是不是有點奇怪? 另外補幾個鄉民喜歡的數字: (1)聯盟的平均FT%: 88~93球季:768/764/765/759/754 08~13球季:771/759/763/752/753 (2)聯盟各隊的平均犯規數: 88~93球季:23.6/23.2/23.1/22.3/23.1 08~13球季:21.0/20.8/20.7/19.5/19.8 (3)聯盟各隊的平均罰球數: 88~93球季:28.8/28.5/27.8/26.6/27.7 08~13球季:24.7/24.5/24.3/22.4/22.1 總之, 我們緬懷過去大多是從: 超級球星/傳奇球隊/經典戰役的高光裡尋找。 (當然還有兒時記憶,跟哥哥爸爸學長的口耳相傳) 但拿單一的一流表現,放大成全聯盟都一流表現,是相當偏頗的。 如果大家表現都一樣出色, 那他們如何被特別稱作超級球星/傳奇球隊/經典戰役呢? 不是要貴今賤古,已成就的偉大不會被後代抹滅或改變。 但在歌頌過去的同時, 也別把錯誤或過度偏頗的歷史持續傳達給下一位球迷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5.225.203

12/01 23:50, , 1F
推,我正想回歐胖胖那篇
12/01 23:50, 1F

12/01 23:50, , 2F
推~ 講的很棒
12/01 23:50, 2F

12/01 23:51, , 3F
12/01 23:51, 3F

12/01 23:51, , 4F
的確蠻多人都是拿特例出來講
12/01 23:51, 4F

12/01 23:52, , 5F
十年後你就知道惹 當年LBJ 當年KD 當年XX 現在是啥?
12/01 23:52, 5F

12/01 23:52, , 6F
就慢慢老化的證據
12/01 23:52, 6F

12/01 23:52, , 7F
比罰球數也太奇怪了…重點是吹哨的尺度而不是一場多
12/01 23:52, 7F

12/01 23:53, , 8F
環境和戰術的改變都很重要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偉大
12/01 23:53, 8F

12/01 23:53, , 9F
我覺得做成三個時代比較看看 83~88, 93~98 , 03~08
12/01 23:53, 9F

12/01 23:54, , 10F
88~03 剛好是 NBA 球風轉變期
12/01 23:54, 10F

12/01 23:54, , 11F
大後鋒時代來臨~
12/01 23:54, 11F

12/01 23:54, , 12F
其實回去看比賽最準 印象準不準看比賽就知
12/01 23:54, 12F

12/01 23:55, , 13F
我覺得不用弄到這麼複雜 軟不軟的問題根本不用比到90
12/01 23:55, 13F

12/01 23:55, , 14F
80 年代華麗進攻風,90年代鐵血防守風,00後規則改變
12/01 23:55, 14F

12/01 23:56, , 15F
s 單是綠賽三巨頭前後的聯盟水平硬度都可以和現在比
12/01 23:56, 15F

12/01 23:56, , 16F
推用心
12/01 23:56, 16F

12/01 23:56, , 17F
推 回去看以前崇拜球員的高光 每個都麻神人XD
12/01 23:56, 17F

12/01 23:56, , 18F
張飛打岳飛沒什麼好比 但張飛個性比岳飛有趣多了
12/01 23:56, 18F

12/01 23:57, , 19F
個人覺得 看平均得分來決定防守強度 不太合理
12/01 23:57, 19F

12/01 23:57, , 20F
等20年後 看看現在球員的Mix 搞不好也覺得他們超神的
12/01 23:57, 20F

12/01 23:57, , 21F
所以我只列罰球數字不特別說什麼,打法跟尺度會影響
12/01 23:57, 21F

12/01 23:57, , 22F
以前pace快多了,這樣也在比
12/01 23:57, 22F

12/01 23:57, , 23F
往前推個三到五年 遠一點到AI時代 都有足夠的內容了
12/01 23:57, 23F

12/01 23:57, , 24F
壞孩子活塞還不是超兇 簡直跟打架一樣
12/01 23:57, 24F

12/01 23:58, , 25F
剛推到一半…「比罰球數很奇怪…差別在於尺度吧」
12/01 23:58, 25F

12/01 23:58, , 26F
90年中期 聯盟後場的技術才開始慢慢提升到接近現代
12/01 23:58, 26F

12/01 23:58, , 27F
頂尖球員可能感覺沒什麼差別 多看些比賽就會發現
12/01 23:58, 27F

12/01 23:58, , 28F
12/01 23:58, 28F

12/01 23:59, , 29F
我覺得不能當數據派 以前的影片現在也可以看的到
12/01 23:59, 29F

12/01 23:59, , 30F
看到TD, KG, KB年紀一大把還混得好好,是不是代表現
12/01 23:59, 30F

12/02 00:00, , 31F
在球員沒有以前球員好?
12/02 00:00, 31F

12/02 00:00, , 32F
而且聯盟平均統計數字 這個要是換人解釋會差很多
12/02 00:00, 32F

12/02 00:01, , 33F
本篇附的數據直接打到重點
12/02 00:01, 33F

12/02 00:01, , 34F
80年後段的弱隊後場拉到現代 我認為會有過半場的麻煩
12/02 00:01, 34F

12/02 00:01, , 35F
就說印象派好了,阿罵時代的太陽防守拿到今年算不算差
12/02 00:01, 35F

12/02 00:02, , 36F
看平均得分評斷防守不太準 因為節奏不一樣
12/02 00:02, 36F

12/02 00:02, , 37F
不過其實怎麼比都不準 因為根本的問題在現在跟以前
12/02 00:02, 37F

12/02 00:03, , 38F
的規則不同 球風不一樣也是很正常的
12/02 00:03, 38F

12/02 00:03, , 39F
印象一下幾年前重攻輕守的球隊們 防守評價都能提升了
12/02 00:03, 39F

12/02 00:05, , 40F
當然是現在的強啦 演技爐火純青到可以被空氣撞飛了
12/02 00:05, 40F

12/02 00:09, , 41F
現在禁區比誰牌子大 有牌子就有犯規 當然往外面打
12/02 00:09, 41F

12/02 00:09, , 42F
用平均得分來看防守強度?!誰教你的
12/02 00:09, 42F

12/02 00:09, , 43F
越打越外面是跟吹判尺度有很大關係
12/02 00:09, 43F

12/02 00:10, , 44F
12/02 00:10, 44F

12/02 00:10, , 45F
怎麼不認為是過往注重團隊進攻 近代開始球星ISO
12/02 00:10, 45F

12/02 00:11, , 46F
聯盟球隊都跟馬刺一樣跑戰術 近十年均得分也破百
12/02 00:11, 46F

12/02 00:11, , 47F
以上是針對你單用平均得分來看防守強度
12/02 00:11, 47F

12/02 00:14, , 48F
本來就是這樣啊,半區域+防守三秒+hand check
12/02 00:14, 48F

12/02 00:14, , 49F
導致傳統中鋒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
12/02 00:14, 49F

12/02 00:14, , 50F
這也是觀眾造成的,觀眾就是不愛看中鋒肉柱比賽
12/02 00:14, 50F

12/02 00:15, , 51F
而偏好快速球風的後衛或前鋒戰,那些說愛看中鋒的
12/02 00:15, 51F

12/02 00:16, , 52F
球迷畢竟是少數,T Mac就曾經酸過TD
12/02 00:16, 52F

12/02 00:16, , 53F
說大家在明星賽不是想看中鋒是想看後衛跟前鋒射射啊
12/02 00:16, 53F

12/02 00:17, , 54F
人才從未消失而是往別處移動(短報身高)
12/02 00:17, 54F

12/02 00:20, , 55F
認為80'弱隊過不了半場的,要不要說說是哪些隊伍呢?
12/02 00:20, 55F

12/02 00:26, , 56F
12/02 00:26, 56F

12/02 00:28, , 57F
12/02 00:28, 57F

12/02 00:30, , 58F
推~~ 可是我還是懷念AI的年代QQ
12/02 00:30, 58F

12/02 00:31, , 59F
推~
12/02 00:31, 59F

12/02 00:37, , 60F
中肯推~不過以前的比賽 的確比較激烈 現在裁判有點
12/02 00:37, 60F

12/02 00:37, , 61F
管太多了
12/02 00:37, 61F

12/02 00:38, , 62F
導致想要激烈也激烈不起來...爆扣挑釁一下都會被吹T
12/02 00:38, 62F

12/02 00:38, , 63F
防守不就是為了降低對方得分的可能,不看得分看什麼
12/02 00:38, 63F

12/02 00:39, , 64F
如果Kemp在這個世代的話 不知道會被吹幾個T...
12/02 00:39, 64F

12/02 00:42, , 65F
難得好文
12/02 00:42, 65F

12/02 00:43, , 66F
如果防守是為了降低對方得分的可能 那jordan說他會拿
12/02 00:43, 66F

12/02 00:43, , 67F
100分 應該就是真的了
12/02 00:43, 67F

12/02 00:44, , 68F
所以看得分的話...
12/02 00:44, 68F

12/02 00:44, , 69F
不一定要衝突才算激烈啊...去年總冠G6超好看
12/02 00:44, 69F

12/02 00:45, , 70F
12/02 00:45, 70F

12/02 00:47, , 71F
光靠這些數據參考價值實在不高
12/02 00:47, 71F

12/02 00:48, , 72F
中間幾年 三分線有變短 大家有偷練
12/02 00:48, 72F

12/02 00:51, , 73F
之後變回來之後 大家就練起來了
12/02 00:51, 73F

12/02 01:01, , 74F
數據使用怪異...
12/02 01:01, 74F

12/02 01:07, , 75F
581觀念真是冠全球,我們很早就在練三分了,連C都會投
12/02 01:07, 75F

12/02 01:20, , 76F
光看這些不準 你忘了pace、聯盟強度等因素
12/02 01:20, 76F

12/02 01:52, , 77F
這篇講得沒錯,另外聯盟強度我覺得不用討論吧...
12/02 01:52, 77F

12/02 01:52, , 78F
一個參與人數更多的運動,強度怎可能反而更低
12/02 01:52, 78F

12/02 01:52, , 79F
沒人說變強就是1變2 , 1變1.1也是在進步
12/02 01:52, 79F

12/02 03:31, , 80F
強度當然有可能變低 因為以前的規則跟現在根本不一樣
12/02 03:31, 80F

12/02 03:32, , 81F
hand-checking跟防守禁區三秒就不知道差多少了
12/02 03:32, 81F

12/02 03:32, , 82F
在規則跟節奏不一樣的情況下 比平均得分根本是比假的
12/02 03:32, 82F

12/02 03:33, , 83F
最後緬懷過去根本不需要口耳相傳經典高光
12/02 03:33, 83F

12/02 03:33, , 84F
youtube一堆過去的全場比賽可以看 自己去看了就知道
12/02 03:33, 84F

12/02 03:34, , 85F
規則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至於以前球員跟現在球員誰強
12/02 03:34, 85F

12/02 03:34, , 86F
當然要看用誰的規則比賽啊 用現在的規則以前的球員
12/02 03:34, 86F

12/02 03:34, , 87F
按照習慣打球只會馬上犯滿 用以前的規則現在的球員
12/02 03:34, 87F

12/02 03:35, , 88F
進攻根本要重新習慣 古代籃球防守強根本不是什麼貴古
12/02 03:35, 88F

12/02 03:36, , 89F
賤今 而是他們以前可以用的很多手段現在根本都禁止了
12/02 03:36, 89F

12/02 03:37, , 90F
只要把那些規則開放沒多久現在球員馬上就學會那套了
12/02 03:37, 90F

12/02 03:59, , 91F
規則不同的的確不好比,不過就拿規則一致的年代來說
12/02 03:59, 91F

12/02 03:59, , 92F
強度也是在逐年遞增,先別說00後,光講90本身
12/02 03:59, 92F

12/02 04:00, , 93F
前期跟後期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節奏了
12/02 04:00, 93F

12/02 04:02, , 94F
當然你要說強度下滑導致有球隊72勝我也不反對
12/02 04:02, 94F

12/02 04:03, , 95F
畢竟從數據只能解讀風格,強度這種東西只能看影片
12/02 04:03, 95F

12/02 05:04, , 96F
以前的防守比較好其實是說比較髒 從犯規數看得出來
12/02 05:04, 96F

12/02 09:14, , 97F
只用得分看防守強度會不會太好笑了些?另外這幾年來
12/02 09:14, 97F

12/02 09:15, , 98F
NBA為了讓得分更高,開放多少進攻方有利的規則了
12/02 09:15, 98F

12/02 09:45, , 99F
只看得分數據 好笑 安 安
12/02 09:45, 99F
文章代碼(AID): #1IcrfPmU (NBA)
文章代碼(AID): #1IcrfPmU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