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重訓三個月之變化量

看板MuscleBeach作者 (超級蜥蜴人)時間7年前 (2016/12/28 17:17),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借你的文討論一下所謂 inbody、或者是各式各樣的身體組成分析。 還有為什麼會說參考就好。 先說結論,結論就是每一家公司做的分析公式不一樣,會造成數據很大的差異,然後目前 最指標的是inbody這台機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實測跟用精密生物儀器測量的結果 誤差最小吧! http://i.imgur.com/SEVIasn.jpg
先附上兩張分析表。這是我上禮拜一為了找喜歡的健身房,而去參觀兩間健身房。兩間都 用相同的推銷手法、也免費的幫我量了一下體脂。 看時間就知道,時間只差兩個小時。這天我中間是沒有運動的,所以差別只在七點離剛吃 飽比較近這樣… 所以我兩小時內,骨骼肌掉了5公斤、脂肪長了兩公斤? 想也知道,怎麼可能…… (不過20%比較像我現在的肚子…哭) 說說體脂的計算方式。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是,通過微量的電流到全身,計算導電率,進而 算出肌肉量跟體脂的概估值。 我大概查了一下詳細算法,沒有查證過,不過應該不會差太多。 這是inbody的算法。首先一樣先取得身高體重、然後透過微電流取得電阻值。 肌肉是水分比較多的細包,比較導電;脂肪則是比較不導電的細胞。換句話說,電阻(不 導電)越高,代表你脂肪比例越高、肌肉比例越低。 然後,人的身上有70%左右會是水。所以先把總水量扣掉。 剩下的重量,透過電阻量和比例去計算(inbody也沒提供計算公式),可以得到身體概括 的肌肉量、以及礦物質重那些身體組成 最後再減掉算出來的這些肌肉量,得到的就是體脂重,然後換算百分比就可以知道體脂重 了。 我想重點再於20khz跟100khz的值比例,可以再去微調身體組成數字。 總而言之,這個機器真正量得就只有身高體重跟阻抗,剩下都是沒有提供的公式算的,能 夠多準? inbody很準,真的是不知道哪裡出來的迷思… 極限的我就不知道他大概的計算方式了,不過我還比較相信極限的數據,畢竟我肚子真的 好大好大… 原理也是電阻,只是它另外還會算什麼細胞內水細胞外水…… ※ 引述《DearGary (DearGary)》之銘言: : 我是一個胖子 : 103KG 左右 : 加入成吉 得到第一次inbody的數字 體脂28趴左右 : http://i.imgur.com/17t0spb.jpg
: 三個月期間 練 胸+三頭.肩+腹.背+二頭 沒有 : 腿 : 每次訓練40分到1小時 : 一星期練五天 有兩天是隨機休息日 : 昨天被朋友抓去WG 跟他一起練 : 又得到一張inbody 體脂23趴 眼睛為之一亮 : http://i.imgur.com/bs5kQkX.jpg
: 體重 沒啥增加 肌肉增加7公斤 脂肪減少5公斤 : 不知道WG的數字是否準確 : 讓我對重訓又充滿熱情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192.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82916622.A.A30.html

12/28 17:22, , 1F
骨骼肌才35難怪說不準xd
12/28 17:22, 1F

12/28 17:23, , 2F
xdddd 另外一台才30,可是我比較相信另外一台的數據
12/28 17:23, 2F

12/28 17:25, , 3F
現階段來說,我是覺得脂肪比的參考價值比骨骼肌高,
12/28 17:25, 3F

12/28 17:26, , 4F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最近在減脂
12/28 17:26, 4F

12/28 23:43, , 5F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看樣子只能用同機器 同時間做比較
12/28 23:43, 5F

12/28 23:44, , 6F
之後我會去成吉驗收我的三個月成果 但是一次要350好貴阿
12/28 23:44, 6F

12/29 09:42, , 7F
鏡子最準
12/29 09:42, 7F
文章代碼(AID): #1OOuCEem (MuscleBeach)
文章代碼(AID): #1OOuCEem (Muscle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