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對於3.5耳機孔移除的看法

看板MobileComm作者 (稜靘)時間6年前 (2018/06/27 20:48), 6年前編輯推噓16(21543)
留言69則, 2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KDSKY (貓茶)》之銘言: : 沒想到耳機孔的移除竟然成為潮流,這個真的是讓我個人非 :  常的不能接受,比當初不能換電池的手機變成主流更不能接受啊! :  藍芽耳機固然是解決方案,但藍芽耳機跟耳機孔並非衝突的存在吧? : 雖然很多廠家會附TYPE-C接頭耳機或者TYPE-C轉3.5耳機孔的 :  轉接線,但這並非完整的解決方案,在正常情況下還是只能充電跟耳 :  機二選一,除非你另外購買Type-C同時有充電跟耳機的轉接線。 : 當然最方便的就是購買藍芽耳機或者藍芽接受器,但這又是另 :  一個成本,而且藍芽耳機或藍芽接受器要達到跟一般有線耳機一樣的音 :  質,付出的代價會比較高。 : 大家對於耳機孔的移除能接受嗎? 我使用手機已經4年多了 我的第一支手機就是智慧型手機 所以我想問板上各位先進 當年手機進化到智慧型時拔掉”充電功能”孔時的看法 因為我也是覺得手機拔掉耳機孔很不方便 我覺得啊 既然說是進步,手機卻只得剩下1個type-c 這樣說得過去嗎 難道是有什麼隱情不能作2個或3個type-c嗎?還是純粹不方便高成本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2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30103707.A.20B.html

06/27 20:49, 6年前 , 1F
塞兩個usb-c空間會用得比1+1 3.5mm少嗎
06/27 20:49, 1F

06/27 20:52, 6年前 , 2F
想要一堆Type-C就買ROG阿 有三個呢 事實就是這種需
06/27 20:52, 2F
原來已經有複數c孔的手機了啊,感動

06/27 20:52, 6年前 , 3F
因為會有白癡插兩個充電器
06/27 20:52, 3F
我是那種會一邊充電一邊接電腦一邊聽耳機的人0.0

06/27 20:53, 6年前 , 4F
求極少 廠商就不會想做了
06/27 20:53, 4F

06/27 20:53, 6年前 , 5F
拔掉充電孔?
06/27 20:53, 5F
現在手機都沒充電孔了。整合到Micro-b裡面了,接電腦充電有夠慢很不方便。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00:15

06/27 20:56, 6年前 , 6F
為了減少孔才去掉一個,再做一個回來是在..
06/27 20:56, 6F

06/27 20:57, 6年前 , 7F
歡迎加入我大rog教派 我們只收精英 絕不收垃圾
06/27 20:57, 7F

06/27 20:58, 6年前 , 8F
拔掉充電孔? 原Po都用無線充電?
06/27 20:58, 8F
你的Micro-b孔不能傳輸資料嗎?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01:28

06/27 21:00, 6年前 , 9F
拔掉充電孔?你哪年代的?
06/27 21:00, 9F

06/27 21:00, 6年前 , 10F
都進步到typec 然後看另一端是什麼配備直接觸發功能
06/27 21:00, 10F

06/27 21:02, 6年前 , 11F
Type-c成本不會比耳機孔低好嗎...
06/27 21:02, 11F
我上次去電料行才看到光Type-a2.0就比3.0貴了 而3.5mm耳機孔是35元

06/27 21:03, 6年前 , 12F
3.5耳機到處都在賣 Type-C耳機賣的貴得要命
06/27 21:03, 12F
type-b的耳機我就不敢想像了,何況是type-c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07:20

06/27 21:03, 6年前 , 13F
那你Type-C不能傳輸資料嗎?
06/27 21:03, 13F

06/27 21:04, 6年前 , 14F
你第一支就智慧型手機難道還有另外的孔充電?
06/27 21:04, 14F
我爸媽的舊手機不是智慧型的都有充電孔。

06/27 21:06, 6年前 , 15F
五年前的手機也只有一個micro usb吧,哪來多一個充
06/27 21:06, 15F

06/27 21:06, 6年前 , 16F
電孔?
06/27 21:06, 16F
手機進化的智慧型的時候“純充電”功能就被淘汰了,而資料傳輸孔被統一成USB Micro- b,並將充電功能整合入其之。

06/27 21:07, 6年前 , 17F
Micro-B以前的充電頭都特規的 3.5mm可不是特規
06/27 21:07, 17F
我爸媽有的舊手機還是2.5mm的呢

06/27 21:17, 6年前 , 18F
其實送藍牙耳機然後不會太爛就好 直接拔掉根本把成
06/27 21:17, 18F

06/27 21:17, 6年前 , 19F
本用在消費者的身上= =
06/27 21:17, 19F

06/27 21:18, 6年前 , 20F
藍芽耳機更麻煩 我每天還要充電一次
06/27 21:18, 20F
還有可能會不小心弄不見,很不方便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20:35

06/27 21:25, 6年前 , 21F
2.5mm也不是特規 只是非主流而已
06/27 21:25, 21F
我一直以為2.5是3.5以前的東西誒0.0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27:21

06/27 21:30, 6年前 , 22F
2.5mm比較像是micro-HDMI 給空間受限的裝置用的
06/27 21:30, 22F
若是這樣當時要拔3.5mm時就沒有人想復興2.5mm了嗎qq,真是草都不知道長多高了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34:35

06/27 21:33, 6年前 , 23F
2.5mm曾經一度想取代3.5mm啊 有一段時間很流行
06/27 21:33, 23F

06/27 21:34, 6年前 , 24F
我以前至少有三個以上的裝置用2.5mm 還要買轉接= =
06/27 21:34, 24F

06/27 21:34, 6年前 , 25F
因為以前傳輸資料跟充電是分開的阿
06/27 21:34, 25F

06/27 21:35, 6年前 , 26F
但至少轉接成本和技術都低很多
06/27 21:35, 26F

06/27 21:35, 6年前 , 27F
重點是很少廠商想做2.5mm的耳機 我也只買到一個而
06/27 21:35, 27F

06/27 21:36, 6年前 , 28F
換2.5mm成本純粹增加啊 不如拔掉XD
06/27 21:36, 28F
對吼,這麼說來現在也買不到2.5mm的產品了。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38:59

06/27 21:37, 6年前 , 29F
是以前的傳輸介面充電效率太差才會流行DC充電孔
06/27 21:37, 29F

06/27 21:37, 6年前 , 30F
2.5mm其實對可以換線的耳機沒啥問題 換個頭就好 可
06/27 21:37, 30F

06/27 21:38, 6年前 , 31F
是通常會想換線的 可能不會太喜歡手機的音質
06/27 21:38, 31F

06/27 21:38, 6年前 , 32F

06/27 21:41, 6年前 , 33F
現在就算是MircoB都可以承受18W (9V2A)的電流
06/27 21:41, 33F
可是你的線要夠好才達得到(笑 我sony原廠線5V只能到1.25A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1:44:11

06/27 21:42, 6年前 , 34F
USB3.1的標準甚至可以超過6A 當然拿來兼用
06/27 21:42, 34F

06/27 21:42, 6年前 , 35F
nokia 5800有microUSB但也是不能充電 只能靠DC充電
06/27 21:42, 35F

06/27 21:42, 6年前 , 36F
06/27 21:42, 36F

06/27 21:42, 6年前 , 37F
少一個孔是一個孔 但是孔少難在軟硬體整合開發
06/27 21:42, 37F

06/27 21:43, 6年前 , 38F
想想以前的USB弱到連行動硬碟都推不動 還要插兩個
06/27 21:43, 38F
我3年前買個外接式光碟機也是有2個USB-a頭,另一端是mini-b

06/27 21:44, 6年前 , 39F
所以元PO說的充電孔被拔掉這說法我不認同 現在就是
06/27 21:44, 39F
我沒強調充電功能孔,我的錯 已修正

06/27 21:44, 6年前 , 40F
整合再一起
06/27 21:44, 40F

06/27 21:44, 6年前 , 41F
這整篇文前提就是錯的了
06/27 21:44, 41F

06/27 21:49, 6年前 , 42F
當年拔掉那個孔跟資料傳輸整合在一起時 你還是能同
06/27 21:49, 42F

06/27 21:49, 6年前 , 43F
時傳資料跟充電 但現在耳機孔跟傳輸孔整合後你不能
06/27 21:49, 43F
可是接電腦時充電很慢啊,真的巴不得能有另一個能孔同時充電

06/27 21:49, 6年前 , 44F
同時充電又聽耳機 這大概是大家為什麼這麼反對的原
06/27 21:49, 44F

06/27 21:49, 6年前 , 45F
06/27 21:49, 45F

06/27 21:51, 6年前 , 46F
耳機產品的2.5跟4.4還是很多的
06/27 21:51, 46F
4.4是個新的東西,找時間來研究一下

06/27 21:58, 6年前 , 47F
理論上傳資料跟充電是兩回事,速度不會被影響
06/27 21:58, 47F
我是說插電腦,抱歉講錯(跪 已修正

06/27 21:59, 6年前 , 48F
傳資料時充電慢是那個USB port的問題
06/27 21:59, 48F

06/27 22:01, 6年前 , 49F
你資料有這麼多喔? 傳個十分鐘就拔去充電很難嗎
06/27 22:01, 49F
是有時候會插電腦作業1-2小時 這段時間充電真的很慢,不是都在傳資料啦…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2:10:02

06/27 22:04, 6年前 , 50F
現在電腦充電至少都可以支援5v 2.4a 不算慢了
06/27 22:04, 50F
我只有破舊電腦USB2.0輸出最多1.5A 可是接傳輸線充手機只能達到0.4A

06/27 22:13, 6年前 , 51F
未來手機會連孔都沒有
06/27 22:13, 51F
我一段時間之前才這樣酸過哀俸誒XD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2:15:47

06/27 22:34, 6年前 , 52F
當年沒有獨立充電器也是一堆人靠北
06/27 22:34, 52F

06/27 22:50, 6年前 , 53F
索尼愛立信表示:拔耳機孔拔充電孔我都幹過
06/27 22:50, 53F

06/27 22:54, 6年前 , 54F
我電腦明明可以到2A哪會慢
06/27 22:54, 54F
USB3.0真方便,接電腦能到2A USB2.0接電腦用跳線我手機最多也只能吃到1.25A

06/27 22:54, 6年前 , 55F
你拿舊電腦來說新手機太「智慧」?明朝的劍斬清朝
06/27 22:54, 55F

06/27 22:54, 6年前 , 56F
的官?
06/27 22:54, 56F

06/27 22:57, 6年前 , 57F
可以拿3.5當USB用啊 iPod做過
06/27 22:57, 57F
我爬個文先 我手機安卓的,Google不到啊大大0.0 ※ 編輯: chinnez (111.251.21.19), 06/27/2018 23:30:35

06/27 23:41, 6年前 , 58F
iPod shuffle用3.5mm傳輸資料
06/27 23:41, 58F

06/27 23:42, 6年前 , 59F
傳資料 充電 聽歌 超猛的(
06/27 23:42, 59F

06/27 23:43, 6年前 , 60F

06/28 00:44, 6年前 , 61F
怎麼好像一堆菜逼八沒看過手機充電另外做的
06/28 00:44, 61F

06/28 01:55, 6年前 , 62F
當年Nokia 5610就
06/28 01:55, 62F

06/28 01:55, 6年前 , 63F
是有2.5mm+micro USB但是micro USB還不能用來充電,
06/28 01:55, 63F

06/28 01:55, 6年前 , 64F
不過這支在當時夠潮也不覺得不方便
06/28 01:55, 64F

06/28 08:29, 6年前 , 65F
我討厭對消費者造成不方便的手機。我認為耳機孔還沒
06/28 08:29, 65F

06/28 08:29, 6年前 , 66F
有到可以這樣輕易拿掉的地步,充電也是一樣
06/28 08:29, 66F

06/28 13:08, 6年前 , 67F
蘋果:強制推銷airpod 其他廠:跟風 選我正解
06/28 13:08, 67F

06/29 11:09, 6年前 , 68F
討厭就不要買啊,買還有的機種
06/29 11:09, 68F

08/19 17:00, 5年前 , 69F
蘋果為了賺錢,讓你不方便,你還買牠,這種垃圾
08/19 17:00, 69F
文章代碼(AID): #1RCuUR8B (MobileCom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CuUR8B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