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烏克蘭新總司令所面臨的嚴峻前線局勢、軍隊體制與信任問題

看板Military作者 (碎夢殘刀)時間4月前 (2024/02/12 19:38), 編輯推噓37(37047)
留言84則, 34人參與, 4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個人覺得很值得一看的報導,雖然內容很長,但非常詳細分析了新舊司令的優缺點與面臨 的困境。扎盧日內雖然普遍受人推崇,但並非全無缺陷,而瑟爾斯基雖然被眾人吐槽、輕 視,但也非全無可取之處 http://tinyurl.com/3fbkbcxx 2月8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了一則似乎不可避免的消息,他解除了烏克蘭武裝部隊 總司令瓦列里·扎盧日內的職務,並由亞歷山大·瑟爾斯基將軍取而代之 到底扎盧日內取得了什麼成就、沒有做到什麼,而瑟爾斯基能否打破前線的僵局?親歐盟 獨立新聞社採訪了多名烏克蘭現役軍官、一名中士與一名身經百戰的陸軍志願兵,並仔細 研究與分析烏克蘭的最新局勢,以及推測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澤倫斯基為何要解僱扎盧日內 大多數匿名接受媒體採訪的消息人士都一致認為,總統和將軍之間的衝突是在2022年出現 的,原因是澤倫斯基擔心扎盧日內的民意支持度不斷上升,最新的民調顯示扎盧日內的支 持度高達88%,比總統高了26%。而兩人在戰爭的政策也存在分歧,扎盧日內堅持在2022年 就採取更嚴格的動員措施,而澤倫斯基則拒絕了將軍的要求,因為擔心他的聲望會因此受 到打擊。扎盧日內在《經濟學人》上發表令人驚訝的「僵局」一文更進一步激怒了澤倫斯 基,迫使他立刻反駁了這些說法 前線的僵局也是主因之一。當烏克蘭在2023年的反攻未能取得預期的進展後,兩人之間的 關係也開始不可逆轉地惡化。儘管澤倫斯基因對這次失敗的行動抱有過高的期望而受到公 眾批評,因他一直強調該行動預期會將俄羅斯軍隊在札州的防線劈成兩半,打開一條通往 亞速海的道路,但一位接近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的消息人士告訴媒體,總統與官員們對反攻 的樂觀看法,實際上是源自於烏克蘭將領們對前線局勢的誤判 一位匿名的白宮顧問告訴美國新聞媒體"政客",在烏克蘭明確表明美國的軍事規劃者無法 對烏克蘭的反攻提供任何有效建議後,札盧日內也失去了美國國防部的青睞。烏克蘭以美 國從未打過此類戰爭為由,拒絕了美國國防部僅向一個方向集中攻勢的建議,並堅持比美 國建議的時間更晚發動進攻 烏克蘭前國防部長安德烈·扎霍羅德紐克早前對親歐盟獨立新聞社表示,烏克蘭對美國所 建議反攻計畫的諷刺確實存在,因為戰場上無人機的普及使舊世代的戰場理論失效,而美 國的建議也由於烏克蘭的前線戰場幾乎沒有軍官而成效受限。然而,2023年的烏克蘭前線 因損失加劇和激烈戰鬥而停滯不前,也導致烏克蘭總統與其高級將領之間的信任感惡化, 使國內政治的緊張局勢更雪上加霜 扎盧日內所取得的成就 烏克蘭著名的狙擊手尤里·喬諾莫雷茨告訴親歐盟獨立新聞社:「扎盧日內是當年真正化 解基輔之危的人。」他表示,如果烏克蘭政府能在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大舉入侵之前, 在車諾比附近部署兩個旅,在布查和伊爾平發生的平民屠殺有機會可以避免,因為俄羅斯 人將會被困在基輔北部的捷捷列夫河前的沼澤中 然而,由於當時澤倫斯基及其相關官員拒絕接受與俄羅斯全面開戰的可能性,改從基輔州 向烏東前線派遣了多個旅,他們認為只有那裡的局勢可能會升級,進而使整個基輔地區暴 露在外 喬諾莫雷茨詳細地說道:「當時捷捷列夫河附近只由約115名駐紮在伊萬基夫的傘兵守備 ,但他們幾乎全部被俄羅斯人消滅。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霍斯托梅爾機場不是由國民警衛 隊保護,而是由眾多單位的小分隊。唯有擔任拯救基輔主力的第72機步旅,沒有像澤倫斯 基和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所希望的那樣被派往烏東。」 「扎盧日內以虛假的藉口拖延了第72機步旅,使其成為烏克蘭沿著伊爾平河防禦的核心。 此外,在俄羅斯大舉入侵之前,扎盧日內非常重視訓練旅級單位的急行軍速度,這使得第 80空中突擊旅很快就發現自己能身在對抗俄羅斯攻擊的最前線。澤倫斯基應該感謝扎盧日 內的各種指揮拯救了基輔。」 總括來說,由於入侵前烏克蘭的政治領袖們堅持雙方不存在全面戰爭的威脅,因此烏克蘭 軍隊並沒有做好擊退強敵入侵的準備。然而,扎盧日內無視澤倫斯基的立場,下令在戰爭 前夕調整一些部隊的部署,使他們能夠做好準備 烏克蘭在開戰初期成功地頑強抵抗,進而迫使俄羅斯人從基輔地區撤退,是扎盧日內人氣 飆升的主因之一。烏克蘭軍事記者尤里·布圖索夫說,他(扎盧日內)成為烏克蘭抵抗強權 入侵的重要象徵人物,而烏克蘭最初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扎盧日內對局勢的細心觀察, 這對許多軍隊來說是一個極不尋常的特徵 一位參與哈爾科夫反攻行動和巴哈姆特保衛戰的軍官告訴親歐盟獨立新聞社:「他(扎盧 日內)的一大優點就是他沒有過多介入基層指揮體系,尤其是在剛開戰的時候。單位指揮 官通常可以獨立決定部隊動向,而不必擔心受到上級懲罰,這為軍隊創造了巨大的靈活性 ,使烏克蘭在前幾個月內,儘管在俄羅斯人的行動不確定性和炮火優勢下,仍能維持一定 的強度。」 扎盧日內的另一項成就是在與俄羅斯的兩年戰爭中,促進軍隊的整體進步。烏克蘭總參謀 部的一名軍官說:「人們通常不會注意到緩慢的變化,然後他們會驚訝地發現:哇哦,孩 子長大了。而對軍隊來說也是如此。我注意到這些變化,而且變化確實很大。」 「軍隊的人數實際上增加了約五倍,這是一台巨大的機器,而在我們的歷史上,根本沒有 運作這樣一台機器的範本。這本來運作起來應該是非常笨拙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相反 的,當作戰甚至戰術層面的主動權交給各單位指揮官時,我軍的效率就提高了很多,不像 俄羅斯軍隊那樣存在過度集權、一切歸於將軍指揮的問題。」 「無論是裝備、武器、戰術醫療等層面,與之前相比絕對是天與地的落差。我閱讀過俄羅 斯軍隊的指導方針,這只是他們不斷推廣的二戰戰術一個糟糕版本,而我軍和俄羅斯軍隊 現在是兩支不同層級的軍隊。」 兩名烏克蘭軍官告訴親歐盟獨立新聞社,扎盧日內溫和、和藹可親的性格使他在基層士官 兵和軍官中都擁有權威。因為他承接了一個支離破碎、無組織的軍隊體系,並成功地改建 成一個上下信任的體系。正如軍事記者尤里·布圖索夫所說的:「烏克蘭軍隊並非一切都 是最好的,但有一定的一致性、邏輯性和信任感使其能夠良好的運作。」 一名烏克蘭官員指出:「協調這樣一台龐大的機器,並使其在我們從未見過的戰爭中發揮 作用是很困難的,這很大程度上必須歸功於扎盧日內。」 然而,烏克蘭在戰爭初期獲得成功的靈活性到目前已經喪失了。尤里·布圖索夫表示,這 是因為澤倫斯基開始介入軍隊事務,導致部隊的管理支離破碎。他繞過扎盧日內,建立了 多個垂直權力的部門與單位。澤倫斯基在沒有諮詢扎盧日內的情況下獨自任命了特種部隊 的指揮官,並直接致電空軍、傘兵和後勤部隊。這位軍事記者認為,總統缺乏向總司令全 面授權造成了雙方的衝突,並惡化了前線的局勢 狙擊手尤里·喬諾莫雷茨總結:「扎盧日內在沒有國家領導層全力支持的情況下,以極其 困難的條件指揮軍隊進行戰鬥。當無法向當局有效傳達組建新部隊的想法,與對軍隊質量 進行提升的建議時,扎盧日內才不得不寫文章直接向西方盟友尋求幫助,並向所有人明確 表達他對戰爭的願景是這樣的。」 扎盧日內在《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中承認,烏俄戰爭正處於僵局,並表示烏克蘭需要更 多技術才能贏得戰爭。在即將被解僱之前,扎盧日內在CNN發表第二篇文章中表示,在外 國援助和承諾不穩定的情況下,烏克蘭在2024年需要培養逐漸依靠自己,並提升無人機的 技術與產量 扎盧日內為何受到批評 拋開他的長處不談,扎盧日內是一位內閣將軍,他很少出現在前線。一名曾參與巴哈姆特 保衛戰的軍官表示:「一方面,這是他(扎盧日內)的一個優點,因為這樣的將領通常比較 能保持冷靜。但另一方面,當戰況變得過於單調、需要了解所有細節時,他就比較會抱持 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位軍官補充說,幻想和與現實脫節是去年反攻失敗的部分原因之一,例如期待在國外受 訓、尚未聞過真正戰場火藥味的新兵旅能在俄羅斯防線上取得重大突破 狙擊手尤里·喬諾莫雷茨表示:「扎盧日內未能建立全軍統一指揮的體系,且未能有效改 革與保護軍隊免遭官僚的刁難,這使得軍隊日漸衰弱。扎盧日內未能獲得國家對國軍的最 大程度支持,事實也證明,後方沒有為軍隊提供足夠的支援,而這也是現在前線困難的主 要原因之一。」 除了官僚機構每次都要求成堆的書面文件外,扎盧日內領導之下的軍隊也充滿了不公義的 狀況。一名軍官說:「在我的分隊中,只有那些『不受青睬』的人才會被派往最前線,而 那些『最受青睬』、戰時以中尉階級開始的軍官們,都晉升成未上過前線的少校。」 「此外,部隊指揮官們不會因其在行動中損失了多少屬下受到審查。如果你發現在相似的 作戰條件下,一個軍官指揮比另一個導致傷亡的士兵多出許多,就應該接受調查,因為也 許他根本不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 「除了基層指揮官之外,我們也需要對將級和上校等高階軍官進行查核。如果他不了解前 線狀況,就無法理解基層指揮官們的行動。軍隊從上校開始很多都是虛位,底下的人都不 清楚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軍事記者布圖索夫指出:「事實上,糟糕的人事決定是扎盧日內受到批評的主因之一。他 任命的一些將領能力值得懷疑,有一些似乎根本不合適,但扎盧日內以其溫和的行事風格 ,試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留在體制內。」 儘管如此,扎盧日內被解職的消息還是對烏克蘭軍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另一名軍官說: 「人事變動並不是問題,但對於是哪裡出了問題造成這個結果,上層沒有任何有效的解釋 ,這為扎盧日內的民意變得太受歡迎這個原因產生了許多催化效果。缺乏理性是令人沮喪 的,造成現在軍隊中的許多人完全不想面對這個現實。」 總司令換人的消息讓烏克蘭軍人們在各個社群媒體上的貼文從沮喪到絕望都有。一名軍官 說:「幾乎每個人都信任扎盧日內,如果是他下令或要求堅守陣地,那麼每個人都會知道 這背後有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但如果是瑟爾斯基,那麼這就會是瘋狂地為守而守。」他 將由瑟爾斯基主導的長達數月、極具爭議的巴哈姆特保衛戰,與戰爭初期靈活的彈性防禦 進行了對比,當時烏克蘭軍隊輕易地放棄防線,等俄羅斯的裝甲縱隊超出其補給範圍時, 就發動襲擊將其殲滅 然而,瑟爾斯基當時也負責基輔的防禦、2022年如入無人之地般收復幾乎哈爾科夫全州, 以及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的烏東聯合部隊行動,他在這些戰鬥的指揮表現都很好 儘管扎盧日內比大眾的想像中還要更受歡迎,但他的戰績也是好壞參半。在2023年夏季反 攻的前幾天遭受慘重損失後,烏克蘭軍隊放棄了裝甲攻勢,轉而採用步兵突擊,在無人機 滿佈的天空下清除俄羅斯的雷區。羅博季捏附近取得的進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然而這些 損失並沒有歸咎於扎盧日內 他對立法機關提出的修正案增強了指揮官對下屬的權力,讓前者對下屬在前線犧牲生命缺 乏責任感。一名中士表示:「殺死你的指揮官比投訴他更容易成功。」然而,在2022年透 過積極摧毀俄羅斯地面後勤補給,以最小的損失收復整個赫爾松右岸的作戰計畫也是扎盧 日內起草的 瑟爾斯基的聞名因素 亞歷山大·瑟爾斯基在蘇聯時期的俄羅斯出生和接受軍事教育,他是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的 將軍,他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沒事就鍛鍊身體,並且從不迴避最危險的前線陣地。一名 參與巴哈姆特保衛戰的軍官說:「我在炮火轟鳴的地方就見過他至少10次。」 「他組建了一批支持他作戰風格的軍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輕的旅級指揮官,他將他們引進 陸軍指揮體系。有時候他會親自指揮他們作戰,但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獨立戰鬥的。」 雖然扎盧日內與總統澤倫斯基有隱性的對峙,但預計瑟爾斯基會更加忠於總統,因為他只 是盡自己的職責去戰鬥,並不參與任何政治權衡。然而,即將新任的各級指揮幹部也會防 止政治干預軍事的狀況發生,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這種風險 記者布圖索夫表示:「由瑟爾斯基引介的新任指揮幹部"令人讚賞",他們的名聲和專業在 軍中眾所皆知,每個人都在實戰指揮中證明了自己「配得上高位」,這些新上任的指揮官 們將全面接替扎盧日內的團隊 目前可以說,最讓瑟爾斯基擔心的是他為了在地圖上箭頭所在的位置取得突破而不惜犧牲 生命的名聲。《政治報》在評論烏克蘭新總司令的任命時寫道:「扎盧日內下台,換了『 屠夫』上台。」 瑟爾斯基這個惡名主要是在主導巴哈姆特長達十個月的防禦行動期間贏得的,烏克蘭軍隊 在那裡擊垮了俄羅斯強大的華格納傭兵團大部分部隊,但付出的代價是在規劃不理想下而 造成自身損失也不小 但一名參與巴哈姆特保衛戰的軍官反駁了這項指控,他表示雖然瑟爾斯基認為烏克蘭軍隊 應該努力堅守,但這位將軍並沒有在作戰會議上發出「至死不渝」之類的命令。他補充: 「但俄羅斯人會試著散播這種說法。」 另一位軍官則說,這個綽號的由來是有道理的。在保衛巴哈姆特期間,指揮官是瑟爾斯基 班底的旅受到了優待,而指揮官來自扎盧日內班底的旅卻未能倖免。他派遣這些士官兵進 行毫無意義的攻擊與防禦,在沒有足夠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只能取得輕微的戰術收益,而導 致軍人無意義的傷亡 他說:「每個人都喜歡扎盧日內,因為他比較有人性。而瑟爾斯基和軍情局長布達諾夫等 人因對士官兵普遍缺乏同情心而廣受批評。軍隊中有人擔心戰爭一直持續下去,但在這些 將領的指揮下損失會明顯增加,並且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要求你達成任務。」 在這同時,如果瑟爾斯基在今年能以他的鐵腕指揮為軍隊提供所需的一切,動員國防工業 的所有能力,建立真正的防線,並動員和訓練百萬大軍,烏克蘭未來就有機會扭轉局勢 和扎盧日內一樣,瑟爾斯基也曾有不成功的人事決定,因此現在他是否會為他的團隊挑選 足夠專業的人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瑟爾斯基的團隊不是以忠誠為原則,而是由最強大的 專業軍人所組成,那麼我軍就能獲得強而有力的集體領導,從而成功取代扎盧日內的團隊 狙擊手尤里‧喬諾莫雷茨說:「如果瑟爾斯基不是創建一支"夢幻隊伍",而是透過忠於他 的高層親自管理一切,那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扎盧日內因為不想與任何人發生衝突,因 此無法將烏克蘭軍隊轉變為前後統一的體系。但如果瑟爾斯基能夠成功調整體系,那麼他 就有機會獲勝。西方盟友也可以透過這位強而有力的領導者來支援這樣一個整體發展的軍 隊體系,這將會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瑟爾斯基面臨的挑戰 首先,扎盧日內圍繞自己建立的「人性」機構信任體系將會消失,需要建造一個新的體系 來代替它,但由於瑟爾斯基在軍中普遍不受歡迎,這將會變得相當具有挑戰性 接著,瑟爾斯基將面臨前線逐漸困難的局面,俄羅斯軍隊透過對他們來說再尋常不過的大 量犧牲生命策略持續取得緩慢的進展,考量俄羅斯擁有更多的人力資源,這是可以忍受的 損失。然而,由於再次動員的決定在政治上不受歡迎,導致烏克蘭的動員行動一直被推遲 ,許多前線部隊疲憊不堪,漫長的前線陣地因兵力匱乏而無法正常輪替在此同時,前線與 後方之間的鴻溝正在擴大,已傳出一些零星報道稱,與面對俄羅斯軍隊相比,有些平民更 害怕徵兵委員會,因此先前扎盧日內所要求的額外動員50萬人也會相當具有挑戰性 第三,扎盧日內留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指揮體系,沒有單一的垂直權力且充滿了政治干預 。因此瑟爾斯基的成功與否,將會取決於他是否能夠獲得足夠的權力來有效地領導這個系 統。而雪上加霜的是,該系統臃腫的管理部門(套用布圖索夫的話:「我們的前線士兵短 缺,但指揮部的人力卻過剩。」)需要進行重組 第四,烏克蘭的成功與否也取決於能否成功動員經濟和社會。為了取得勝利,它必須在無 人機和電戰等技術解決方案上能盡量超越俄羅斯,並大幅減少自身損失 這些挑戰都是嚴峻的,俄羅斯投入了許多的戰爭資源,比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還多兩倍以 上。烏克蘭的前線部隊面臨砲彈嚴重短缺的問題,而急需的軍援項目則面臨美國國會無限 期的拖延。正如扎盧日內的文章所寫的,烏克蘭必須要能盡量依靠自己,而瑟爾斯基是在 最困難的條件下接掌指揮權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無法以少量的蘇聯軍隊擊敗龐大的蘇聯軍隊」這句 話已成為烏克蘭軍中一句朗朗上口的格言,強調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需要大幅減少自己 的損失並變得更聰明和有效率。然而「蘇聯將軍」瑟爾斯基是否有能力採取這種做法,還 有待觀察 狙擊手尤里·喬諾莫雷茨總結:「現在前線的局勢如此危急,每個能上戰場的人都可以作 為突擊部隊,甚至包括狙擊手。如果瑟爾斯基能以專業團隊行事,並持續向政府和全國每 個人施加壓力,就像他向麾下的官兵施加壓力一樣熱心,要求做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他在這個時刻就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合適領導人。如果過程出現問題,烏克蘭軍隊也 應該繼續得到支持。畢竟在瑟爾斯基的領導下,他們在與俄羅斯的戰鬥中肯定會需要承受 更大的犧牲,他們奮戰的勇氣也應該贏得了所有人盡可能支持他們。」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烏克蘭的盟友,他們必須記得,烏克蘭以前曾成功扭轉戰局,並 且有機會能夠再次做到。在這個關鍵時刻,烏克蘭需要最大限度的支援,因為我們今天所 經歷的戰爭比別人稍微多了一點,而且我們萬一輸了,世界各國的人也都會記得,英勇作 戰的烏克蘭人是如何在最關鍵的時刻被出賣的,以後沒有人會再將西方視為值得依賴的可 靠盟友。」 在這關鍵的一年,到底是為人著想、受人愛戴、大局清晰的「慈將」,還是鐵血無情、親 臨前線、標準軍人本色的「屠夫」適合領導軍隊,也只能讓時間來證明 這裡大部分的人都當過兵,你比較喜歡仁慈的長官還是嚴厲的長官? -- https://i.imgur.com/KwbtaaQ.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0.236.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07737916.A.A60.html

02/12 19:40, 4月前 , 1F
烏克蘭 正從一次的勝利 走向另一次的勝利
02/12 19:40, 1F

02/12 19:44, 4月前 , 2F
總統跳下來指揮部隊了
02/12 19:44, 2F

02/12 19:49, 4月前 , 3F
我們的前線士兵短缺,但指揮部的人力卻過剩
02/12 19:49, 3F

02/12 19:49, 4月前 , 4F
即視感
02/12 19:49, 4F

02/12 19:58, 4月前 , 5F
感謝您的資訊分享,仔細看完確實是沒有完美的方案
02/12 19:58, 5F

02/12 19:58, 4月前 , 6F
也沒有完美的指揮者人選
02/12 19:58, 6F

02/12 20:19, 4月前 , 7F
當總統介入軍事過多 會讓政治凌駕專業
02/12 20:19, 7F

02/12 20:23, 4月前 , 8F
沒有完美的指揮官 只能事後諸葛來看瑟總是否有突破
02/12 20:23, 8F

02/12 20:26, 4月前 , 9F
假設啦 軍援有限下反攻卻順遂就能緩和與總統心結
02/12 20:26, 9F

02/12 20:27, 4月前 , 10F
贏球治百病 司機認為直接換人較能改變現狀那就把
02/12 20:27, 10F

02/12 20:28, 4月前 , 11F
一樓反串的太明顯反而難看
02/12 20:28, 11F

02/12 20:29, 4月前 , 12F
決策責任交給他扛 若一樣反攻不順遂至少能自動澄清
02/12 20:29, 12F

02/12 20:29, 4月前 , 13F
扎總的反攻不力指責
02/12 20:29, 13F

02/12 20:31, 4月前 , 14F
面對最後一行, 重點是誰能帶領烏克蘭走向勝利......
02/12 20:31, 14F

02/12 20:32, 4月前 , 15F
程不識和李廣的差別已經告訴我們了
02/12 20:32, 15F

02/12 20:36, 4月前 , 16F
打仗還是要靠嚴厲的長官~~~
02/12 20:36, 16F

02/12 20:36, 4月前 , 17F
先推再看
02/12 20:36, 17F

02/12 20:39, 4月前 , 18F
應該說前期的成功歸於札總的保守,後期的失敗也歸於
02/12 20:39, 18F

02/12 20:39, 4月前 , 19F
札總的保守
02/12 20:39, 19F

02/12 20:41, 4月前 , 20F
澤倫斯基這是必要的決策,唯有證明烏克蘭有勇於犧牲
02/12 20:41, 20F

02/12 20:41, 4月前 , 21F
的企圖心,美國共和黨人才沒有藉口阻擋軍援
02/12 20:41, 21F

02/12 20:43, 4月前 , 22F
把保守的換成俄式打法的,未來大概就強攻,鋼鐵意志~~
02/12 20:43, 22F

02/12 20:47, 4月前 , 23F
打仗靠後勤,歐美軍援不力,想強攻也要有本
02/12 20:47, 23F

02/12 20:53, 4月前 , 24F
「第三,扎盧日內留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指揮體系」
02/12 20:53, 24F

02/12 20:53, 4月前 , 25F
這裡寫得隱晦很多,不過隱晦多一些也好
02/12 20:53, 25F

02/12 20:54, 4月前 , 26F
從神將換成了神神將 一切都會好起來
02/12 20:54, 26F

02/12 20:54, 4月前 , 27F
其實這並不是札盧日內的問題,而是冷戰後烏國的問題
02/12 20:54, 27F

02/12 20:59, 4月前 , 28F
烏軍指揮體系一團亂之前就有人提過了,這絕對是扎
02/12 20:59, 28F

02/12 20:59, 4月前 , 29F
魯日內的鍋
02/12 20:59, 29F

02/12 20:59, 4月前 , 30F
相信西爾斯基能帶領烏克蘭走向勝利
02/12 20:59, 30F

02/12 21:00, 4月前 , 31F
大概就為了美國戰鬥至最後一位烏克蘭人,然後以第
02/12 21:00, 31F

02/12 21:00, 4月前 , 32F
聶伯河為界分為西烏克蘭跟東烏克蘭
02/12 21:00, 32F

02/12 21:03, 4月前 , 33F
烏克蘭為美國戰鬥?你乾脆也說台灣也是為美國戰鬥
02/12 21:03, 33F

02/12 21:03, 4月前 , 34F
感謝分享好文
02/12 21:03, 34F

02/12 21:04, 4月前 , 35F
所有地緣政治的戰鬥,較弱小國都是為某大國而戰?
02/12 21:04, 35F

02/12 21:05, 4月前 , 36F
把倫德斯特換成莫德爾
02/12 21:05, 36F

02/12 21:06, 4月前 , 37F
都戰至最後一位烏克蘭人為止,等最後一位烏克蘭人
02/12 21:06, 37F

02/12 21:06, 4月前 , 38F
倒下,哪來東西烏克蘭?烏克蘭就不存在了啦XDD
02/12 21:06, 38F

02/12 21:06, 4月前 , 39F
可能吸太多了,連烏克蘭是獨立主權國家都不知道
02/12 21:06, 39F

02/12 21:11, 4月前 , 40F
大魚合訂本又開啟新的一頁了
02/12 21:11, 40F

02/12 21:12, 4月前 , 41F
哈欠,要吃下整個烏克蘭只會把俄國撐死,俄宣頂多
02/12 21:12, 41F

02/12 21:12, 4月前 , 42F
喊聶伯河以東,大魚哥胃口更大直接要整個烏克蘭
02/12 21:12, 42F

02/12 21:13, 4月前 , 43F
反指標大魚一旦神預測就代表不會發生了
02/12 21:13, 43F

02/12 21:13, 4月前 , 44F
大魚哥,怎麼都沒看到格拉西摩夫?
02/12 21:13, 44F

02/12 21:14, 4月前 , 45F
有啦格拉西莫夫前幾天有露面
02/12 21:14, 45F

02/12 21:17, 4月前 , 46F
蠢魚合訂本又多開新的一頁+1
02/12 21:17, 46F

02/12 21:21, 4月前 , 47F
這篇看到幾位很眼熟的笑話ID呢wwww
02/12 21:21, 47F

02/12 21:37, 4月前 , 48F
感謝翻譯
02/12 21:37, 48F

02/12 21:48, 4月前 , 49F
整理推。
02/12 21:48, 49F

02/12 22:03, 4月前 , 50F
札盧日內在去年表現沒達到預期目標是事實
02/12 22:03, 50F

02/12 22:04, 4月前 , 51F
而且他也沒甚麼新想法能改善戰況
02/12 22:04, 51F

02/12 22:05, 4月前 , 52F
政治上跟軍事上他被換掉是可以預期的
02/12 22:05, 52F

02/12 22:05, 4月前 , 53F
現在只能相信瑟爾斯基能做的比他更好 不管他怎麼做
02/12 22:05, 53F

02/12 22:07, 4月前 , 54F
現在的問題應該是 歐美想要的是哪種指揮官
02/12 22:07, 54F

02/12 22:08, 4月前 , 55F
以戰術上來看 瑟爾斯基應該是比較高明且不可捉摸
02/12 22:08, 55F

02/12 22:11, 4月前 , 56F
瑟爾斯基被稱為屠夫我覺得是派系問題帶偏見的看法.
02/12 22:11, 56F

02/12 22:18, 4月前 , 57F
就幾場戰役來看 瑟爾斯基很像沙漠之狐隆美爾
02/12 22:18, 57F

02/12 22:18, 4月前 , 58F
如果能打開幾個破口 就有機會結束戰爭
02/12 22:18, 58F

02/12 22:30, 4月前 , 59F
是說這篇也批評了澤倫司機政府開戰時的部屬不當
02/12 22:30, 59F

02/12 22:31, 4月前 , 60F
司機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向國民粉飾太平,將來歷史學
02/12 22:31, 60F

02/12 22:31, 4月前 , 61F
家也會作出裁判的
02/12 22:31, 61F

02/12 22:54, 4月前 , 62F
我擔憂趙孝成王命廉頗走,換上趙括會比較好嗎?
02/12 22:54, 62F

02/12 23:36, 4月前 , 63F
但文章一開始不就是說札總的指揮破碎是因為總統的
02/12 23:36, 63F

02/12 23:36, 4月前 , 64F
強力干預嗎
02/12 23:36, 64F

02/12 23:40, 4月前 , 65F
另外精銳93旅是誰旗下的啊,這個比蘇聯本身還古老
02/12 23:40, 65F

02/12 23:40, 4月前 , 66F
的旅被打到解編簡直不可思議
02/12 23:40, 66F

02/12 23:46, 4月前 , 67F
93旅還在好嗎……是92機步旅改編成92突擊旅
02/12 23:46, 67F

02/13 00:30, 4月前 , 68F
阿 記錯了,是92旅不是93
02/13 00:30, 68F

02/13 03:04, 4月前 , 69F
推 感謝翻譯
02/13 03:04, 69F

02/13 05:12, 4月前 , 70F
92旅也還在啊,哪來解編?亂說一通
02/13 05:12, 70F

02/13 08:05, 4月前 , 71F
換上這位指揮官,結局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就像是博弈
02/13 08:05, 71F

02/13 08:05, 4月前 , 72F
一樣。但無論如何,都能加速烏俄戰爭邁向終局。
02/13 08:05, 72F

02/13 08:06, 4月前 , 73F
一切行動都是為了突破僵局。
02/13 08:06, 73F

02/13 09:05, 4月前 , 74F
澤總這把賭得不小啊
02/13 09:05, 74F

02/13 09:22, 4月前 , 75F
02/13 09:22, 75F

02/13 10:39, 4月前 , 76F
推推
02/13 10:39, 76F

02/13 12:36, 4月前 , 77F
如果目標是把俄國占領的所有土地奪回 那幾乎不可能
02/13 12:36, 77F

02/13 12:37, 4月前 , 78F
堅守抵抗讓歐美介入協調停戰感覺是比較合理的方式
02/13 12:37, 78F

02/13 13:02, 4月前 , 79F
堅守本來就比較好 好打多了 比誰自殺無人機多而已
02/13 13:02, 79F

02/13 13:13, 4月前 , 80F
自己的領土自己不拿回來寄望國際調停?
02/13 13:13, 80F

02/13 13:14, 4月前 , 81F
況且俄羅斯已是強弩之末,已快撐不住了
02/13 13:14, 81F

02/13 13:32, 4月前 , 82F
反指標川粉,選它的另一邊
02/13 13:32, 82F

02/14 00:47, 4月前 , 83F
美國仁至義盡了,不如放手烏被逮下,懶散的歐盟才會
02/14 00:47, 83F

02/14 00:47, 4月前 , 84F
增強軍備
02/14 00:47, 84F
文章代碼(AID): #1boWCyfW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