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ISS太空人進入逃生艇迴避衛星碎片

看板Military作者 (Rainsa)時間2年前 (2021/11/17 22:42), 編輯推噓30(30063)
留言93則, 2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原文來源: https://chinese.engadget.com/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debris-field-160152376.html 原文摘要: 繼一個月前的異常旋轉後,國際太空站在 11 月 15 日又遇到了一次緊急情況。 據美聯社報導,因太空垃圾導致的碰撞威脅,目前在太空站內的 4 名美國、1 名德國和 2 名俄羅斯太空人不得不躲入當前停泊的 SpaceX 飛船以應對潛在的危險。 事發當日一早,美國太空指揮中心便開始對太空垃圾進行追蹤。每隔 90 分鐘,太空站就需要穿過垃圾覆蓋的範圍一次,期間太空人需要反覆開關、操控相應組件以確保安全。 在發生緊急狀況後,美國國務院和 NASA 都將矛頭指向了俄羅斯,稱對方反衛星導彈試驗所造成的超過 1,500 塊衛星碎片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 在美方看來,這是「危險、魯莽、破壞穩定、不負責任」的行為,NASA 局長 Bill Nelson 更是直言這不僅嚴重影響到了國際太空站,甚至可能危及中國天宮太空站和其站內的三名太空人。 心得感想: 俄羅斯攔截衛星試驗 俄羅斯說碎片沒有在ISS軌道上 沒42 你跟帥哥正在ISS外頭太空漫步進行修理 ^ 現在在這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37160175.A.3C9.html

11/17 22:46, 2年前 , 1F
國際太空站比SpaceX飛船還不耐碎片撞擊?
11/17 22:46, 1F

11/17 22:48, 2年前 , 2F
大概是如果ISS有問題可以當場開溜吧
11/17 22:48, 2F

11/17 22:50, 2年前 , 3F
在俄羅斯 能長駐太空站的太空人算消耗品嗎?
11/17 22:50, 3F

11/17 23:00, 2年前 , 4F
樓上,國際太空站能緊急返回地球嗎?
11/17 23:00, 4F

11/17 23:13, 2年前 , 5F
軌道上一堆太空垃圾 真要牽拖真的牽拖不完
11/17 23:13, 5F

11/17 23:14, 2年前 , 6F
只要有射東西到太空的國家都有份
11/17 23:14, 6F

11/17 23:34, 2年前 , 7F
其實應該是Dargon或Soyuz,原本預期坐哪台回去就先
11/17 23:34, 7F

11/17 23:34, 2年前 , 8F
進去坐好,出大事直接回家。
11/17 23:34, 8F

11/17 23:43, 2年前 , 9F
可以重返地球大氣層的載具強度本來就比太空站高很
11/17 23:43, 9F

11/17 23:43, 2年前 , 10F
多…
11/17 23:43, 10F

11/17 23:53, 2年前 , 11F
那是怕萬一iss被砸中要棄站就直接閃人了
11/17 23:53, 11F

11/17 23:53, 2年前 , 12F
被砸到飛船只能說你雖到爆
11/17 23:53, 12F

11/17 23:56, 2年前 , 13F
在裡面會穿太空服 如果隔熱瓦片沒受損 能安全降落嗎
11/17 23:56, 13F

11/18 00:02, 2年前 , 14F
又可以拍電影了
11/18 00:02, 14F

11/18 00:03, 2年前 , 15F
這部我看過
11/18 00:03, 15F

11/18 00:06, 2年前 , 16F
正常射上去的東西至少大都是整塊的好追蹤
11/18 00:06, 16F

11/18 00:21, 2年前 , 17F
Gravity!!!
11/18 00:21, 17F

11/18 00:24, 2年前 , 18F
其實高度跟位置都離的很遠,只是太空炸飛的東西沒法
11/18 00:24, 18F

11/18 00:24, 2年前 , 19F
保證他肯定不會飛到而已
11/18 00:24, 19F

11/18 00:25, 2年前 , 20F
近太空船是萬一真有萬一,直接搭計程車回家比較快
11/18 00:25, 20F

11/18 00:36, 2年前 , 21F
其他廢棄人造衛星和天然近地球小星體軌道相對穩定
11/18 00:36, 21F

11/18 00:37, 2年前 , 22F
都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容易追蹤和預警可能的碰撞
11/18 00:37, 22F

11/18 00:37, 2年前 , 23F
每年聖誕節發布聖誕老人位置的 NORAD 本業就是使用
11/18 00:37, 23F

11/18 00:38, 2年前 , 24F
探空雷達偵測和追蹤這些地球附近的太空物體
11/18 00:38, 24F

11/18 00:39, 2年前 , 25F
反衛星飛彈製造出的是軌道不規則的大量碎片
11/18 00:39, 25F

11/18 00:40, 2年前 , 26F
就算有辦法追蹤其中一部份,也很難讓 ISS 機動閃避
11/18 00:40, 26F

11/18 01:03, 2年前 , 27F
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會直接燒掉
11/18 01:03, 27F

11/18 01:03, 2年前 , 28F
當初是放在太空梭裡面送上去的
11/18 01:03, 28F

11/18 01:51, 2年前 , 29F
ISS 是很多組件花了很多年慢慢組成的
11/18 01:51, 29F

11/18 01:54, 2年前 , 30F
大部份是太空梭分次運上去的但也有火箭運載的
11/18 01:54, 30F

11/18 01:57, 2年前 , 31F
早期俄羅斯的曙光艙和星辰艙是用俄國質子火箭射上去
11/18 01:57, 31F

11/18 01:58, 2年前 , 32F
它一開始就沒有設計成能重返大氣層,真的只會燒掉
11/18 01:58, 32F

11/18 03:49, 2年前 , 33F
俄羅斯省錢不打靶彈,衛星軌道太高導致大部分殘骸掉
11/18 03:49, 33F

11/18 03:49, 2年前 , 34F
不下來
11/18 03:49, 34F

11/18 06:53, 2年前 , 35F
不行,國際太空站沒有重返大氣的設計
11/18 06:53, 35F

11/18 07:31, 2年前 , 36F

11/18 07:47, 2年前 , 37F
真誇張,軌道上面還有俄羅斯自己的太空人還這樣做
11/18 07:47, 37F

11/18 08:30, 2年前 , 38F
Iss有一個緊急逃逸艙可以直接載全員返地
11/18 08:30, 38F

11/18 08:30, 2年前 , 39F
天弓太空站歡迎你
11/18 08:30, 39F

11/18 08:32, 2年前 , 40F
其實太空垃圾美國應該要算前三...太空競賽他可沒少
11/18 08:32, 40F

11/18 08:32, 2年前 , 41F
參與
11/18 08:32, 41F

11/18 08:48, 2年前 , 42F
查了一下 老美好像就1985跟2008各一次
11/18 08:48, 42F

11/18 08:49, 2年前 , 43F
中共4次 老蘇除了最近這次 之前臨時查不到
11/18 08:49, 43F

11/18 08:54, 2年前 , 44F
這還只是摧毀衛星,還有很多試射失敗的火箭、失控
11/18 08:54, 44F

11/18 08:54, 2年前 , 45F
的衛星、太空計劃的拋棄物
11/18 08:54, 45F

11/18 08:55, 2年前 , 46F
雖說絕大部份會回到地球,但累積起來太空垃圾可不
11/18 08:55, 46F

11/18 08:55, 2年前 , 47F
11/18 08:55, 47F

11/18 09:05, 2年前 , 48F
太空垃圾重點 其實不是誰較多
11/18 09:05, 48F

11/18 09:05, 2年前 , 49F
而是怎麼製造 如何讓它早點消失
11/18 09:05, 49F

11/18 09:06, 2年前 , 50F
所以殘骸高度位置很重要
11/18 09:06, 50F

11/18 09:07, 2年前 , 51F
你若弄垃圾比絕大多數衛星太空站更低
11/18 09:07, 51F

11/18 09:07, 2年前 , 52F
大家其實不會有啥緊張
11/18 09:07, 52F

11/18 09:08, 2年前 , 53F
反正時間到就先被地球大氣層摧毀
11/18 09:08, 53F

11/18 09:08, 2年前 , 54F
但你技術不到家 弄出垃圾又高又大
11/18 09:08, 54F

11/18 09:09, 2年前 , 55F
還進入最繁忙軌道.....那就嚴重了
11/18 09:09, 55F

11/18 09:09, 2年前 , 56F
用比喻就是丟廢家具等清潔隊來收
11/18 09:09, 56F

11/18 09:10, 2年前 , 57F
最好是拆小小的 在街邊不擋路位置
11/18 09:10, 57F

11/18 09:11, 2年前 , 58F
你大剌剌家具大型擺在馬路上
11/18 09:11, 58F

11/18 09:11, 2年前 , 59F
跟我說等時間到 清潔隊會回收
11/18 09:11, 59F

11/18 09:11, 2年前 , 60F
大家都會問候NSML....
11/18 09:11, 60F

11/18 09:12, 2年前 , 61F
不要凹什麼大家都有 大家實做法不一樣
11/18 09:12, 61F

11/18 09:15, 2年前 , 62F
1980年代那時太空還沒啥運行設備物體
11/18 09:15, 62F

11/18 09:15, 2年前 , 63F
當年搞直接上衝撞擊可以不管這麼多
11/18 09:15, 63F

11/18 09:15, 2年前 , 64F
現在太空設施設備是萬為單位的繁忙大街
11/18 09:15, 64F

11/18 09:17, 2年前 , 65F
連北韓都有衛星的 太空物體白菜化時代
11/18 09:17, 65F

11/18 09:18, 2年前 , 66F
如何亂丟而不妨礙別人變成基本要求
11/18 09:18, 66F

11/18 09:27, 2年前 , 67F
看過有設計幾個清運方案,例如發射一顆磁鐵衛星,
11/18 09:27, 67F

11/18 09:27, 2年前 , 68F
去吸到一定量後再讓他掉下來的,還有用網去撈的
11/18 09:27, 68F

11/18 09:50, 2年前 , 69F
國際太空站其實沒有緊急逃生艙,原本有但取消了,目
11/18 09:50, 69F

11/18 09:50, 2年前 , 70F
前是用聯盟號+天龍來代替
11/18 09:50, 70F

11/18 10:01, 2年前 , 71F
科技進步了 當年登月三人組 要是失敗了是回不來的
11/18 10:01, 71F

11/18 15:59, 2年前 , 72F
阿波羅十三號有繞月亮一圈後全員活著回來(挺)
11/18 15:59, 72F

11/18 17:23, 2年前 , 73F
當年NASA自豪沒有失去阿波羅13的組員,結果到挑戰
11/18 17:23, 73F

11/18 17:23, 2年前 , 74F
者就破功了,然後哥倫比亞再次破功
11/18 17:23, 74F

11/18 17:27, 2年前 , 75F
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是在大氣層內解體,和逃生設備
11/18 17:27, 75F

11/18 17:27, 2年前 , 76F
一點關係也沒有
11/18 17:27, 76F

11/18 17:28, 2年前 , 77F
除非你認為太空梭應該要裝彈射椅......
11/18 17:28, 77F

11/18 17:42, 2年前 , 78F
我是認為有沒有機會回來純粹是看上帝的旨意,像阿波
11/18 17:42, 78F

11/18 17:42, 2年前 , 79F
羅13剛好有水瓶號可以暫代指揮艙,奧狄賽也沒有真
11/18 17:42, 79F

11/18 17:42, 2年前 , 80F
的壞到無法重返,後來兩次太空梭事故都是原本有機會
11/18 17:42, 80F

11/18 17:42, 2年前 , 81F
可以避免的,只是因為某些緣故讓悲劇發生了
11/18 17:42, 81F

11/18 17:47, 2年前 , 82F
太空梭一開始的確實有彈射座椅的,用的是SR-71座椅
11/18 17:47, 82F

11/18 17:47, 2年前 , 83F
的修改型,總共用了四次任務
11/18 17:47, 83F

11/18 17:50, 2年前 , 84F

11/18 17:50, 2年前 , 85F
m/MReJfhY.jpg
11/18 17:50, 85F

11/18 17:50, 2年前 , 86F
正副駕駛那個白色的柱體就是彈射座椅跟導軌,連接到
11/18 17:50, 86F

11/18 17:50, 2年前 , 87F
機身頂部
11/18 17:50, 87F

11/18 17:51, 2年前 , 88F

11/18 17:55, 2年前 , 89F
https://bit.ly/3nrHaDR 維基條目:太空梭逃生(英文)
11/18 17:55, 89F

11/18 17:55, 2年前 , 90F
想說怎麼七個人只有兩個彈射椅,原來早期的太空梭
11/18 17:55, 90F

11/18 17:56, 2年前 , 91F
是設計成只載兩個人飛的
11/18 17:56, 91F

11/18 18:02, 2年前 , 92F
初期的四次任務是先以兩人任務為主慢慢驗證,後來再
11/18 18:02, 92F

11/18 18:02, 2年前 , 93F
加到4人5人到最後的7或8人
11/18 18:02, 93F
文章代碼(AID): #1XbHJlF9 (Military)
文章代碼(AID): #1XbHJlF9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