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戰系與雷達

看板Military作者 (pigChu)時間3年前 (2020/12/20 21:59), 3年前編輯推噓-4(610413)
留言429則, 1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前陣子在討論FFG討論的火熱,這裡花點時間講一下雷達與戰系做個資訊分享。 講到新型FFG的雷達,就得講到其搭配的戰鬥系統。 為什麼?因為事實上雷達本身的波段也是與雷達本身要做的事情很有關聯, 並且跟戰鬥系統息息相關,那為什麼跟戰鬥系統有關呢? 因為整合時若波段是既有戰系吻合的系統,會比較好整合。 事情的原點還是要回到神盾系統講起, 其實神盾戰鬥系統的核心價值除了已知的防空能力之外, 更重要的其實有兩點, 一是武器系統的整合,它會整合不同的武器系統做一個連結, 所以同時有雷達、飛彈、聲納、魚雷....等等你想的到的系統在一起, 不是只有防空一個,而是同時具備多方面的攻擊及防禦能力的整合戰鬥系統。 二是資料鏈,你也可以說是資料傳遞鏈, 這裡先賣個小關子,我會在結尾講到戰術資料鏈。 好的,繼續切入我們的神盾系統,神盾系統的相位陣列雷達系統是以S波段為主, 在後續的升級中,例如baseline 9整合了AN/SQP-9B(X波段)雷達 (DDG-118起,取代SPS-67平面搜索雷達,並整合到神盾系統的防空作戰迴路中) *SPS-67為c波段的平面搜索雷達,沒在迴路裡面 到了baseline 10C的版本,老美還打算整合進AMDR雙波段雷達(S波段跟X波段)進去, 預計在2023年達到初始戰力(有點趕就是了)... 還有很多族繁不及備載,底下附上資料: https://reurl.cc/8nK3Yy https://reurl.cc/5q6p1M 兩個連結都是相對專業的資訊,請不要當隨便找的資料看喔。 再來是小神盾: https://reurl.cc/4mAplD 老美想不想外銷神盾?想! 但是動輒九千噸的東西,要外銷的關鍵是在神盾系統的小型化。 電子科技進步後,神盾系統的小型化成了可能性(但是有個衍伸問題,我晚點補) 大概在1980年代左右,老美推動了一個叫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 (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的案子,目標是做出北約防空作戰系統 (NATO Air-Wafrare System,NAAWS),投標這個案子的其中一家是GE, GE早期發展的是C波段的電掃雷達方案,併購RCA之後,全力發展由SPY-1雷達縮小 衍伸而來的S波段雷達「巡防艦相位陣列雷達」(Frigate Phase Array Radar,FPAR)。 與此同時的是台灣的光華一號案,台灣的光華一號計畫最初有兩個階段, 一是靠美國授權建造佩里級戰艦,第二階段再以前面的基礎整合先進的戰系、相 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等等的構想,而後續的光華一號第二批案子, 演變為先進戰鬥系統(Advanced Combat System,ACS)案, NFR-90的投標商幾乎都有同時參與ACS案, 像是GE的優利系統(Unisys,堪稱 NFR-90設計翻版), 這是與FPAR相仿的ADAR-2N雷達系統(兩者都是S波段), 目標整合標二跟海麻雀垂發系統,我們與GE合作過的系統有天弓飛彈系統及 長白相位陣列雷達,這些是由GE的高性能防空相位陣列雷達(ADAR-HP,S波段) 發展而來; 雷松團隊則以同樣NFR-90的C-MAR投標ACS(如名稱所示,這東西是C波段); 休斯則是以先前有跟科科院合作過H930-MCS的案子作為升級戰系跟版本等升級,這個 武進三型是以陽字號幾艘狀況比較好的船艦做系統升級, 對空平面搜索是DA08雷達+DA05天線的DA-08/2(S波段), 搭配STIR-180(X波段)的飛彈艦砲射控雷達,以及W-160射控雷達,可能有些版友沒聽過, 其實這是 AN/APG-66的衍生版(理所當然的是X波段)。 後來大家都知道,不論是前面的NFR-90還是後面的ACS計畫都是沒有成。 接下來的則是西班牙的小神盾主場: 雖然NFR-90與ACS相繼夭折,然而「小神盾」的發展卻不乏機會。 洛馬集團繼續推動FPAR 與ADAR-2N的縮小版神盾雷達概念, 提出了SPY-1F相位陣列雷達。(S波段) 各國由NFR-90的設計各自依據需求繼續發展,英法的AAF在義大利加入改作CNGF,後續 英國自己發展成了Type45飛彈驅逐艦; 德國與荷蘭在義大利加入後發展了TFC計畫, 雖然後來西班牙退出了TFC計畫但是繼續發展自身的神盾系統,除了神盾系統之外, 還有付費請洛馬研究,針對將小神盾與SPY-1F相位陣列雷達整合於F-124艦體之上, 進行若干自製系統無法如期完成時的備案。 這個現在稱為F-100的西班牙小神盾艦,用的是為分散式先進海軍戰鬥系統 (Distributed Advanced Naval Combat System,DANCS), 使用SPY-1D(F)相位陣列雷達 (與早期SPY-1D相較,西班牙F-100的版本採用發射機與天線分 離的設計,S波段) 後面還有挪威南森級,配備了以神盾戰鬥系統為基礎發展的整合武器系統 (Integrated Weapen System,IWS),整合了SPY-1F相位陣列雷達,S波段)、 MK-82照明雷達、海麻雀ESSM點防禦防空飛彈等系統 後續還有 許多艦體不一一介紹, 覺得上述連結資料不夠的朋友,這裡有當年ACS, 也就是田單號的資料: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cnavy/acs.htm 好回到話題 我講了這麼多雷達跟戰系,為什麼? 因為這些雷達跟戰系,發展的無非都是C/S/X波段雷達,跟L波段雷達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在討論小神盾戰系的時候,麻煩不要整人般把L波段雷達放進來, 你要在哪裡的海岸上山上或是艦上放L波段雷達我管不著,但整合上有困難, 其次是沒人這樣幹,有的話告訴我一下。 至於機會最大,新的FFG排定順位第一的訊聯戰鬥系統,不論是交大那個X-band256 (故名思義就是X波段雷達)還是科科院已經在海劍羚的雷達(X波段), 還是那個旋轉的海用旋轉式相列雷達(S波段)都不會是討論到L波段的範疇, 更甚者,整合進戰鬥系統也有一定的難度。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前面連結內,老美為了整合不同波段雷達進戰系花多少力氣。 「戰系只是家具怎麼擺,空間大小的問題而已」這種事情也不存在, 我能放在船上,但是整合不起來戰系,那個就不叫「在戰鬥系統內」而是 叫「我船上有這東西」而已。 大小神盾戰系本身的精神,是整合了各項武器,並且做戰術資料共享。 回收我剛剛一開始賣的關子, 戰術資料鏈的重要性,可以直接以一個戰鬥群為單位統合作資料, 以一個指揮中心統合並且實施戰術打擊跟防禦, 的確AESA很棒很厲害,我們可以裝在8000噸9000噸的DDG上面做資料共享, 船ABC雷達預警/抓1000目標,共享資料,ABCDEFGH雷達瞄/火控,ABCDEFGHIJ飛彈載台 戰術打擊或防禦 機掃慢?我靠資料鏈直接共享抓的資料,負責好自己S/X波段火控雷達就好,更甚者, 沱江那樣的直接負責射飛彈。 之後我會再針對其餘部分再開一篇分享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54.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08472772.A.621.html ※ 編輯: ejsizmmy (118.166.54.169 臺灣), 12/20/2020 22:00:15

12/20 22:00, 3年前 , 1F
哦嗚 歡迎回來阿
12/20 22:00, 1F
謝啦~

12/20 22:27, 3年前 , 2F
L波段在海軍雷達其實也蠻常見的
12/20 22:27, 2F

12/20 22:28, 3年前 , 3F
只是無法當成攻防主角 只適合預警
12/20 22:28, 3F

12/20 22:30, 3年前 , 4F
要不要多1套L是需求與空間噸位問題
12/20 22:30, 4F

12/20 22:31, 3年前 , 5F
歐系很流行塞一套Smart-L
12/20 22:31, 5F

12/20 22:32, 3年前 , 6F
有L, 攻防用的S/X就不打算看太遠
12/20 22:32, 6F

12/20 22:33, 3年前 , 7F
另一種思路是讓S能看遠,可不裝L
12/20 22:33, 7F

12/20 22:33, 3年前 , 8F
也有S夠強,仍塞L, 平時S可不開機
12/20 22:33, 8F

12/20 22:34, 3年前 , 9F
因為遠程預警其實不需高精度多面
12/20 22:34, 9F

12/20 22:37, 3年前 , 10F
就各方對成本噸位空間有不同考量
12/20 22:37, 10F

12/20 22:37, 3年前 , 11F
依據現實,各國規劃海軍戰系經驗
12/20 22:37, 11F

12/20 22:37, 3年前 , 12F
沒理由完全排除L波段的可能性或潛力
12/20 22:37, 12F

12/20 22:37, 3年前 , 13F
實裝案例太多了.
12/20 22:37, 13F
我的意思是要看遠瞄遠, 討論整合進L波段跟預警是鬧人 SMART-L的確是不錯的方案不錯,但是台灣的海情不一樣(也許我能在下篇講一下)

12/20 22:42, 3年前 , 14F
其實波段問題跟神盾系統也沒太大關連,真正跟波段
12/20 22:42, 14F

12/20 22:42, 3年前 , 15F
有關連的是雷達回波運算系統,那個才是要頭痛的地
12/20 22:42, 15F

12/20 22:42, 3年前 , 16F
12/20 22:42, 16F

12/20 22:53, 3年前 , 17F
戰系整合很重要,對,是很重要,但是不代表一個戰系
12/20 22:53, 17F

12/20 22:53, 3年前 , 18F
就All in One
12/20 22:53, 18F
運算系統也是戰系整合的一環 我沒有說整合不進戰系,但是不同波段要特別處理是要花時間跟精力去整合的... 後面你講得沒錯呀,重點不是在ALL IN ONE,而是整合成All For One 非要什麼都要的結果,就是什麼都不精什麼都做不好呀 ※ 編輯: ejsizmmy (118.166.54.169 臺灣), 12/20/2020 23:05:44

12/20 23:02, 3年前 , 19F
至於資料鍊的問題,還是得回歸一個問題:是誰來導
12/20 23:02, 19F

12/20 23:02, 3年前 , 20F
引飛彈?
12/20 23:02, 20F

12/20 23:09, 3年前 , 21F
如果B只是給座標,然後還是A射A導,那一樣受限於A
12/20 23:09, 21F

12/20 23:09, 3年前 , 22F
船的硬體限制,A射B導就看你資料鍊實時傳輸率到底
12/20 23:09, 22F

12/20 23:16, 3年前 , 23F
有多高
12/20 23:16, 23F

12/20 23:16, 3年前 , 24F
我的意思就是說你不同波段為何一定得整合進同一個回
12/20 23:16, 24F

12/20 23:16, 3年前 , 25F
波處理系統?
12/20 23:16, 25F

12/20 23:32, 3年前 , 26F
兩個雷達和雙頻雷達的問題吧,雖然如果不追求頂尖兩
12/20 23:32, 26F

12/20 23:32, 3年前 , 27F
個雷達也不太是問題
12/20 23:32, 27F

12/20 23:37, 3年前 , 28F
其實兩個雷達也不是什麼問題,塞得下就還好
12/20 23:37, 28F

12/, , 29F
很多船艦都不只一套雷達阿
12/, 29F

12/20 23:49, 3年前 , 30F
順便節能減碳愛地球 不用全開
12/20 23:49, 30F

12/20 23:51, 3年前 , 31F
要看遠討論到L波段也算是正常的
12/20 23:51, 31F

12/20 23:51, 3年前 , 32F
L波段只是不能射控打人 看遠是它強項
12/20 23:51, 32F

12/20 23:51, 3年前 , 33F
戰系整合L波段並不罕見
12/20 23:51, 33F

12/20 23:52, 3年前 , 34F
戰系不只是神盾這種形式 還有其他構型
12/20 23:52, 34F

12/20 23:53, 3年前 , 35F
老美也已經在搞神盾下一代 跟神盾不太一樣
12/20 23:53, 35F
臺灣連這一代神盾都有問題 還是你要超英趕美直接整L波段進戰鬥系統? 拜託趕快報考科科院,你有能力趕快去報名,他們光劍二就卡這麼久。
還有 359 則推文
還有 40 段內文
12/23 21:55, 3年前 , 395F
方案就是搭配MPQ-78基礎修改要上康定級,但是連上
12/23 21:55, 395F

12/23 21:55, 3年前 , 396F
艦測試都沒有就被打槍。馬政府時期捲土重來,改用
12/23 21:55, 396F

12/23 21:55, 3年前 , 397F
相列雷達,2014年在淮陽艦上試射成功。
12/23 21:55, 397F

12/23 21:55, 3年前 , 398F
其實我講的是IOC
12/23 21:55, 398F

12/23 21:57, 3年前 , 399F
不是阿,你海劍二測試載台是什麼,MK41嗎?
12/23 21:57, 399F

12/23 21:57, 3年前 , 400F
所以你不用重提那些東西,我的重點是你東西是要一直
12/23 21:57, 400F

12/23 21:57, 3年前 , 401F
到FOC才有戰力還是其實在FOC前就有戰力了?
12/23 21:57, 401F

12/23 21:58, 3年前 , 402F
現在改機掃就是假設政軍研高層集體腦袋抽風進水,
12/23 21:58, 402F

12/23 21:58, 3年前 , 403F
重跑一次性能落後、進度歸零的案子。
12/23 21:58, 403F

12/23 21:58, 3年前 , 404F
而且即便是也不影響我的論點,你講的淮揚也只是唯
12/23 21:58, 404F

12/23 21:58, 3年前 , 405F
一一次評測
12/23 21:58, 405F

12/23 21:59, 3年前 , 406F
H大,我講的就是你講的,你要怎麼讓它保證IOC在20
12/23 21:59, 406F

12/23 21:59, 3年前 , 407F
26年達到,FOC在2035年達到?
12/23 21:59, 407F

12/23 22:01, 3年前 , 408F
那我也毫不客氣地問你,沱江首艦下水後甚麼時候測評
12/23 22:01, 408F

12/23 22:01, 3年前 , 409F
完成?
12/23 22:01, 409F

12/23 22:02, 3年前 , 410F
大哥 你是把高雄艦當什麼?
12/23 22:02, 410F

12/23 22:02, 3年前 , 411F
在船還沒造出來前先在陸上的配套試驗也是行之有年
12/23 22:02, 411F

12/23 22:02, 3年前 , 412F
怎麼會覺得要等船造好裝好才叫做開始測試???
12/23 22:02, 412F
重點是卡整合吧..... 陸上測試我也知道行之有年,連冷射都有過

12/23 22:03, 3年前 , 413F
改機掃也不可能在2026年FOC,比IOC也比相列雷達差。
12/23 22:03, 413F

12/23 22:03, 3年前 , 414F
然後認為連陸上測評都沒進行過的機掃方案,進度可以
12/23 22:03, 414F

12/23 22:03, 3年前 , 415F
比正在海上測評的相列雷達方案快,這個謎之自信是
12/23 22:03, 415F

12/23 22:03, 3年前 , 416F
怎麼來的?
12/23 22:03, 416F

12/23 22:03, 3年前 , 417F
而且這個流程管你是電掃還是機掃 你都他X的要全跑
12/23 22:03, 417F

12/23 22:03, 3年前 , 418F
沒有機掃快電掃慢這種事情
12/23 22:03, 418F
※ 編輯: ejsizmmy (118.166.60.6 臺灣), 12/23/2020 23:02:14 分享一個我剛看到很有道理的一段話 建軍不是你覺得或是我覺得,軍備導入講打裝編訓 不是講這個點子(或這武器)很cool 同時,國外廠商沒有義務要出售給國內任何設計專利 所以知道想打甚麼,還要有時間作開發 要跳車,又是蹉跎10年,共軍有那麼多個10年讓國軍瞎耗嗎? 如果說我提出來的機掃會影響到開發,那抱歉是我的問題 就現有系統來說,機掃影響開發跟裝備進度也許整出PESA都會更好一點 但是AESA呢? 不用說4500噸,6000噸台灣哪來的技術保證整的好 當然你要說拉到七八千噸滿載我沒意見,小神盾肯來我OK的。 ※ 編輯: ejsizmmy (118.166.60.6 臺灣), 12/23/2020 23:15:11

12/23 23:16, 3年前 , 419F
不就說了不是在那邊算技術 是要算你要看多遠打多遠
12/23 23:16, 419F

12/23 23:17, 3年前 , 420F
規格不定清楚 然後打論點游擊戰 這叫文字遊戲
12/23 23:17, 420F

12/23 23:19, 3年前 , 421F
我猜你大概又跑去看ACS那篇了
12/23 23:19, 421F

12/23 23:20, 3年前 , 422F
光看到跳車那三個字就知道那篇了
12/23 23:20, 422F

12/23 23:25, 3年前 , 423F
那是darksnow兄的發言。被他扭曲當作是給他背書。
12/23 23:25, 423F
我有扭曲他的話? 我原話貼過來,並且檢討我自己機掃的問題。 ※ 編輯: ejsizmmy (118.166.60.6 臺灣), 12/23/2020 23:27:28

12/23 23:27, 3年前 , 424F
偏偏要談打裝編訓,機掃就是最不能適應未來打仗預設
12/23 23:27, 424F

12/23 23:27, 3年前 , 425F
的戰場環境。
12/23 23:27, 425F
所以我說如果我的機掃會影響到未來時程,是我錯。 但是你要上AESA的條件在哪? ※ 編輯: ejsizmmy (118.166.60.6 臺灣), 12/23/2020 23:34:25

12/23 23:29, 3年前 , 426F
不過第一句我覺得反而是自打引用者的嘴巴
12/23 23:29, 426F

12/23 23:30, 3年前 , 427F
就是軍備導入是要看現在的建軍方向跟戰略設計,就算
12/23 23:30, 427F

12/23 23:31, 3年前 , 428F
是要花大錢花時間,也要符合戰略目標才是正道
12/23 23:31, 428F
我是打我自己腳沒錯,自認機掃有問題先謝罪 問題點是海軍出於什麼考量放目標在4500噸標準排水量 ※ 編輯: ejsizmmy (118.166.60.6 臺灣), 12/23/2020 23:36:40

12/23 23:42, 3年前 , 429F
就鬼打牆的考量 慣性武裝到牙根管
12/23 23:42, 429F
文章代碼(AID): #1VtrZ4OX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