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問] 長程的反艦導彈?

看板Military作者 (snakeheart)時間8年前 (2016/02/22 21:33), 編輯推噓-1(3433)
留言4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之銘言: : → snakeheart : 真是整一個wiki加google大神 02/22 16:54 : → snakeheart : 遠望的尺寸本來就比航母小不少﹐掛上反射器模擬奇 02/22 16:55 : : 共匪傻B你不曉得嗎? : : 遠望四號只用角反射器就能模擬航母,那美國就能用小艇模擬航母 : : 更慘的還可能是海面回波太強,共匪非得要用反射器作弊 : : → snakeheart : 然後你以為是彈上雷達做SAR去抓目標﹖ 02/22 16:55 : : 三流五毛就很愛講用SAR : 你可以回去匪區打他們的臉 : : → snakeheart : 天基普查時用SAR還差不多 02/22 16:56 : → snakeheart : 另要對目標做最終確認﹐還要可見光等手段才行 02/22 16:57 : : 共匪的外星科技又來了 : : 可以耐得住重複近萬度高溫的透明玻璃 : : → snakeheart : 所以還要高精度衛星做詳查 02/22 16:58 : → snakeheart : 當然目前報導出來的高分系列衛星精度還差點 02/22 16:58 : → snakeheart : 為了實現將航母和其它目標分辨﹐最好是到米級 02/22 16:59 : → snakeheart : 光指望雷達﹐就等著被電子欺騙吧 02/22 16:59 : : 共匪大概實現蟲洞通訊科技 : 而且成功找出量產閃電俠的方法了 : : 衛星可以沒有任何延遲,直接轉地面站,然後即時辨識即時指令 共軍傻不傻B不知道﹐反正國軍挺傻B的﹐被你口中傻b的某軍還趕到一個小島上﹐簡直 比傻B更傻B 大陸論壇上SAR是拿來做普查﹐某人不懂普查﹐詳查﹐火控指引的差別﹐然後腦補一個 把SAR雷達裝彈道導彈引導頭﹐這才是外星科技。麻煩先google下前蘇聯那些衛星上面 雷達的功率。 光學衛星上的鏡頭被你看成在導彈上﹐我看您也別著急上網了﹐趕緊找個眼科醫生看看 海面回波太強雷達識別不了﹐你是還生活在70年代嗎。海面對於現代的雷達比起陸地簡 直不要太幹凈。你口中共匪80﹐90年代出口的反艦彈在客戶手中都能打油輪了﹐而且走 的還是掠海彈道。 你的DF21作為彈道導彈﹐再入後能用平飛彈道砸中目標﹐原來我才發現共軍居然掌握了 如此先進的外星科技﹐難怪美日要驚呼了。原來看你一直在黑共軍﹐沒想到褲衩居然 這麼紅。彈道導彈再入後最少十幾馬赫的速度﹐要能減到1﹐2馬赫這種水平保持平飛。 當年阿波羅返回﹐在大氣層邊緣打了好幾個水漂﹐加上又是降落傘又是火箭﹐最後才 安全著陸。這導彈更厲害﹐假定也是通過打水漂這種方式減速﹐最後能減速到可以平飛 的水平﹐這不是一般的厲害了。更可怕的是經過幾次滑行減速後﹐精度僅對船插肩而過﹐ 誤差往多說就幾百米﹐共軍這控制的技術地球上說第二﹐怕是沒人敢說第一了 如果不減速﹐直接能平飛過去﹐那更可怕了。再入段一個彈頭沒有動力全靠慣性﹐能在 十多馬赫下改成平飛﹐彈體結構還能承受得住這種過載﹐我已經不好說什麼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2.157.254.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56148016.A.9B9.html

02/23 00:27, , 1F
你還跟他認真?一口一個共匪的,就是嘩眾取寵的啦
02/23 00:27, 1F

02/23 00:31, , 2F
這個真說不清楚,最近官方報道東風26末端16馬赫
02/23 00:31, 2F

02/23 00:31, , 3F
真的想不出來怎麼實現的,或許吹牛的?
02/23 00:31, 3F

02/23 00:38, , 4F
中國新科技才喊16馬赫算低估了吧
02/23 00:38, 4F

02/23 10:30, , 5F
末端減速才是黑科技。高速重返相較下反而簡單。
02/23 10:30, 5F

02/23 10:42, , 6F
拉起減速是80年代黑科技。
02/23 10:42, 6F

02/23 13:37, , 7F
現在也只有30年前的潘興2和今日的21,26做到。
02/23 13:37, 7F

02/23 14:04, , 8F
因為大部分彈道飛彈不需要減速。
02/23 14:04, 8F

02/23 14:07, , 9F
減速是為了開雷達,全球也沒幾種BM需要雷達
02/23 14:07, 9F

02/24 23:49, , 10F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啦,共匪直接就用鈍頭設計,重返段
02/24 23:49, 10F

02/24 23:49, , 11F
速度會比較低。共匪一直到九零年代才有極音速風洞,
02/24 23:49, 11F

02/24 23:49, , 12F
彈頭設計落後美蘇30年,只能使用正震波減速設計也很
02/24 23:49, 12F

02/24 23:49, , 13F
合理
02/24 23:49, 13F

02/25 12:40, , 14F
鈍頭就能減速﹐某人不是一般的傻x了
02/25 12:40, 14F

02/25 12:41, , 15F
就算做成飛船返回艙外形也減不到你那速度
02/25 12:41, 15F

02/25 12:41, , 16F
還tm風洞不行﹐大陸一直擁有亞洲最大風洞群
02/25 12:41, 16F

02/25 12:44, , 17F
ewings說的是「極音速風洞」,跟多大多少沒關係吧?
02/25 12:44, 17F

02/25 12:47, , 18F
我想,五毛應該不曉得錦陽風洞群是到了九零年代才建
02/25 12:47, 18F

02/25 12:47, , 19F
成,在那之前連台灣的風洞都贏共匪
02/25 12:47, 19F

02/25 12:51, , 20F
我想蠢五毛的平行世界裡,太空船都不會減速,回到地
02/25 12:51, 20F

02/25 12:51, , 21F
球都是用30馬赫直接插到地面,太空人再走出來的吧
02/25 12:51, 21F

02/25 12:53, , 22F
懶得給他找資料﹐一句極音速風洞﹐風洞的大小﹐激波
02/25 12:53, 22F

02/25 12:54, , 23F
產生方式﹐維持時間等等不同﹐技術上差別可不一樣
02/25 12:54, 23F

02/25 12:56, , 24F
如果要說高超聲速激波風洞﹐那倒是最近才有
02/25 12:56, 24F

02/25 12:56, , 25F
問題是之前世界上也沒幾個國家有
02/25 12:56, 25F

02/25 12:57, , 26F
記得蘇聯中央流體研究院以前﹐尺寸也沒這麼大了
02/25 12:57, 26F

02/25 12:58, , 27F
某E是做成鈍頭就能減速﹐阿波羅飛船表示白瞎在大氣
02/25 12:58, 27F

02/25 12:59, , 28F
層邊緣做了幾次滑行了﹐直接底朝下往地球落就好了
02/25 12:59, 28F

02/25 13:08, , 29F
原來台灣是航太大國啊,居然四十年前就有極音速風洞
02/25 13:08, 29F

02/25 13:08, , 30F
,共匪真是弱得吃大便
02/25 13:08, 30F

02/25 13:11, , 31F
我不曉得蠢五毛平行世界裡科技落後的程度啦。早在20
02/25 13:11, 31F

02/25 13:11, , 32F
年前,熱蝕技術早就允許重返載具垂直地面的角度穿過
02/25 13:11, 32F

02/25 13:11, , 33F
大氣層。
02/25 13:11, 33F

02/25 13:13, , 34F
這個世界的共匪如果到現在還像蠢五毛平行世界裡那麼
02/25 13:13, 34F

02/25 13:13, , 35F
弱,那還是快點滾回家玩沙吧,別出來丟人了
02/25 13:13, 35F

02/25 16:07, , 36F
BM搞鈍頭是為了降低熱防護需求吧(邊界層變厚)
02/25 16:07, 36F

02/25 17:06, , 37F
鈍頭是正震波減速,阻力大很多。美蘇用石墨複材克服
02/25 17:06, 37F

02/25 17:06, , 38F
高熱問題,才改成尖頭
02/25 17:06, 38F

02/26 17:21, , 39F
繞月軌道後的大氣再入速度跟次軌道的再入速度拿來
02/26 17:21, 39F

02/26 17:21, , 40F
類比好像有什麼誤會
02/26 17:21, 40F
文章代碼(AID): #1Momumcv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omumcv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