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貧富差距不可能靠教育翻轉!

看板MenTalk作者 (默艾)時間9年前 (2015/06/13 04:43), 9年前編輯推噓7(7017)
留言24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4 (看更多)
※ 引述《aitt (喜歡美食與運動(M))》之銘言: : 所以,靠教育改善貧富差距,至少我是不信的,如果可以改善早改善了. 我是這樣想的,教育只是手段。我們透過教育,想給孩子什麼,那才是重 點。 也就是說,討論標題是貧富差距,但許多人在乎的是成功之道.... 這心態在身為社會中堅份子的各位算是多數,也難怪貧富差距會拉大了。 把目光放在成為成功的富人,而不是如何讓貧人的處境過得好一點的社會氛 圍,一方面扔棄了對弱勢的關注與各種改善的機會,一方面等到成功的時候 ,習慣上則是加強獲利的能力,相對造成今天貧富差距拉大的事實。 階級與貧富都是相對的概念,不可能完全消除,人類也不允許削頭式的平 等,那等於不尊重個人獨特性。但我們可以試著達到一種理想,讓貧富差距 不大,而貧富有相互流動的空間與機會。 整體面來說便是貧富的差距要有良好的控制,流動面來說就是貧富轉換的 平衡,個人面來說就是努力可走向成功而怠墮將造成落魄的實現。教育應當 傳達完整的生存輪廓,在社群中適度引用資源尋找自己的意義並達到完美。 我用兩個網頁討論來講台灣社會的問題。 一個是先前在推文講過的美國大學錄取狀況,不過我說錯了不是經濟學人 。直接貼我從粉絲團看到的討論串好了。 https://www.facebook.com/adventuresusa/posts/838034739608365 美國大學對亞裔人很不友善的錄取標準,引發美籍亞裔學生抗議。 另一篇是有關經濟學人的文章。一樣取自同粉絲團的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adventuresusa/posts/836010923144080 從儒教文化談韓國兒童領養率低糜的社會問題。 從經濟學人的討論裡,可以觀察在歐美文化領養兒童的狀況比較好一點。 這可以衍伸為對他者的包容力,因為接納他人為自己家人的一員,心態上要 更開明寬容。而我直接以此為基礎,認定這樣的心態在面對各行各業相對容 易尊重與體諒。這是一個我先暫定為很重要的點。 回到第一個網頁所說的美國名校錄取標準,從經濟學人的網頁與粉絲團的 討論可以得知一些狀況,亞裔人的名校崇拜比其它文化更嚴重許多。 美國著名私校在討論裡所說的狀況,他們為了自己認定的社群平衡的原則 (不論真假平等,至少在該校的立場,它是原則為既定事實),會放寬對黑人 西語裔人的審核,白人普通,而亞裔學生的要求相對嚴苛。這對美籍亞裔的 學生的影響特別大。 一方面學校的潛規則不見得真平等,努力與資質或特殊族群的加分等等, 先不考慮。一方面則是亞裔學生有非常強烈的名校思維,這促成一個現象, 亞裔學生在學校的比率不算最低,但競爭最強烈。 外國學生重視的是科系,學校反而是其次。選到他們想要的科系,作自己 想作的事,這是他們對求學的態度。 但亞裔學生的習慣,是搶進名校,以名校光環為自己的成就之一。這不僅 是亞洲學生,美籍亞裔學生也常常深受家人影響而有這樣的觀念。於是造成 亞裔學生拼命往名校擠,讓名校的窄門更窄。而因為異常的高度競爭,讓亞 裔學生的成績素質也不斷攀升,也形成外人對亞裔學生的觀感,對亞裔學生 的錄取標準不斷提高。這也是對美籍亞裔學生不利的地方,因為他們沒有生 活在亞洲求學環境的經歷,卻被要求與亞洲學生一樣的高入學成績,對他們 來說不太公平。這已成為循環。 名校思維,是亞洲文化的普遍傳統。這可以擴張到對大企業的崇拜,甚至 對威權的崇拜。 外國學生以科系為主,偏重個人實現。我們回頭想想在領養孩子那件事來 說,這類文化,當它們的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或者其它社會問題需要制衡 之力去修正偏差時,它們往往比較有能量站在弱勢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 所以他們看待抗議遊行的態度比較正面。 亞裔學生以名校光環為主,我們多數人注重的是找對機會,一舉成為成功 的人。我們一樣回頭看領養文化,就算在台灣也一樣,我們領養狀況沒有比 別的國家好,社會氛圍對血緣關係之高度重視,特別在老人表現的態度上非 常明顯,而長輩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養成,我們多少都有這樣的觀感。這造 成的社會氛圍,是我們在考慮事情時容易循私,公共事務很難被彰顯,導致 社會福利與稅制平衡的問題不容易被重視,也使得短視近利成為常態。因為 我們只要搭上機會走向成功,於我們來說便可以對許多人交待。追求公共福 利,沒有各種光環來得耀眼有力。貧富差距的平衡,社會保險的政策與稅制 都很重要。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稅制問題,但多數人在乎的其實是避稅。 題外話,最近發現年輕女生有越來越多資助孤兒的行動,這是很好的轉變 ,值得期待。 回到貧富差距與教育的問題,大致上就是這樣。我們沉靜下來想,我們想 追求的是什麼,這個想法必然傳達在對教育方向的期待。最經典的例子便是 天下雜誌的《教改十年後》所表現的,它是失敗的,但也是成功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jO9iPJQpY
多年以來,我重看過這影片好多好多遍。最後得到的感想,是教改的失敗 是我們害的。因為我們終究用舊的思維在看教育,我們只是想用教育去讓孩 子都走向我們認為的成功,都有學歷可以拼,都儘量去往我們成人認為的門 檻擠。最後我們造了許許多多的標籤,叫孩子們一個一個通過我們設好的更 多的學歷大門,然後給他們貼上。 反而最後那個曾經很有想法的女孩子,在社會找不到定位,進而否定自己 。 我們太著重於讓孩子成功,但依然忽略了不想走在我們認定的成功的這條 路的孩子,他們也該被照顧。我認為這教改的成功,算是我的殘忍,因為我 透過這個落魄的女孩子去發現這個問題。 因為舊觀念沒改,以致於在這段影片的更多年以後,社會走向衰敗的今日 ,貧富差距拉大的種種社會問題下,當時獲得學歷的孩子,多數人今天恐怕 落得同樣的處境,甚少被關注的窮忙族之一。而今日我們對這個現象,依然 用同樣的思維去面對,找現有的機會,攀上去,說這就是成功者的典範。 於是或許少數人找得到機會躍升成為富者,但貧富差距分毫不動,因為那 從來不是我們看待教育的重點。 這是問題。 不過我想,它默默的在轉化。學生抗議課綱,訴求之一是他們想學習他們 想知道的,不是單方面被灌輸的。對掌權者表達自己的意見,是我在學生時 期很難碰觸的問題。這是新一代的偉大。我相信未來有更多人推翻我輩固求 舊制的思想框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50.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nTalk/M.1434141837.A.AF6.html

06/13 04:48, , 1F
面子文化 呵呵
06/13 04:48, 1F

06/13 05:35, , 2F
推一個...不過你寫太長了,應該很少人會用bbs看完
06/13 05:35, 2F

06/13 06:05, , 3F
國外住久了,頗有同感
06/13 06:05, 3F

06/13 08:50, , 4F
哈哈 每次寫都會寫很長 我也很抱歉 -_-
06/13 08:50, 4F

06/13 08:53, , 5F
不覺得很長,滿容易閱讀的啊
06/13 08:53, 5F

06/13 08:53, , 6F
根本問題在亞洲或是中國文化圈的成功標準,就三個
06/13 08:53, 6F

06/13 08:54, , 7F
名利權...但是三個息息相關...。不過成功的人生真的是
06/13 08:54, 7F

06/13 08:54, , 8F
只有名利權嗎?
06/13 08:54, 8F

06/13 08:54, , 9F
不過今天要到下午後才有時間慢慢聊這話題
06/13 08:54, 9F

06/13 08:56, , 10F
我真的不覺得所謂的成功人生問題只存在亞洲文化裡
06/13 08:56, 10F

06/13 08:57, , 11F
不過我認同以台灣的文化,教改怎麼改都會走向同樣結果
06/13 08:57, 11F

06/13 08:59, , 12F
亞洲文化算很典型的例子 若要說的話 印度應該好不到哪去
06/13 08:59, 12F

06/13 09:00, , 13F
印度電影前陣子還很熱 像《三個傻瓜》 就有很濃的味道
06/13 09:00, 13F

06/13 09:02, , 14F
那也要社會夠封建(封閉)才能引發那樣的劇本
06/13 09:02, 14F

06/13 09:03, , 15F
如果真要討論,印度文化還包含很濃厚的歧視氛圍
06/13 09:03, 15F

06/13 09:06, , 16F
相較之下,生在台灣(的女人)還是比較幸福一些
06/13 09:06, 16F

06/13 09:17, , 17F
只說了電影 小說也有這些狀況 印度種姓制度嚴重打壓女性發展
06/13 09:17, 17F

06/13 09:18, , 18F
而這類大國 也會影響周邊小國造成同樣文化感染的現象..
06/13 09:18, 18F

06/13 09:19, , 19F
這些社會氛圍下的人 教育都是被壓抑的
06/13 09:19, 19F

06/13 09:20, , 20F
相對來說歐美的教育模式算比較平等的
06/13 09:20, 20F

06/13 09:21, , 21F
但美國也有它的毛病 和中國很像 國土太大 文化太雜
06/13 09:21, 21F

06/13 09:21, , 22F
受教育的心態不好也依然是自大狂一個 但那是另外的問題了
06/13 09:21, 22F

06/13 09:22, , 23F
在貧富差距的話題下 暫時就講這樣 不然扯不完了
06/13 09:22, 23F

06/14 11:46, , 24F
推這篇
06/14 11:46, 24F
※ 編輯: wak (36.233.51.226), 06/14/2015 13:32:38
文章代碼(AID): #1LUqIDhs (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4 篇):
文章代碼(AID): #1LUqIDhs (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