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你看不見未來嗎?失落的一代!

看板MenTalk作者 (無限復活是哪招?我也要!)時間11年前 (2012/09/08 23:55), 編輯推噓3(309)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32 (看更多)
※ 引述《woocage (台中阮經天)》之銘言: : 如果每位失落的一代中的成員,長相都相同, : 那麼我們彼此之間的不同,就看你的人生怎麼活。 其實在討論這類議題的時候,我們必須很小心去思考自己到底是站在什麼 角色,是不是真的站在失落的一代這個立場看事情。 不過看到你這兩句,咱真心覺得這是個可以證明你是想站在失落的一代的立場討論 事情的關鍵。咱也想你要討論的東西,恐怕無關政治,也無關大環境。 今天撇除數據跟一些政治面的考量,我們先從自己看起。假設事情沒有我們想的 那麼糟,那會沒有未來嗎?當然不會。假設事情真的那麼糟,那會沒有未來嗎? 其實,也不會。 不管怎樣,你都看得見未來。 只要你能活著,未來就在不遠處等你,差別只是好跟壞而已。而所謂的壞又可 以分成現在很難選擇跟以後沒得選擇兩種。我們有幸還停在第一種,還沒到第 二種這無藥可救的境界。既然如此,只要選對了路,自然還是有機會扭轉未來 的。 怕的就是因為看到以後可能沒得選擇,所以現在乾脆放棄選擇。我覺得這才是 真正的沒有未來,因為你已經放棄了。 很多年輕人就是這樣,當然是不是多數是這樣我不清楚,但至少就我看到的情 況,大多數年輕人在想到自己未來可能沒希望就停止去思考去努力了。說真的 這很不應該,年輕人的本錢就是機會,而機會提供了各種可能性。只要你肯奮 鬥肯努力,雖然你不一定能擺脫沒有希望的未來,但至少有可能擺脫沒希望的 未來。 請注意,我現在是站在同樣身為失落一代的身分在對這樣的氛圍進行批判。這 並非慣老闆或老一輩的冷言冷語。也不是什麼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的風涼話 。我想陳述的,是一種自我設限的無奈。當年輕人陷在「顧好自己就好」的迴 圈中時,很多也就放棄了可能性。放棄讓社會變更好的可能性,放棄與同輩奮 鬥努力的可能性,放棄找出突破僵局的可能性,放棄開創美好未來的可能性。 總之就是先找個坑跳下去佔著,好死歹活地賴著,儘可能想辦法混下去。這點 可以從越來越多人考公職但整個政府人力資源的質依然沒有明顯提升看出來, 很多人就只是想找個能賴著的缺,維持在不會餓死自己一家老小的情況,然後 就停滯了。自己既不想求努力也不想求改變,如果生活不穩定就只會怪政府怪 大環境怪慣老闆。 說穿了,就是不想自己跳下去,不想犧牲自己而已。總之先顧好自己,像政策 之類的政府高官該煩惱,像景氣之類的老闆該煩惱。但這之中有幾個肯站出來 走上街頭的?敢站出來質疑老闆的?敢走出來與不公不義對嗆的? 我想還是有的,但這種人不該被歸類成失落的一代,因為不站出來行動就是一 種失落的表現。 會失落,不是因為政策錯誤,不是因為環境不好,是因為遇到困難與挫折時選擇了 逃避,而不是正面面對他。這就跟走路一樣,今天你在路上看到石頭或障礙就繞道 而行卻沒有想辦法克服他直直往前走,那你總有一天會迷路。繞了一大圈之後,人 生的目標與目的其實就模糊了,實現目標的執念就淡化了。逃避去思考複雜的問題 ,逃避去參予麻煩的公共活動,逃避去尋找自己人生到底想做什麼,等待你的就只 是庸俗的人生與面孔,你的視野也就不會再擴大。 當然渾渾噩噩過一生其實沒什麼,畢竟也是你的人生嘛。但這樣的人生的確也沒有 自主,很容易被大環境給吞沒的。 如果對大環境不滿,就該想辦法克服它。如果只是嘴上說說卻不行動,那還不如只 顧好自己就好。環境政策什麼的嚴格來說都不是自己的事,沒必要管也無權去管。 總之要以自己為出發點去看未來這件事,什麼身分談什麼鳥。如果你不想只談什麼 鳥就該採取行動讓自己能得到可以談這種鳥的身分。至於談了後會不會改變能不能 改變,要看的則是你願意犧牲多少。 把這些東西都想清楚後,再來談自己的未來有沒有希望會比較好。不然頂多就打打 高空砲,文章貼完爽一下就沒了。咱以為與其浪費這些時間當個鍵盤政論家或經濟 學家,還不如拿來看玩場lol當鍵盤高手嗆嗆對友無能比較有樂趣。 --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 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摘自~洛夫克拉夫特《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2.210.167 ※ 編輯: hermis 來自: 1.172.210.167 (09/09 00:00)

09/09 00:17, , 1F
大部份這類的文都是打高空無誤
09/09 00:17, 1F

09/09 00:37, , 2F
我以前也很常打高空,不過也就打打,真的不能怎樣。
09/09 00:37, 2F

09/09 08:29, , 3F
嗯啊,跟打手槍差不多,打一打會爽一下,然後還是在去死團...
09/09 08:29, 3F

09/09 20:49, , 4F
09/09 20:49, 4F

09/10 11:17, , 5F
簽名檔有認出人 怎麼這篇文章的邏輯比以前差?
09/10 11:17, 5F
人總是有狀況不好的時候,我又比較多嘴,拍謝啦。

09/10 22:22, , 6F
其實失落的一代必須搞一場革命,我完全認同你所說的
09/10 22:22, 6F
不一定非革命不可,而是你要懂得行動。 因為不行動,所以才會失落。 當所有的憤慨都只能淪為牢騷時,那就只是牢騷,不能怎樣。 不把不滿跟憤慨化為實際行動,你就只能看著事情繼續發生,問題依然存在,但你 還是不能怎樣。 過去的教育壓抑了我們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卷都有一個答案,結果考多了思考 也變成有問題就會有答案,我們提出問題然後就等著解答出來,照抄就好。 如果寫出標準答案以外的答案就會被批,最後就沒人敢自己解決了。結果這樣的制 約到最後就害慘了一堆年輕人,只懂得提出問題,卻沒辦法自己找方法解決。 一個人不想冒險,這是保護自我的表現,但如果只懂得提問題卻不懂得實際行動去 解決問題,最後就會為自己的無力感到矛盾。 為什麼現在人喜歡用錢解決問題衡量事物?因為這樣做最輕鬆簡單。你有個共同準 則有個客觀的數字,只要這數字夠大就能解決很多問題的話,你自然就不會想去想 更困難的解決方法。 比方說沒飯吃,賺錢就對了,沒房子住,賺錢就對了。你只要努力賺錢就能解決的 話,那何必浪費自己的時間去抗議物價太高房價太貴?以實際行動逼迫政府採取該 有的措施?何況搞抗議又沒錢賺會更沒飯吃,這難度絕對比乖乖賺錢還難很多。 結果搞到最後,出社會所有問題的標準答案就是錢而已。但這種解決方法到底算不 算最佳解,看現在妖魔鬼怪橫行一堆人抱怨連連的,看來對他們來說這或許不是最 佳解。如果是最佳解,那只要專心賺錢就好,何必在那邊發牢騷呢? 我這輩子到現在看過很多發牢騷的人,他們都有個特質,就是講完後絕對不會出手 解決問題。而真正會解決問題的人,往往很少在主動發牢騷,除非你開口問他。 對一個知道要行動去解決問題的人,牢騷是很少的,因為他們會在問題累積到會想發 牢騷前,就出手想辦法去解決他,而在處理的當下,通常也沒什麼精力再發牢騷了。

09/11 13:33, , 7F
你說得很好,與其說不如行動,但是這社會的規則都定死了
09/11 13:33, 7F

09/11 13:34, , 8F
誰想要頭破血流搞得烏煙瘴氣,說不定還被封殺出局,人生就此
09/11 13:34, 8F

09/11 13:35, , 9F
變黑白,也沒人會伸出援手,大家都想遠離問題人物阿!!
09/11 13:35, 9F

09/11 13:36, , 10F
發牢騷是為了凝聚有同樣目標的夥伴,偏偏人就是漠不關己的事
09/11 13:36, 10F

09/11 13:37, , 11F
不理,又討厭幹嘛對我發牢騷,干我甚麼事!
09/11 13:37, 11F

09/11 13:37, , 12F
的心態。
09/11 13:37, 12F
能夠趨動群眾行動的動力大多分為兩種,一是為了讓這個社會更好,透過社會運動去發聲 去要求改變;二是透過仇恨或憤怒,以極端的情緒去驅動群眾發動暴力。 可惜的是發牢騷都不能引起這兩種動力,發牢騷就是發牢騷而已,既不好也不壞,既不想 變好也不想變壞。何況你光靠一張嘴就想說服人嗎?出過社會的都知道不可能。 唯有行動才能改變自己週遭的環境,光靠一張嘴是不夠的,你必須要有實績出來。當然在 網路上談這種事其實也蠻無聊的,聽得懂的就聽得懂,聽不懂得還會說我還不是靠一張嘴 在騙人燃燒自己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我只能說,我的出發點在於告訴你要改變就必須要付出行動,想要獲得你就得先犧牲。如 果你認同這句話的話,你更該知道你是為了自己才行動,而不是為了我而行動。 一個發牢騷卻不行動的人,如果他只是想光靠一張嘴就讓人替他行動,那就只是單純的自 私自利想坐享其成而已。而我在板上呼籲這些事,一不預設目標,二不預設立場,或許舉 的例子有點不客觀,但我的本意就在於闡述唯有行動才能帶動改變的道理。如果只會發牢 騷卻不行動,甚至連自己的牢騷的根據是真是假都不求證,那到最後成為失落的一代並不 意外。 想不想成為失落的一代,其實操之在己。環境問題跟政治問題,其實都抵不過自己一顆不 敢行動的心。 ※ 編輯: hermis 來自: 140.117.94.150 (09/12 09:23)
文章代碼(AID): #1GIsgAXZ (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9 之 32 篇):
文章代碼(AID): #1GIsgAXZ (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