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武術家趙道新訪談:中國武術是沒有前途的已刪文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wikider)時間5年前 (2019/05/01 21:39), 5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22 (看更多)
※ 引述《midas82539 (喵)》之銘言: : 你在講什麼東西?你要質疑李榮玉找常志朗回憶王薌齋缺乏真偽的可信度, : 我就是引王薌齋的樁功練習時數來證明他本人就是這樣算的。 : 你質疑的比例問題會在下文一起回覆,先拉回內考證的問題。 : 張耀庭等著,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攥(1997)《中國武術史》 : 林伯原(1994)《民國時期民間武術組織的建立與發展》 : 我可以接受你認為以一個門派來論所有武術都重站樁輕拳法是以偏概全。 : 然而民初重肌肉訓練基礎輕實戰拳法,基本上我不認為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 因為縱觀顯要門派的拳術著作、形、樁法都有巨幅的篇幅。 因為我手邊的《近今北方健者傳》只有寫到李存義享年72歲, 沒寫到郭雲深的年齒與生日,書中也沒有關於王薌齋的小傳, 所以很無奈,我目前只好去查wiki百科。基本上,我是反對 我自己去查wiki百科這種自暴自棄的作法的。 郭雲深1829年-1900年 王薌齋1890年─1963年(與wiki不同,另有1885年─1963年說) 如果wiki裏頭的資料是正確的,則兩人生存年代重疊的部分, 是1890年─1900年,王薌齋時年1─11歲。或是1885年─1963年, 時年1─16歲。在劉正(京都靜源)的〈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難史 事考(9)〉文中也說過王薌齋向郭雲深拜師時是個「年幼的孩 子」,我猜測王薌齋跟郭雲深拜師學武藝的時候年紀是1─11歲 (或1─16歲)大抵是差不多的。 那麼,問題來了,1─11歲(1─16歲)的兒童王薌齋,他接受 到郭雲深的指導是什麼?1929(40歲,或說45歲)氏著《意拳 正軌》講得很清楚,形意拳門下的:「郭先生之教人習形意也, 首以站樁為入學初步。」 上面是抄midas82539君的引文──因為我沒有現書──此外沒 別的了。40歲的王薌齋沒寫到郭要他天天站2炷香站9年,只寫 到站樁為入學初步。 至於1959(70歲,或75歲)氏著《意拳論-樁功與四形》的『所謂2炷 香站樁』又是如何呢?很抱歉,那不是郭雲深所習形意拳的訓練 法,而已經是王薌齋自創的「意拳(大成拳)」之訓練法。由於我 沒有該書,所以我只好繼續抄midas82539君的引文: 「持樁日久,但見效不著,須求之於己身...每日之中持樁時 間以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為宜。每日持樁之時間應占練功 總時間的三分之二,以三分之一做試力,就我之經驗而論, 如此為宜。 蓋樁功為意拳之基本功之故也。」 有沒有注意到?看仔細了, 蓋樁功為「意拳」之基本功之故也。 王薌齋《意拳論-樁功與四形》說得很清楚, 樁功為「意(大成)拳」之基本功, 而非「形意拳」之基本功。 到了2010年(王薌齋121歲或126歲冥壽,仙遊後48年) 王薌齋弟子常志朗,口述給再傳弟子李榮玉的故事版本,錄入 李榮玉《走進王薌齋 解析大成拳》書中的〈王薌齋先生苦口婆 心說站樁〉一文,情節變成了這樣: 「王先生說他跟郭雲深先生習拳時,每天站樁要站二炷香,…… 一炷能燒兩個小時零一刻鐘。……郭先生去逝後王先生一直堅持 站樁,一站就是九年。郭先生在世時總是囑咐王先生一定按照此 法站十年樁。」 我個人認為,這當中史實的可能性有2種: (1) 郭雲深對兒童王薌齋的指導,的確是要王久站樁9年,因為郭是 因才施教的,郭應該看出了王的資質出眾,所以給他很特殊的、 個人客製化的指導,要他強化在站樁這塊的練習。之後王的確不 負郭望,自創了新門派(意拳)。 (2) 中年王薌齋和老年王薌齋,對於童年王薌齋的郭師傅講解內容, 記憶上有點不可靠,需要後世的史學家設法校正。同樣地,王的 弟子對於師承的記憶,又有一點些微的漂移。這在口述訪談的實 際操作來說,是很常見的現象。無須大驚小怪。 哪種說法為史實的可能性較大? 王薌齋是否從1913年開始擔任過陸軍部武技教練所武術教練和 教務長一職?支持的說法是來自於: A)1992年10月號的《武魂》,作者待查(作者A), 〈歷史是公正的--為意拳發展史正本清源〉 B)時間待查,靜雲(作者B), 〈王薌齋名震北京城〉 該說可謂半真半假,參考劉正(京都靜源)的〈拳史上若干重 大疑難史事考(6)〉的分析,在還沒有設立陸軍部武技教練所的 1913年,王薌齋先生在北京的活動顯然是和軍旅有關的,成立沒 成立他都在那裏教拳。到了1915年,陸軍部武技教練所確實成立 了。 也就是說,講錯武技教練所成立於1913年的是A君和B君,不 是王薌齋。所以王薌齋在他的著作中所言,的確是可信的;所以 囉,老年王薌齋1959(70歲或75歲)在《意拳論-樁功與四形》寫的 非常清楚:「蓋樁功為『意拳』之基本功之故也。」這句話是可信的。 即久站樁、重站樁是意拳的訓練法,不是郭雲深教形意拳的舊況。 除非midas82539君引用的時候是抄錯了。那我就沒辦法了,我得 自己努力勤勞一點去圖書館查一下原書。 以一個門派(意拳/大成拳)來論所有武術都重站樁輕拳法, 是以偏概全。我的確是這麼認為,因為那甚至都不是用形意 拳的材料去做推論。怎麼會用到大成拳最晚期2010年的口述 材料去推定作1900年清末形意門的教學訓練法呢?如果連充 作舉例的例子都舉錯了,那麼,又要怎樣子直接切下到民初, 指認「民初重肌肉訓練基礎輕實戰拳法,基本上我不認為有 需要修正的地方」? 因為我最近才剛開始看武術史,所以張耀庭《中國武術史》、 林伯原《民國時期民間武術組織的建立與發展》這些書,我都 還沒有蒐集到手邊,很慚愧,在缺乏材料的情況下我就貿然做 了篇推論。未來我如果找到更多書籍,看看史料到底紀載了什 麼之後,我再來修正我的看法。目前我是保持開放、無知的態 度,畢竟我手上的材料極度匱乏,無從立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205.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tialArts/M.1556717971.A.79F.html ※ 編輯: wikider (36.229.205.96), 05/01/2019 22:50:20
文章代碼(AID): #1SoQ6JUV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SoQ6JUV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