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詠春 拳擊 手的位置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create)時間10年前 (2014/01/01 13:43),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祝 版眾新年快樂 好運滾滾 文長注意 引述pttsam... [我不是要胡吹瞎吹說詠春有多神,所以我才說詠春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詠春沒有不足的地方 要探討的是詠春適合用在哪裡 傳武是冷兵時代的武術 設想的實戰情境是手有持械的 詠春祖師爺為女性 雖然沒有明說 但可以知道會使用如峨眉刺 或判官筆 極輕量的武器 這種極輕量的武器時 隨手一揮也可以造成傷害 為了避免自己不被攻擊命中 十分注重手法的攻防 強調中線及門戶觀 在徒手訓練時 為了接到手持兵器的攻防 要有被碰到一下就是重傷害的認知 攻擊時有空門馬上吃進去連擊的方法 也是增加極輕量兵器的攻擊次數 有了以上的認知回頭看詠春的訓練流程 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開始重心不在體能跟重量訓練 而在基本的樁功後 就開始黐手、聽勁的鍛鍊 是為了先培養出可以技能轉移到極輕量兵器攻防的短打能力 注意 預想的格鬥情景不是擂台 ==================================================================== [要作足體能訓練,要把速度/力量提升到一定程度。 當然,上擂台不是只有這麼簡單,其他專業訓練也是必要的。] 是的 如果說到擂台 設想的狀況是沒有持械 攻擊力不能靠器械加持 不可能不講體能以及力量 力量並不是詠春的初期訓練目標 (在長兵器時會借兵器重訓 或有單獨的功法...) 如果想要要應付擂台比賽 那訓練的方法 並不是把重點放在黐手上面 體能的持久 出拳的力量 體格的抗擊打 持手套的對打等 才是訓練的重點(或稱基礎條件) 但這方面的訓練 不諱言 純傳武系統的教練可能不熟悉 一定要跟有擂台經驗的教練請教才行 不論是MMA或是拳擊還是巴柔的教練 或是詠春練習者有參加擂台比賽的經驗 如果不想離開傳武系統 那跤術的訓練也有用 ==================================================================== 不足的不是詠春而是人 (這是真的) 不論是想走拳拳到肉 還是 想掌握傳統的技藝 都很好 是個人緣份 跟根性不同而有發展 認真一門深入後 再多方參學也是美事 但無論哪種都是要尊重老師 誠心向學才有成就 並保持專一 不是說不要交互訓練 而是如果在某老師的場 整天想著向外發展 身體在這 腦袋卻一股腦的想別人的拳 謂之不真誠 不會有成就 若不清楚老師的成就 可誠心問之修練此拳的好處 心正意誠 為之要點 (白話講 要小心 不要到了水果攤逛了半天然後想說怎麼都沒有蔬菜 這種事情問老闆就是知道了 當然在問的時候 要有禮貌 不要像在嗆他還是質疑他一樣 如果確定要買了的話 就好好練 不敢問的話...傻練也有福氣 ) ========================================================================= 那詠春不主打擂台 那是不是不講徒手格鬥了? 不是 但是要先知道傳武內部徒手對打的交流方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1ythWqde-c
兩方有同樣的共識才打得出這種對打 注意 這是交流、印證 不是比賽 不講輸贏 是請對手陪自己練習 看自己的訓練成果 自己打得怎樣自己清楚 旁人看的懂就看 這種交流也是為了持械而做準備 不是比賽 不是比賽 要有連讓對手碰到身體都不可以的自覺 (若是持械的對打 一下都吃不起) 對打時 稍稍閃動 不讓對手知道自己的意圖 給予虛拳 若對手勁力用實 被自己騙到 聽出動向 抓住機會 馬上變化補位攻入 試情況進入接手狀態的攻防 接手後在對手一失掉重心 或是倒地後 停下動作 讓對方知道沒守住就好了 這種交流十分講求雙方接點的攻防(通俗一點講氣勢圈) 如果在離手時沒有守好自己的圈子 被抓到點突破進來 那在接手後很吃虧的 接手與重心的概念 可以參考這影片中間段的練習 如果接點被聽到 吃下去 那之後是兵敗如山倒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tEINd5tKWo
或是 英國黑人影片 有一段在示範 如果對手硬抗 轉向一下就將其推歪了 那個點怎麼抓? 靠聽勁 靠套路 從黐手練 並藉由套路掌握人體的運作 練到不用接觸也有感應 聽到後有沒有辦法抓住那個機會? 靠身法 補位上步 或是對手衝過來時的閃身 基本功也是從套路出來 ======================================================================= 休息一下 接下來最後一段了 =========================================================================== [像詠春進入黐手前的格鬥可能一直很苦手,就可以和拳擊學閃身、和巴柔學近身控手。 另一方面,專屬詠春的大型比賽才剛建立不久,格鬥方式還很單調~ 所以我才說是不是要多加一點黐手,看看黐手格鬥在擂台上的可能性。 結果立馬就有人要我挑戰MMA,有問題嗎?! 先把自己的基礎打好再說吧!把地板拉高了,天花板自然就高了~] 討論一下 黐手格鬥風格這件事 在武術系統裡 把離手跟接手(黐手) 看做兩種格鬥風格這件事 是對的 但某種程度來說 離手跟接手(黐手) 是在練習階段方便教學的用詞 真的打起來的時候 不講離手散手之分 傳武喜歡講控制、聽勁 目的是什麼? 原則性說是 讓對手煞停 讓對手煞停 可以幹嘛? 在對手煞停的這一瞬間 扁他...摔他... 要怎麼製造? 各門派喜歡的做法不一樣 拳擊用刺拳打到對手停格是一招 柔道在摔之前也要互相爭力看什麼時候出現重心不穩的破綻 傳武 要考慮器械的問題 喜歡不用著力的方法 勾手 閃身 下蹲 走化 步伐變化 等等 要求不能受敵之力 要假想為刀刃 若是對手聽勁不如人 聽不出我方的變化 或是身體能力跟不上 在我方變化時會讓對方出現一瞬間煞停的現象 那時對方施力不順 是無法抵抗的 (請容我偷懶再舉一次 黑人有一段在示範 如果對手硬抗 轉向一下就將其推歪了 推歪之後那瞬間失重的狀態就是我們要的煞停 在那瞬間發身力上步中線拳就上去了) ========================================================================== 接下來我們回頭看雷老師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cCUrrSimvw
雷老師第一回的打法 就是詠春的擂台打法 第二、三回那種接手的狀態是為了教學 故意停留在那個狀態的 雖然徒弟不敢打師父 讓老師技巧容易發揮 但雷老師的東西還是很有看頭 在接近時的 步法變化 一步就走到對方不好施力 自己方便的角度 打擊之後 跟上連擊 推擠中佔據有利空間 對方出手時 閃身補位 在接拳打或腳踢時 同時推歪對方重心 拳頭跟著上去 黏戰時把對手的短拳攻擊大多化掉... (實戰中因為對手會抵抗 能造出來的煞停只有一瞬間而已 要利用這瞬間打進去) 這些動作的基礎一是黐手出來的聽勁 二是身體素質等 徒手擂台中 當然要求聽勁 但有時候決勝點是在身體素質 持械戰 當然也要求身體素質 但聽勁重要比例會上升 PS 影片的剪接手法會讓人誤以為黐手是長時間接在一起才算 但其實真的在用只有一瞬間 一造成對手煞停就打 ========================================================================== 傳武的黐手是為了訓練聽勁(雷達) 發明出來的訓練方式 是古人的智慧 但是聽勁的能力 也可以從實戰中培養 像是拳擊講的距離、時間差等的控制 打多了自然也會有 兩者沒有多大的差別 依其需求要求不一樣而已 就是回歸到一開始 是希望培養的能力是什麼造成的差別 結語 人想要做什麼的時候應當不畏艱難補齊缺少的能力 by 以前老師的訓話 PS 這句話背後的意義是要知道自己練這拳是想幹什麼 ========================================================================== 抒發概念的作文 感謝老師的教導 及 前賢的知識分享 請版友批評指教 若覺得你說得好厲害 怎麼不去打MMA 那是因為小弟偷懶功夫下的不深 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29.155 ※ 編輯: creative88 來自: 114.43.129.155 (01/01 13:48)

01/01 14:19, , 1F
版上有很多接手的前輩,而我才剛進入
01/01 14:19, 1F

01/01 14:21, , 2F
黐手沒多久,就妄議詠春該如何不該如
01/01 14:21, 2F

01/01 14:22, , 3F
何,還請多多包涵~
01/01 14:22, 3F
※ 編輯: creative88 來自: 114.43.141.50 (01/01 15:52) ※ 編輯: creative88 來自: 114.43.131.72 (01/03 12:38)
文章代碼(AID): #1Imwhgq7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mwhgq7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