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武術?】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Tony)時間10年前 (2013/10/17 10:31), 編輯推噓13(13020)
留言3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 引述《NSACSS (agent)》之銘言: : 回一下這篇: : 首先要肯定一下作者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過關於"傳統空手道"的部分覺得有修正空間 : 敝人接觸空手道的時間並沒有很長,從大一下到大六,中間因為角膜受傷加上課業很忙 : 中斷過一年,因為是學校社團,所以常常一學期換一個教練。這點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 : 看到不同人(教練和學長)帶的風格。 : 因為後來打了一下下kickboxing,現在練BJJ,空手道也算很久沒接觸了... : 基於科學上的理由,我對任何接觸到的東西都事先懷疑再說,加上看K1比練空手道還早 : 更不可能有專門為了空手道護航發文的意思。 首先也謝謝你的稱讚,小弟我資歷尚淺, 雖然說認識很多練習武術的人, (以前大學時代,我們武術性社團的人都在同一間社團辦公室, 也因此有幸認識很多種不同的武術) 但是格局仍然很小,有些文章仍欠周允,也很謝謝你寶貴的意見, 那我也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也許正確也許不正確,也歡迎你的指教。:) : ----------------------------------------------------------------------------- : 1.體能訓練: : 是的,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空手道練習者覺得技術好可以克服一切,或許是受到很多技術 : 很好的老教練仍有很好的技術展示或體能影響(畢竟誰也不知道老教練背後花多少時間 : 練體能,只看到爆發力很強的老頭)。也有不少天真的空手道練習者沒有體能訓練觀念 : 但是只要是有以參加運動型比賽(WKF為主)的新一代練習者,體能都不會太差。 : 打這種比賽不停的在場上移動,其實是相當累的事情,核心肌群和心肺能力、協調性 : 沒有好好訓練根本不可能強。許多早已帶進大專業餘社團的體能訓練方式即使MMA選手 : 也是做類似的訓練,只是大專業餘社團的訓練量實在太少(練習總時數就太少了)。 : (就算WTF跆拳道被刻板印象認定"不實戰"這些運動員在打擊型的基礎體能通常不會太差 : 這些運動代表隊對於體能訓練都很重視(尤其新一輩教練),或可解釋國內不少轉打散打 : 以後仍然是優秀的運動員) : 至於美國有一些kempo-karate或是一些以古流自居者體能訓練情形我就不了解了... 任何一種運動,都需要強健的體能, 不論是我們眼中不實戰的跆拳道,還是文中的主題空手道, 或者是"國術"都是這樣, 尤其是那些參加比賽的「選手」 (誰敢說自己體能比科班的學生還強的可以站出來XDDDD) 但我的主張其實是希望練習武術或運動的人都有所自覺, 只要自己想要以運動人/武術人的身分自居, 就應該要讓自己能夠擁有"基本"的體能,(或許是我太嚴苛了XD) 並不是說練空手道的還是練國術還是練___的體能就一定不好,那是誤會啊XD 當然,我必須說每個人都有他想要的東西, 有些人練武術只是想運動,我覺得這很合理, 但是有些人卻抱持著:「我練___我超強。」的想法, 認為即使他只靠社團/道館一個禮拜2天,甚至1天,不到3個小時的練習, 就能夠讓自己很強,這種想法我覺得是危險的。 我以前大學參加武術性社團的時候, 曾經也是一個禮拜練六天的武術, (原本是三天劍道、三天合氣道;後來改成六天合氣道) 但我發現,我的身體素質雖然從爛變成平平,但是總沒辦法達到中上的等級, 後來探討了一些訓練模式,才知道原來有些東西出了問題, 所以才逐漸開始研究一些訓練方法,試圖找出問題,並從中獲得解答, 雖然我有些敘述傳統武術的部分確實不中聽, 但諷刺的是,我也是傳統武術底的, 而我也完全沒有排斥過練習傳統武術的過去, 甚至我也曾經跟我的朋友說過:「如果我當初先接觸的是格鬥技,我可能會放棄..。XD」 畢竟當時的身體素質,根本吃不下格鬥技的訓練...。 : 2.扭打 : 老一輩的空手道教練兼習柔道技術的非常多,甚至有蟹鉗take down這種IBJJ都禁止的 : 技術。不擅長扭打的現象可能是因為WKF限制了 : 多數摔法的運用。但是如果以"打那種安全比賽的運動員(鄉民可能會這樣蔑稱)" : 而言,他們做大外割內割和其他少數摔法、掃腳的技術也多少有個程度,未必不能應付 : 一個同樣運動量的拳擊運動員...因此已全面性而言"運動型空手道"其實不差, : 如果要打MMA最需要轉換的部分可能還不在這點。當然這樣的空手道運動員不可能比 : BJJ角力柔道更擅長扭打,但應該不至於只能期望"我跑你抓不到"的程度。 : 同時WKF空手道仍有不可隨便倒地(倒地被擊頭會大失分)的觀念和接腿摔的技術 就我練習合氣道的經驗,我相信很多教練兼習其他武術的很多, 像是我的第一個合氣道教練,他就曾經練過柔道、空手道、拳擊、詠春...等等, 後來的合氣道教練也練過柔道以及國術; 而合氣道第一代道主-植芝盛平翁也曾經練過相撲、柔道、柳生心眼流柔術、 大東流合氣柔術等等,而且他的槍、劍術都非常熟稔, 連當時軍隊的教官都需要向他請益, 我想說的是,這些老師、師範都曾經多方攝取各種武術的技巧, 並且納為自己的特色, 然而,現代人限於時間、金錢、興趣,並沒辦法像故去的人一樣, 願意花時間去接觸其他武術, (我相信很多人寧願在家多打幾場LOL也不願意多練一天武術) 而開始以阿Q心態來看待自己的技術: 「反正打一般人夠了啦,我只要能夠防身就好,路上又不是一堆人都是武術高手。」 「我又不是要當職業選手,幹嘛這麼認真,我還要上班/念書/交女朋友/___耶?」 但是問題在於,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技術,真的足以「防身」嗎? : 3.主流武術與進入MMA : 原作者提到極真會卻忽略其他空手道,個人以為有點不夠公允。 : 極真會在kickboxing界的表現有點過了黃金時期...在MMA裡面:如果以wiki列出的 : 空手道MMA選手,泛極真系統(包括後來的士道館、大道塾)、泛傳統空手道四大派、 : 美式空手道kempo-karate大約各占三分之一 : 典型的代表分別是G.S.P. VS. Lyoto Machida VS. Chuck Liddell : (當然他們都有練巴柔,也針對KICKBOXING/MUY THAI做訓練) : MMA裡最具代表性的空手道選手Lyoto Machida 也是松濤流出身,打JKA和WKF的比賽都 : 有不錯成績,其他還有至少125位參與知名MMA比賽的運動員練過空手道 : (名單可以去MMA板看一下) : 空手道在這方面一直以來並沒有想像中的弱勢 : 水管一下找MMA Karate的交集也可以找到許多各種空手道在MMA裡的比賽 MMA板那篇文章我很早之前就拜讀過, (也沒有很早啦,總之就是那篇貼出來的時候我就看了XD) 我蠻訝異有那麼多空手道底子的選手在MMA擂台上大放異彩, 這或許代表我多多少少把空手道瞧扁了,這點我要向大家致歉, 而我也知道Lyoto Machida、是松濤館流空手道出身 (我們在這裡不討論他們的打法精不精彩XD) 但是有幾個有趣的地方可以拿出來討論: 在交叉訓練普遍的情況下,MMA選手練過多種武術似乎很常見, 像您提到的G.S.P除了原本是極真會館的資歷外, 也有受過拳擊、泰拳訓練(拳擊還是受知名的Freddie Roach教練指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所以如果他贏了, 就能代表空手道所有的技巧都能在UFC擂台上使用嗎? (當然,Lyoto Machida的動作完完全全就是Karate Style,這無庸置疑) 您提到了有125位空手道選手背書, 但是他們在UFC裡面難道每個都是完全使用空手道的技巧嗎? 就如您在下文也提到的,張鐵泉也並不常用散打的技巧解決對手,不是嗎? 而照這樣的邏輯來說,那假設(我只是假設XD) 我擁有4年的合氣道資歷,也拿到黑帶(初段), 假設我去打MMA,然後打得也還不錯,那是不是合氣道組織也可以說: 「Tony就是合氣道在擂台上最好的印證,只要你練得好就能變得像他一樣。」 然後跆拳道的也可以拿Anderson Silva來舉例, 說他拿到跆拳道5段,所以只要你跆拳道超強,就能打UFC,還能拿到好幾屆冠軍? 甚至練截拳道也可以說Anderson Silva是李小龍的粉絲... 還有Le Banner也是(扯遠了,他是K-1的XD) 我並不是說哪個武術不好,哪個武術好,但是對MMA選手來說, 交叉訓練是必要的。 : 4.體格 : 體格這點不能拿不同類型的比賽去比,kickboxing出身的體格和柔道出身的體格並不 : 相同。誠然我了解原作應該是想講仙風道骨弱不禁風的人根本沒有能力跟人廝殺 : 這點我完全同意。但是小量級的拳擊/泰拳/kickboxing運動員,也不會長成像UFC MMA : 運動員一樣的ㄎㄨㄞˇ樣身型,因為需求不同,但我們不會因此說這些運動員不實戰。 : 實際上如果去看打世運亞運東亞運的空手道選手們,看起來就算沒辦法抖個肌肉就讓人 : 昏倒、大小不夠嚇人,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以前有看過論文是比較不同技擊選手的平均體能和身型,在該研究的取樣中 : 柔道選手最接近MMA選手,而kickboxing選手心肺功能最好(我忘記裡面有沒有列出 : 拳擊了...) 體格很重要,而不同運動所鍛鍊出來的體格自然也不同, 然而您提到小量級的選手, 確實很多小量級的選手看起來肌肉並不明顯, 但是我必須說,減重、減量級這回事兒, 就某方面來說是一種不太合乎健康的事情,(這點您是醫師,我想您比我更清楚) 在48小時內讓體重產生30磅的變化,然後在比賽當天又變回原本的重量, 這之中所負擔的健康風險跟致死的可能性是有的, (最近在翻譯相關的文章,屆時也請您不吝賜教^_^) 然後就算是大量級的選手其實也不一定有很可怕的身形, 像Fedor、Mark Hunt他們的身材,雖然說肌肉量很大, 但說起來也不算.....瘦,甚至可以說是過重, 但是他們強不強? 強到爆炸了XD 所以體格好不代表強,這是確實的, 但是總不能弱不禁風, 然後卻又預想利用技術能完全彌補肌肉力量的不足嘛XD 說起來泰拳選手的身形也不算出色(Buakaw算異類XD) 但是對上身材看起來比他們好的KB選手,他們完全不會吃虧啊.... 而KB也是有像Andy Souwer這種身材不驚人,但是技術超級好的人就是了...。 : ------------------------------------------------------------------------------ : 可能對於傳統空手道(傳統是個不好的用詞,琉球空手道比現在的四大派更傳統) : WKF的比賽形式讓自詡格鬥界有些詬病,但自然對於不同比賽形事就要有相應的訓練方式 : 新的觀念和新的訓練,原作者所謂主流武術,事實上我個人以為可以涵蓋 : BJJ、角力、柔道(在MMA裡柔道選手表現並不差!)、拳擊、kickboxing/泰拳/散打、空手道 我整理一下我的拙作中:【主流武術】提到歸類在主流武術的武術有這些: 立技部分:泰拳、Kickboxing、拳擊、空手(單指極真會館、正道會館、大道塾等) 寢、投技部分:柔道、巴柔、桑搏、巴西柔術、角力 都有涵蓋到您說的部份(我沒有偷改哦XD) 當然,其實散打被列在裡面也是很弔詭的(?) 我也考慮了好久好久好久是不是把他放進去, 畢竟就如你所說,散打選手出現在UFC的...真的很少, 除了您提到的張鐵泉以外,我另外也只想到Cung Lee而已XD" 而且比賽大部分也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散打選手很多也都是打散打比賽) 不過鑑於國內很多散打選手後來也開始往MMA發展, 以及火麒麟徐琰等原先在散打後來轉為打Kickboxing比賽並表現不俗的情況下, 所以就把他放在主流武術裡面了XD 當然,這或許多少有些私心成分在, 但是我認為散打這門技術是經過考驗的。 : ------------------------------------------------------------------------------ : 真的比起來,在UFC裡面出現"練過散打"的選手還比空手道更少,當然有可能是空手道基 : 數大造成的統計差。以代表性風格而言,MMA裡散打的代表張鐵泉常常也不是以散打技術 : 解決對手的... : ------------------------------------------------------------------------------ : 竊以為"空手道"內部分門分派的複雜度常超過鄉民理解,不斷有人高喊守舊也不斷有人 : 創新,而且誰也不服誰,同時也都以各自不同的武術武道理念積極向外招兵買馬 : 這樣的壞處是空手道不像講道館柔道或是WTF跆拳道能推廣成奧運運動, : 好處卻是永遠有人在保存舊有技術,同時也永遠有人試著加入世界潮流... : ------------------------------------------------------------------------------ : 以國內而言 : 國內的"格鬥比賽"空手道沒有缺席,Jeff Huang是正心S.K.I.F.系統(不屬於世運認可的 : 但又是松濤流),國內D級MMA也有前空手道國手 : 印象中有個現在在教運動柔術的散打運教練陳建宇本身也是空手道四段 : 連以前有個醜聞都看到某凶嫌是空手到大專盃第八散打陽明盃第三還四... Jeff現在可以算是正心道場的頭牌....而他確實也曾是正心道館的學生, 但是我覺得他的動作...比較像Muay Thai耶XD" 最後,再次感謝您願意發表您的意見, 小弟資歷真的很淺很淺,而我的發言也不是所謂一言堂, 我很喜歡跟人討論武術,因為只要每次有新的討論, 不論是持反對意見或是贊同的意見, 我認為都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讓我寫出更好的東西,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42.110 ※ 編輯: Otaval 來自: 111.249.42.110 (10/17 10:34)

10/17 11:11, , 1F
謝謝 尤其非長期待關於減重的文章
10/17 11:11, 1F

10/17 11:12, , 2F
其他我們想說的差不多 不另外回~
10/17 11:12, 2F

10/17 11:14, , 3F
防身的部分則容易延申太過 也不好回
10/17 11:14, 3F

10/17 11:18, , 4F
我的社團沒有跟其他武術社團同一間XD
10/17 11:18, 4F

10/17 12:29, , 5F
防身的重點在情境訓練啊
10/17 12:29, 5F

10/17 14:39, , 6F
蜘蛛人是跆拳道的表率(誤)
10/17 14:39, 6F

10/17 16:46, , 7F
我一直以為合氣道滾來滾去的時候對
10/17 16:46, 7F

10/17 16:47, , 8F
身體素質會有不錯的訓練?
10/17 16:47, 8F

10/17 16:53, , 9F
我會把身體素直看成肌耐力、心肺能力
10/17 16:53, 9F

10/17 16:53, , 10F
很多技術都是被閹割的 如果你只純練
10/17 16:53, 10F

10/17 16:53, , 11F
爆發力,這是最基本的,其他是你需要
10/17 16:53, 11F

10/17 16:54, , 12F
那項會很慘
10/17 16:54, 12F

10/17 16:54, , 13F
的柔軟度和抗打能力
10/17 16:54, 13F

10/17 16:54, , 14F
個人認為 多對打練反應 練抗打 打靶
10/17 16:54, 14F

10/17 16:55, , 15F
練手感 這些是100%確定一定要有的
10/17 16:55, 15F

10/17 16:55, , 16F
跆拳踢靶腳踢威力大 但比賽規格導致
10/17 16:55, 16F

10/17 16:56, , 17F
相比其他立技不耐打 上身防禦就更慘
10/17 16:56, 17F

10/17 16:56, , 18F
合氣道大多也是缺乏對打(非餵招對練
10/17 16:56, 18F

10/17 16:57, , 19F
這種我覺得像是輔助武術 只有本身有
10/17 16:57, 19F

10/17 16:58, , 20F
練其他武術的才能把他發揮得更強大
10/17 16:58, 20F

10/17 16:59, , 21F
我相信鹽田剛三早期一定有經歷過無
10/17 16:59, 21F

10/17 16:59, , 22F
數的對打才能練就那一身神技
10/17 16:59, 22F

10/17 17:34, , 23F
推樓上 鹽田剛三的神技是成果
10/17 17:34, 23F

10/17 17:35, , 24F
結果很多人把那當作練習模式..
10/17 17:35, 24F

10/17 19:07, , 25F
幾年前去日本陪朋友到空手道館觀摩
10/17 19:07, 25F

10/17 19:08, , 26F
訓練份量跟紮實度讓人拜服
10/17 19:08, 26F

10/17 21:06, , 27F
我覺得散打選手少主要是散打只有在
10/17 21:06, 27F

10/17 21:06, , 28F
中國流行吧 但UFC的中國選手很少
10/17 21:06, 28F

10/17 21:06, , 29F
所以才造成UFC散打選手少的狀況
10/17 21:06, 29F

10/17 22:31, , 30F
10/17 22:31, 30F

10/17 23:15, , 31F
沒錯..散打是卡在武協那關..不想讓他
10/17 23:15, 31F

10/17 23:16, , 32F
出外吃敗仗 造成很多有資質的選手缺
10/17 23:16, 32F

10/17 23:16, , 33F
少對其他國家交流的經驗
10/17 23:16, 33F
文章代碼(AID): #1INqltau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INqltau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