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這個關於蘇崑崙的故事是真的嗎?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鐵提督萊茵哈特)時間10年前 (2013/09/06 06:29), 編輯推噓6(6019)
留言25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我想插個嘴 請問什麼叫做"打"? 如果只是打擊技(Striking)才就打 還是說只要是技擊對練(sparring)就算是打 還是說只要提到餵招/招式應用(application/demo)就算是打 假設說是以技擊防身(sparring)為打的定義的話 我認為所有門派都是以打為出發點 只是對於技擊的訓練方法以及重點不同而已 我舉幾個不同的例子 我稍微接觸過的例子 大家的目的一樣是在格鬥技擊中能至少全身而退 但是可能用的方式(approach)完全不一樣 訓練上也不一樣 例如說 巴西柔術會希望能在地板上獲勝 所以一開始就是以mount切入 太極拳/意力拳希望能夠用沾黏的方式控制自己的重心和對手 所以用鬆柔推手切入 長拳希望能夠在走位以及發力上面取得優勢 所以一開始重視功架 Kali希望能夠開外掛用刀/短棍取得優勢 最極端的例子我遇過的 有個美國的防身術門派 觀念是教你如何避開危險更甚於技擊 一開始是以言語(verbal skill) 觀察情況 甚至平時日常的手勢等等心理素質(mine set) 為出發切入點 但是不管是哪個模式 哪個出發點 目的都是一個 就是安全 就是全身而退 而我認為 這樣就算是打 不能說該門派代表性的東西有所不同 就說哪個門派以打為主哪些不是 同理 由於殊途同歸 所以在實際技擊格鬥中本來就會十分類似 畢竟人就是兩隻手兩隻腳 能用的技法 戰術本身就有生理上的限制 不同武術系統雖然切入的策略不一 但是有類似的格鬥法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有老美跟我分享過抓穴 (他們說這是presure point, 但是你說穴道他們聽都沒聽過 又好比說有人說明明是rear neck choke 為何某人網站說這是毒蛇纏頸 我還看過有人明明是練kali 卻用出很類似北派拳法穿掌翻掌的技法) ※ 引述《chind (秋夜微雨)》之銘言: : : → rockmaxdash :有些人就堅持武打出來一定要有 42.74.152.7 09/02 20:04 : : → rockmaxdash :"傳武樣" 42.74.152.7 09/02 20:04 : : → unknowsay :傳武樣(X) 套路樣(O) 1.171.119.87 09/02 20:58 : : 推 llzzyy01 :傳武樣是什麼東西,像武俠片那樣嗎 36.231.139.26 09/02 21:12 : : 推 llzzyy01 :真的會傳武的人打架,也不可能像 36.231.139.26 09/02 21:15 : : → llzzyy01 :電影那樣花招那麼多 36.231.139.26 09/02 21:15 : 讓我想起某個國內最大的武術組織 : 離開的朋友們 紛紛揶揄 : "我們不講打的 因為一講就被打" : 現在網路資源很多 : 其實 不是否定國術 或是 傳統武術的實戰價值 : 而是 : 現在真的非常懷疑 有多少國術系統的本質就是講"打" : 研究某些系統的立派精神 或是訓練方式 : 就可以窺伺 在清朝當時 可能的情況 : 摔跤體系 無疑是講摔技 至於套路 會不會 打得好不好 : 就不是那麼的重要 以傳統武術來說 摔跤的對練算比較多的了 : 長拳體系 首要要求則是功架 新武術是由查拳慢慢演變 : 花最多精神的就是在架子上面 : 概觀傳統武術 我真的很懷疑有多少門派強硬要求架子標準度 : 有在要求的 架子多半一致性高 : 形意八卦 則花很多時間在勁道 體勢 結構上的研究 : 可以看到的相關書籍 以及 視頻 即可發現 : 螳螂拳 則是較鑽研"打擊"上的技巧 : 功再爛都沒關係 架子再醜都沒關係 : 但一定要講打 (雖然打得不一定合理) : 實際上也的確不少人求取招式運用而學習螳螂拳 : 太極拳 最為講究的應是剛柔運用 以及推手法 : 推手這種不硬頂的概念 在清朝年間算是滿進步的思想 : 通臂拳 要求手臂如繩如鞭 講究彈甩勁的運用 : 看到這邊 可能很多客官覺得 : ""我們也講打呀!"" : ""我們對功架也很刁呀!"" : 那也都是清末民初之後的事情 : 可以試著問這樣的問題 : "如果 只給一個人十分鐘學 你覺得他會在每個門派學到甚麼?" : 摔跤當然講摔 : 長拳來個基本出拳 登山勢 : 形意來個三體勢劈拳 : 螳螂來個勾摟手對做 : 太極來個推手 : 通臂來個基本甩手 : 每個門派都有特別注重的訓練 : 而 訓練最多的 自然成為他們的特色 : 清末民初 民間交流多 複合拳種 : 或是 採納各家訓練之後 : 各門派也趨向一個完整訓練 : 但依稀還是看得到影子 : 而沒加以吸收的 可能就只保留原來的樣貌 : 只注重他們原本的本質 (總比連本質都沒了好) : 至於 能不能打 像不像傳武 : 開門八極吳連枝 祈家通臂單長文 : 他們會有這樣的問題嗎? : 不是練傳武的 也會覺得他們很厲害 : 也不會有人以為他們在打拳擊 摔柔道 做寢技 : 當"能不能打 像不像傳武" : 當被如此質疑的時候 應該花些時間想一想 : 在招式運用上出了甚麼問題而引起這樣的問題 : 如果真的沒辦法 不妨找找其他傳武門派取經 : 因為以前的前輩可能根本就沒相關的傳承 : 能打的傳說 搞不好是吹捧 打打三流角色 : 或是 手臂練得像鐵棍 打打二流的 : 實際對於技擊運用的專精程度(細節 細緻 竅門) 不見得很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2.23.28.219 ※ 編輯: reinherd 來自: 152.23.28.219 (09/06 06:34)

09/06 08:19, , 1F
巴柔以mount切入 …?
09/06 08:19, 1F
我第一次上巴柔課 就是從mount開始, 不過我也承認我巴柔只上了4~5堂課就沒繼續學了....... 如果有錯也請指證

09/06 08:37, , 2F
別想太多 打就是有沒有常常用學的技
09/06 08:37, 2F

09/06 08:37, , 3F
術對練 知道發生危險的時候哪招有用
09/06 08:37, 3F

09/06 08:37, , 4F
哪招沒用
09/06 08:37, 4F

09/06 08:38, , 5F
我指的對練不是對招 不是教練教一招
09/06 08:38, 5F

09/06 08:38, , 6F
擒拿 你和a 互相使用互相練習
09/06 08:38, 6F

09/06 08:39, , 7F
是戴上護具在你不知道對手下一步的
09/06 08:39, 7F

09/06 08:39, , 8F
時候對練招 就是對打
09/06 08:39, 8F
※ 編輯: reinherd 來自: 71.70.141.22 (09/06 09:41)

09/06 10:03, , 9F
第一次上巴柔從Mount開始應該是教練
09/06 10:03, 9F

09/06 10:03, , 10F
的教學習慣的不同,我的第一堂
09/06 10:03, 10F

09/06 10:03, , 11F
則是從back開始
09/06 10:03, 11F

09/06 13:55, , 12F
說"對抗性訓練"會比較清楚
09/06 13:55, 12F

09/06 23:23, , 13F
這樣說傳武也有在限制下對練
09/06 23:23, 13F

09/06 23:44, , 14F
只是要找對道館或跟對老師
09/06 23:44, 14F

09/07 00:31, , 15F
我還以為你一直在練巴柔耶 @@
09/07 00:31, 15F

09/07 00:31, , 16F
巴柔超好玩的啊 可我也不太會就是了
09/07 00:31, 16F

09/07 01:27, , 17F
語意問題 ,應該說帶入地板取位施技
09/07 01:27, 17F

09/07 01:28, , 18F
要說終極目標就取騎四方也沒錯
09/07 01:28, 18F

09/07 01:31, , 19F
但在任壓制前需以“帶倒”切入進地板
09/07 01:31, 19F

09/07 01:32, , 20F
單純挑剔一下語意 。
09/07 01:32, 20F

09/07 01:36, , 21F
舉例,柔道以摔取勝 ,所以以丟體切
09/07 01:36, 21F

09/07 01:37, , 22F
入 ,語意很怪 。
09/07 01:37, 22F

09/07 01:38, , 23F
應該是以抓襟搶手去切入 ,破勢後任
09/07 01:38, 23F

09/07 01:39, , 24F
意摔技連絡。
09/07 01:39, 24F

09/07 16:44, , 25F
推這篇!
09/07 16:44, 25F
文章代碼(AID): #1IAGMld8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IAGMld8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