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螳螂拳之力劈演空欣賞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山風嵐)時間12年前 (2011/10/09 14:07), 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老實說,我沒學螳螂,論螳螂或許有點自不量力 然而武術版討論武術理所當然 以本身武術基礎講講想法應該相同,難道只有同門能與同門對話? 真如此,就是門派最大侷限 先看這招式名稱:墊步吹燈 很明確的有個墊步的動作在裡頭,墊步能很快地上前半步 非得上前?以實戰安全考量,我想應該走側更妥,走不了側,當然盡量即可 螳螂步法輕盈,我覺得步法或許應該更活些,才可達到近距對戰搶位取角度的目的 吹燈?沒讀書還真難望文生義,傳統武術結合文學增加了趣味,卻也成為種密碼 猜是弄眼睛,眼瞎如處暗室熄燈 定型成一個招,但你不吹燈而鎖喉,就墊步鎖喉 你不鎖喉而要親他,那就墊步接吻 枝枝葉葉講不完,看看動作本質吧! 影片是個中距接手的技術,遠距過程就不講了 步法是墊步搶位攻擊的動作 手上是接敵雙方手部交叉的運用 這樣的演示沒什麼錯,就是一個拆解,坦白說我也不知道要討論什麼 畢竟招式只是許多技術的某個運用 硬要說,我會看的觀點是: 一,攻擊區域,既然要講搶位,就要避開對方攻擊區域,搶到對方劣勢區域,把動作做完 吹了燈,應該就要洞房了吧! 二,手部交叉技術的本質,交叉技法應該會讓人聽起來陌生,反正就中距離接手法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NukWGA7gx4&feature=related
<=舉例 影片為幾個基本接手動作,以方向分:上、下、前後、左、右 交叉後的攻擊主要不只是打,仍然是接手控制、防"御" 畢竟正面相對的攻擊,彼此風險相當,效果也嗆司嗆司 用比喻來說,招式像一個字,基本技法是永字八法 有些字需要抽出來練習,但不須要每個字拿出來鑽研。 以藝術、文化層面,字字鑽研自然無妨。 但以武術實戰層面,掌握本質來練習可能比較重要 而在與敵接手時,有個常用的十字手變化,各種武術都常見 意思大概是一手直一手橫的變化,大致就是交疊對方雙手的前導動作 所以墊步後怎麼吹燈,我想也不只原PO的示範影片而已 那只是個可能性罷了 三,所以我應該沒必要也放個墊步吹燈的影片,瞧瞧誰的較精巧 而且我對螳螂也只知道個大概 提出本質可以共同討論,講門派動作規格形式那就請另覓同道 枝枝葉葉上是琢磨不完的 ※ 引述《angelstephen (山風嵐)》之銘言: : 我想鄭老師功夫是有的,只不過當初失了點誤 : 老用多年前的凌空勁事件,倒會模糊探討功夫的角度,望了討論一下 : 我認為影片中的示範都站定不動 : 忽略靈活的步法身法,只站在對方也很好反應與攻擊的正面 : 而自身動作的變化僅限於正面手撥擋架 : 失手機率相當高 : 若說實際上打起來並非如此,那麼就要調整手法運用練習的模式 : 不然這只是單純「手部」動作解說 : 對於螳螂的本質並未表現 : 簡言之:套招 : 簡單意見,有誤請指教 : ※ 引述《wushufight (千江有水千江月)》之銘言: : : 以下網頁中有多人螳螂拳之力劈演空,是否有差異呢? : : http://bbs.wushu.net.tw/viewthread.php?tid=1095&extra=page%3D1&page=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238.86

10/10 01:50, , 1F
要求一個肚子像燈籠的中年人步法要活
10/10 01:50, 1F

10/10 01:50, , 2F
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10/10 01:50, 2F

10/10 01:54, , 3F
難說 我最近看到一個近七十老人家...
10/10 01:54, 3F

10/10 07:06, , 4F
難說 真的
10/10 07:06, 4F

10/10 10:26, , 5F
我的前劍道教練也是圓形的中年人,在
10/10 10:26, 5F

10/10 10:26, , 6F
場上也是用飛的……
10/10 10:26, 6F
※ 編輯: angelstephen 來自: 114.25.238.86 (10/10 13:06)

10/10 12:12, , 7F
我老師也是圓滾滾的中年人 可是他的
10/10 12:12, 7F

10/10 12:12, , 8F
速度...> <
10/10 12:12, 8F
※ 編輯: angelstephen 來自: 114.25.238.86 (10/10 13:08)

10/10 13:58, , 9F
用肥肉包覆肌肉 洪金寶0.0?
10/10 13:58, 9F

10/10 14:09, , 10F
劍道速度很快的圓形中年教練,姓桑?
10/10 14:09, 10F
文章代碼(AID): #1EaJe5H9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aJe5H9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