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之筋骨鍛鍊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孤獨者強)時間14年前 (2010/01/08 22:14), 編輯推噓14(14036)
留言5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http://www.cnkungfu.org/kungfu/c7/2009-09/3146.htm 大成拳之筋骨鍛煉 [日期:2009-09-05] 來源:新浪 作者:KungFu [字體:大 中 小] 當年我練外家的時候,是從外形入手,師傅講單操,比如散打,拳擊,一開始是反復的出拳訓 練,配合柔韌,步法,技術戰術等等,動作練習的多了肌肉自然能夠鬆緊,也就是發力,這是散 打的發力.練習外家的人肌肉豐滿而有彈性,收縮能力強. 而內家的入手是站樁,為什麼要站樁?不是氣功,也不是什麼虛的東西,站樁的目地是把肌肉 完全的放鬆,只要有一個地方還在用力就是錯誤的.有些情況下初學者沒有辦法放鬆肌肉, 那麼很簡單,站到一定的時間,肌肉完全疲勞了,那麼自然就放鬆了.為什麼要松?因為你是 站著的,肌肉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又要維持樁架不倒,那麼不可避免的,必須有東西來知撐你 的樁架,到這個時候,你的筋骨就開始作用了,而一般人是沒辦法感覺到自己的筋的,而在站 樁達到一定的境界和時間後,比如一個月,普通人就可以感覺到身體被撐了起來,但是這時 你的身體是非常放鬆的,這在醫學上被稱為筋的"帶償作用."內家訓練的其實是這個,也就 是筋骨力,筋粗才力大,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後,筋膜騰起,全身筋健連通,全身有膨脹的感覺 而以前暴露的血管則被筋膜的騰起給隱藏掉了. 你看有的高手能用手指捏開核桃,手指上才多大點肌肉?其實是筋在用力,筋骨的力量是非 常大的,而且用力非常的隱蔽,不會在形體上暴露出來.不過這需要非常刻苦的訓練,真正的 站樁時,全身筋骨在拉伸的時候都要痛上一遍,有時候是撕裂一般的疼痛,這個過程在內家 裏面叫做換勁,只有換了勁才能達到形不破體,力不出尖的境界. 拉筋再下來,全身的關節會被拉開,比如肩,胯,和脊椎,這些關節會被拉開,而關節一打開, 力量就出來了,這裏面還有很多複雜的道理,我就不多說了.不過你可以去看以前的一些記 載,一些太極高手的手指關節都可以自動控制著拉開,那是因為他練到手指上了,而普通人 的關節都是鎖死的,比如髖骨的關節,一般人已經鈣化,非常難開,但一開起來力量爆漲. 外形不動,裏面大動,這一切都是在簡單的傻站樁下慢慢轉變的,最後要達到的就是書上說 的遍體筋撐彈簧似.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傳說中都說一個瘦瘦小小的老頭能把人打飛的原因,他瘦弱的是肌肉,而 強壯的是筋骨. 內家拳的原理,無非筋骨而已.當然我們國家也存在很多中間體系的門派,比如通背,比如八 極,是從內外兩方面著手來達到目地,這都是很有特色的.不過從體系上來看,純內家和純外 家的訓練理念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根本目地的不同,導致了過程和結果的不同. 不過內家拳也有缺點,就是站樁過多有時候會導致反應變慢,還有就是單純的把經力放在求 勁上而忽視了技術,反應等等的訓練,導致實戰的時候雖然發力強大卻未必打的到別人.所 以我一向來是贊成先學外家幾年後再轉學內家,這樣就比較完美了,內家不是防身的拳術, 而是進階的拳術. 大成拳之筋骨鍛煉 當今大成拳界,談功法者有之,試力者有之,推手、發力、試聲、實作等等均有之,然而 對筋骨的鍛煉卻閉口不談,無人提及,仿若筋骨鍛煉是大成拳習練的“禁區”。其實,筋 骨的鍛煉並不神秘,它貫穿於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較少。我師王選傑在教導 弟子時,第一課就講大成拳煉的是筋骨之力。   我們知道,人體自出生以來,筋骨就是連通的,如果不連通的話,人就殘廢了。但是 ,由於人們生活中的用力習慣,使自身的筋骨沒有得到良好的鍛煉,不能有效地用力。通 過大成拳站樁,可以改變和調整人們的用力習慣,除卻後天的拙力,從而出現本能活力,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筋骨之力。   眾所周知,大成拳練的是整體,要想把身體煉整,首先必須在樁功中讓自身的筋骨發 生根本的變化,也就是生理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筋腱的放長變粗,骨的密度增大變硬, 就是俗話說的“筋長力大,筋粗力大,骨重筋靈”。大成拳可以運用樁功中的肌肉放鬆和 間架結構的定型來達到改變筋骨的目的。   在談骨肉放鬆和間架定型之前,讓我們先認識一下筋骨。筋即是筋腱,就是我們通常 所說的韌帶,其質地堅韌,柔軟而滑溜,呈白色兼青色的帶狀或片狀,是連接肌肉和骨骼 的一種堅韌組織,筋腱不但質地堅韌,而且又富於彈性。因此人體四肢能夠伸縮,五指能 夠開合,兩足能夠履行,兩腿能夠跳躍。大成拳中爆發出來的彈抖勁,除了氣血、骨骼和 肌肉的共同作用外,筋腱亦發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在《神運經》中講:“伸筋以拔力” ,“松筋者渙也,漢筋者萃也。松渙者軟之極也,漢萃者剛之極也,松如繩之系,漢如冰 之清”。《黃帝內經‧靈樞》中所言“筋為剛”,都講了筋的作用,說明了人的力量來源 於筋和腱。所以說筋腱不但是四肢伸縮轉動的主宰者,也是力量的發生處(當然,筋腱本 身之所以能有伸長彈性,仍是氣血所營養的結果)。   骨骼和關節在人體起著支撐的作用。《黃帝內經‧靈樞》的經脈篇說“骨為幹”。這 就是說,“幹”有支撐的作用。所以我們把它稱為骨架,在人體起著“支”和“撐”的作 用。骨骼與關節的粗細及強壯程度,直接關係到勁力發揮時支撐力量的大小,所以骨骼粗 壯的人,支撐的力量就大,勁力也就充分;反過來講,骨骼和關節細小的人,支撐的力量 就小,所發揮的勁力就弱。   由於人們後天生活和工作的用力習慣,用力時肌肉容易緊張,阻礙了筋骨勁力的傳遞 ,更妨礙了筋骨的有效鍛煉。肢體的放鬆是大成拳鍛煉筋骨的一個先決條件。這個放鬆不 是絕對的“松”,它要求“松而不懈”,在意緊的情況下松,即所謂的“意堅形松”,“ 肌松力繃”。我們知道,筋腱生存在皮膚之內,分肉之間,它起著連接肌肉和骨骼的作用 ,人體的筋腱上包裹著許多的肌肉纖維,這些肌肉纖維呈現無序狀態,粘在人體的筋腱上 面,當我們用力時,肌肉纖維開始無規則拉扯,分化了我們的筋骨力量,致使筋骨的力量 不能完全傳遞,力量不能完全有效利用。大成拳樁功中的肢體放鬆,主要是讓部分肌肉纖 維有序化,幫助筋腱傳遞筋骨的力量,讓部分不能有序化的肌肉纖維剝離筋腱,防止其阻 礙筋骨力量的傳遞,再通過緊梢節的鍛煉,很快就能將周身大筋挑撐起來(在此指小臂以 前,小腿以下部分)。俗話說:“指為筋梢”。指又稱之為爪,既包括手指又包括足趾, 手指、足趾都是筋的末端,故稱指(趾)為筋梢。在肢體放鬆,手指足趾稍緊的情況下, 通過長時間的樁架定型,周身大筋很快就能挑撐起來,就好像一張弓,弓的兩頭用弓弦一 拉緊,弓身自然繃了起來。   身體放鬆是前提,樁架的定型是筋腱拉伸的關鍵。只有放鬆而沒有正確的間架結構, 是不能伸筋拔骨的。挑筋是大成拳的基礎,要想迅速快捷的將周身大筋挑起,必須要有標 準的間架結構。可以說,沒有正確的間架結構,就不可能練好大成拳。   在練功的過程中,當我們的肢體處於一個正確角度時,我們身上的筋就能一下子繃起 來。也就是說,筋腱的拉伸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好的角度,在肢體放鬆的前提下進行長時間 的定型,經過量的積累,從而產生筋腱的生理性變化(從量變到質變),將筋腱拉伸放長 ,變得更加堅韌有力。   以技擊樁為例,前手在眉和嘴之間,肘部微下墜,肩部放鬆。在這個角度下,手臂大 筋和腋下大筋以及背側大筋容易拉起,臀部下坐,頭往上領,形成上下對拉,再通過掖胯 、斂臀、含胸、拔背、項豎等鍛煉,能很快將脊椎骨和前胸後背大筋拉起,前腿膝蓋順腳 尖方向前頂,與後胯對拉,形成斜面爭裹之力,腿部大筋將會迅速拉起。在掌握樁功要領 的前提下,再經過長時間的間架定型,全身大筋連通以後,身體方能變整。 周身大筋的挑起,並不只是憑身體的感覺,而是明顯的呈現於體表,手能觸摸得到,肉眼 也能觀察得到。以前,薌翁著名弟子張恩桐背側大筋高高挑起,連走路時兩手都是往外張 開的,他的腿一繃勁,腿上筋立即騰了起來,跟鋼筋似的。筆者在教學時也時常讓學員觸 摸和觀察我的腕部、大臂和後背及大腿的大筋,以提高學員對筋骨的認識。   身上大筋挑起之後,就跨進了樁功的又一個新臺階。即骨的鍛煉。我們知道,骨骼之 間的軟組織裏有著非常豐富的血液,只有通過筋腱的拉伸,才能加強血液迴圈,從而增強 骨的密度,骨的密度變大以後自然就重了,也就是所謂的“骨重筋靈”。再經過長時間的 樁功鍛煉,就能達到骨節爭鳴的高級境界了。   大成拳伸筋拔骨的過程是一個異常艱苦的過程,它需要吃大苦,有堅強的毅力。筆者 在追隨王紅宇先生練功的日子裏,一直都是咬著牙一步一步挺過來的。先生對弟子要求極 其嚴格,往往一個樁一站就是兩小時,這其中的痛苦簡直難以言表。在筋骨變化的過程當 中,肢體會出現諸如麻、癢、酸、脹、軟、痛等等功效反應,根本沒有舒適得力的時候, 特別是筋骨、肌肉的疼痛,有時讓人感覺好似火燒身,有時又如同刀割錐紮痛難忍。肌肉 的酸痛剛過,又會出現肌肉纖維斷裂剝離筋腱的裂痛,接著又是筋腱拉伸的疼痛和骨骼發 生生理變化的脹痛。此部功結束後,就會明顯感覺到功夫上了身,一旦與他人搭手,即會 產生對手很軟的那種感覺。此時此刻,喜悅之情定會讓你忘掉一切苦痛。   樁功的功效會因修煉者身體素質的好壞,有無樁功基礎,以及年齡和對功法的理解程 度等造成差異。能否經常得到老師或明家指點,也是導致功效優劣的原因。再者,練功量 的大小和練功時間的長短,也是造成功效差異的重要原因。    大成拳修煉是“形、神、意、氣、力”並重的系統訓練,練的是筋、骨、氣、血、肉 、精、神諸類人體要素,周遍百骸。筋骨鍛煉充分集中的體現在“形”的鍛煉之中。王薌 齋先生在《拳論》中曾有論述。   拳學講究“內煉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筋骨鍛煉主要是通過“伸筋拔骨”進行的。 傳統功夫中,站樁和走架要求身體及四肢擰裹、對爭,這樣在靜態和緩動狀態下更易把關 節伸開、骨縫拉開、筋腱拉長。此類訓練方法,真傳形意拳謂之“處處龍折身”(有些人 錯誤的認為,僅腰部才是龍折身),真傳大成拳謂之“擰裹”。   相比之下,大成拳的訓練之所以科學完善,其重要體現即是筋骨的鍛煉,站樁要求肩 撐肘橫(這兩點有別于傳統功法)、膝頂、胯坐、項拔、足扒、襠圓、掌扣、指抓。動作 要領真正合乎要求,做到位了,自然全身大筋撐起,身形穩固挺拔,骨節間節節相抵相扣 ,含蓄有力(有力撐、擰、爭、抱等),使筋骨以及氣血等自然得到充分鍛煉。需要說明 的是,這些要點在入門的第一天就必須注意,把這個原則一直貫穿大成拳鍛煉的始終,是 把身體練整,獲得整體力的唯一途徑。否則就如薌翁等前輩所雲:“胳膊是胳膊,腿是腿 ”,永難獲得整體力,渾元勁。   經過長時間站樁、摸勁,全身筋膜騰起、筋腱堅韌、內氣充盈、小腹充實、五臟堅實 、肌肉如棉筋如鐵(即所謂“棉裏裹鐵”),與別人搭手硌得對方痛徹骨髓,最後漸達“ 四如”之境。此時技擊應敵,一觸即勝。拳論有雲:“骨梢,有勇在骨,切齒則發,敵肉 可食,眥裂目突,惟齒之功,令人恍惚;筋梢,虎威鷹猛,以爪為鋒,手攫足踏,氣勢兼 雄,抓之所到,皆可奏功。”   然而,這一切必須是在舒適得力,不失松和,自然而然的狀態中逐漸達到的。即通過 鍛煉使筋骨堅韌;肌肉富於彈性,骨骼中血液供給得到改善,使骨質及結構得到優化;關 節囊與韌帶厚度增加;筋腱連接貫通。王薌齋先生說得好:“筋肉不練而身練,神經不養 而自養,周身舒暢,氣質亦隨之而逐漸變化,其本能自然之力由內而外,自不難漸漸發達 。”   當然,明師在授徒時首先要注重“形”的傳授。實踐證明,初學者一般都有鬆緊不當 的毛病。即該松的地方(部位)不能松,該緊的部位不能緊。而這一矛盾是鍛煉筋骨所必 須解決的,需要學者重視起來。一般情況下,如有明師或師兄調理,經過努力是可以度過 這一難關的。初習時,千萬不能完全鬆懈,掌指要撐,可微加用力,手如扣碗,“五個脖 子”(指兩手腕、兩腳脖和頸)要緊,肩、腹、胸要儘量放鬆,勿努勿弊,時間一長就會 松下來,這才是真正的“松而不懈,緊而不僵”。這一切都是在樁功姿勢正確的基礎上進 行的,只有這樣才能身心松和,又鍛煉筋骨;才是“內煉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結合和 統一,才能真正做到養練合一,養生和技擊並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4.206

01/08 22:19, , 1F
這聽起來很玄 我是推薦練武兼練瑜珈
01/08 22:19, 1F

01/08 22:20, , 2F
但瑜珈跟站樁的練法看起來完全不一樣
01/08 22:20, 2F

01/08 22:21, , 3F
瑜珈也是練筋骨的 賈霸打球也有練
01/08 22:21, 3F

01/08 22:25, , 4F
我是不覺得玄啦,就完全是那麼回事
01/08 22:25, 4F

01/08 22:35, , 5F
還有我說的是運動的不是宗教的瑜珈
01/08 22:35, 5F

01/08 22:35, , 6F
以前碰過有人搞錯
01/08 22:35, 6F

01/08 22:39, , 7F
宗教的瑜珈即是命功,也是鍛鍊筋骨
01/08 22:39, 7F

01/09 00:00, , 8F
韌帶到底能不能練強壯?
01/09 00:00, 8F

01/09 00:02, , 9F
放輕鬆=>熟能生巧
01/09 00:02, 9F

01/09 00:09, , 10F
武術鍛練跟瑜珈出來的東西差天地之遠
01/09 00:09, 10F

01/09 00:10, , 11F
相信練過鶴拳的人都可體會以上事實
01/09 00:10, 11F

01/09 00:12, , 12F
鶴拳靠的不一定要站樁但能站也不錯
01/09 00:12, 12F

01/09 00:16, , 13F
同意樓上 家父家母學密宗瑜珈多年
01/09 00:16, 13F

01/09 00:16, , 14F
並沒練出什麼奇怪的東西
01/09 00:16, 14F

01/09 00:16, , 15F
身段很柔軟倒是真的
01/09 00:16, 15F

01/09 00:26, , 16F
柔軟和柔韌不一樣,瑜珈柔軟武術柔韌
01/09 00:26, 16F

01/09 00:27, , 17F
放鬆只是個想要做某一件事的開始
01/09 00:27, 17F

01/09 00:29, , 18F
鶴拳鬆不只肌肉,關節等皆需節節貫穿
01/09 00:29, 18F

01/09 00:31, , 19F
遍身絲毫不可有僵力,如文說僵即斷力
01/09 00:31, 19F

01/09 00:34, , 20F
斷力不是不好只是可惜,效率高低罷了
01/09 00:34, 20F

01/09 00:39, , 21F
不過練久了就可控制力的變化隨勢而變
01/09 00:39, 21F

01/09 10:44, , 22F
鬆你媽啦,這「鬆」字害死多少人
01/09 10:44, 22F

01/09 11:59, , 23F
不懂鬆軟~果真火氣就甚大..XD
01/09 11:59, 23F

01/09 12:37, , 24F
好久沒戰文了~ 戰呀!
01/09 12:37, 24F

01/09 13:13, , 25F
其實我是要噓原文.....誤會大了
01/09 13:13, 25F

01/09 13:17, , 26F
實在抱歉。 不過各位應該練時鬆垮垮
01/09 13:17, 26F

01/09 13:18, , 27F
一動手就緊張兮兮全身僵的太機人
01/09 13:18, 27F

01/09 13:19, , 28F
只講練要鬆,動手時咧?
01/09 13:19, 28F

01/09 14:13, , 29F
發言會被問候你媽,不戰也罷!
01/09 14:13, 29F

01/09 14:28, , 30F
回Xellowse2,韌帶可以變強,但所需
01/09 14:28, 30F

01/09 14:29, , 31F
時間會比增加力量還來得長,所以如果
01/09 14:29, 31F

01/09 14:29, , 32F
一味追求力量而沒有顧及結締組織,就
01/09 14:29, 32F

01/09 14:29, , 33F
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傷害。
01/09 14:29, 33F

01/09 15:23, , 34F
我記得還得在問候你老木的老木才夠味
01/09 15:23, 34F

01/09 15:27, , 35F
所謂的鬆 是放輕鬆don't nervous啊
01/09 15:27, 35F

01/09 16:25, , 36F
K大謝了
01/09 16:25, 36F

01/09 21:02, , 37F
mbio都解釋說不是媽你了,看不懂國字
01/09 21:02, 37F

01/09 22:58, , 38F
喔!小弟看得懂國字,勞費心了!XD
01/09 22:58, 38F

01/10 00:23, , 39F
不錯,至少小學有畢業了
01/10 00:23, 39F

01/10 01:13, , 40F
對呀~XD
01/10 01:13, 40F

01/10 02:13, , 41F
聲仔 聽首歌好嗎http://0rz.tw/4120O
01/10 02:13, 41F

01/10 10:22, , 42F
mbio修養真好XD
01/10 10:22, 42F

01/10 11:15, , 43F
還真難挑弄~
01/10 11:15, 43F

01/10 14:10, , 44F
這大成拳有練成的嗎??感覺好難
01/10 14:10, 44F

01/10 23:20, , 45F
大成拳集全功夫之大成喔~XD
01/10 23:20, 45F

01/10 23:26, , 46F
感覺像是王鄉齋的學拳心得匯整
01/10 23:26, 46F

01/10 23:27, , 47F
似乎與截拳道發展有異曲同工之處
01/10 23:27, 47F

01/11 00:54, , 48F
我是把他當鶴拳參形意~
01/11 00:54, 48F

01/18 02:35, , 49F
伸筋拔骨..無論哪種拳術都要..
01/18 02:35, 49F

12/06 04:11, , 50F
以前碰過有人搞錯 https://daxiv.co
12/06 04:11, 50F
文章代碼(AID): #1BHptYgD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HptYgD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