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大馬的華人農村

看板Malaysia作者 (  ̄ 灬 ̄) ←超級金布朗)時間14年前 (2010/03/30 10:44),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oldfatcat (老肥貓)》之銘言: : 手癢幫忙回答一些,不過會處理掉一些關聯不大的引文,請見諒 : ※ 引述《staryfish (魯邦3世)》之銘言: : : 受教了。我之前在大馬別人跟我說,甘邦就是鄉下的意思,不知道跟您 : : 的說法有沒有衝突呢? : 基本上沒有衝突 : 其實正確來說,「甘榜」是馬來文 kampung的對音 : 而 kampung的意思就是「鄉村」或「鄉下」 : 所以你在馬來西亞聽到人家說某地很甘榜,就是指那裡發展程度不高 : 至於「新村」,若就「村」的形式來看,可歸類為「人造村」(或稱「行政村」) : 就「村子」這層意義來說,倒沒有太大的衝突,只是背景形式有點特殊 : 真要說的話,有點像臺灣早期的眷村 : 這邊出於排版需要,稍微修了一點p 兄的引文,還請見諒 : 書目也一併處理 :) : : 不過,我想問點比較大不諱的問題,就是馬華好像把自己跟新村綁在一起XD : : 好像新村的建設都來自馬華(有點類似台灣國民黨的調調)不知道版眾 : : 怎麼看呢?有沒有別的說法? : 據官方的說法,馬華公會的成立,就是為了協助因遷入新村而面臨各種困境的華人 : 至於幫了多少,這就要問專業人士了 : 不過就算真的有做,隨著馬華本身的轉型/變質,也會被說成沒在做 (茶) 馬華公會其實是政治下的產物 在馬來西亞獨立前就成立了 (1949年) 當年是英國人為了各族分治,讓華人成立的組織 跟當年新中國成立也有關系 是為了避免馬來西亞被赤化(共產黨化), 因此扶持親政府的華人組織,以明確劃分馬共華人與親政府華人 1957年國家獨立後,馬華自然而然被納入執政黨 成為華基黨 (至於後來林倉佑出走,成立民政黨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馬華的成立,一開始就跟馬共密不可分 也跟老肥貓說的新村制度有很大關系 (新村是為了把華人集中管理并監督,斷絕馬共的糧食與資源供給) : : 所以,您的意思是,農村只存在於新村之中? : : 我的認知是,當初是為了控制方便,才把散落在各地的莊園遷出來,變成新村。 : : 那如果原本就是集村的農村,會變成新村嗎?或者,有沒有不是新村的農村? : : 謝謝喔,您提供非常多有用的資料。我收穫很多。 : : 割膠也算農民呀,只要是跟大自然討生活就算。 : 這樣的話,我大致推敲原po研究對象的範圍,有誤請見諒: : 1.以華人為主,純華人更佳 : 2.鄉民(XD)的主業為農業 : 不過這類村落基本上算是買少見少了, : 至於小弟我的老家——柔佛州笨珍縣,務農的倒不少 : 只是大多是馬來人,華裔務農的不多,且多為個體戶,怕是幫不上什麼忙就是 "Orz 其實在柔佛州 華人還是有在務農的 不過主要是經濟作物, 例如甘蔗,油棕,橡膠,火龍果這些 我知道的有昔加末, 東甲, 武吉摩, 巴株巴轄和鄰接彭亨州等地 最近興起的養燕, 也屬務農的一種, 都是華人為主的經濟行為 糧食作物(白米等)主要還是靠國外進口, 以及北馬供應 : : 順帶一提,大馬版很溫暖耶,小弟的愚笨問題竟然可以得到這麼多的迴響。 : : 萬分感激。我自己PO文的時候,有點揣揣不安,很怕會被噓水準或是誠意不 : : 夠之類,沒想到大家都很包容。謝謝大家。 : 這裡對來客的反應,胥視來者的態度 : 如果是誠心來發問或求助的,大家都會熱情相助 : 如果是來耍白目或自以為高尚地搞歧視,版上諸位的火力也不輸八卦版的鄉民 XD : 一起加油吧,祝你的研究順利成功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1.7.106.57

03/30 19:23, , 1F
養燕業在哥打丁宜的成績非常好
03/30 19:23, 1F

03/30 20:48, , 2F
養燕算比較特殊的一類吧 以前看都是拿店屋來改
03/30 20:48, 2F

03/30 20:48, , 3F
一捲卡帶(叫聲) 當初看過要賣RM20k
03/30 20:48, 3F

03/30 20:49, , 4F
沒記錯 硬體含店屋弄起來 初期投資 兩百多粒++
03/30 20:49, 4F

03/30 20:49, , 5F
玩這個還是印尼比較專
03/30 20:49, 5F
文章代碼(AID): #1BiMMc3d (Malays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iMMc3d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