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北捷運量達成率

看板MRT作者 (隱者)時間11年前 (2013/07/21 20:48), 編輯推噓15(15041)
留言56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北市捷運局當初預估各線通車後的日均運量如下: 板橋線二期+土城線:130萬 內湖線+南港站:153萬 新莊蘆洲全線+南展站:200萬 ------------------------------- 信義線:214萬 松山線:227萬 但現實達成率是如何呢?請看下表: 板橋線二期+土城線 內湖線全線+南港站 新莊蘆洲全線+南展站 預估運量 130萬 153萬 200萬 實際運量 110萬 132萬 171萬 達成率 84.62% 86.27% 85.50% 估算區間 2006.6~2007.5 2009.8~2010.7 2012.10~2013.6 達成率約在8成5左右上下震盪, 未來信義線、松山線若要維持8成5的達成率, 分別需要達到182萬、193萬的水準(應該不難才是), 之前大家討論北捷二期路網全通之後的日均運量也差不多如此, 如此規模勉強可和大阪軌道運輸系統相提並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6.66.60

07/21 20:51, , 1F
大阪人口還比台北多的
07/21 20:51, 1F

07/21 20:52, , 2F
所以北捷這樣的成績算好還是壞呢?
07/21 20:52, 2F
※ 編輯: lzw1988 來自: 120.126.66.60 (07/21 20:53)

07/21 21:14, , 3F
這個預估運量應該是最終達成目標 遲早會破的 不過比較
07/21 21:14, 3F

07/21 21:15, , 4F
麻煩的是內湖線 其實尖峰已經滿了...
07/21 21:15, 4F
擠過文湖線才知道高運量的好啊, 想當初我一直認為高捷蓋中運量就好了, 看來我的觀念需要修正

07/21 21:23, , 5F
按照兩地通勤習慣+公司補助 應該是當初估的太樂觀
07/21 21:23, 5F

07/21 21:24, , 6F
不過台北房價變相助長通勤運量就是 y
07/21 21:24, 6F

07/21 21:27, , 7F
內湖線其實比發展的預測還高吧 只可惜很快到頂
07/21 21:27, 7F

07/21 21:30, , 8F
松山信義在市區 應該有機會比新盧高?
07/21 21:30, 8F
不考慮交會點,信義線、松山線通車各增四站,平均每一站要25000~30000 才能達到182萬、193萬的日均,老實說我有點擔心......

07/21 21:38, , 9F
未來日均運量193萬換算成年運量是7億,算好成績了
07/21 21:38, 9F
希望能如期達標 ※ 編輯: lzw1988 來自: 120.126.66.60 (07/21 22:22)

07/21 22:28, , 10F
現在上班時間就夠擠 運量再增加就時時刻刻都擠爆
07/21 22:28, 10F
就我觀察之下, 新莊蘆洲線有一種很明顯的現象: 上班時間進城列車擠到快滿出來、出城列車就小貓兩三隻, 下班時間則是反過來; 本來我想說這是常態, 可是看其他線似乎沒有這麼極端。

07/21 22:32, , 11F
不過現在文湖線班距還不夠密吧
07/21 22:32, 11F

07/21 22:35, , 12F
況且也還沒加掛車廂
07/21 22:35, 12F
加掛車廂我連想都不敢想XD ※ 編輯: lzw1988 來自: 120.126.66.60 (07/21 22:46)

07/21 23:00, , 13F
是勉強可和大阪市營地鐵相提並論吧 軌道運輸的話大阪還
07/21 23:00, 13F

07/21 23:01, , 14F
有阪急阪神京阪近磯南海...等 運量搞不好更可觀
07/21 23:01, 14F

07/21 23:07, , 15F
北市房價過高的確對運量有幫助 但如果新北也過高反而非好事
07/21 23:07, 15F

07/21 23:15, , 16F
覺得北捷需要增加的部份是離峰時的運量 不曉得要怎麼樣
07/21 23:15, 16F

07/21 23:15, , 17F
才可以補足這部份
07/21 23:15, 17F

07/21 23:20, , 18F
原PO看一下新莊蘆洲的產業跟其他線一比較就知道為何會這樣
07/21 23:20, 18F

07/21 23:22, , 19F
以新店線來說,出城列車反而載大量上班族去新店的科技工業區
07/21 23:22, 19F

07/21 23:23, , 20F
內湖南港出城方向也是去內科南軟,板橋有公務員土城有鴻海等
07/21 23:23, 20F

07/21 23:25, , 21F
理論上湯城上班族也會搭新莊線才對,但動線可能考慮公車吧
07/21 23:25, 21F

07/21 23:27, , 22F
上班時間出城動線還是要考慮當地就業市場的狀況
07/21 23:27, 22F

07/21 23:28, , 23F
以目前中和與汐止的就業市場而言,萬大線及民汐線出城應該OK
07/21 23:28, 23F

07/21 23:30, , 24F
倒是這點可以提供未來新開發園區參考,規劃在出城人潮少的線
07/21 23:30, 24F

07/21 23:30, , 25F
因為這代表有閒置運量可以被開發,通勤壓力也比較小
07/21 23:30, 25F
清楚明瞭的解說!

07/21 23:54, , 26F
房價差不多該修正了
07/21 23:54, 26F

07/22 00:21, , 27F
我覺得信義線跟松山線通車以後再來看會比較準
07/22 00:21, 27F

07/22 00:21, , 28F
信義路跟南京東路的公車運量真得很大 通車以後還是會讓其
07/22 00:21, 28F

07/22 00:22, , 29F
他已經通車的錄腺提高運量
07/22 00:22, 29F

07/22 00:22, , 30F
路線
07/22 00:22, 30F

07/22 09:53, , 31F
提高運量這倒不一定 松江南京 市政府 大安這幾站應會被影響
07/22 09:53, 31F
我也是這麼想的,新線通車總會有某幾站成長、某幾站衰退, 所以才會擔憂整體運量是否可以達到標準。

07/22 15:37, , 32F
新莊線會這樣可能是因為環狀線還沒好 五股工業區人不少
07/22 15:37, 32F

07/22 15:37, , 33F
其實我覺得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地方是在中和線
07/22 15:37, 33F
中和線我看不太出來耶,自從班次加密之後,中和線列車就沒有很擠, 觀察起來較不如新蘆線極端 ※ 編輯: lzw1988 來自: 120.126.66.60 (07/22 15:54)

07/22 15:55, , 34F
五股工業區離尖峰更明顯 等環狀線有機會看到空車進滿車出 XD
07/22 15:55, 34F
所以要說幸好環狀線是中運量設計嗎?XD ※ 編輯: lzw1988 來自: 120.126.66.60 (07/22 15:58)

07/22 17:06, , 35F
剛查了一下資料,北捷加上信義,松山線大概是130.5km,東亞規模
07/22 17:06, 35F

07/22 17:07, , 36F
差不多的有大阪,釜山,天津 大阪年運量約八億~八億五千萬之間
07/22 17:07, 36F

07/22 17:09, , 37F
釜山和天津分別為三億多及一億多(很慘XD) 所以如果到明年底
07/22 17:09, 37F

07/22 17:10, , 38F
後年年運量有七億多 那就還算很不錯
07/22 17:10, 38F

07/22 17:16, , 39F
大阪府人口886萬 年運量八億多 大台北人口700萬 年運量七億
07/22 17:16, 39F

07/22 17:16, , 40F
搭乘率算很不錯了
07/22 17:16, 40F

07/22 17:18, , 41F
目前北捷台北市區段的站幾乎都有達到25000~30000吧
07/22 17:18, 41F

07/22 17:19, , 42F
而且大阪府還有其他JR/私鐵團結力量大 其實機捷通車對北捷
07/22 17:19, 42F

07/22 17:19, , 43F
一定是加分 換句話說,台鐵(捷運化)也有他的貢獻在
07/22 17:19, 43F

07/22 17:27, , 44F
內湖線我的感覺是中運量是OK的(離峰很空)XD
07/22 17:27, 44F
可惜台鐵市區段很難再增站了, 要不然與捷運互補一定能提升路網密度。

07/22 17:28, , 45F
剛查了一下 北市市區的車站只有明德沒有到25000
07/22 17:28, 45F

07/22 17:29, , 46F
關渡 南港等離開市區的站 以及文湖線不算在內 這樣看就算
07/22 17:29, 46F

07/22 17:30, , 47F
會分掉某些車站 仍可站上182萬的機率並不是太小?
07/22 17:30, 47F

07/22 17:32, , 48F
(若照原PO的推論)
07/22 17:32, 48F

07/22 17:35, , 49F
阿 再加個萬隆 明明很接近市中心 但運量頗低
07/22 17:35, 49F
最主要還是希望新增各站能有25000~30000的成績, 然後既有車站增加的運量與減少的運量能夠互相抵銷, 這樣北捷的運量才算及格, 因為二期路網是需要自償的, 愈早接近預估運量愈好。 萬隆我在那邊生活過一段時間, 萬隆周圍是一個狹長型的聚落, 如果捷運線與聚落成垂直的話, 那麼萬隆可以盡收此一聚落的通勤人口; 可惜的是捷運線實際上是與聚落成水平, 在公館與景美夾殺之下, 萬隆的運量就不太好看。

07/22 21:19, , 50F
樓上指的市區應該是指省轄台北市時代範圍~~房仲業口中的"蛋
07/22 21:19, 50F

07/22 21:19, , 51F
黃區"
07/22 21:19, 51F
省轄台北市升格前的面積只有嘉義市大小, 人口卻有一百萬以上,以那個年代來說算是相當可怕。 ※ 編輯: lzw1988 來自: 120.126.66.60 (07/23 00:06)

07/23 00:55, , 52F
台鐵如果可以跟新莊,內湖線交叉點增站就完美了
07/23 00:55, 52F

07/23 01:54, , 53F
新生緊急停靠站 復興緊急停靠站?
07/23 01:54, 53F

07/23 03:05, , 54F
認真問一個問題 若地下化區間要增站如何施工?
07/23 03:05, 54F

07/23 10:39, , 55F
台北市蛋黃區雖只有60多平方公里,卻都是紮紮實實的"平地"~
07/23 10:39, 55F

07/23 10:50, , 56F
民國55年台北市人口約120萬(目前的蛋黃區人口約145萬)
07/23 10:50, 56F
文章代碼(AID): #1HwzYGDE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