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發表」與文學獎:作品需要被觀看

看板Literprize作者 (啊)時間13年前 (2011/05/23 18:15), 編輯推噓6(6020)
留言2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2 (看更多)
結果還是回到了台灣文學的沒落上去了,想是必然,這跟文學獎太息息相關了。我也 不敢肯定台灣文學怎會走到現今這個田地。我想起了周芬伶的〈慾世界〉,講的是一 個編輯面臨文學的興盛與沒落的過程。那是還有四大四小的時代,台灣出版業一片興 興向榮,暢銷書不停的出,作家編輯的錢不停的賺。我玩味這段歷史,發現那是還有 「文壇明星」的時代,琦君、余光中、王禎和、白先勇、林清玄、劉墉、金庸等人, 無論他們背後的寫作策略為何,他們無庸置疑都是文壇明星,只要看到他們的名字, 擁戴的讀者就肯掏錢。文學作品投入市場,就無可避免地變成產業,在被人喜愛之前 ,他必須先被看見,在被人閱讀前誰會知道作品好不好?現在台灣的文壇新人還有這 種明星氣勢的我想只有九把刀,之前討論得熱熱烈烈的〈新世代面目模糊?〉討論了 類似問題。要我舉我也舉不出個文壇明星,我個人偏愛袁哲生,有的朋友熱烈喜愛邱 妙津,最近聽到最熱門的答案是童偉格,然而都沒上個世代的作家們又名氣,但是這 是誰的問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好像也不是陳宛茜說的那些「新世代作家」。 十多年前我從表姐手上接過了一批書籍,這名表姐我姑且認為他是大眾讀者,他給我 的書裡有林清玄、劉墉、袁哲生、長榮文學獎作品集(有舒國治那本),以我現在的 眼光看來,自是有良莠分別,我的親姐也喜歡購書,他從痞子蔡買到了藤井樹,再買 到了追風箏的孩子、購物狂的異想世界,九把刀、橘子的書也買了不少。我覺得這現 象很奇怪,但我隨即知道了,是暢銷排行榜惹的禍。購書是會有品牌忠誠的,跟看到 蔡依林就會買一樣,讀者購書的標準常常來自品牌與行銷,穿著PRADA的惡魔賣得好, 暮光之城賣得好,因為他們有強大的行銷,蔡依林沒有廣告、唱片出版會不會過氣? 被封殺的藝人會不會過氣?曝光量大減會不會過氣?為什麼演藝圈可以書一本本出個 不停?他們掌握到了什麼?又為何創作者出一本書這麼困難? 大眾讀者並非不讀純文學的,他們甚至不去分辨何謂純文學/大眾文學,文學品味是先 從閱讀養成的,我們的文學怪象是讀者邁向純文學這條路被斷絕了,去書店一趟,什 麼書擺在什麼位置一目瞭然,還有更多的是沒擺上去的書,我們喪失的就是這些沒被 擺上的書,而架上永遠不會少的還是那些。我們連有哪些新進作家都不知道,地下樂 團又怎麼有機會一夕之間變成五月天?前幾年的〈父後七日〉想必讓許多人燃起了一 些希望,原來文學作品也可以受重視到這種程度,然而文學作品有這麼大的能量掀起 如此波瀾?父後七日超越了這數十年的作品?其實並非如此,那是自由時報一次成功 結合文學、文學獎與行銷的結果。憑著這點我對林榮三文學獎致敬,相對之下,聯合 文學獎、新人獎作為文壇最有影響力的獎,他有沒有負起了如日本國外大型文學獎對 文壇的相對責任?誰能記得哪一年有哪個作品入圍了這個台灣文壇最具資格的文學獎 ?還是只有我們這群目標文學獎的人去讀,藉此猜測文學獎評審的口味? 我知道這樣面向太單一,台灣的書局一家一家倒閉,網路時代拔然興起,西方強大資 本文化入侵。我一個同學跟我吵過純文學與輕小說,說純文學都是寫給人看不懂的。 我另一個同學跟我抱怨讀駱以軍很挫折。舞鶴我們系上教授也直言看不懂。文學獎到 了新詩決審,就看每個評審搔著腦袋講評,客氣的猜某某句是什麼意思。這些自然都 是我們文學界的某些現況,然而他就是我們文學界的現況嗎?顯然不是。書寫不就是 最奔騁、自由的場域?以前的文學界百花撩亂,能有張曼娟也能有張大春,現在難道 沒有? 文學界的萎縮怎能怪罪於創作者身上,當作品進入書市,他就進入了龐大的商業體系 中,一切聽人由命,個人的影響力太小,如同我們熟悉的一個個老人與海、台灣張愛 玲等傳奇。我們更能想像的是有更多人與作品被時代淹沒了,傳奇總因為得來不易。 然而要責怪誰是很艱辛的,自古至今悲嘆時不我予的文人也太多了,這個世界本來就 難盡如人意,但我總覺得只要有一些改變,能讓再多一些人受惠,這個世界就會再可 愛一點,而那些是可以試著去做到的事。 ※ 引述《Vikin (JiLLSCotT)》之銘言: : 我其實之前也想要po版問問大家的意見耶 : 我自己本身其實沒有太多的寫作經驗, : 大學念的是商科(不過現在在美術館工作,領域轉很大 囧), : 沒有受過什麼文字訓練, : 看的書也沒有版上很多人來的多, : 所以可能想法比較淺薄甚至有謬誤,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 我自己的感覺啦 : 看了幾屆大型文學獎的得獎作品, : 得獎者都是說故事的能手,技巧、敘事手法之類的都蠻厲害的 : 但是能感動我的說真的 沒幾篇耶 : 然後看了越多 : 越覺得這些作品很難在心中有什麼深刻的印象 : 很期待的想看別人的得獎作品是怎麼寫 : 可是看完都覺得 好像都差不多就是了 : 題材就是幾種類型輪著在寫,不知道有沒有開發其他題材的可能 : 有時候甚至會懷疑這些得獎的作品一般的讀者是不是真的會買單? : 不過在這麼多的得獎作品之中還是有我覺得真的很棒很棒的作品啦 : 例如楊富閔的逼逼就寫得很精采, : 把鄉土題材寫的耳目一新, : 不知道以後像是林榮三文學獎或是聯合文學獎 : 有沒有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 例如出現一些什麼驚悚 懸疑 或者是兒童文學之類的 : 這樣好像比較好玩一點 : 也讓題材不要這麼侷限, : 小弟我發表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淺見,還請大家多多指教(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5.129.242

05/23 22:43, , 1F
說的真好
05/23 22:43, 1F

05/24 03:03, , 2F
父後七日當然可以看成結合各領域「操作」(?)的結果
05/24 03:03, 2F

05/24 03:04, , 3F
不過我懷疑其他首獎作品以父後七日同樣的手法操作
05/24 03:04, 3F

05/24 03:04, , 4F
也能引起那麼大的迴響嗎? 正如之前有人所說的
05/24 03:04, 4F

05/24 03:04, , 5F
能引起讀者感情讀者共鳴的,他看到現在,也只有
05/24 03:04, 5F

05/24 03:05, , 6F
父後七日跟六色的原罪,事實上,我跟他有同感。
05/24 03:05, 6F

05/24 03:05, , 7F
的確,我們身處在一個意識型態的、操作的、被各種機制
05/24 03:05, 7F

05/24 03:06, , 8F
矇騙的社會,但同樣的,也有理論家提出了個體能動性
05/24 03:06, 8F

05/24 03:06, , 9F
的看法,微觀政治的積極性。我認為,過渡地把把現象
05/24 03:06, 9F

05/24 03:07, , 10F
歸結到單一的原因是不行的....或許有chuck說的「台灣」
05/24 03:07, 10F

05/24 03:08, , 11F
這塊招牌不如國外來的現象?但說真的,現在真的沒有像
05/24 03:08, 11F

05/24 03:08, , 12F
chuck所想得那麼嚴重,看卡爾為諾跟許榮哲那個比較有水
05/24 03:08, 12F

05/24 03:09, , 13F
準或是感覺在文化資本上比較高級?老實說......
05/24 03:09, 13F

05/24 03:11, , 14F
絕對沒有這麼大小眼的現象,大家可能還會因為比較沒
05/24 03:11, 14F

05/24 03:11, , 15F
聽過許榮哲而感到你比較了不起......
05/24 03:11, 15F

05/24 03:12, , 16F
這種微妙的心理不光是ideology把大家都框框住了喔
05/24 03:12, 16F

05/24 03:12, , 17F
限制住了喔可以全面解釋的(當然,他可以解釋大部分的
05/24 03:12, 17F

05/24 03:13, , 18F
面向) 但 回到之前所說的 同樣的操作手法 其他作品
05/24 03:13, 18F

05/24 03:13, , 19F
有辦法讓讀者像喜愛父後七日一樣喜愛他們嗎?
05/24 03:13, 19F

05/24 03:14, , 20F
讀者不光是被操縱的 真的。
05/24 03:14, 20F

05/24 03:23, , 21F
大家會因炒高行建而去買他的書 但喜愛他的人有多少?
05/24 03:23, 21F

05/24 03:24, , 22F
之後他出了新書 會再去閱讀的人有多少?(啊....我承
05/24 03:24, 22F

05/24 03:24, , 23F
任我看不懂...........)
05/24 03:24, 23F

05/24 23:03, , 24F
clocktime中肯 我覺得chuck說的現象是存在但不嚴重
05/24 23:03, 24F

05/24 23:04, , 25F
被操弄去買 讀了之後覺得被騙也是大有人在 無法去喜愛
05/24 23:04, 25F

06/13 20:41, , 26F
你說的文學獎新詩那邊 看了我有點想笑XD(太切合實情了
06/13 20:41, 26F
文章代碼(AID): #1DsZF9je (Literpriz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DsZF9je (Liter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