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大家是如何運用所學的佛法突破生命困難?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Carl)時間13年前 (2011/04/04 23:15), 編輯推噓10(10028)
留言3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 引述《hallcom (清涼月光)》之銘言: : 有人有興趣分享關於這個主題嗎 : 有沒有人實際運用佛法改變了自己的困境 或讓自己心情變好的經驗分享? : 是怎麼運用到自己所學 改變自己心境去面對困難 也真的跨越了突破了障礙 : 一點點突破也可以 正在突破也可以 有進步也可以 : 有人想分享嗎? 你似乎期待佛法可以改變自己的困境,期待佛法可以讓自己心情變好? 不過其實這種期待正是煩惱的根源。 因為未來的一切全都是無常無法控制的, 就算是佛還是會遇到很多困境, 佛和凡人的差別是佛無論遇到任何困境, 都接受事實不會為了困境不爽。 因此禪修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期待未來,也不回憶過去, 就只是活在當下。 我曾參加正念動中禪禪修營,其中有個女居士對自己期望很高, 她覺得自己這次一定要盡力修好,不能有任何雜念, 不然就對不起師父也對不起師兄師姐。 結果越想沒有雜念雜念就越多,越修越不對勁, 覺得愧對其他人然後就崩潰了! 她本來想修完兩個禮拜結果只修了一個禮拜就逃走了, 很可惜她沒發覺所有的煩惱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我原本參加禪修營時也是期待自己能盡快練到更高境界, 後來發現因為對自己有期待結果讓自己肌肉緊繃,煩惱和雜念增加。 還好後來我想通了期待和煩惱的因果關係, 此外我的臉皮比較厚,所以就算禪修修得很糟糕也不會不好意思逃走的。 正念動中禪算是我修過最容易入門的四念處修法, 除了睡著之外,其他時間只要一直覺知肢體的動跟停就可以了。 期待未來會更好是貪,期待現在的苦惱消失是嗔, 貪念和嗔念都是不由自主產生的。 如果有雜念出現只要覺知雜念出現了, 然後繼續回到禪修的主要所緣覺知肢體的動和停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消除雜念或是去思考雜念的內容這樣就是增加新的貪嗔癡, 如此煩惱就會越來越多。 只要在雜念出現時覺知雜念存在後重新覺知肢體的動和停, 不要再繼續胡思亂想, 以後就可以逐漸超越雜念和煩惱。 --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92.129

04/04 23:28, , 1F
我只能說你沒看懂我的問題,你也不懂自己這篇文在說什麼。
04/04 23:28, 1F

04/04 23:30, , 2F
給你一個誠意的推文:你文中的實踐難道就不是淨化煩惱嗎?
04/04 23:30, 2F
結果是這樣,但平常時不能期待淨化煩惱。 必須要不期待未來淨化煩惱,才會有淨化煩惱的結果出現。

04/04 23:31, , 3F
這不就是運用所學的佛法突破生命困難嗎?
04/04 23:31, 3F

04/04 23:31, , 4F
我的問題應該比你的答覆簡單很多吧。
04/04 23:31, 4F

04/04 23:43, , 5F
確實不一樣
04/04 23:43, 5F

04/04 23:49, , 6F
樓上願意討論看看?
04/04 23:49, 6F

04/04 23:59, , 7F
這篇回的跟hallcom宗旨不同 學佛最終目的是淨化沒錯
04/04 23:59, 7F

04/05 00:00, , 8F
但禪修的手段及過程 畢竟跟生活有區別
04/05 00:00, 8F

04/05 00:01, , 9F
hallcom大說的應該是 應用這些方法 修行後 如何使生活更好
04/05 00:01, 9F

04/05 00:06, , 10F
不然就是我題目講不清楚。實際上這是篇很棒的實修心得。
04/05 00:06, 10F
這篇文章是我的實修心得也是日常生活心得,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修四念處。 例如正念動中禪的的方法,就是覺知肢體的動跟停, 很多人都實驗過這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煩惱的方法。 據說有人在撿菜時開悟,還有人在餵豬時開悟。 以前看書上說孫倫禪師一邊種田一邊修四念處修到先證初果然後證二果三果, 當然他的修法和正念動中禪有些不同。 若你發願成佛不想證初果也不用擔心, 以南傳的理論和實修經驗來說, 發願成佛的人是不會證初果的,最多只會證到行捨智。 抄一些佛板精華區 z 3 4 7 30 關於孫倫禪師的部分文章給你參考: 他很想進行內觀的修習,但是由於知道自己缺乏對於經典的認識,因此而不敢啟齒 。隔天,他問烏巴山,如果一個人對經典一竅不通的話,可以修內觀嗎?烏巴山告 訴他,修習內觀並不需要教理的知識,只需要深厚的興趣和勤奮的精進。他教烏喬 定修習觀呼吸。從那天開始,只要一有空閒,他就注意自己的呼吸。 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位朋友烏雪婁(U Shwe Loke)告訴他,只是注意呼吸是不夠 的,還要注意氣息與鼻端的接觸。烏喬定就這樣開始修習,覺知氣息的接觸。隨著 他的修習愈來愈密集時,他不僅覺知氣息的接觸;割玉米穗梗時,也覺知手與手柄 的接觸;汲水時,覺知手與繩子的接觸;走路時,覺知雙腳與地面接觸。做每一件 事時,他都試著對接觸保持醒覺。放牛時,他就坐在樹下練習觀呼吸。在修習當中 ,他開始看到有顏色的光和幾何圖形。雖然他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是他覺得這是他 修行的成果。這項成就大大地鼓舞他,使他更精進修習,修行更加精進,苦受也就 更加強烈,但這卻嚇阻不了他。他相信,這都是他修行的成果。如果想要有進一步 的成果,就要克服苦受並超越它。所以,他更加努力,發展出更嚴密的念住,直到 他克服了苦受,而進入更高層次的修行境界。 經過這樣一番精進的修習之後,在一九二○年年中,他證得了初果。第二個月證得 二果。第三個月證得三果。 ※ 編輯: hvariables 來自: 114.36.40.83 (04/05 01:28)

04/05 01:24, , 11F
不證初果沒關係,我真的不打算先證阿羅漢再成佛。
04/05 01:24, 11F

04/05 01:25, , 12F
讚嘆,你一定收穫很多!!!!!你這樣算很強很強了,讚嘆你~~~
04/05 01:25, 12F

04/05 01:25, , 13F
我也有聽過劈柴證空性的祖師~~
04/05 01:25, 13F

04/05 01:32, , 14F
我也不打算證初果,其實日常生活就是禪修,
04/05 01:32, 14F

04/05 01:33, , 15F
不過我只是知道比較多理論,實修程度還不夠,
04/05 01:33, 15F

04/05 01:34, , 16F
我們都得繼續努力,希望以後輪迴遇到時能互相幫助。
04/05 01:34, 16F

04/05 10:41, , 17F
若按照大乘經典(部分)所述,不是說證初果~四果就無法成佛
04/05 10:41, 17F

04/05 10:42, , 18F
而是說,若證四果後(阿羅漢),安住於涅槃境界而不肯再入
04/05 10:42, 18F

04/05 10:42, , 19F
生死大海來度眾生(修菩薩乘),沒有圓滿六度波羅密(菩薩乘)
04/05 10:42, 19F

04/05 10:42, , 20F
,當然無法成佛。
04/05 10:42, 20F

04/05 10:43, , 21F
阿羅漢無餘涅槃不是說身死後就斷滅不見了,而是說不執著於
04/05 10:43, 21F

04/05 10:43, , 22F
六塵,斷貪欲,無五取蘊,心解脫。一般人很容易有斷滅見
04/05 10:43, 22F

04/05 10:44, , 23F
認為阿羅漢身死無五蘊,如何再來行菩薩道?
04/05 10:44, 23F

04/05 10:46, , 24F
04/05 10:46, 24F

04/05 10:47, , 25F
如果阿羅漢無法成佛,那麼長老"須菩提"在"金剛經"首段向
04/05 10:47, 25F

04/05 10:48, , 26F
世尊問法:"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
04/05 10:48, 26F

04/05 10:49, , 27F
,云何降服其心?"世尊在阿彌陀經對舍利弗說往生極樂淨土
04/05 10:49, 27F

04/05 10:50, , 28F
究竟一生補處,對千二百比丘,皆大阿羅漢,不是在說辛酸的?
04/05 10:50, 28F

04/05 10:50, , 29F
降伏其心
04/05 10:50, 29F

04/05 10:59, , 30F
另外推本文的四念處心得
04/05 10:59, 30F

04/06 19:30, , 31F
我知道有些大乘經論說阿羅漢仍然可以成佛,
04/06 19:30, 31F

04/06 19:31, , 32F
不過也是有些大乘經論說修菩薩道的人寧可下地獄
04/06 19:31, 32F

04/06 19:31, , 33F
也不能去證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果.
04/06 19:31, 33F

04/06 19:32, , 34F
至於南傳的理論是說只要有成佛的願望,
04/06 19:32, 34F

04/06 19:33, , 35F
這輩子就不會證得初果,最多只會證得行捨智.
04/06 19:33, 35F

04/06 22:52, , 36F
大乘經典"著重的地方不同,自然初看到時就會感覺有矛盾
04/06 22:52, 36F

04/06 22:52, , 37F
其實究竟都是一佛乘
04/06 22:52, 37F

04/07 20:00, , 38F
推 期待未來會更好是貪,期待現在的苦惱消失是嗔
04/07 20:00, 38F
文章代碼(AID): #1DcU2Fex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DcU2Fex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