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徵人] 中壢徵實習律師

看板Lawyer作者 (zzzzzz)時間11年前 (2013/01/27 12:0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這是跟法律連結比較深的經濟理論,但我覺得很多人會直接end... 畢竟裡面仍有些術語 ※ 引述《hifree (hifree)》之銘言: :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 不過根據我個人粗淺的推論 : 公開薪資並不會提升最後的議價結果 : 不公開薪資也不會壓低薪資 : 而是在介於最好和最壞的折衷價 : 此可由經濟學上的lemon market理論導出 : 例如在二手車的市場,有買舊車和賣舊車的兩群人,只有車主對自己車子的性能最 : 了解,如果品質高於價格,他不會作賠錢的生意,車子還是留著自己用,如果市場 : 價格高於自己車子的品質,他才會把舊車子脫手。對買舊車子的人而言,他不清楚 : 每一輛舊車個別的品質,而只約略知道整群舊車的”平均品質”,他所願意付的價 : 格就是以市場裡車子的平均品質為準。當價格以”平均品質”為準時,所有平均品 : 質好的車子不會在市場裡出現,而當這些品質較好的車子被抽離市場之後,所剩下 : 來車子的平均品質會變得愈來愈差。即使買賣隻方都有意願從事交,可是因為資訊 : 結構上的缺撼,使賣車子的人不能把車子真正的品質這個訊息傳達給買者,結果, : ”市場”不存在,是一種市場失靈。 這個理論後來搞出個"檸檬法",很有意思吧 檸檬市場理論主要是在修正傳統經濟學理論對於契約的看法 指出二手車市場中的資訊不對稱現實,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往往為傳統經濟理論給忽視 之前的傳統經濟理論往往與現實脫離 市場失靈與法令管制 市場失靈即需法令管制來修正市場秩序,使市場運作回復效率 市場並不能期待他自我管理,放任市場並不能維持有效率的運作 自由市場必須有法令維持秩序 所以並不等於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這個理論的結論使制度制定者發現個重點 經濟學家們發現市場上存在著越來越多的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二手車市場確實是最明顯的 資訊不對稱市場,因而如何形成一套好的檢測手段和信譽保證體制,使買者獲取足夠的正 確的車況信息,是推動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個理論也成為後來證券強制資訊公開的經濟學基礎,市場失靈說(market failure model)認為,強制披露要求是合理的,因為它有助於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改進資 本市場的配置效率。 以下歷史說法取自維基百科,可當作故事看看 檸檬法的名稱由來,起源於美國經濟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喬治·阿克羅夫教授在 1970年時發表的論文《檸檬市場:質化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這是一篇主要在推理不對稱資訊 理論(asymmetrical information theory)對二手車市場的影響機制之論文,在文中阿克 羅夫用不同的水果代替不同特性的二手車,以香甜的櫻桃與水蜜桃來譬喻車況優良的二手 車,而用酸澀的檸檬來譬喻狀況不佳的二手車商品。雖然當初阿克羅夫的論文主要是在討 論二手車市場的問題,但後來卻被引伸,用來意指出廠後問題百出的瑕疵車,並且以這稱 呼延伸,替新車瑕疵方面相關的消費者保護法命名,稱為「檸檬法」。 : 回到律師就業市場 : 假設目前市場上只有二種律師 : 一種是極為優良的律師 : 一種是劣質律師 : 而只有律師本身知道自己的服務品質 : 雇主在事前並不知道 : 則根據上面lemon market理論得出 : 雇主會以市場的"平均品質"作為其付款標準 : 亦即以優良律師與劣質律師的平均價作為其願意給付的薪資待價 : 所以如果要求雇主在徵才前一定公開薪資的話 目的解釋 若以傳統檸檬市場理論解決資訊不對稱的目的來看的話 強制雙方公開資訊,而非任由磋商能力差距甚大的雙方磋商 也是很常見的立法趨勢與建議 : 那麼即可有能的結果就是取二者的平均價作為其公開價 : 結果並不會導致薪資的提升 : 而只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 ※ 引述《volkov (zzzzzz)》之銘言: : : Matsui前輩說我的說理比較跳躍,希望這篇有達到Matusi前輩們的基本要求 : : 小弟推文喜歡推短短,會被說推理跳耀也是當然的 : : 小弟純粹提供點說法與資訊供大家參考:) : : 真正的人才可能是所謂的人中龍鳳吧 : : 我們可以想想 : : 一直往上加價甚至開簽約金的雇主的比例多 : : 還是利用面議讓資訊不透明,利用其經濟強勢締結低薪契約的比例多? : : 我這裡當然沒有什麼數字統計,不過大家可以討論看看 : : 何者才是比較常見的社會現象 : : 討論制度的時候,如果站在雇主等經濟強勢的保守說法 : : 對於總體真的是有利的嗎? : : 站在人才的立場 : : 太低嚇跑了人才,反過來說,人才可以不用白跑這趟,雇主可以逐高競賽 : : 太高HR收履歷收到手軟,反過來說HR可以挑到台灣最好的人才 : : 資訊透不透明化,你可以用傳統的契約自由做辯駁,替雇主省點錢 : : 站在人才與HR的立場,透明化是否比較有益處? : : 但如果你是個雇主,想找實習律師的話,站在保守說法這邊是很合理的 : : 畢竟創業維艱,能省則省,逐低競賽對所有雇主都有利 : : 禁止面議,對雇主損失更小XD 在上面填個數字而已 : : 經驗上來看,低於法定薪資及行情的數字幾乎都寫面議,不太會將一萬塊錢寫出來 : : 當然面議不見得一定低於法定薪資及行情 : : 一般找工作是如此,新聞報導可成之前喊月薪4萬薪水找不到人時 : : 有前員工跳出來分析平均時薪其實只有87元,也上了新聞 : : 而在可成104的網頁,薪資寫面議 : : 其實104大部分工作都寫面議,是否跟低薪化社會現象有關 : : 也值得討論,畢竟人力銀行強制公開起薪,對企業實在沒什麼妨害 : : 這概念與當初爭執企業是否該公開詳細財報資訊的爭論,也有相似之處 : : 資訊是否該透明化一直有兩派言論(正反說XD) : : 同樣有保守的言論認為不該公開,會影響公司間的競爭力,反而降低股價 : : 也有較激進的言論認為應該公開,對投資者比較有保障 : : 近代潮流資訊公開,常常主宰制度的演變會贏不是因為前者比較沒道理 : : 而是有心人士很愛鑽這個漏洞 : : 面議本身是中性的,但容易讓特定有心人士鑽鑽鑽XD~ : : 醫師、律師等專業行業比較特別,成為有經驗受雇律師及主治醫師後 : : 議價能力比較強 : : 但實習律師實與一般雇員無異,難有議價空間,除非是人中龍鳳 : : 當然很多人都有聽過少數人才實習時就有議價空間了,認為誰叫你不是人才 : : 依功利主義定義,對大多數人有益的就是公益 : : 制度的設計應該是要協助大多數人的 : : 剛好有些版的作法也趨向公開公司名字、待遇、地點等資訊透明化的措施 : : 有前輩說我的說理比較跳躍,希望這篇有達到前輩們的基本要求 : : 小弟人微言輕,提供個說法,不見得正確,僅供大家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193.70

01/27 12:38, , 1F
推~ 臺灣勞資失衡的情況必須改變~
01/27 12:38, 1F
文章代碼(AID): #1H1ARjMY (Lawyer)
文章代碼(AID): #1H1ARjMY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