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作者] 文學獎

看板JinYong作者 (Idler)時間14年前 (2009/12/06 14:34), 編輯推噓5(5030)
留言35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1910年以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請問版友們看過幾部? 金庸小說跟這些作品相比又如何? 1910年—1919年 1910年 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德國作家 《特雷庇姑娘》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花的智慧》 1912年 蓋哈特·霍普特曼,德國劇作家、詩人 《群鼠》 1913年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詩人、社會活動家 《吉檀枷利》 1915年 羅曼·羅蘭,法國作家、音樂評論家 《約翰·克利斯朵夫》 1916年 魏爾納·海頓斯坦姆,瑞典詩人、小說家 《朝聖年代》 1917年 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丹麥作家 《磨坊血案》 亨利克·蓬托皮丹,丹麥小說家 《天國》 1919年 卡爾·施皮特勒,瑞士詩人、小說家 《奧林比亞的春天》 1920年—1929年 1920年 克努特·漢姆生,挪威小說家、戲劇家、詩人 《大地碩果—畜牧曲》 1921年 阿納托爾·法郎士,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 《苔依絲》 1922年 哈辛托·貝納文特,西班牙作家 《不吉利的姑娘》 1923年 威廉·勃特勒·葉芝,愛爾蘭詩人、劇作家 《麗達與天鵝》 1924年 瓦迪斯瓦夫·雷蒙特,波蘭作家 《福地》 1925年 蕭伯納,愛爾蘭戲劇家 《聖女貞德》 1926年 格拉齊亞·黛萊達,義大利作家 《邪惡之路》 1927年 亨利·柏格森,法國哲學家 《創造進化論》 1928年 西格里德·溫塞特,挪威作家 《新娘—主人—十字架》 1929年 托馬斯·曼,德國作家 《魔山》 1930年—1939年 1930年 辛克萊·劉易斯,美國作家 《巴比特》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瑞典詩人 《荒原和愛情》 1932年 約翰·高爾斯華綏,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有產者》 1933年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俄國作家 《米佳的愛》 1934年 路伊吉·皮蘭德婁,義大利小說家、戲劇家 《尋找自我》 1936年 尤金·奧尼爾,美國劇作家 《天邊外》 1937年 羅傑·馬丁·杜·加爾,法國小說家 《蒂伯—家》 1938年 賽珍珠(珀爾·塞登斯特裡克·布克)美國作家 《大地》 1939年 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芬蘭作家 《少女西麗亞》 1940年—1949年 1944年 約翰內斯·威廉·延森,丹麥小說家、詩人 《漫長的旅行》 1945年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智利詩人 《柔情》 1946年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 《荒原狼》 1947年 安德烈·紀德,法國作家、評論家 《田園交響曲》 1948年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英美詩人、劇作家 《四個四重奏》 1949年 威廉·福克納,美國作家 《我彌留之際》 1950年—1959年 1950年 伯特蘭·羅素,英國數學家、哲學家 《哲學—數學—文學》 1951年 帕爾·拉格奎斯特,瑞典詩人、戲劇家、小說家 《大盜巴拉巴》 1952年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法國作家 《愛的荒漠》 1953年 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傳記作家《不需要的戰爭》 1954年 歐內斯特·海明威,美國作家 《老人與海》 1955年 赫爾多爾·奇裡揚·拉克斯內斯,冰島作家 《漁家女》 1956年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西班牙詩人 《悲哀的詠歎調》 1957年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 《鼠疫》 1958年 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蘇聯俄羅斯詩人、小說家《齊瓦哥醫生》 1959年 薩瓦多爾·誇西莫多,義大利詩人 《水與土》 1960年—1969年 1960年 聖瓊·佩斯,法國詩人 《藍色戀歌》 1961年 伊沃·安德里奇,南斯拉夫小說家 《橋·小姐》 1962年 約翰·史坦貝克,美國作家 《人鼠之間》 1963年 喬治·塞菲裡斯,希臘詩人 《「畫眉鳥」號 》 1964年 讓·保爾·薩特,法國哲學家、作家 《蒼蠅》 1965年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蘇聯作家《靜靜的頓河》 1966年 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以色列作家 《行為之書》 奈莉·薩克斯,瑞典詩人 《逃亡》 1967年 米格爾·阿斯圖里亞斯,瓜地馬拉詩人、小說家 《玉米人》 1968年 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 《雪國·千羽鶴·古都》 1969年 塞繆爾·貝克特,法國作家 《等待戈多》 1970年—1979年 1970年 亞歷山大·索忍尼辛,蘇聯作家 《癌病房》 1971年 巴勃魯·聶魯達,智利詩人 《情詩·哀詩·贊詩》 1972年 亨利希·伯爾,德國作家 《女士及眾生相》 1973年 派屈克·懷特,澳洲小說家、劇作家 《風暴眼》 1974年 埃溫特·約翰遜,瑞典作家 《烏洛夫的故事》 哈里·埃德蒙·馬丁遜,瑞典詩人 《露珠裡的世界》 1975年 埃烏傑尼奧·蒙塔萊,義大利詩人 《生活之惡》 1976年 索爾·貝婁,加拿大作家 《赫索格》 1977年 阿萊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詩人 《天堂的影子》 1978年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美國作家 《魔術師·原野王》 1979年 奧德修斯·埃裡蒂斯,希臘詩人 《英雄輓歌》 1980年—1989年 1980年 切斯瓦夫·米沃什,波蘭詩人 《拆散的筆記簿》 1981年 埃利亞斯·卡內蒂,英國德語作家 《迷茫》 1982年 加夫列爾·馬爾克斯,哥倫比亞記者、作家 《百年孤獨》 1983年 威廉·戈爾丁,英國作家 《蠅王·金字塔》 1984年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捷克詩人 《紫羅蘭》 1985年 克洛德·西蒙,法國小說家 《弗蘭德公路·農事詩》 1986年 沃萊·索因卡,奈及利亞劇作家、詩人、小說家 《雄獅與寶石》 1987年 約瑟夫·布羅茨基,蘇裔美籍詩人 《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1988年 納吉布·馬哈富茲,埃及作家 《街魂》 1989年 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小說家 《為亡靈彈奏》 1990年—1999年 1990年 奧克塔維奧·帕斯,墨西哥詩人 《太陽石》 1991年 內丁·戈迪默,南非作家 《七月的人民》 1992年 德里克·沃爾科特,聖露西亞詩人 《西印度群島》 1993年 托妮·莫里森,美國作家 《寵兒》 1994年 大江健三郎,日本小說家 《我們的時代》 1995年 希尼,愛爾蘭詩人 《引向黑暗之門》 1996年 辛波絲卡,波蘭詩人 《我們為此而活著》 1997年 達里奧·福,義大利諷刺劇作家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1998年 若澤·薩拉馬戈,葡萄牙記者、作家 《盲目》 1999年 君特·格拉斯,德國作家 《鐵皮鼓》 2000年—2009年 2000年 高行健,華裔法籍劇作家、小說家 《靈山》 2001年 維·蘇·奈保爾,印度裔英國作家 《大河灣》 2002年 伊姆雷·凱爾泰斯,匈牙利作家 《苦役日記》 2003年 庫切,南非作家 《恥》 2004年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 《鋼琴教師》 2005年 哈洛·品特,英國劇作家兼導演 《生日派對·看門人·回鄉》 2006年 奧爾罕·帕穆克,土耳其小說家 《我的名字叫紅》 2007年 多麗絲·萊辛,英國小說家 《金色筆記》 2008年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法國小說家 《戰爭》 2009年 赫塔·穆勒,德國小說家、詩人 《風中綠李》 -- 「就像其他各類集體主義一樣,種族主義也尋求不勞而獲。它尋求自動獲得知識﹔它尋求 自動評價人們的品質而忽略運用理性或道德判斷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它尋求自動的自 尊(或偽自尊)」 Ayn Rand<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10.118

12/06 15:19, , 1F
._./ 看過靈山幾頁,然後我就把書還了,看不懂@@
12/06 15:19, 1F

12/06 15:28, , 2F
看過老人與海和靈山 XDDDD
12/06 15:28, 2F

12/06 15:34, , 3F
我想,得獎的文學獎得主題是不是也要對世界和平或者提升人
12/06 15:34, 3F

12/06 15:34, , 4F
們的自我價值有貢獻才可以。
12/06 15:34, 4F

12/06 15:42, , 5F
諾貝爾獎又不是只頒給華人......
12/06 15:42, 5F

12/06 15:43, , 6F
我們沒看過不代表歪國人沒看過 我們看金庸跟他們看金庸感覺
12/06 15:43, 6F

12/06 15:43, , 7F
也一定不一樣
12/06 15:43, 7F

12/06 15:45, , 8F
那看看靈山有多少人看過就知道了
12/06 15:45, 8F

12/06 15:45, , 9F
得獎原因維基百科有 太長了所以沒列出來
12/06 15:45, 9F

12/06 18:36, , 10F
有沒有得獎不是那麼重要吧 大家看得開心不就好了嗎?
12/06 18:36, 10F

12/06 18:56, , 11F
金庸小說本來就是讓大家看的開心的阿
12/06 18:56, 11F

12/06 22:31, , 12F
看過十來本,不覺得金庸「需要」得諾貝爾獎
12/06 22:31, 12F

12/06 22:32, , 13F
也不覺得金庸會得,更不覺得我們需要在意諾貝爾獎
12/06 22:32, 13F

12/07 02:49, , 14F
...恩恩我只看過13本-.-而且寫作水準都不在金庸之下
12/07 02:49, 14F

12/07 02:49, , 15F
重點是都讓我感覺有教育意義或是寓意..可能是金庸缺乏的
12/07 02:49, 15F

12/07 18:58, , 16F
其中多數我都沒看過 但是我看過的 說實話 水準都比
12/07 18:58, 16F

12/07 18:59, , 17F
金庸的小說高 (實在不想在金庸板打這行推文的)
12/07 18:59, 17F

12/07 19:00, , 18F
金庸的強項在於文筆流暢 劇情明快引人入勝 想像力
12/07 19:00, 18F

12/07 19:01, , 19F
非常豐沛(這可能是最大優點) 憑空架構一個完整的虛擬
12/07 19:01, 19F

12/07 19:02, , 20F
世界 但是由於金庸最原始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報紙銷量
12/07 19:02, 20F

12/07 19:02, , 21F
所以為了維持作品對讀者的吸引力 會添加許多文學上
12/07 19:02, 21F

12/07 19:03, , 22F
沒有必要 但卻會讓讀者看得很爽的部份 尤其是打打打
12/07 19:03, 22F

12/07 19:04, , 23F
而對於人性、現實人生的刻畫也沒那麼深刻 這大概是
12/07 19:04, 23F

12/07 19:05, , 24F
不想讓報紙讀者看到睡著 畢竟"好看"以及"娛樂性高"
12/07 19:05, 24F

12/07 19:06, , 25F
才是金庸小說最大的核心 至於文字功力 我覺得金庸
12/07 19:06, 25F

12/07 19:06, , 26F
的文筆算是不錯 當然跟現代許多後輩比起來是狂電
12/07 19:06, 26F

12/07 19:07, , 27F
但是如果你把金庸與跟他同年代以及他前輩的名家相比
12/07 19:07, 27F

12/07 19:08, , 28F
不覺得他能算是佼佼者 即使假設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能
12/07 19:08, 28F

12/07 19:08, , 29F
每個人都看懂中文 要得文學獎的 金庸也不會排在前幾
12/07 19:08, 29F

12/07 19:09, , 30F
諾貝爾獎是要排隊的 而且一種語言頂多只有幾人會得獎
12/07 19:09, 30F

12/08 02:33, , 31F
如果中文要得獎 徐志摩 魯迅 白先勇 余華 等人就拿光了
12/08 02:33, 31F

12/08 12:58, , 32F
樓上漏了朱西甯 莫言 沈從文 張愛玲
12/08 12:58, 32F

12/08 12:59, , 33F
另外我不認為徐志摩那麼偉大
12/08 12:59, 33F

12/08 18:08, , 34F
樓上漏了巴金、老舍、北島,排隊的人真多......
12/08 18:08, 34F

12/09 02:33, , 35F
徐志摩不偉大沒錯 他厲害在文筆而不是精神 抱歉我腦誤@@
12/09 02:33, 35F
文章代碼(AID): #1B6r1mhb (JinYo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6r1mhb (Jin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