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又是搜救她! 3年2次登山遇颱風

看板Hiking作者 ( :D)時間12年前 (2012/08/06 11:16),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 引述《kahnimani (橢圓齒盤)》之銘言: : 小弟就登山的行程來討論一下這件事情 我覺得山上狀況多變, 所謂的推論都難為準, 不然推斷一下就可以找到江邱萍, 推論一下也可以知道張博崴為什麼會迷路, 推論一下更能知道蘇醫師為什麼會墜崖, 最後連三根筷子都能解讀了. 雖然不應該拿來做為立論的基礎, 但聊聊一下也無妨, 所以我也陪你推論一下 照你的說法, 在霸南時他應該要撤退, 這其實是有問題的, 他在 8/3 後才能爬到素密達山頂報平安, 而素密達之前的山屋: 霸南/巴紗拉雲山屋 巴紗拉雲/霸南 -> 武陵: 10 / 11 個小時 -> 雲達卡: 7 / 8 個小時, -> 素密達: 6 / 7 個小時 以他 7/28 開始走的鎮西堡 I 聖來說, 雲達卡應該是 D3 = 7/30~7/31 的宿點 如果 8/3 才到素密達, 1. 那代表他7月底連雲達卡都走不到, 也代表當時風大雨大已經必須要在前一個山屋躲雨, 那麼花 11 個小時在雨中走你說的河谷到新達再到池有登山口下山避難, 你不覺得更危險嗎? 據我了解清大奇萊山難帳蓬吹翻頂著大風大雨也沒走這麼遠吧? 接著, 颱風過了放晴了, 天氣超好也聯絡上了, 這時也沒道理一定要人家下山避難吧. 當然就把他走完囉. 2. 如果他7月底已經到雲達卡了, 那從比原計畫搞不好更久的池有山下山就沒意義了. 怎麼樣, 很合理的推論吧, 一點也不執著, 相當有誠意, 也不需要簽切結書. 沒誠意的是新聞媒體, 非他族類就亂批亂寫, 一罵到自己人就派走路工抹黑 整天都豪小子搭些業配新聞, 再插些自家連續劇廣告, 順便翻拍 Youtube, 超沒誠意 : 如果葉小姐按照她在板上揪人同行的計劃路線 : 7/27從鎮西堡入山 很可能需要兩天才能抵達中霸坪 : 也就是說若葉小姐7/29在中霸坪附近時應該就會接到留守人的颱風通知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她當時應該考慮下九九山莊隔日再從大鹿林道撤出 : 若是當日天氣仍然良好 想要續行的話當日應該住在霸南山屋或是巴紗拉雲山屋 : 而隔日的天氣應該會更差 若那時她本人知道有颱風接近 應該更警戒才是 : 此時的撤退路線還有一條 就是走巴紗拉雲山屋前的那條河谷路 : 約三個半小時至四個小時就可以到新達山屋 再六個半到七個小時就可下到武陵山莊 : 我是以一般山友的腳程估時間 以葉小姐的體力應該可以再更快些才是 : 如果我的資訊和推斷正確 我會覺得第二次她仍選擇不撤退 : 明知道後有布秀蘭山山前碎石坡、素密達山、素密達斷崖、穆南岩溝等處較危險的地形 : 這樣的選擇帶給人的感覺會是執意要完成自己的預定路線(聖稜線) : 也許她本身就是有能力完成 及使颱風來襲也不例外 : 但做出這樣的選擇我覺得是可以被討論的 到底登山者應不應該在悉知颱風將來襲後 : 不選擇相對較安全的路線撤退 仍繼續自己的預定行程路線呢? : 老實講有關單位的做法我不認為有錯 怕出事、想要預防出事是他們的心態 : 也是正確的心態 我想如果登山者能在登山前簽下切結書 聲明發生一切意外皆自行負責 : 相關單位完全不必負任何責任的話 就絕對不會有政府派的人員在颱風天上山來找人 : 也不會有記者在那邊說東說西了 : 但是這種切結書 你我這些爬山的人敢簽嗎? : 我的想法是:如果不敢 想讓社會大眾共同承擔自己登山的風險 : 那就得犧牲一點自己的執著、展現更多自己的誠意 : 也就是颱風來的時候 盡可能趕快下山 避免行程拖延讓大家擔心 : ※ 引述《mstar (Wayne Su)》之銘言: : :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415597510638 : : &set=a.3177252752168.2120652.1291096929&type=1&theater : : 曹柏梓 我是留守人,基本上台灣記者寫得東西看看就好,反正他們專長就是道聽途說 : : 我和家屬,從頭到尾沒報案,都是警消聯絡我,而且還是竹、苗、台中3處,今天警消如 : : 此積極,主要是入山入園期限已過,國家公園封山中,任何人還在國家公園內都令他們如 : : 坐針氈,一定要強制淨空。如果今天葉小姐是在南三段、能高安東軍這些非國家公園處, : : 保證沒這些事。 : : 昨日我甚至已告訴台中消防局葉小姐已到素密達山屋不需要上山支援,能自行下山,他們 : : 今天還是要上到369,我能說什麼? : : 9 小時前 -- 由於它對純粹體質上的耐力以及手指上的輝煌技巧要求太高,在當時的鋼琴家中極少 有人能夠勝任它的演奏。直到二十世紀三零年代鋼琴演奏技巧才發展到了一個相當的高 度﹝它包括了從細微的音色變化到踏板的使用,從手指的極度靈巧到肌肉的永不疲勞等 所有的尖端的技巧﹞,從而造就了一批具備超凡演奏才能的代表人物,如: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英年早逝的赫爾曼﹝Alexander Helman﹞、季雪金﹝Walter Gieseking﹞,拉赫曼尼諾夫對他演奏這首協奏曲的喜愛超過其他任何人﹞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49 ※ 編輯: TKirby 來自: 140.112.30.49 (08/06 11:16)

08/06 12:53, , 1F
媒體與酸民:沒人要聽中肯的啦,不讓我酸就是敵人
08/06 12:53, 1F

08/06 15:15, , 2F
不太欣賞原po討論事情的口氣與心態 但還是謝謝你的回文
08/06 15:15, 2F
我的口氣的確是有些諷刺, 其實大可以不要這樣的, 跟你道個歉 ※ 編輯: TKirby 來自: 140.112.30.49 (08/06 17:00)

08/06 20:52, , 3F
酸民就真只聽的懂:[颱風天怎麼不下山] 這8個字
08/06 20:52, 3F
文章代碼(AID): #1G7pRvsp (Hik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G7pRvsp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