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揪團]清明佳節司馬庫斯行!!!

看板Hiking作者 (胖胖鵝~)時間16年前 (2008/03/27 02:35),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光是推文不過癮。明天還要上班,今天睡過頭,居然還在這裡摸。 可是這幾天,這些問題,一直跟著我上床,實在是令人不安。 每次討論到生態環境、原住民或leave no trace時,都難免會看到 一種現象。 就是把行為分割開來。 生火好不好,能不能撿東西,排遺背下山等… 處在那樣子的環境下,怎麼思考這些問題? 而不是一昧的就說不好,不行,怎麼可以傷害。 最近流行leave no trace,他的原則,我曾經也認為是非得完全照辦 的。後來我才知道,那只是他們組織研究後,建議的最佳方式。告訴 你傳統的處理方式不一定比較好,較友善的方式應是如此。原則隨時 在改進,而他只是原則。只遵守一項跟完全遵求的人同樣偉大,這是 我一直覺得最好的地方。因為他沒有強迫性。 不用強硬要求別人,我們撿,我們拆就是,慢慢的告訴他們,什麼方 法應該會比較好。 幾年前,跟著羅東林管處處長晃一圈太平山,他說,太平山遊樂區不 設置垃圾筒,剛開始,的確花了很多人力維持跟清潔,但是慢慢的, 亂丟的人少了,沒有垃圾筒,大家反而願意放進口袋背包帶回來。 我想,如果一開始發文的同學,他用晚上隨著原住民的智慧尋找飛鼠, 或許活動不單單只是刺激的打獵而已。 我十分佩服有著長久打獵經驗的大哥。他們詳知動物習性。 政翰曾經跟我分享,他一開始跟著花蓮林大哥做黑熊研究之時,他看不 到山林間的變化。但是漸漸的,他可以趕在動物發現他逃走之前,看到 豐富的動物習性。劉思沂在他的書裡也是這樣說明的,從看不見水鹿, 到接二連三的在他眼前出現。 那是怎樣的一種山林活動智慧。 因為法令的關係,打獵受到限制。這無話可說,因為法規就是如此。 我雖然惋惜這種智慧會慢慢的受到影響,最後消失無終。但絕不能為了刺 激或我們想看,就試著做出一些行為。 那只是商業化的表演。 台藝大的同學,不好意思,我沒有指責你的意思,只是感嘆這個大環境的 如此。 美國在五、六十年前因為自然環境受到衝擊,所以出現leave no trace, 我們現在也正是如此。參考別人的經驗及研究,看看我們本土所擁有的智慧。 試著包容可以修正的行為。 沒什麼,我們都愛在這片土地上漫步。我希望這是一輩子的健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7.181.80

03/27 03:00, , 1F
說的很好 推山林智慧 但如果缺乏推廣的主導組織
03/27 03:00, 1F

03/27 03:05, , 2F
能夠領略體會的山友恐怕不多 對於入門/淺度上山的山友
03/27 03:05, 2F

03/27 03:09, , 3F
如LNT直接給予行為原則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03/27 03:09, 3F

03/27 03:10, , 4F
當然也希望每個山友都能明白山林裡的生活智慧
03/27 03:10, 4F

03/27 03:17, , 5F
寫得很好耶! 可是在商業下的考量 很多事變得很曖昧
03/27 03:17, 5F

03/27 09:15, , 6F
其實推廣LNT時,可以給予思考的地方非常多,比起單純給規
03/27 09:15, 6F

03/27 09:16, , 7F
則,來得好。不過這種教學法,對教授者比較有挑戰性。
03/27 09:16, 7F

03/27 10:42, , 8F
不過我也要告解,看到 LNT 拔營後一群人蹲著把草扶正的照片
03/27 10:42, 8F

03/27 10:43, , 9F
還是覺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 看來我需要再教育 ....
03/27 10:43, 9F
文章代碼(AID): #17wfU99S (Hik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wfU99S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