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第三次嘗試養幼生,至第36日為止

看板Hermit_Crabs作者 (聖)時間13年前 (2010/10/10 13: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 引述《Dairo (滿懷感激的正拳)》之銘言: : ※ 引述《wingsam66 (聖)》之銘言: : : 謝謝Dairo : : 上一次在幼生討論時,您好像就有提到這文 : : 我也有影印來看 : : 不過以我外行人的角度,總感覺與王芳琳論文不同點,只在於多了餵食輪蟲?? : 有無輪蟲並非該篇養殖技術成功的重點 : 況且王之論文亦有餵食輪蟲 : 私以為評論餵食輪蟲是否可增加存活率方是王之論文在養殖實驗的重點 : 但王之整篇論文以棲地維護和居民教育之整體規劃為主 : 和陳&鄭之論文出發點迥異 : 後者係以養殖技術的增進為主 : : 但以單餵豐年蝦,確實只有1%可以到大眼幼生,而且長到大眼幼生後, : : 多數1、2日即死去 : : 是否輪蟲真有如此重要? : 輪蟲並非重要因子... : 觀看某些養殖研究的文章之主要失敗原因反而是裸缸造成 : 神仙法主要也是改善在此 : : : :很多大眼幼生同時出現在眼前的場景並不容易看到 : 牠們離開水面後就會背殼並隨後將自己埋在沙堆中等待變態了 : 這段期間大約一個月 : 事實上,這一個月的期間才是比較難照料處理的階段 : 大眼幼生上岸前的所有人為干擾要徹底消失(or invisible) :不然牠是不會上岸的,很挑 : : : 這點並非完全正確,容我補充之, : 陸寄居蟹上岸並非真正"直接從海水上岸" : 過去我和實驗室夥伴們有針對陸寄居蟹幼生上岸地點的選擇進行調查 : 對象是rugosus,牠們上岸的地點為半淡鹹水域 : 鹽度皆在20以下 : 因此在養殖過程中必須考慮鹽度減淡的處理 : 原則上Zoea I~V無須減鹽 : 大眼幼生的階段再減就行 : 半淡鹹水之海口域的鹽度變化之信號因子,也可視為上岸的inducer 真的很謝謝專業的Dairo,再針對您的提點,請教一點: 您說的裸缸是失敗主因,是指蚤狀幼生階段還是大眼幼生階段? 我在蚤狀幼生確實用裸缸,但到大眼幼生時,就用珊瑚沙和貝殼鋪底,造海陸區 了,莫非是蚤狀幼生階段不可用裸缸? 關於鹽度淡化這件事,真的非常的感謝,在家胡亂想,遠比不上實地勘查實證 以後若有機會,會對於這點做修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01.32
文章代碼(AID): #1CiKz_G- (Hermit_Crab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CiKz_G- (Hermit_Cr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