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心得] 第三次嘗試養幼生,至第36日為止
共 9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2→)留言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wingsam66 (聖)時間13年前 (2010/10/04 21:49), 編輯資訊
1
0
1
內容預覽:
大家好. 今年第三次嘗試養灰白的幼生. 記錄在此:.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1658&extra=page%3D1. 持續到第36日,大眼幼生有背殼在海水區與潮陸區移動情形,但仍未達上陸階段. 即全部死亡. 參考
(還有164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iro (滿懷感激的正拳)時間13年前 (2010/10/07 14:05), 編輯資訊
1
0
1
內容預覽:
王芳琳學姊所做的研究並非提供養殖策略. 因此從浮游幼生到大眼幼生的存活率僅為1%. 建議可參考陳弘成、鄭金華(1985),蟳苗人工培育之研究. 大陸養殖界甚至尊稱之為「神仙法」,可見其效果之驚人. 應可將孵育至大眼幼生階段的存活率大幅提升至8成(注意,不是8%唷,是8成). 當然,實驗的所有環節都必
(還有65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wingsam66 (聖)時間13年前 (2010/10/07 21:49), 編輯資訊
1
0
2
內容預覽:
謝謝Dairo. 上一次在幼生討論時,您好像就有提到這文. 我也有影印來看. 不過以我外行人的角度,總感覺與王芳琳論文不同點,只在於多了餵食輪蟲??. 但以單餵豐年蝦,確實只有1%可以到大眼幼生,而且長到大眼幼生後,. 多數1、2日即死去. 是否輪蟲真有如此重要?. 如果真能提高到5~8成,那簡直是
(還有283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iro (滿懷感激的正拳)時間13年前 (2010/10/09 11:59), 編輯資訊
1
0
1
內容預覽:
有無輪蟲並非該篇養殖技術成功的重點. 況且王之論文亦有餵食輪蟲. 私以為評論餵食輪蟲是否可增加存活率方是王之論文在養殖實驗的重點. 但王之整篇論文以棲地維護和居民教育之整體規劃為主. 和陳&鄭之論文出發點迥異. 後者係以養殖技術的增進為主. 輪蟲並非重要因子.... 觀看某些養殖研究的文章之主要失敗
(還有246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wingsam66 (聖)時間13年前 (2010/10/10 13:30),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真的很謝謝專業的Dairo,再針對您的提點,請教一點:. 您說的裸缸是失敗主因,是指蚤狀幼生階段還是大眼幼生階段?. 我在蚤狀幼生確實用裸缸,但到大眼幼生時,就用珊瑚沙和貝殼鋪底,造海陸區. 了,莫非是蚤狀幼生階段不可用裸缸?. 關於鹽度淡化這件事,真的非常的感謝,在家胡亂想,遠比不上實地勘查實證.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