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北市府在周六中午已啟動北農2.0專案??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沒有)時間3年前 (2021/06/21 00:22), 編輯推噓7(12522)
留言39則, 2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movie (以夢為馬 莫負韶華)》之銘言: : 台北市政府在幾個小時前表示 : https://reurl.cc/bXl5p6 : 發布日期:110-06-20(周日) : 市府在周六中午已啟動「北農2.0專案」,將由原剝皮寮快篩團隊進駐北農, : 成立前進指揮所。 : 可是我翻開周六的台北市新聞 : "萬華剝皮寮快篩站 執行任務36天後功成身退" : "萬華剝皮寮快篩站解除 新北不跟進還要繼續做" : "高嘉余文....." : 完全沒有北農2.0 : 什麼時候周六已經啟動北農2.0 12點過了 星期五就有注意到北農的事情 然後星期六持續監測北農2.0 18號的防疫記者會就有提到這件事 翁震炘說6月17號跟今天6月18號停工 然後三級警戒也又做應變措施 以及引進體溫感測器 黃珊珊說也有將人員帶去快篩站去快篩 北農最後也有發出新聞稿 說明一切的情形 個人是覺得不用太擔心台北市 台北市該注意到的也都有注意到 已成立前進指揮所 也會請王必勝一同前往 控制疫情 2021.06.18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北農確診事件》 記者: 北農員工確診18人,但進場拍賣的承銷人傳出確診數量更高,因每天進場拍賣的兩個果菜 市場承銷人高達一萬多人,是進場採買,北農也沒辦法確認承銷人以及其家屬是否有確診 狀態。 市府針對承銷人的部分是否有掌握?另外是否會對外提供名單,或者是在果菜市場設快篩 站,消除外界的疑慮? ----------------- 黃珊珊副市長: 果菜市場有關農產運銷的部分還有漁產公司,我們在上個禮拜已經由他們本身…他們自己 都到我們的快篩站去快篩。 農產公司他們篩檢出了197個人,目前有2位陽性,那農產公司確診的確是18人,但是 #這 18人從5月12號到6月14號,也就是他 #跨越了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有一些 #在5月份的 其實他們到目前都已經解隔離了;那新近發生的確診都已經按照規定匡列、隔離。農產公 司他們篩檢出了197個人,目前有2位陽性,那農產公司確診的確是18人,但是 #這 18人從5月12號到6月14號,也就是他 #跨越了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有一些 #在5月份的 其實他們到目前都已經解隔離了;那新近發生的確診都已經按照規定匡列、隔離。 那目前為止,有8位他的戶籍是在新北市,是由新北市來負責匡列跟後續的追蹤;那有10 位是在台北市,在台北市的部份我們也是依照相關規定,有對他們做匡列跟隔離。 那公司今天有開記者會說明公司的處理方式,主要是…他們今天比較質疑的是包裝的部分 ,那包裝的部分一旦發生的部分,我們馬上就做完相關的清消,所以場域的部分並沒有任 何的問題。 重點是承銷人士就像我們果菜市場的消費者一樣,他到這邊來訂貨買貨,但是承銷人的數 量的確是非常的龐大,所以還是回到原點,就是如果有當天的承銷的狀況,我們如果可以 匡列得到就會匡列,那所有的承銷人我們也會通知他說在什麼時間點有什麼樣的確診,然 後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希望他出來快篩。 但目前為止,政府還是沒有強制快篩的權利,我們也希望這個部分將來有機會讓這些可能 的接觸者也應該要來快篩。 ------------------------------------------- 2021.06.18 北農記者會 總經理翁震炘: 從5月11號開始的話,我們就是二級警戒開始,我們批發市場每個出入口就開始管制,就 是包括要戴口罩、手套、護目鏡等等,都要求到每一個入場都要量體溫。 那後面我們一直到5月…就是到現在,一樣都是實名制,貼貼紙或是噴酒精消毒,那這一 塊都非常務實的去做。 那5月15號開始,就是雙北開始進入三級警戒: * 那我們拍賣台的____就開始拉起 #拒馬或是警戒線,那要避免承銷員聚集在拍賣場 * 那另外也要求他們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就是 #以手勢來競價,不要圍在這個拍賣場 * 比較重點的就是應該會有人聚集的問題。那我們 #把拍賣場的拍賣台分散,就是分區分 流,然後分到各個區域裡面,讓那個仁不要去聚集 * 最重點的是 #一定要戴口罩,那我們的拍賣員、承銷員一定要戴口罩,那所有的人全程 都要戴口罩 * 在拍賣場裡面是不得飲食 * 我們的拍賣員,包括護目鏡、手套 * 每天拍賣台一定要去做好消毒 另外就是零批場的問題,零批場就是每天進進出出的很多人,我們除了要求要戴口罩,另 外就是出入口我們把它 #收到成爲兩個出入口,就是讓他這個人不要去聚集,管制這個人 流,那特別在6月上個禮拜開始實施 #單雙分流,讓人潮減少。都有量體溫的部分,甚至 引進體溫感測器。 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我們的確診,我們有分兩塊,因為我們公司不是同一個場域,漁市場在 萬大路,萬華區的萬大路那邊,那個區塊大概有五公頃多。 那我們從5月11號到5月17號有_____,那我們趕快請他去居家隔離、去做快篩,那5月20號 他有確診,那當然就是依衛生防疫的指引,我們趕快採他的同心圓往外陸續去篩檢,那同 時衛生單位當然他會濾掉,然後會匡列,那我們開始往外去匡。 那到5月我們新莊有3個是萬華活動史、3個是家戶感染,那另外有1個駐警他是另外一個區 ,那就總共7個。那從520那個案例開始,一直到端午節,我們去篩了45個,就那7個。 那到了端午節,我們前面可能有無症狀的感染者,所以在端午節前的一、兩天,我們全部 載217個全部再去篩一次,那有2個(快篩)陽,不過PCR是陰;有2個是快篩陰,後面又轉(P CR)陽。所以多了這2個。 我們可以看到市場的圖表,前面是7個,那後面我們這一段時間再去篩,篩出了2個,那剛 開始都是快篩是陰,那後面PCR轉陽,確診。 那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的第一市場,那這個OK,就是前面這幾個,那一群感染的確診者外 ,那後面再去篩出2個所謂的…他也沒有症狀,這個也是9個。 那另外就是大家這幾天比較關心的,就是我們另外在公司的四樓,公司的四樓就是在中山 區這一邊,那這裡有一個營業部,那四樓有一個果菜包裝中心,那這個跟各位再說明一下 ,就是前面我們都沒有這個確診案例,一直到5月28日的時候,有一名員工他有確診,那 這個最主要是他的先生5月25日就確診,那他在家隔離,5月28日的時候他接到衛生單位通 知他有確診,那我們公司趕快就是同心圓往外去匡列他的密切的接觸或是…最主要是他有 同車,一起搭車的問題,往外去篩,那到了5月30日,就是篩了2個確診,我們趕快去篩, 再檢出了3個,那總共就是6名員工,他同車或是密切接觸的確診,那我們就陸續全部篩, 到了6月12號、13號的時候,我們再篩出了3名無症狀的確診,後面我們全部把117名的員 工全部都完成篩檢。 那我們的包括從…從確診開始,我們每一天都內外的全面大消毒,包括可能他接觸的物品 、____、或是他可能摸到的地方,都全面消毒。 另外我們特別去協調我們的上下游,昨天6月17號跟今天6月18號停工,全場域再一次的淨 空大消毒,#工作人員在停工日我們會安排再篩一次,那希望我們找出無症狀感染者。 (中略) 記者: 北農被累積確診18人,但內部員工反應有抽換匡列名單一事,並且隱匿疫情。議員也質疑 篩檢速度過慢,沒辦法有效控制疫情。 總經理翁震炘: 這個是這樣,有確診衛生單位會通知,他會匡列,那他會問確診者你到底跟誰比較密切接 觸,那確診者會跟他講。 那這些名單,衛生單位就會來匡列,那這些匡列名單都是衛生單位提供,那不可能去換、 也沒必要去換,就是該隔離的要隔離,這個沒有所謂的抽換名單的事情。 那另外說篩檢的速度過慢,是這樣,我們是同心圓往外篩,把那個人的感染者找出來,那 大部分是全部都篩,#漁市場217位全部都篩過,除了確診案例還在家隔離以外,那營業部 也是一樣,就是把他可能接觸的感染者找出來,全部再篩一次,沒有所謂的慢,那我們為 了要快,所以 #漁市場的員工就就近到剝皮寮的快篩站,#專案去篩。 ---------------------------------------------------------------------------- 北農新聞稿: 針對媒體報導,臺北農產公司(簡稱北農)果菜包裝中心員工染疫,影響蔬果包裝供應一事 ,北農今(17)日表示,本公司果菜包裝中心所有員工,已於近日完成全面快篩及PCR檢測 ,一切依防疫規定,檢測結果安全方可進場作業。北農以最謹慎的態度面對疫情,也希望 大家多吃蔬菜、水果,增強免疫力,切勿因以訛傳訛的訊息影響大家正常生活及消費。 北農提供給全聯由產地源頭包裝好蔬果,人員並無直接接觸蔬果之疑慮。確診者與接觸匡 列者已隔離未上班,公司供應給全聯小包裝蔬果皆由經過篩檢無虞之同仁負責分貨。另己 協調上下游廠商,6月17、18日全面停工1至2天,全場域再淨空加強消毒,工作人員於停 工日,全部再安排篩檢一次,採取高規格防疫,確保作業場域安全。本公司自5月15日起 ,每天內外場域全面清潔、大消毒,場域包括拍賣場、零批場、物流包裝場、停車場、辦 公場域及北農嚴選門市四周環境及各種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器具、設備等,每個環節都 逐一消毐、不敢鬆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18.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24206138.A.FF9.html

06/21 00:23, 3年前 , 1F
都獲得控制了,難怪早早宣布不開疫情記者會
06/21 00:23, 1F

06/21 00:23, 3年前 , 2F
噓id
06/21 00:23, 2F

06/21 00:23, 3年前 , 3F
一切都在阿北掌控中
06/21 00:23, 3F

06/21 00:23, 3年前 , 4F
辛苦了
06/21 00:23, 4F

06/21 00:24, 3年前 , 5F
今天的快篩陽性率1.1% 13個陽,覺得篩太少了
06/21 00:24, 5F

06/21 00:24, 3年前 , 6F
辛苦了!原來都在意料之內~
06/21 00:24, 6F

06/21 00:25, 3年前 , 7F
可防可控,阿北政績+1
06/21 00:25, 7F

06/21 00:25, 3年前 , 8F
一切掌握中(18日的新聞)
06/21 00:25, 8F

06/21 00:25, 3年前 , 9F
風向不是市府之前都沒講嗎
06/21 00:25, 9F

06/21 00:25, 3年前 , 10F
加油
06/21 00:25, 10F

06/21 00:25, 3年前 , 11F
你真的有看你貼的一萬字嗎
06/21 00:25, 11F

06/21 00:25, 3年前 , 12F
可以苗栗一波流
06/21 00:25, 12F

06/21 00:26, 3年前 , 13F
裡面哪裡有剝皮寮快篩團隊進駐北農
06/21 00:26, 13F

06/21 00:26, 3年前 , 14F
逐字稿呢?
06/21 00:26, 14F

06/21 00:26, 3年前 , 15F
哪裡有到北農成立前進指揮所
06/21 00:26, 15F

06/21 00:26, 3年前 , 16F
沒有逐字稿我可是不信的喔
06/21 00:26, 16F

06/21 00:27, 3年前 , 17F
沒有強制篩檢的權利???
06/21 00:27, 17F

06/21 00:27, 3年前 , 18F
周六成立北農2.0結果快篩站星期一才成立 呵呵 好一個控制
06/21 00:27, 18F

06/21 00:27, 3年前 , 19F
之中
06/21 00:27, 19F

06/21 00:28, 3年前 , 20F
阿北:可防可控
06/21 00:28, 20F

06/21 00:28, 3年前 , 21F
禮拜天晚上就從18跳到45人了
06/21 00:28, 21F

06/21 00:29, 3年前 , 22F
這ID…
06/21 00:29, 22F

06/21 00:29, 3年前 , 23F
最多人關注的市府記者會在幹麻
06/21 00:29, 23F

06/21 00:29, 3年前 , 24F
台北加油
06/21 00:29, 24F

06/21 00:30, 3年前 , 25F

06/21 00:30, 3年前 , 26F
你覺得有多少人沒事會去看北農
06/21 00:30, 26F

06/21 00:31, 3年前 , 27F
我是覺得該強制全篩一遍
06/21 00:31, 27F

06/21 00:31, 3年前 , 28F
新聞說周五 柯 就決定 1530 柯男碎嘴秀 緊急停播 ?
06/21 00:31, 28F

06/21 00:42, 3年前 , 29F
18號...然後今天就失控了,蘋果直接寫北市hold不住,農
06/21 00:42, 29F

06/21 00:42, 3年前 , 30F
委會跟指揮中心出手啊
06/21 00:42, 30F

06/21 00:49, 3年前 , 31F
要等台北市要等多久,垃圾4%
06/21 00:49, 31F

06/21 00:55, 3年前 , 32F
請問北農爆發群聚,相關人員要隔離幾天?3+11天?還是14
06/21 00:55, 32F

06/21 00:55, 3年前 , 33F
天?
06/21 00:55, 33F

06/21 01:02, 3年前 , 34F
呵呵,去看看北市議員們接獲陳情的說法
06/21 01:02, 34F

06/21 01:02, 3年前 , 35F
藍綠議員都有
06/21 01:02, 35F

06/21 01:08, 3年前 , 36F
嗚嗚,台北加油,那些唱衰仔閉嘴
06/21 01:08, 36F

06/21 01:26, 3年前 , 37F
你貼的剛好都打臉柯市府,完全放任北農疫情一個月,只
06/21 01:26, 37F

06/21 01:26, 3年前 , 38F
顧3:30開布道會,還大言一個月清零,清到哪裡?
06/21 01:26, 38F

06/21 04:52, 3年前 , 39F
不管啦,出事點在北市,先高潮一波啦
06/21 04:52, 39F
文章代碼(AID): #1Wpsiw_v (Hate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Wpsiw_v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