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花大錢清淤這件事已回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唉)時間5年前 (2019/07/19 19:07),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我想問間事 下雨太大不是都會有人孔噴飛的新聞嗎? 這代表底下的壓力太大了 那這個壓力這麼大,會把淤泥衝走嗎? 好奇問? ※ 引述《waggamsn (那位路人拿了我的錢包)》之銘言: : 先說我沒有專業工程背景, : 歡迎行家指教。 : 根據新聞上面說過去高雄清淤預算兩千五百萬, : 韓總特別花第二預備金六千五百萬清淤, : 那麼加在一起九千萬相當往年近四倍預算, : 如果下水道淤泥是取之不盡, : 花多少錢挖多少頓, : 那清淤成效超過過去三年量很合理, : 但這也表示一點: : 高雄過去並沒有哪一年完全把淤泥清乾淨。 : 這點就有幾種可能: : 1. 不清乾淨有重大危險,但是就想省錢。 : 2. 沒有清乾淨只有定期清一定程度其實沒差。 : 3. 清乾淨實際排水效益增加不多, : 乾脆省錢。 : 所以要怎麼思考清排水道淤泥能不能增加排水呢? : 清淤後淹水其實過去新聞就報過一次, : 局處澄清和鄉民討論的結果是: : 排水孔有固定排水速度, : 雨大就會淹水,但是清淤可以讓淹水快速消退。 : 這邊的運作原理或多或少可以用一般家用洗手台模擬, : 一般洗手台水打開,除非水流直直往排水孔下去, : 要不然一定會有淺淺一層幾毫米的水, : 水流到排水孔要時間, : 這是如果拿一大桶水倒下去,那勢必會淹起來,再慢慢消下去。 : 現在問題是,如果把排水孔底下的水管換成兩倍粗,那麼積水消去速度會變快嗎? : 可能不盡然,因為排水孔水流寬度固定就那樣,和底下水管沒關係。 : 如果高雄下水道完全清乾淨是0, : 完全塞滿是100, : 顯然過去高雄政府不是清到0, : 而是某個範圍,例如30~40, : 每年只會多10的淤泥,就只清到30就好, : 韓總一口氣要清完到0, : 下水道空了,但是裡面排水會變快兩倍嗎? : 我也不知道,就算你給我詳細高雄排水系統的規格, : 我也沒辦法去跑電腦計算, : 但只能說雖然花了將近四倍錢,排水的效率不見得就是四倍。 : 再來要評估這個花第二預備金的政策是不是好的, : 但是要評比一個政策好壞現實上很難完美做到, : 最理想的是到一個沒有該政策的平行世界, : 看看哪邊高雄過得如何。 : 比方說現在很多人說蔡英文做的爛, : 但是你不能和馬英九比較, : 真正要比較要和朱立倫當選三年的台灣比較, : 你說友邦減少,難道朱立倫當總統就不會減少? : 所以其實你很難說真的去比較政治好壞, : 大多只能去猜測估計。 : 然後是機會成本的概念, : 當初追加六千五百萬清淤是用第二預備金, : 要比較就要比較把錢花在其他地方的可能性, : 韓總說清淤有利排水, : 那麼如果六千五百萬拿去整治排水孔, : 引進吸水排水路面材質,所得到的效果會不會更好? : 吸水路面不是黑科技, : 北部某個沒人喜歡的市長已經有實施了, : 就算那個市長再沒有朋友, : 你要派團隊去溝通,了解當時那個城市的實施報告, : 或是工程細項和成果評估我相信都有建檔。 : 再來韓總說清淤有利登革熱防疫, : 那麼如果當初六千萬拿去防疫, : 特別的是因為直接挪用第二預備金防疫, : 就省了過去幾個月因為公文系統出包的延遲, : 讓高雄早一兩個月花錢防疫, : 事後去跟中央討錢再把預算花在治水, : 那麼這樣高雄登革熱疫情是否會減少? : 大家會不會過的比較好? : 如果一個政策下去,只報導我做了什麼, : 沒有好的效果評估, : 沒有完整說明必要性, : 只是拍照片了事, : 那這樣第二預備金少了一大塊真的是好的政策嗎? : 雖然沒有直接比較的方法, : 但我有希望有更多證據資料說明, : 花六千五百萬清淤到底是不是 : 「把錢花在刀口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254.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63534421.A.3FB.html

07/19 19:11, 5年前 , 1F
有堵塞才會衝破人孔蓋 也就是說水壓衝
07/19 19:11, 1F

07/19 19:11, 5年前 , 2F
不破堵塞
07/19 19:11, 2F

07/19 19:34, 5年前 , 3F
第二預備金都花得差不多了 治水還只有
07/19 19:34, 3F

07/19 19:34, 5年前 , 4F
這成效喔!廢
07/19 19:34, 4F
文章代碼(AID): #1TCQHLFx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CQHLFx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