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喜歡港劇的原因

看板HK-drama作者 (momo)時間12年前 (2012/06/23 21:06),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看完eping601的文章後,也來補充一下廣東話的有趣之處: 1. 廣東話中有許多俚語是普通話中沒有(表達方式完全不一樣)的, 但有些則是有微妙的差別, 例如我們會說:八字都還沒有一撇, 但廣東話中則是說:十畫都未有一撇 這類的差別會讓我覺得很好玩。 2. 雙關語我有個印象很深的例子。 廣東話會用「食死貓」來比喻吃啞巴虧,所以有時候港劇中會拿來做哏: A吃了個啞巴虧,不知情的B從廚房走出來跟A說:「夠鐘食飯喇」 B:「我食死貓都食飽啦!」XDDD 說到我喜歡港劇的原因,想來想去好像也是因為廣東話。 小時候家裡電視頻道只有三台:07、09、11,第四台好像是在10, 這一台播的港劇一次都是2小時,且是粵語播出,好像都是播古裝劇比較多, 看著看著,我是先發現廣東話和普通話之間的發音規則(懶得打,有機會再補充吧), 也慢慢發現自己聽得懂,再過一陣子突然發現自己會說了,到香港用的當然也都是 會被認為是香港人的粵語。 很多人覺得廣東話講起來像在吵架,但其實我覺得那只是說話方式的關係, 其實廣東話發音是很美的,聽聽廣東歌就知道了,推薦鄧麗欣的慢歌。XD 有一陣子,我一定要聽到廣東話,當天才睡得著,所以即使手邊沒有新港劇可以看, 也寧願看一下已經看過的港劇才甘願睡覺。 ※ 引述《eping601 (莫)》之銘言: : 我也來發表一下我喜歡港劇的原因 :) : 就單純因為廣東話... : 我本身不是從小就看到大的港劇迷,大學時偶然在版上看到港劇《金枝慾孽》在香港紅遍 : 大街小巷,於是好奇想看看這部的魅力到底在哪?對於港劇,記得小時候曾看過電視播的 : 國語版《真情》、《尋秦記》和古天樂版《新神雕俠侶》,那時只是覺得好看但還沒有到 : 著迷的程度。回想起剛看《金》劇,開頭時被如妃咄咄逼人的快言快語嚇到了,還因為跟 : 不上字幕而倒轉重頭再來過呢!覺得廣東話的語氣、方式、語調真是有趣又好聽,不同於 : 我們台灣人。 : 之後因為《金》劇實在是太好看了!煲完後我一整個失落,想再找其他港劇來填補我空虛的 : 心靈,週而復始,故至此沈迷於港劇的漩渦裡無法自拔,一方面也是研究可愛的廣東話, : 一方面也因為港劇的明星合我胃口,所以煲到現在已經八年,香港也去了三次,到過無數 : 港劇場景,也學了一口讓本地人分不出口音的廣東話,我可以說都是港劇改變我一生的興 : 趣嗎?XD : 對於港劇,其實我問過學長或同輩的朋友,他們對港劇最後的印象都停留在《大時代》和 : 《創世紀》,特別是現在吹起哈韓風,加上平日的流行資訊都來自於電視,加上港劇多了 : 許多新面孔所以也不會特別注意,有些人甚至還說港劇給人一種老老的感覺(Orz)。而觀看 : 現在電視台播的港劇,畫面看起來太暗,重點是國語配音根本配不出該有的聲音跟感情, : 我這港劇迷看電視台播的港劇都已經提不起興趣了,更何況其他人?因為我曾看電視台播 : 的《棟篤神探》國語版,真的不覺得棟篤神探在這樣情況下會好看,尤其是黃子華的那種 : 幽默,更是只有聽原音才可體會得到!雖然知道電視台播國語發音是為了商業考量無可厚非 : ,但是更深一層想,反正台灣人幾乎都在瘋日韓劇,改成播粵語優惠港劇迷也無妨吧~ : 再來分享一下,為何看港劇得到的笑點總是比普通話多...^^ : 1)廣東話有很多的語尾助詞,而且語氣會拉長。ex."o架啦"、"添"、"呀"、"嘅"、"o者" : 2)有些語跟詞在講話時會用一種字就搞定。ex."野"是指東西,可以用來代表很多事情。 : "鬧事"→"玩野" ; "買東西"→"買野" : 3)同樣是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講法,即是語詞先後大調轉(我自己命名的XD)。 : ex.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這三個詞在說話的順序 : 可以相互調來調去,而這種說法在台灣好像並不多見~ : 4)字幕上打的字跟演員說的話不太符合,但意思相同,有時是他們剛好在說歇後語、俗語 : 或諺語。ex.中文字幕打"這件事難度很高",事實上演員說的是廣東話『難過倒掛金鉤』( : 中文意思是這件事比倒掛金鉤還難);字幕打『刀切豆腐兩面光』,實際上諺語說『一家便 : 宜兩家著』(廣東話"著數",亦即有得益之意) : 5)因為香港是舊時英國的殖民地,故當地香港人說話會滲雜英式的英文。 : ex.number→"ㄌㄢ ㄅㄚ/"、last→"ㄌㄚ ㄙㄧ/"(對我來說真是太迷人了) : 6)劇中演員講話若涉及某些專有名詞,會更改一字避免嫌疑或純粹好玩:如香港有名 : shop("米蘭站"→"芥蘭站")、某某品牌商店("Gucci"→"孤寂";"Ferragamo"→"飛甩雞毛 : ";"屈臣氏"→"屈人寺")、人名("西城秀樹"→"東城肥樹"),亦有身在甲劇提及乙劇的更 : 改("當四葉草碰上劍尖時"→"當夏枯草煲到乾水時")。ex.港劇《高朋滿座》和《皆大歡 : 喜II》就大量參雜這些諧音,所以看此劇之前對香港文化有些許認識,會得到更多笑點! : 當你聽出諧音真正所指時,你會不由自主會心一笑! : 7)同上,劇中對白可能會出現雙關語、法律和警察的專業常用術語,或是古代名詞等融入 : 日常生活中,這也是我堅持看原音的緣故,如此方能掌握到笑點!!ex.廣東話的『開窗』 : 音似『開槍』,所以說如果用普通話來詮釋不是會讓人摸不著頭緒嗎? : 以上都讓我覺得新鮮有趣,以及提供給我繼續看港劇學習廣東話的動力~~ : 還有廣東話裡常中英文夾雜也是迷人的因素之一! : 舉個例子 : 1."控訴"這詞,香港人會說"落charge" (charge即是控告之意) : 2.bid="拍賣、網拍" : (例句:我想將呢樣野擺上網bid。<中文>我想將這樣東西擺上網競賣。) : 3.discount="折扣 : (例句:呢件杉有冇discount呀?<中文>這件衣服有沒有折扣呀?) : 4.另外法律、警察等題材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術語及英文縮寫(例如:行beat=巡邏) : 又因為港劇幾乎是TVB台一黨獨大,有時候A港劇裡的電視便會播放著B港劇,全家人一起 : 討論著B的劇情,非常有趣!而且會滲入一些梗,比如每年舉辦一次的" 萬千星輝賀台慶 : "; 或是形容一個人演技很好,戲中人物便稱他為視帝或視后,非香港人有時候很難明白 : 笑點。除此之外,地名,香港島與九龍半島是隔一個海的,劇中人物在中環若要到對面的 : 旺角,就稱這為"過海"。 : 再舉個例子 : 在《on call 36小時》前面幾集,馬國明因為行事大膽而被罰封刀,他的好友郭政鴻和袁 : 偉豪趕到九號碼頭開解他,其實郭和袁都有約,開解過程中一直偷看時間,其實馬國明也 : 知道,而當馬國明一說其實不用朋友來安慰時,郭和袁馬上把手邊的啤酒丟在椅子上走人 : ,馬國明此時笑笑地說"厚...罰你們一千五百元..." : 為何罰一千五百元呢,因為香港隨地亂丟垃圾要罰一千五百元XD : 所以我強烈認為了解香港文化,更能體會港劇的美妙!! : <(___._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5.140

06/24 00:28, , 1F
我也是天天一定要聽到廣東話或廣東歌才甘願入睡的港劇迷 :)
06/24 00:28, 1F

06/24 02:55, , 2F
我也喜歡聽港劇睡覺~~好好入眠喔
06/24 02:55, 2F

06/24 04:14, , 3F
我每天下班都"送飯+煲劇"--->數年來的HAPPY HOUR!^^
06/24 04:14, 3F
文章代碼(AID): #1FvRz8XE (HK-dram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vRz8XE (HK-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