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醫說肥胖是體內濕氣重有科學根據嗎

看板Gossiping作者 (nut)時間2年前 (2021/11/16 18:51), 2年前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52/57 (看更多)
※ 引述《DaiRiT (QSOFA)》之銘言: : ※ 引述《nutritioner (nut)》之銘言: : : 很好,簡單腦醫師終於反省到了自己曾經硬把話塞入別人口中了XD : : 我曾經很努力地想要教育你,經脈並不是單單等於動脈而已,而是眾多組織 : : 的綜合,但是呢,你這種人根本完全不受教,最後還是根據自己錯誤的認知" : : 經脈就是動脈,動脈就是經脈"然後聽到我講說"人死是劇烈變化,脈象必然消 : : 失,經脈可能移位(儘管是移個幾毫米旁人無法看到)",你就自己套成了" : : nutritioner 說人死之後動脈會憑空消失,大體解剖學完全不及格"這種說法 : : ,然後擺出一副高高在上好像全世界就只有你學過解剖學一樣羞辱別人,請問 : : 這是學術討論的正確態度嗎? : 我拿得出證據,而你沒有 我已經證明過了,沒有眼睛的人,是看不見甚麼證據的 : 我沒有亂塞話到你口中,亂塞話到別人口中的是你 : 你前面講的是「經脈現象」不是「脈象」,你沒有定義出什麼是「經脈現象」我當然認為 : 經脈現象就是動脈走向,因為古人說的「經脈」就是「動脈」就是「氣管」 所以囉,說你就是霸道狂妄自己愛怎麼想就怎麼想, 哪裡說錯了呢?沒關係,你愛怎麼想都可以,"經脈現 象就是動脈走向"這十個字就是你說的 你就拿大聲公去向世界宣布那也是你家的事,不關本人的事 : 有修過大體解剖的就知道神經血管相對位置在大部分人是差不多的,相對位置指的是動脈 對,有修過大體解剖的都是差不多先生,其中你最差 不多你滿意了吧XD : 從哪裡出來在哪裡分支、某某靜脈走在某某動脈旁邊或下面,除非有variation,不然都 : 可以用解剖概念去了解大部分人的解剖構造,就是因為死後不會劇烈變化,A大體老師的 死後不會劇烈變化,那只是你說的,你就是我說的,只 相信自己眼睛看得到的部分然後還要霸道去禁止別人 想要研究採用眼睛看不到的部分,這部分就是中醫認 為的,只有活人才有的脈象臟象,說你霸道狂妄哪裡不 對? 喔對了,D大醫師以後要是手頭上不幸還是醫死了人, 請一定要跟病家喪家說:死後沒有劇烈變化啦,你們 趕快領回去就是了,反正差不多嘛"XD 嗯沒關係,你是西醫嘛 : 某某動脈到了B大體老師一樣能判斷出來,如果會劇烈變化那都不用學解剖了 對你就是判斷出來了都是同一根名字的死人動脈,可 是呢,A跟B兩個都已經是死人,你卻沒有任何證據他 們的血管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狀態也都一樣,然後中 醫想去研究他們是活人時的狀態,卻被你霸道禁止 : 所以很合理推論,古代中醫師在活人身上摸到脈搏、動脈的位置,在死人身上位置是差不 : 多,活人radial artery在哪,死人radial artery在哪 : 你的程度要說我簡單腦還太早了 你只是腦袋裡堆了不少知識而已,電腦硬碟能裝的知 識比你還多得多,你的腦的複雜程度頂多就像電腦硬 碟一樣,憑甚麼不准別人說你簡單腦?再說了,你都可 以狂妄霸道任意否定別人了,那麼別人也可以霸道地 就是要叫你簡單腦啊,有何不對 : : 為什麼你這人完全不受教呢?因為你只願意看自己願意看的東西,例如王清任 : : 的(所謂客觀的)死刑犯屍剖結果,儘管別人已經告訴你,王的客觀觀察雖然有 : : 貢獻,但是也有錯誤,畢竟他也只是中醫發展長河中的一員而已,但你就是不聽 : : ,我都已經要懷疑你是不是王清任的嫡傳子孫了,只堅信一人,請問這是學術討 : : 論的正確態度嗎? : : 把王清任當上帝拜嗎?還有臉戳基督徒咧,你比基督徒糟糕一萬倍啦 : 我沒有支持王清任,我只是說王清任的錯誤跟過往中醫的錯誤是吻合的 你沒有支持王清任才怪,到現在還在採用他的"動脈即 (氣)管"的說法 : : 不用回頭看清楚,我已經在上一篇承認了你勉為其難地,很生硬地達成了 : : 自圓其說的說法,這一點我認可你,但是請你注意,認可你不等於就要請你 : : 當教授,讓你去宣揚並大力支持你的說法,因為我已經說過了,中醫是一種 : : 藝術性質比西醫高很多的醫學,你很有藝術地完成了一個自圓其說的說法 : : ,就像畫了一幅還可以的畫而已,願意買你畫的人就買,不願意買你也不能 : : 勉強別人,就像我一直回你的六字"那是你家的事" : 我拿得出實證,而且理性分析,你卻拿不出實證,這是最大的差異 你為了反中醫,那些素材早就已經存在硬碟不知道多久了,誰不知道呢 所以有人批你反中醫到當飯吃了嘛,說你是電腦硬碟還真的沒說錯耶 : : 很好,簡單腦醫師,終於稍微有點討論中醫學的樣子了,知道還得多聽聽 : : 別的大家怎樣講,廖育群大師說得很好啊,他同時考量到古人的侷限與今 : : 人之間的想法差異,很勇敢地提出說古人沒有辦法知道攝入人體的空氣 : : 到底是進了人體內的哪個部位,所以才會有你的這些強而有力的引用, : : 給你拍拍手? : : 那廖大師這番說法對不對呢?如果你把古醫家的解剖學知識想得很差, : : 那麼廖大師的這番話就很正確,問題是,古醫家的解剖知識真的有那麼 : : 差嗎? : : 這裡我沒有辦法給你答案,因為那是中醫學史的研究範疇,超出本人的 : : 能力,我只能告訴你,我相信上古醫家就已經有基本的人體解剖能力與 : : 知識了啦,雖然沒有現代生物學課本,但是從吐納會造成胸臆起伏也知 : : 到攝入之空氣是進入了亭亭華蓋(也就是肺),不要把古人想成那麼笨好 : : 嗎? : : 所以廖大師說得很好這大家都承認,但是說得對不對,大家只能說"沒說 : : 錯",沒有人敢肯定他絕對是對的,要是他絕對對,中醫豈不就從此完全 : : 定於一尊?你想有可能嗎? : : 或許你會想,那中醫怎麼甚麼事都不敢絕對判對錯?有夠孬的!這個抱怨 : : 可以成立七成,但是另外三成你要反向想成,沒有絕對對錯才是優點啊, : : 至少不會養出像你D大醫師這麼狂妄的醫師不是嗎?本來越複雜的事就 : : 是常常沒有絕對的對錯啊,這才是合理的 : 我們再看一次《素問 經脈別論》裡怎麼講: 沒有甚麼"我們",這裡還稍微能對你講的這些事能談論的人 都不屑和你談論,我也沒有義務陪你,因為我的目的早就達到 了 :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 -> 吸入胃中的空氣,一部分輸送到肝 :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精 : ->吸入胃中空氣,另一部分送到心臟,吸入胃中的空氣與食物的精微就在血管中跑 : 精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 : 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 -> 同時血管的氣又跑到肺,肺聯繫到全身各個血管(經脈)………. : 所以古人是這樣想的:氣吸入胃,一部分跑去肝。一部分跑去心臟,跟食物的精微一起在 : 血管中跑。在血管中跑的氣跑去肺,最後由肺經由血管輸送氣到全身。 : 上面再搭配以下的: : 《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 : 《靈樞‧平人絕穀》:「上焦泄氣,出其(胃)精微,慓悍滑疾。」 : ->由此可知運行體內的氣,在胃跟食物昇華為某種氣,然後經由上焦送到心臟,經由血管 : 送到肺之後,再經由血管送氣到全身。 : 古人不具備沒有現代生理學知識,現代生理學講的是呼吸氣體在肺是氧氣跟二氧化碳在肺 : 泡微血管交換,紅血球放出二氧化碳跟氧氣結合帶走,後面就是從肺靜脈回到左心房,再 : 從左心室由主動脈打出去到全身。 : 當然你要拿張景岳在《類經圖翼》寫的來說不是不行,就是跟其他古書對不起來,古書說 : 推動體內運行的氣從胃來,那你從肺吸進的氣體又跑去哪?中醫很多東西古人是各說各話 : ,但近代中醫界又想合理化中醫,才用現代生物學去扭曲解釋 : 不管如何,古人就是認為空氣在血管中跑,而且古人對人體的認知是錯的 : 古人也沒有基本的解剖能力跟知識,如果有就不會有山協東洋自己寫日本第一本本土解剖 : 醫書,因為他身為發現傳統中醫的解剖觀跟真實人體差異太大了,存在著許多錯誤;如果 : 古人有基本的解剖能力跟知識,中醫系就不用學西醫的解剖跟生理了 就讓你的這些說法跟狗吠火車一樣留在版上, 我只要交代一句,這些純屬你的個人見解,那是你家的事XD 恕我少陪 想要告我,居然還開口向我要費用好讓你去蒐證來告我 有這種頭腦的人還不准別人叫你簡單腦,笑死人啊真不簡單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34.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7059871.A.806.html ※ 編輯: nutritioner (101.137.74.19 臺灣), 11/16/2021 19:10:12 ※ 編輯: nutritioner (101.137.74.19 臺灣), 11/16/2021 19:14:00 ※ 編輯: nutritioner (101.137.74.19 臺灣), 11/16/2021 19:19:53

11/16 19:34, 2年前 , 1F
疑?關於神經科對死亡的診斷criteria
11/16 19:34, 1F

11/16 19:35, 2年前 , 2F
是否百分之百客觀怎麼不敢回我,難道
11/16 19:35, 2F

11/16 19:36, 2年前 , 3F
真的怕承認是百分之百就會被我叫AI來
11/16 19:36, 3F

11/16 19:37, 2年前 , 4F
取代掉所有的飯桶醫師嗎?還是不敢承
11/16 19:37, 4F

11/16 19:38, 2年前 , 5F
認其實也有相當主觀的一大部分就跟中
11/16 19:38, 5F

11/16 19:39, 2年前 , 6F
醫沒有甚麼差別了
11/16 19:39, 6F
文章代碼(AID): #1XauqVW6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2 之 57 篇):
文章代碼(AID): #1XauqVW6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