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自閉少年暴走揮斷劍 暖心女同學濺血險瞎!家長怒告串聯逼轉學

看板Gossiping作者 (ILoveMyWife)時間3年前 (2020/12/31 17:5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9/14 (看更多)
身心障礙等級跟基於特殊教育法,由鑑輔會鑑定決定教育資源投入程度與確認其特教生 身分並提供特殊教育服務是不一樣的。 前者是社會福利,後者是教育協助。 前者的判斷標準,基於DSM-5診斷嚴重等級與我國的新制身心障礙者鑑定(ICF)為之。 診斷標準的部分,我列在下面做參考。 https://kknews.cc/health/pyxxag8.html 涉及福利補助,所以通常殘障狀態也要跟其他身心疾病相比,是比較嚴格的。 而,特教,則是鑑輔會鑑定,著重在教育需求,兩個不一定會一致。 https://icsd.chsmr.chc.edu.tw/files/13-1001-4444.php?Lang=zh-tw 至於是否要「等兩年」,據我了解,是可以申請鑑輔會「重新鑑定」的,不過,這樣就 轉特教班,也未必。因為自閉兒各有他的特色與固着行為,但不一定在智能上有很大的 影響,例如高功能自閉症(就是以前的亞斯伯格症),功課可能還好,但對於人際訊息 的判斷有障礙,並且會因為錯誤解讀而有對立行為。 那,在教育部的融合教育政策上,非不得已,實際上是不大可能到特教班的。 http://w12.gtes.tp.edu.tw/barrierfree/photo_14.html 問題其實是出在融合教育的人力跟資源都要更高。除了照護特殊生以外,班上的同學也 要學習如何與特殊生相處,這個疾病的本質、常見的行為、因應的方式,而在一些比較 容易出狀況的場合,也要考慮是否要抽離上課,或是合併醫療(藥物或心理治療)。 例如,有些自閉兒對於環境很敏感(吵雜的環境、高頻的噪音),如果校外教學的地點 有這樣的環境,或是某些課程過於吵雜嬉鬧,就要考慮是否抽離;,有些自閉兒對於肢 體碰觸很敏感,關心的時候,就要減少肢體碰觸的可能;而自閉兒對於社交訊息經常有 誤讀的情形,就可能要合併醫療、特教資源來訓練。 李永樂老師的視頻把這個特色講得很簡白,可以參考。 https://youtu.be/OTYMqaiJLwg
臺灣的問題在於理想很崇高,資源很稀薄,業內都知道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工時長、 收入少、國家不重視、也有些人希望精神科醫師不要進入校園,擔心孩子被污名化,要 做融合教育,很難像有的國家醫療教育整合得很好。 而,隨班融合,不是只有照顧這個孩子,也需要教導跟協助其他的孩子,也需要跟不同 家長溝通凝聚共識,教育現場有多少餘力做這個事情,我很懷疑。 事情發生,我是建議重新評估,是否要轉學也不必急於一時,我孩子班上也有,學期間 有對我孩子口出威脅要殺人,我們關心的時候,對方家長剛開始很防備,我表明是要一 起想辦法來幫助這個孩子,目前有增加輔助人力、銜接醫療與幫忙找治療師,情形似有 好些。提供做為參考。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N96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88.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9408279.A.F72.html

12/31 17:54, 3年前 , 1F
似有好些?所以你其實也不能確定對方是不是有好轉?
12/31 17:54, 1F
文章代碼(AID): #1VxPyNzo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VxPyNzo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