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冷空氣下降為什麼是平地熱高山冷...

看板Gossiping作者 (ken)時間3年前 (2020/12/29 09:49), 3年前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引述《allbs (喵嗚)》之銘言: : ※ 引述《rick102233 ()》之銘言: : : 我朋友問的 : : 高山離太陽比較近 : : 熱空氣也會上升,應該會更熱 : : 實際上卻是高山比較冷 : : 平地比較熱 : : 冷空氣下降是不是騙人的 : 太陽在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49,597,871公里 : 以地球最高的山來說,不到9公里 : 太陽照到地球平面和山頂的距離分列如下 : 149,597,871 : 149,597,862 : 區區9公里,對日射的熱量差距根本沒意義 : 溫度的本質在微觀上是是物體分子和原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宏觀表現。 : 原子和分子本身會有移動的動能、振動的動能、旋轉的動能 : 把這些能量合併測量就是溫度 以上的解釋都很好給你拍拍手 : 高山上空氣稀薄: 以聖母峰來說 : 因為空氣只有平地的1/3,雖然每個空氣分子/原子速度比較快,但是總數只有少1/3,所 聖母峰空氣稀薄這句話是對人的感受而言, 主要是氧氣濃度低呼吸有困難 但是聖母峰的空氣不可能只剩三分之一, 要不然當地大氣壓力豈非只有兩百多mmHg ? : 以空氣中的總能量比平地低 高山上總能量低除了空氣分子量較少以外, 分子平均動能也是較低沒錯 並不是平均高但總數少所以總能量低, 是兩個都低 : 加上純白的環境會反射陽光輻射 不下雪的高山仍然氣溫低於海平面, 每一千公尺高度大約降六度 高山上氣溫低在維基百科是說"絕熱冷卻"效應, 意即熱空氣上升對周圍做功 但是又沒有能量補充所以降溫, 但我認為這說法不夠好 我認為真正造成地表溫度比較高的原因是溫室氣體效應 溫室氣體像是二氧化碳之類的在地表的量最高然後隨高度遞減, 當地球吸收太陽 輻射之後會向外輻射能量, 這叫長波輻射, 而溫室氣體會吸收長波輻射造成溫室效應 : 下面2個實驗 : 第一個驗證PV=nRT : 在透明管子內塞入棉花 : 一端封死,由另一端用力把空氣迅速壓到底 : 空氣的體積極速縮小,其他條件不變, : 對棉花造成的是溫度、壓力急速上升的效應 : 結論是會看到棉花會自燃 : 第一個是UE=NTR : 如果只有UE時,佑樹就會很冷清 : 但是只要UE的好朋友加入,佑樹會很自然的吸引UE的好朋友們 : 每一個獸族好朋友最終都會對UE狗面 : 所以說這些獸族的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6.102.1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9206585.A.9EB.html

12/29 10:04, 3年前 , 1F
一千公尺降六度就是絕熱膨脹 因為還要扣掉水氣凝結放熱
12/29 10:04, 1F

12/29 10:04, 3年前 , 2F
當然還有其它影響因素 但從結果來看只能影響小數點後面
12/29 10:04, 2F
有可能吧, 但是如果只考慮絕熱膨漲, 那問題就變成 6400公里地表面的球殼層體積 比起 6401 公里高空的球殼層體積小, 小的幅度大到足以使空氣在絕熱膨脹時降溫 六度! 我是蠻懷疑的, 不過這個可以計算再說 我之所以懷疑是因為 6401 比 6400 只大了 1/6400 這麼小的幅度, 算體積還要平方 , 那等於兩層體積差只有百萬分之一的等級, 這種等級的絕熱膨脹能讓溫度降六度?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13:08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19:45

12/29 10:15, 3年前 , 3F
這個模型只在對流層內有效啊 其它因素影響又不是固定的
12/29 10:15, 3F

12/29 10:16, 3年前 , 4F
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原本忽略的項目可能就有必要加進來
12/29 10:16, 4F
是啊, 問題是對流層厚度就十來公里而已, 這種變化相對於地球半徑比例太小了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22:19

12/29 10:23, 3年前 , 5F
人類活動包括飛機 絕大多數都在這個範圍內 氣象也是啊
12/29 10:23, 5F

12/29 10:24, 3年前 , 6F
平流層的模型就是臭氧吸紫外線 因為那個影響幅度才大
12/29 10:24, 6F
是啊, 所以我認為跟大氣化學比較有關啊, 而非單純的物理氣體膨脹力學啊 那對流層底最顯著的就是溫室氣體啊(CO2, 水氣等等)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28:19

12/29 10:29, 3年前 , 7F
再往上就真的連空氣都快沒了
12/29 10:29, 7F

12/29 10:30, 3年前 , 8F
模型就擺在那 跟理想氣體絕熱膨脹結果非常接近
12/29 10:30, 8F

12/29 10:30, 3年前 , 9F
只需要修正水氣而已 其它項目甚至沒算
12/29 10:30, 9F
那就再找看看有誰估算過囉, 我只是很懷疑他, 並沒有說他不對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32:10

12/29 10:35, 3年前 , 10F
https://bit.ly/2KAd4xD 這其實就是學氣象的人估的模型
12/29 10:35, 10F

12/29 10:37, 3年前 , 11F
聖母峰上氣壓確實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啊
12/29 10:37, 11F
這個可以查看看是氧氣分壓三分之一還是總氣壓三分之一, birdy大你付的連結提到只是 "adiabat"而且只給結果沒有提假設過程, 提到 adiabat 可稱之為絕熱, 但並不 一定有"膨脹", 不過他既然提絕熱, 那就是不考慮長波或地熱等等其他熱量來源也是 沒錯, 或許維基的說法"絕熱冷卻"指的也是這樣, 但是它又有提氣壓降低並且擴張 說起來也是蠻難理解到底他想說什麼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47:04 ※ 編輯: kennings (110.26.102.167 臺灣), 12/29/2020 10:52:04

12/29 12:35, 3年前 , 12F
應該說是對流的結果 所以局部有逆溫之類的現象就不適用
12/29 12:35, 12F
文章代碼(AID): #1Vweivdh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Vweivdh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