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專款不專用!

看板Gossiping作者 (NUNCA MAS)時間3年前 (2020/08/02 22:03), 3年前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5/10 (看更多)
任期有出入,我覺得可以再加強一點, 畢竟我覺得第一篇原po能力應該不只這樣,至少要拿出反廢死的10%, 現在我看這個強度都不到1% XD,要加油啦~ 這邊提供一些簡單的捐款判斷基礎,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公益勸募依據公益勸募條例進行,一般稱為公募。 也就是針對不特定大眾,基於公益進行募款。 民眾主動找到機構自己自願捐款沒有募款行為,一般不受公益勸募規範。 2. 私下針對特定的會員或對象募款,例如會員或是企業,稱為私募。 非營利組織因為沒有營利,所以一般只會分為 1. 行政費用(行政、會計的薪資以及辦公室軟硬費用等) 2. 服務費用(不管是直接服務或是間接服務,也包含提供服務的人力費用) 3. 募款成本(捐款管理系統、金流手續費、捐款活動或廣告費用) 我覺得比較理想的財務結構: 1. 行政費用大概10-15% 2 募款成本低於15% 3. 服務費用(含服務人力) 60% 4. 年度餘絀約 5-10% 街頭募款因為針對不特定大眾,所以一定是依據公益勸募。 公益勸募有規定 募款成本比例,一般是公益勸募總募款收入15%, 超過特定金額會再加上去,但反正最多也沒有到20%。 如果募款成本太高,常見的偷雞摸狗方式: 1. 把募款廣告當成服務費用,簡單來說就是募款成本變成倡議費用。 因為一般人不會看到核銷時候的廣告單張或樣張。 所以基於募款為目的的,網路或實體廣告都可能「被變成」服務費用。 一般常見的說法是,溝通過程不可能純募款不倡議,一定會有募款也有倡議。 我個人是不太吃這套,有本事就切清楚,不然就列做募款成本。 如果要避免這方面的爭議,各單位核銷的時候附上樣張應該是比較好。 另外最好募款的廣告不要跟倡議的廣告做在一起。 2. 把募款活動包成倡議或服務活動: 也就是實際上是募款活動,但是卻把費用報成做成去服務個案或是去理念宣導。 這個在個案服務型的公益團體比較少見,倡議類的團體比較容易發生。 也就是場地費阿工讀費等等的,被假裝成倡議活動,但其實是辦募款活動。 要避免最好也是不要在倡議的時候做太多募款,或是要自己切清楚,不要一起。 我覺得倡議類的團體,這部份可能真的要更自律,不然說不清楚。 一般街頭募款的廠商因為收費很高,通常會看的是: 1. 支付給外包廠商的費用 2. 實際上用於服務或倡議的費用比例。 我覺得台灣真的不太適合,原因在於: 1. 外包廠商收費太高,基本上應該會超過公益勸募的上限。 畢竟外包廠商也要活下來阿XDXD 2. 因為募款成本與佔比太高,進一步壓縮服務費用的比例。 這個沒有控管好,可能比例會很難看,例如募款花70%之類。 3. 外包出包很難收拾,你不知道外包廠商的誰會幫你亂講話。 街頭遇過某團體N次, 第一次:街頭人員說他們會捐給國外,但是勸募的方案內容根本沒有這個。 第二次:同一個組織說他們做受暴婦女與兒童,我心想你們不是勵馨耶XD。 至於薪資部分: 人權或倡議團體,因為缺少直接服務,頂多做個案救援或是倡議, 所以一般來說服務費用可能會有比較多的成份是倡議的人力費用,其實這都是合理的。 要看人力費用就要看包含員工專兼任人數,以及整體預預決算規模。 員工總數若為15人來說,一年大概1000萬上下,超過就代表有人薪資很高了。 但是一般薪資還會拆行政人力、服務人力或募款人力。 就是一般行政與募款人力就不會列在服務人力。 例如財務人員應該屬於行政人力,募款人員屬於募款人力。 也有比較小的組織人很少通通都得做,可能列到服務人力還算是合理。 但是如果是大一點的組織,例如10人以上,就不適合這樣認列了。 先寫到這邊,提供大家做點參考~ 另外我剛剛去看,發現衛福部網頁有些單位資料公開2018的好像不見了, 但應該還是可以跟衛福部索取。 https://sasw.mohw.gov.tw/app39/solicitView/index 不知道是不是資料太多,所以就沒放。 ※ 引述《DCARDNOBRAIN (低能卡)》之銘言: : ※ 引述《jeanvanjohn (尚市長)》之銘言: : : 我忘記之前爆過沒有,總之再爆一次好了: : : 由立委林昶佐主導的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打著救濟難民的名號, : : 向民眾募款一千兩百萬,但專款並沒有專用, : : 實際用在救濟難民的金額只有5%,六十七萬: : : https://tinyurl.com/y2eqvoye : : 好像是去年,我去敦南誠品大樓前面直指這些人專款不專用,涉嫌詐欺, : : 結果負責募款的募款員沈周貝珊(我指名道姓,就是負責)先是狡辯說: : : "我們明明就沒有只用5%,如果你找不到證據,要不要捐款?" : : 我拿出這份證據後,這位沈周又狡辯說: : : "我們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分會,五趴很多啊!!!!" : : 最後乾脆惱羞成怒說: : : "你說我們詐欺,我要報警了!" : : 我因為還沒吃午飯,懶得跟她吵,所以就離開了, : : 要不然我本來是想跟她上警局的... : : 這個爆料怎樣? : 這到底什麼鳥八卦 : 一堆人只是看到林昶佐就高潮 : 拿一個帳目收支就說一個組織詐欺??? : https://imgur.com/dSZ3VH2
: 依照你這個邏輯 慈濟 創世基金會 孤兒院 育幼院 等等都是詐欺 : 因為我要我捐的錢直接給那些受災戶或是需要幫助的人 : 而不是捐給你們這個組織再去運作協助那些人 : 然後還要補爆募款員的薪資26k = =?? : 對啦台灣低薪是個問題 但這和詐欺有什麼關係 : 充其量這篇爆卦只能說 : 你覺得這間組織很廢 : 但有沒有法律上的問題 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證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77.2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6377005.A.897.html ※ 編輯: uka123ily (118.160.77.241 臺灣), 08/02/2020 22:06:50

08/02 22:07, 3年前 , 1F
認真文 幫你補推 但我覺得很多勸募團體都不敢講出來
08/02 22:07, 1F

08/02 22:08, 3年前 , 2F
事實就是大部份捐款的錢 都浪費在人事成本上
08/02 22:08, 2F
我覺得人事費用要看: 1. 是不是屬於服務人力 直接服務來說,本來就是人力密集,本來就會有很多人事費用。 但是說真的大家也很難知道是不是真正進行服務的人力就是。 2. 薪資結構 就是看有沒有管理階層薪資過高,但第一線人員薪資太低。 像是第一線社工3,0000, 但是主管拿到100,000之類。 但這真的也很難看出來,衛福部也不會去干涉給薪。 只能從平均值去判斷了 ※ 編輯: uka123ily (118.160.77.241 臺灣), 08/02/2020 22:13:19

08/02 22:15, 3年前 , 3F
最好是人事費很多啦,109和108相比還下降。NGO本來就
08/02 22:15, 3F

08/02 22:15, 3年前 , 4F
是人力密集產業好嗎?
08/02 22:15, 4F
其實考慮的點蠻多的,我覺得與其看人事費, 應該要看的是募款成本以及服務費用比例的合理性。 但是這個其實只能靠非營利組織的自律跟主管機關的監督。 ※ 編輯: uka123ily (118.160.77.241 臺灣), 08/02/2020 22:18:54

08/02 22:51, 3年前 , 5F
現在一堆都外包的,找一下外包公司面試文就知道抽多少
08/02 22:51, 5F
外包廠商若有抽成分潤確實比較有爭議,因為有道德風險。。 之前Dcard有面試的人分享,但是好像被刪了,但三不五時都會出現面試文的樣子。 ※ 編輯: uka123ily (118.160.77.241 臺灣), 08/02/2020 22:54:19

08/02 22:59, 3年前 , 6F

08/02 22:59, 3年前 , 7F
看一下如果還是這公司的話狄卡還是有分享
08/02 22:59, 7F
※ 編輯: uka123ily (61.216.2.61 臺灣), 08/03/2020 10:40:51
文章代碼(AID): #1V9iUjY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V9iUjY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