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八卦版的各位都怎麼看貧窮

看板Gossiping作者 (ZM)時間4年前 (2020/05/18 13:55),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日本的地方創生幾乎沒有成功案例,東京一城獨大的格局沒有改變,甚至大阪都要凋零 更別說地方都市和村落 要知道日本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文明大國,國家預算量體大到無法想像 官僚水準非常高,就連「那個日本」都沒辦法扭轉趨勢 台灣產官學與政界不得其意,一昧抄襲模仿,基本上完全沒有任何成功機會 貿然投入就是浪費人生重要的機會成本而已,有志青年不可不慎,不要隨便投入 固然你講的有幾點沒錯,而且是定理 1.貧窮與富裕的本質之一是資訊落差,資訊不只形塑知識,也形塑眼界,態度,價值觀 其中眼界,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會比知識更大,因為有好的前者才會有好的後者 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來自家庭 2.本質之二是「連結的強弱」 比在如嘉義的社群網絡,幾乎永遠不會連結上半導體工業,連不上美國矽谷 你的人際社群網絡再怎麼建立,就是建立在農業縣的一二三級產業上 那個網絡的生產力是有極限的,因此你被分配到的資訊與財富,也是充滿極限的 特別是你若處在凋零區域、凋零產業、凋零都市鄉鎮裡,你再怎麼連,都很困難 貧窮與富裕的成因聽起來很複雜,但全部歸納起來,不過就上面這兩點 要拆解與逆轉,其實也就是反轉這兩點 當講到這裡,大部分的人就會馬上產生直覺: 那麼改善貧窮,不外乎把「資訊」與「連結」往貧窮地區輸送 所以才會發想出地方創生,才會做地方公共建設,才會在貧窮地區興辦教育等等 但其實這個直覺的想法通常是沒有效率而且無法成功的 EDWARD GLAESER(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名著"城市的勝利") 在十年前就提出一個真知 真正該輸送的是人 也就是說,你想要讓窮人脫貧,就幫助他從嘉義搬到台北 而不是對嘉義輸送公共資源嘗試振興嘉義,那幾乎是無法達成的 你在台北就算做一個最基層普通的工作,也能接收到和嘉義截然不同的資訊與價值觀 也能接觸到完全沒有辦法接觸到的網絡 每個人都活在小世界與大世界裡 你覺得嘉義的網絡很窮,台北的網絡很富有 但其實放大一點,台北的網絡也很窮,東京的網絡才富有 再放大一點,東京的網絡也很窮,舊金山的網絡才是真正富有 又放大一點,舊金山的網絡也很窮,紐約華府的網絡才是真正超級富有 覺得自己貧窮與富有,都是主觀的 你若已經活在台北,但仍覺得自己貧窮,那麼就再繼續往更富有的區域,例如東京,移動 以此類推,就是最有效率的脫貧之法 但這個方法在政治上與感情上通常難以被接受,所以並沒有被廣泛宣傳 你如果是政治家,那當然不能說你的政見是把窮人全送到首都,或全送出國 但只有這個方法(直接移動人,而不是移動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均富之路,這點毫無疑義 這是順勢而為的法則,成功率最高 地方創生是逆天而行,逆天幾乎沒有什麼成功率 人的智慧有高下之分,資源也有充裕缺乏之分 不可能依靠什麼普遍的覺醒、或觀念的傳播,就能解決事情 ※ 引述《ZERO305 (背德的律)》之銘言: : 這位朋友你好 : 小弟不學無術一介說書人 : 正好這幾年往返於台日之間,專注於城鄉問題,偶爾也在智庫撰文 : 我想可以試著回答這題(以下可能很長) : 好一陣子沒看八卦發現原PO這類文章標題跟內文都稍有出入 : 點進來看了內文會參雜一些破碎的情節,最後再補一個不知所謂的問句 : 標題是怎麼看待貧窮 : 而內文最後則是問怎麼階級翻轉,那小弟就這兩題來回答 : ◎怎麼看待貧窮? : -台灣社會的階級問題與社會問題 : 我覺得以台灣來說,很多事其實都圍繞著貧富跟階級在轉 : 當我投身日本政府的地方創生專案時,發現台灣日本的社會企業、社區營造等等 : 都努力打造一種新的形象跟價值觀,其中在各種團體中有個很重要的觀念 : 就是了解自己為什麼而活,並且為了那個價值去行動 : 這些行動者們可能投身於教育、社區營造、或是各種帶有社會價值的新創 : 但未必能賺很多錢 : 因為這件事跟資本主義社會提倡的價值觀對著幹 : 大企業就是希望你平常工作賺錢,然後被貸款跟卡債等各種債務綁著 : 再用各種精神毒品,比如直撥比如課金遊戲吸你的血, : 到最後除了工作跟靠精神毒品麻痺自己就沒有其他功能, : 當然也包括結婚生子跟追求自我實現 : 按照這個輪迴國家就會產生人口結構問題,而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窮 : -國家祭出什麼對策? : 國家想出的解套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把人從已經被大企業毒化到根的都市疏散到地方 : 看這些因為追求夢想而來到鄉下的人們能不能扭轉國家命運 : 也才有了日本的地方創生政策 然後台灣也才有的抄 我也才有薪水可以領 : -人怎麼落入貧窮?富裕的定義是什麼?中產階級定義又是什麼? : 在做這份工作以後,我經歷了好幾次價值觀的衝擊,也開始思考階級問題 : 其實社會上對於富裕階級跟貧窮階級有很多很多討論 : 但是對於中產,也就是所謂的一般人完全沒有討論 : 而大家也理所當然覺得自己就是一般人,其實我覺得這不盡然對 : 在做完帶台灣社會企業參訪日本社會企業的行程後 : 我認識了很多社會企業 : 其中兩個是關注貧窮議題的,一個叫做人生百味、另一個叫做芒草心 : 我套個人生百味的人的論點 : 「人什麼時候會街友?不是破產身無分文的時候而是社會連結全部斷裂的時候」 : 貧窮、一般、小康跟富裕都可以用數字來定位 : 但是那些數字不完全準確,因為極富裕跟極窮困的人們總是有很多狀況可以讓人統計不到 : 從上面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社會連結是讓人不落入貧窮線以下的關鍵 : 因此我覺得要改變社會,翻轉階級,要靠的就是中產階級的自我覺醒跟連結 : 扯遠了, : 再說回貧窮,到底怎樣才叫窮? : 大家口中的窮其實都是相對的,但重點是跟誰相對? : 我從以前到現在常哭窮,也有些朋友知道我家因為家道中落失勢後失去非常非常多 : 但坦白說雖然跟版上有錢人比我是比不上,跟真正窮的人比起來,我真的也沒多窮 : 所以窮還是有錢這件事不看數據,大家也都還是憑感覺 : 年收一百萬很有錢嗎? : 我看推文跟回文,這種人在版上似乎多的是,但這些人在台灣算多嗎? : 兩年前我想組個中產階級自救會, : 就回台灣問朋友說「你覺得我們這年紀大家年收多少算正常?」 : 他回答「一百到三百吧?這範圍內都算正常」 : 後來我用這數字來定義中產階級的時候被幹爆了, : 就去查數據才發現台灣30幾歲年收達不到一百萬的人還很多 : 所以定義中產階級,又要扯到“人數上的中產”跟“資產上的中產” : 人數上就是看全台灣最多人落在哪個收入範圍去定義 : 而資產上就是拿全台灣最有錢的人跟最窮的人資產去平均算出, : 但因為台灣貧富差距太大,所以資產上的中產計算出來那群人其實相對接近富裕圈 : ◎怎麼脫離貧窮? : 原文中提到兩位同學從需要跟原po借錢狀態到年收破百 : 其實仔細想就會知道一個人的金錢觀、跟各種達到年收百萬的條件不一定成正相關 : 也就是說有錢的人很省,或是家裡有錢卻不給接班的二代偶爾被小錢卡到也很正常 : 之前有人說「因為某某某家裡很有錢所以他不會貪污」我聽了就覺得很智障 : 有錢會不會貪污根本沒有絕對關係,就像這次一堆有錢人去拿紓困金一樣 : 人如果生來窮困,那從小除了眼界跟教育被限制以外 : 更沒有做夢的動力跟眼界 : 其實八卦之前很多文章也在談論階級有一篇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 : 他舉了一個例子,大概在說兩個農民在討論像皇帝一樣有錢可以過什麼日子 : 一個說「皇帝一定每天都可以吃麵吃到飽」 : 一個說「豈止這樣,皇帝連下田鋤頭都是用金的!」 : 想要翻轉階級談何容易?連想像有錢的生活都想不到了要怎麼翻? : 但是還是有少數成功案例,我覺得就是要靠集結跟組織 : 之前有個靠麥克風賺大錢的鄉下小孩正好是我親戚, : 詳情不多談,但他一開始也是靠情報落差賺賺小錢開始 : 不過他一開始的狀況也沒多窮我覺得,聽說到了後來也問題一堆 : 只能說人做太多超過自己器量、不符自己身份的事,不是財務上就是精神上會出問題 : 光只是翻轉階級,還是有少數案例 : 但是真正貧困圈的人想脫貧,我覺得非常困難 : 說到底真的所有社會問題都圍繞著資源分配不均跟不動產, : 只是沒人敢動這塊就是了 : 內文打得有點破碎,但希望透過這篇分享一下個人對這個議題的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98.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9781314.A.831.html

05/18 13:56, 4年前 , 1F
日本那官僚水準叫極高嗎... 這次應變就爛的可以
05/18 13:56, 1F

05/18 14:02, 4年前 , 2F
你活在台灣接受到日本的資訊是歪曲的
05/18 14:02, 2F

05/18 14:12, 4年前 , 3F
照你講這樣舊金山就不會有一堆乞丐了
05/18 14:12, 3F

05/18 14:21, 4年前 , 4F
05/18 14:21, 4F
文章代碼(AID): #1UmYD2W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mYD2W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