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挖國六去花蓮 為什麼不乾脆通中橫???

看板Gossiping作者 (不及格學佛者和東正教徒)時間5年前 (2019/06/17 23:02), 5年前編輯推噓4(516)
留言12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y387589 (超級喜歡于小文)》之銘言: : 標題: Re: [問卦] 挖國六去花蓮 為什麼不乾脆通中橫??? : 時間: Mon Jun 17 17:49:23 2019 : : ※ 引述《HD0621 (HD0621)》之銘言: : : 4這樣 : : 瑜公說要移山挖國六通花蓮 : : 那為什麼,不先把比較有可能的中橫加固搶通阿 : : 至少中部可去花蓮不用繞合歡山或南北環島,也省一點時間 : : 明明中橫新聞就有採訪學者私下會勘便道上方舊線可以搶通 改建 : : 中橫改建成功 算機率比較大的吧? : : 為什麼瑜公堅持要挑戰中央山脈 有八卦嗎??? : : : 與其國六直通花蓮 : : 我倒覺得先把中橫搞好 : : 不過中橫要真的完全修復我看也極度困難 : : 有多難? : : 看看南橫就知道 : : 中橫和南橫就是個難兄難弟 : : 每到雨季、颱風季中橫和南橫就搖搖欲墜 : : 南橫目前為止雖然有比往年修復滿多了 : : 不過目前還是只通車到梅山口 : : 但是寶來到梅山口這段終於不用再走河堤便道 : : 可是今年還有個颱風季還沒來... : : 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全程走完...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183.182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764966.A.92A.html : → k44754: 南橫修復困難度最高QQ 180.217.120.67 06/17 17:51 : → birdy590: 穿中央山脈的有哪條是狀況真的很穩定的? 203.203.203.201 06/17 17:51 : 北橫滿穩定的? 日治時期做的橫貫公路其實很穩定 您是說那種登山道路式的假公路還是從南北海岸走的廻公路? 日據時期並沒有所謂的橫公路喔。 今天最穩定的台14甲其實是原中橫北線 (南線台14主線廬山以東後來放棄) 而且是工兵帶步兵一鍬一槌,不斷地打樁建出來的。 新中橫線就是台8。 當時很多榮民殉職是因為颱風導致的失溫或斷糧。 這20年來所謂的自由顯學,卻是偽歷史學,喜歡捧日貶國。 橫公路的傳說特別是一種。 八卦補八卦,其實工兵最早挑中的中橫西段主線就是台14甲,但因為路程遙遠, 所以原主線地位被台8奪去。 (從台中出發,要經霧峰、埔里蜿蜒而上霧社,越過今日清境、武嶺、大禹嶺 不只行車時間遙遠 而且冬季有大雪封山問題) 但經過921後,台14甲屹立不搖,台8卻難以修復。 (這也是工程師和實際開山過的工兵的差異,很多工兵當年參與過滇緬公路、巴拉卡公路 甲湖戰備道的興建,對於多暴雨山地公路的開闢有明顯的經驗直覺) 這也是國6延伸倡議之始,如果國道能到霧社,過去台14甲行車過於遙遠的問題就能 克服,既促進觀光,又恢復中橫交通效力。 最後,當年中橫西段是台8、台14(甲)之爭 東段是台8、台7甲、台14(從未完工已解編) 之爭。 後來台7甲意外地成就另一個森林遊樂區、伐木出口業 還有1/4的北台蔬菜供應。 最後再補個老八卦,很多學者喜歡說啥開中橫是為美援找用途、安置榮民 、找事給多餘兵員做............ 其實真正的原因很簡單,最早期的防禦計畫,是共軍萬船齊發登陸後,若西部失守, 國軍要退守各山口,等美軍來援,但美軍反攻也需要多條公路,不然敵很容易反堵特定 山口,讓當時陸上機動條件較差的共軍,無法預測美/國軍的正確反攻路徑。 所以各橫貫公路,最早的目的絕對是國防,而各地屯墾的老兵,就是緊急時守住 各節點的兵力,所以早期屯墾仍是日日出操,直到70年代才逐漸放鬆(也開始很多老兵 和原住民女子結婚,後代岳翎和金素梅都是代表性人物)。 : ※ 編輯: y387589 (42.74.183.182 臺灣), 06/17/2019 17:53:53 : 推 k44754: 中橫是青山線問題最多@@ 180.217.120.67 06/17 17:53 : 噓 edison: 蘇花改不就是蘇花一直修不完才弄的,早期開 1.171.158.149 06/17 17:56 : → edison: 的中.南橫都有相同的問題,不改線就是一直 1.171.158.149 06/17 17:57 : → edison: 修,永遠修不好 1.171.158.149 06/17 17:57 : → lazuli: 感覺921後 台灣山的土都鬆掉了~ 125.230.105.248 06/17 17:57 : → nakayamayyt: 技術真的萬能的話 蘇花 中橫早就搞定 118.161.172.76 06/17 18:02 : → nakayamayyt: 韓導那些人還在睜眼說瞎話 118.161.172.76 06/17 18:02 : 噓 esc5433: 反正以後天災土石流,不是韓導牠家,就一 27.246.193.81 06/17 18:28 : → esc5433: 直講幹話 27.246.193.81 06/17 18:28 : → oxoxx: 南橫很美,希望可以修復 36.229.44.81 06/17 18:40 : 噓 kkmoon5566: 歐洲阿爾卑斯山都可以通,我們中央山 117.19.128.252 06/17 18:45 : → kkmoon5566: 脈卻通得2266的 117.19.128.252 06/17 18: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16.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783770.A.CB9.html

06/17 23:04, 5年前 , 1F
如果有國防意義...該開嗎
06/17 23:04, 1F

06/17 23:04, 5年前 , 2F
好 交給你去挖了
06/17 23:04, 2F

06/17 23:05, 5年前 , 3F
新中橫 ..是台18
06/17 23:05, 3F
我講的是1952年開始評估的狀況,不是後來的。 最早工兵挑的就是台14到霧社後今台14甲到大禹嶺轉台8 但因為路途太遠又會冬季封山,後來西段出現所謂的"新"線 就是台8

06/17 23:05, 5年前 , 4F
長知識
06/17 23:05, 4F
※ 編輯: Fed (61.227.116.37 臺灣), 06/17/2019 23:09:21

06/17 23:07, 5年前 , 5F
還有 台14在台8的南邊 哪來的北線
06/17 23:07, 5F
那是東段 東段3線 台14甲轉今台8是北線 南線是台14原預定線 更北的台7甲,當年叫宜蘭支線。 梨山附近有好幾條產業道路 也是為了避免梨山到大禹嶺若被封堵, 道路就被反封鎖的問題,但後來局勢漸緩,加上颱風崩坍,道路品質多不太好 ※ 編輯: Fed (61.227.116.37 臺灣), 06/17/2019 23:13:24

06/17 23:17, 5年前 , 6F
那段 日本人開通當然好蓋
06/17 23:17, 6F

06/17 23:19, 5年前 , 7F
1952 南線是能高越嶺 北線是合歡越嶺
06/17 23:19, 7F
日據時代,汽車西邊埔里通至霧社,東邊花蓮通至天祥 中間,只是登山警備路級的越嶺道。 ※ 編輯: Fed (61.227.116.37 臺灣), 06/17/2019 23:20:55

06/17 23:25, 5年前 , 8F
大大可以多講一點山路的歷史嗎? 很迷
06/17 23:25, 8F

06/17 23:25, 5年前 , 9F
06/17 23:25, 9F

06/17 23:25, 5年前 , 10F
中橫公路歷史可以看"百年立霧溪"這本
06/17 23:25, 10F

06/17 23:27, 5年前 , 11F
另外林務局出版的國家步道歷史叢書也相
06/17 23:27, 11F

06/17 23:27, 5年前 , 12F
當精采豐富
06/17 23:27, 12F
文章代碼(AID): #1T1wkQov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1wkQov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