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庫瘦了!綜所稅跌破千億大關 大減近4成

看板Gossiping作者 (Cheshire Cat)時間5年前 (2019/06/01 09:13), 5年前編輯推噓-1(2314)
留言19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31 (看更多)
我覺得你可能對2014年那次稅改的"股利總額"稅基不太了解 我下面解釋一下 至於

05/31 23:31,
一樓看完內文了嗎?
05/31 23:31
這個沒料的傢伙......自己不敢回文的我就懶得討論了 我還是要強調: 我並不反對這次稅改 我反對的有兩點 1. Tukuman錯誤資訊的散播 包括他直接回18124推文說太複雜的放出來幹嘛,然後嗆18124斷章取義 2. 政府和媒體宣導的內容: 受薪族和小民得利最多 這點我是懷疑的,因為省個幾千一萬的稅金,和數十萬數百萬的邊際效益如何? 是很難說服我幾千一萬的邊際效益大於數十萬百萬 總和可能有超過,不過這點要精算更多 3. 政府增加各種公共建設、年金、長照方案又一邊挖空稅基 ※ 引述《ZZZZ0 (問號)》之銘言: : ※ 引述《zzahoward (Cheshire Cat)》之銘言: : : 其實你才斷章取義 : : 被打臉就說寫太複雜沒人要看zzzzzz : 姆咪要倒了,不要起爭執 : : 那我們實際動手算一下 : : =========================== : 今天很累呀,腦袋可能比較不清楚, : 啊,你概念大致正確,不過可能有一點點算錯了 : 幫你補充一下, : : 稅改後,老楊總共繳的稅=340萬(營所稅)+653.5萬(綜所稅)=993.5萬 : ^^應該是指稅改前,大概是你筆誤 謝謝 我這邊筆誤 : 反正你意思是稅改後實質稅848 萬, : 稅改前實質稅993.5萬 : 所以稅改是減稅 : 不過來看你稅改後(其實是稅改前)的計算式: : (1660萬+340/2萬)*45%-340萬*50%(合併課稅抵減)=653.5萬 : 340萬(營所稅)+653.5萬(綜所稅)=993.5萬 : ^^^^^^^^^^^^^^^^^^^^^ : 你知道這個裡面的50%就是拿去上面的340萬*50%扣抵用的嗎? : 所以993.5萬裡你不小心多算了170萬元, : 那993.5萬-170萬=823.5萬 我應該是沒算錯啦 我把這個分清楚一點好了,公式跳太快 這是公司部分 公司稅前盈餘: 2億 營所稅: 2億*17%= 3400萬 (個人*10%=340萬) 公司稅後盈餘: 1億6600萬 個人部分 股利總額: 1660萬+340萬/2=1830萬 可扣抵稅額: 340萬/2=170萬 稅率是用"股利總額"下去當稅基=1830萬*45%=823.5萬 823.5萬-170萬=653.5萬 整體來說,這個公司盈餘課徵653.5+340=993.5萬 你覺得我算法有問題? 其實在2014年以前兩稅合一的時候也是這樣算的 不過2014年稅改以前是沒有45%這級距的 都是用股利總額下去課 同一個案例來說,用兩稅合一時代的方式就會是 股利總額: 1660萬+340萬=2000萬 可扣抵稅額: 340萬 個人綜所稅: 2000萬*40%-340萬=460萬 所以當初張盛和馬英九最後一次稅改前,同樣的例子大概課800萬 : 所以得證:稅改後實質稅848萬<<<<<<稅改前823.5萬 : 蔡英文根本圖利有錢人! : 我有點懶得跟你討論未分配盈餘稅的部分, : 還有你寫什麼合併課稅抵減我看不懂,大概是想說可扣抵稅額? : 我尊重你的講法。 : : 實際上這類的股利大戶、公司持有人降稅幅度是非常驚人的 : : 當然,你要跟我扯1萬元對於低級距的人們邊際效益突破天際的高可以超越150萬 : : 那我可以接受 : : 這點真的見仁見智,因為學術和實務上兩派說法都有 : : 我尊重你的講法 : : 我覺得你很厲害的是,你能斷章取義把資訊扭曲 : 嗯嗯,姆咪要倒了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35.1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9351636.A.750.html ※ 編輯: zzahoward (1.161.135.140), 06/01/2019 09:19:06

06/01 09:35, 5年前 , 1F
基本上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一般都會作帳做到繳很少的稅
06/01 09:35, 1F

06/01 09:41, 5年前 , 2F
淨利兩億的公司,營業額會大到沒辦法書審。很難做到沒賺
06/01 09:41, 2F

06/01 09:41, 5年前 , 3F
錢。如果做到沒賺錢,也代表他只是把盈餘轉到另外一家公司
06/01 09:41, 3F

06/01 09:41, 5年前 , 4F
去,讓另外一家公司繳稅。
06/01 09:41, 4F

06/01 09:42, 5年前 , 5F
公司階段繳納的稅裡面,有一半拿來個人股東退掉了
06/01 09:42, 5F

06/01 09:42, 5年前 , 6F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你公司階段的稅重複計算的地方
06/01 09:42, 6F

06/01 09:43, 5年前 , 7F
反正大部分的人都不懂,隨你愛怎麼算就怎麼算好了
06/01 09:43, 7F

06/01 09:43, 5年前 , 8F
股利總額計算方式是給傻瓜用的啦,容易弄錯,要回原始公式
06/01 09:43, 8F

06/01 09:44, 5年前 , 9F
anyway,開心就好,姆咪倒了QQ
06/01 09:44, 9F
2014張盛和稅改最大的爭議就是重複課稅阿 是你沒搞清楚吧= = ※ 編輯: zzahoward (1.161.135.140), 06/01/2019 09:59:26

06/01 10:09, 5年前 , 10F
將這多 就承諾馬英九亂搞稅制很難嗎
06/01 10:09, 10F

06/01 10:11, 5年前 , 11F
光馬英九證所稅搞的股市嚴重量縮 幾乎掛點
06/01 10:11, 11F

06/01 10:11, 5年前 , 12F
一直到小英講當沖稅才把量救回來
06/01 10:11, 12F

06/01 10:12, 5年前 , 13F
還有每戶減稅幾千幾萬哪來效益不大啦
06/01 10:12, 13F

06/01 10:12, 5年前 , 14F
減稅的部分可以把其多出的預算導入消費不好嗎
06/01 10:12, 14F

06/01 10:13, 5年前 , 15F
況且前幾年稅收都是超徵
06/01 10:13, 15F

06/01 10:27, 5年前 , 16F
減稅導入消費?不要變莊董
06/01 10:27, 16F

06/01 10:33, 5年前 , 17F
特別標注我幹嘛?洗過你幾次臉記恨到現在?我這邊又沒針對
06/01 10:33, 17F

06/01 10:33, 5年前 , 18F
你 標我幹嘛?
06/01 10:33, 18F

06/01 10:34, 5年前 , 19F
還是原文的一樓是你分身?
06/01 10:34, 19F
文章代碼(AID): #1SyT5KTG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3 之 31 篇):
文章代碼(AID): #1SyT5KTG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