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庫瘦了!綜所稅跌破千億大關 大減近4成

看板Gossiping作者 (Cheshire Cat)時間5年前 (2019/05/31 15:00), 5年前編輯推噓7(15821)
留言44則, 20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1/31 (看更多)
其實你才斷章取義 被打臉就說寫太複雜沒人要看zzzzzz ※ 引述《tukuman (阿曼)》之銘言: : 這篇新聞, : 立委斷章取義, : 記者沒有平衡報導, : 基本上就是惡意誤導的劣質新聞。 : 先給大家看看, : 2016年民進黨推動稅改時,財政部根據歷史資料做出的模型。 : https://imgur.com/EarghtR
: 民進黨稅改,所得稅的部分 : 增加公司稅率,減少個人稅率,詳細如下: : 1.營所稅調整3%(由17%到20%),國庫進帳654億元 斷章取義一:營所稅+3%會多徵收654億元,可是未分配盈餘-5%會短收328億元 加上獨資合夥組織不課 實際上對企業課徵增加歲入是+265億元 : 2.綜所稅稅率調整,國庫減少79億元 其實這個就是扣除45%級距造成的後果 : 3.扣除額大幅增加,國庫減少255億元 這個是提高扣除額造成的效果 不過你這邊又斷章取義了 斷章取義二:這邊是當初估算的模型,而非實際狀況 : 就這三個部分你就知道, : 稅改不是抓出哪裡增加哪裡減少就可以評價, : 這是一個整體大工程, 其實沒那麼難...只是我不太能了解這個模型的來源為何? 是單純的稅改造成的影響? 還是把可能性經濟成長的稅基擴大也放進去 看起來應該是後者,因為稅基不變下成長3%營所稅要增加654億元...有點怪 2017年收到的營所稅也才5679億元 +654億=成長11.5% 不知道有沒有稅法專長的告訴我說稅基不變下+3%稅率可以放大到+11.5%的歲收效果 : 簡單講所得稅部分,蔡政府2016年稅改是: : 減少個人稅收負擔,增加公司的稅收負擔, : 由於每個人的扣除額是依家庭型態固定, : 所以有些微實質減少貧富差距、偏向增加薪資族可支配所得比例的作用。 這個我保持懷疑的態度,我們用稍微簡單的邏輯來看 **以下都是綜所稅** 請參考這個表 https://ws.fia.gov.tw/001/upload/ias/isa105/105_6-2.html 2016年的統計 最低級距要繳點錢的大概佔了申報戶43%數量,貢獻8%總歲收 這個區間的家戶一年大概就是繳一萬的稅 實質稅率0%-1.4%的部分就佔了79% 下一個級距繳稍微多一點的佔了13%,貢獻總歲收12% 最高級距一千萬以上大戶佔了申報戶0.2%,貢獻33%總歲收 表中你可以看到最高級距的申報戶平均大概是3000萬收入 假如你把最高級距(1000萬以上)拿掉,每戶的稅損大概是一百萬 我這只是很粗略的估算,當然實際會有變動 那我們實際動手算一下 =========================== 老楊的公司去年賺了2億元,老楊擁有10%股權 所以老楊公司繳了20%營所稅=4000萬出去 那老楊本身加上營所稅到底繳了多少出去呢? 稅前淨收入: 2000萬 股利所得: 2000萬-400萬(20%營業稅繳掉了)=1600萬 綜所稅: 1600萬*28%=448萬 稅改後,老楊總共繳的稅=400萬(營所稅)+448萬(綜所稅)=848萬 實質稅率: 42.4% 那以前老楊要繳多少呢 股利所得: 2000萬-340萬(17%營所稅)=1660萬 綜所稅: (1660萬+340/2萬)*45%-340萬*50%(合併課稅抵減)=653.5萬 稅改後,老楊總共繳的稅=340萬(營所稅)+653.5萬(綜所稅)=993.5萬 實質稅率: 49.7% 實際上這類的股利大戶、公司持有人降稅幅度是非常驚人的 當然,你要跟我扯1萬元對於低級距的人們邊際效益突破天際的高可以超越150萬 那我可以接受 : 一是把營所稅稅率從25%降為17%,讓財團負擔大幅降低。 : 二是把遺產稅與贈與稅的稅率從50%降為10%, : 讓世代之間更不正義,資產無法重新分配。 這點真的見仁見智,因為學術和實務上兩派說法都有 我尊重你的講法 : TIME : Tukuman AKA 筆戰王 show you MotherXXXXXX 我覺得你很厲害的是,你能斷章取義把資訊扭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17.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9286015.A.405.html ※ 編輯: zzahoward (59.124.117.163), 05/31/2019 15:01:32

05/31 15:01, 5年前 , 1F
蔡英文,害得
05/31 15:01, 1F

05/31 15:04, 5年前 , 2F
呃,我不管富人怎麼樣,大多數人都減稅就好
05/31 15:04, 2F
減稅的問題在於,你長照、各種年金、公共建設財源要從哪來?

05/31 15:05, 5年前 , 3F
政府本來就應該朝低稅方向走
05/31 15:05, 3F
那要配合限縮支出,現在政府要補貼長照、要做重大公共建設、要補貼綠電

05/31 15:06, 5年前 , 4F
有因為減稅而導致無法運作嗎,有你在來說
05/31 15:06, 4F
不會無法運作阿..就舉債而已 可是少子化以後稅基一直流失,當下沒問題,二十年後有沒有問題?

05/31 15:07, 5年前 , 5F
錢再多都不夠用,用在需要的地方比較重要
05/31 15:07, 5F

05/31 15:07, 5年前 , 6F
我是贊成減稅啦 長照年金都靠自己就好
05/31 15:07, 6F
我贊成阿,反正我的收入讓爸媽一個月去住個五六萬的銀髮村也是輕鬆 只是健保缺口會越來越大、公共建設要不要做?

05/31 15:08, 5年前 , 7F
減一年而已你要滑坡20年,那沒減的那幾年不就可以撐一
05/31 15:08, 7F

05/31 15:08, 5年前 , 8F
萬年
05/31 15:08, 8F
...是明年會加回來嘛? 你減了就是一直減下去啊

05/31 15:08, 5年前 , 9F
怕的是減稅完 再來吹社會福利 債留子孫
05/31 15:08, 9F
這就是我怕的 而且今天的問題在於政府宣稱這是"針對受薪/一般家庭受惠最大" 但事實就不是阿

05/31 15:09, 5年前 , 10F
其實就等政府歲入總結不就知道了 現在炒這個根本就兩方講
05/31 15:09, 10F

05/31 15:09, 5年前 , 11F
空話而已 不懂一直爭一直爭一直爭要爭啥?
05/31 15:09, 11F
空話? 你知道政府今年預算歲入在所得稅部分預計比去年少9%嘛?

05/31 15:12, 5年前 , 12F
請看總歲入 只看所得稅幹麻?
05/31 15:12, 12F
你根本不懂吧..政府現在不是就是綜所稅+營所稅號稱可以平衡嘛? 結果自己預算歲入就是編少9% 你要不要先搞清楚邏輯?

05/31 15:12, 5年前 , 13F
只看所得稅的話 在今年還沒實施前就知道會少了好嗎
05/31 15:12, 13F
所得稅=綜所稅+營所稅

05/31 15:13, 5年前 , 14F
加稅幹到爆,減稅也要駡,不變動說擺爛,話都你們講
05/31 15:13, 14F

05/31 15:13, 5年前 , 15F
就好
05/31 15:13, 15F
我又沒說減稅不好 我意思是說政府和Tukuman說法有問題

05/31 15:13, 5年前 , 16F
去年超收幾千億你怎麼不來靠北
05/31 15:13, 16F
你懂超收的意思嘛? 去年也沒超收幾千億 幾千億是過去幾年累積的

05/31 15:15, 5年前 , 17F
就是前年去年超收才有今年的減稅
05/31 15:15, 17F

05/31 15:15, 5年前 , 18F
你真這麼懂那怎不見你去年在叫? 稅改消息多久以前就出來了
05/31 15:15, 18F
最好是我以前沒講過 我一直都講這個稅改是對股利大戶最有利的稅改 我今天又不是說這政策不好 我只是糾正Tukuman的謊言,這個政策最大受益者是金字塔頂端的人

05/31 15:18, 5年前 , 19F
本來就是繳越多的人扣越多
05/31 15:18, 19F

05/31 15:18, 5年前 , 20F
沒什麼好爭議的
05/31 15:18, 20F
其實你用減稅比例來看 也是繳多的人減%最多 可是不管Tukuman或政府都說一般民眾是最大受益者 我沒說這政策好不好,可是Tukuman就是在豪洨

05/31 15:18, 5年前 , 21F
政府的問題是浪費民脂民膏,其實真的不需要收這麼多稅
05/31 15:18, 21F
我再次強調,我沒針對減稅是好或壞來評論 是宣傳的手法還有Tukuman這傢伙斷章取義

05/31 15:19, 5年前 , 22F
還有一個兩稅合一的修改,大幅降低富人稅~
05/31 15:19, 22F

05/31 15:20, 5年前 , 23F
可以就事論事嗎 Z兄說的有理啊
05/31 15:20, 23F

05/31 15:22, 5年前 , 24F
推 民進黨就是幫大戶減稅 是順手幫窮人減幾根毛...
05/31 15:22, 24F

05/31 15:22, 5年前 , 25F
大戶的股利所得(非勞動所得)減那麼多 根本鼓勵炒股...
05/31 15:22, 25F
炒股我沒意見,我這篇文章只是要糾正Tukuman似是而非的說法 ※ 編輯: zzahoward (59.124.117.163), 05/31/2019 15:24:35

05/31 15:59, 5年前 , 26F
房貸利息30萬抵稅,拿掉馬上房價跌,稅收增
05/31 15:59, 26F

05/31 16:06, 5年前 , 27F
稅收減少是事實,但是明年的政府支出是否平衡也是重點吧
05/31 16:06, 27F

05/31 16:06, 5年前 , 28F
,之前多收稅也是在還前朝的債
05/31 16:06, 28F

05/31 16:52, 5年前 , 29F
提高營業遺產稅跟降綜所稅是兩回事
05/31 16:52, 29F

05/31 17:28, 5年前 , 30F
你的假設有一點脫離現實 有錢人不會做節稅規劃
05/31 17:28, 30F

05/31 17:32, 5年前 , 31F
我看過股利所得最低是12%不用繳未分配盈餘
05/31 17:32, 31F

05/31 17:36, 5年前 , 32F
之前修法才補起來,所得稅實務鄉民能懂皮毛已經很難了
05/31 17:36, 32F

05/31 17:37, 5年前 , 33F
一些節稅管道你大概聽都沒聽過
05/31 17:37, 33F

05/31 17:37, 5年前 , 34F
26%28%不是亂訂的是計算的結果
05/31 17:37, 34F

05/31 17:38, 5年前 , 35F
你可能要接觸到四大會計師才有辦法理解
05/31 17:38, 35F

05/31 18:04, 5年前 , 36F
推,一堆文盲
05/31 18:04, 36F

06/01 00:17, 5年前 , 37F
亂算
06/01 00:17, 37F

06/01 10:34, 5年前 , 38F
06/01 10:34, 38F

06/01 10:53, 5年前 , 39F
稅改前稅收=0.17a 稅改後0.2a 0.2a/0.17a=3%???
06/01 10:53, 39F

06/01 12:04, 5年前 , 40F
數學ㄏㄏ
06/01 12:04, 40F

06/01 13:36, 5年前 , 41F
你的數學好像有點問題耶,營所稅從17%增加到20%,這樣是增
06/01 13:36, 41F

06/01 13:36, 5年前 , 42F
加17%不是3%耶
06/01 13:36, 42F

06/02 09:07, 5年前 , 43F
亂算 營所稅是增加17%好嗎
06/02 09:07, 43F

11/17 14:05, 4年前 , 44F
11/17 14:05, 44F
文章代碼(AID): #1SyD3_G5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31 篇):
文章代碼(AID): #1SyD3_G5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