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考生不懼長文、科普題 但教團質疑:國文只為實用服務?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絳紫)時間6年前 (2018/04/24 23:28), 編輯推噓2(4240)
留言46則, 1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1.媒體來源:udn 2.完整新聞標題:考生不懼長文、科普題 但教團質疑:國文只為實用服務? 3.完整新聞內文: 長文閱讀、科普考題 答對率都超過非長文、非科普題 今年學測國文科增加長文閱讀題和生活科普題,大考中心昨天分析指出,國文前標與自然 前標以上考生,兩者對生活科普題都有逾8成答對率,顯示學生不畏懼長文,對生活科普 資訊掌握精熟,也打破外界認為「生活科普題不利文組學生」的印象。此外,今年學測素 養試題比率增加,但答題顯示沒有城鄉差距。 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表示,以單選題來看,長文閱讀題平均答對率76%,非長文平均答對 率66%,長文閱讀題答對率高出10個百分點;生活科普題平均答對率71%,非科普67%,顯 示生活科普題難度並未較高。 至於國文前標以上考生和自然前標以上考生在生活科普題平均答對率分別達86%和84%,兩 者在生活科普題的平均答對率都比其他單選題平均答對率要高。 劉孟奇指出,今年學測國文科單題幹最長閱讀材料比去年提升300多字,學生平均答對率 卻增加,代表學生並不畏懼長文閱讀題;國文程度較好學生也不會遇上生活科普題就不拿 手,平均答對率反而提高;自然程度較好的學生在生活科普題上的平均答對率也提高。 劉孟奇分析,長文閱讀題給的解題線索相對較多,不要求學生死背,但題目越短,反而越 需要學生死背、精熟。 而素養試題比率增加是否對都會區學生較有利?劉孟奇說,今年學測成績離島學生表現非 常好,澎湖縣特別好。澎湖縣在頂標以上比率、前標以上比率的增加幅度,以及未達後標 比率的減少幅度都是第一,顯示沒有城鄉差距。 全教產文宣部主任薛慧盈表示,科普類長文在閱讀題組上不會造成學生太大的困難,因大 部分的文字都用淺顯易懂說明,其中有些含有數字、圖表,對於文組及理組的學生來說都 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但是,回歸到國文科教育來看,這一類科普類文章在文學、篇章結 構上,是否真能達成國文科教育的目標? 但薛慧盈說,今年學測國文試題字數超過一萬多字,對不善閱讀的學生來說,是很大的挑 戰。她並指出,這些類似實驗報告的文章,是否突顯國文或文學只能為所謂的實用性服務 ?因此,回歸到國文教育,究竟希望學生學到哪些技能?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310331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31.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4583736.A.5E5.html

04/24 23:30, 6年前 , 1F
一堆國文老師只喜歡跟駢文一樣的垃圾文 真爛
04/24 23:30, 1F

04/24 23:30, 6年前 , 2F
很怕失業齁
04/24 23:30, 2F

04/24 23:31, 6年前 , 3F
我中文出身 我覺得這樣就很好啊 擔心三小
04/24 23:31, 3F

04/24 23:32, 6年前 , 4F
駢文讀起來爽,懂?
04/24 23:32, 4F

04/24 23:32, 6年前 , 5F
駢文要寫得好也不容易
04/24 23:32, 5F

04/24 23:32, 6年前 , 6F
本來高中就是多方摸索 看你想學啥 硬要理組學文言文才有
04/24 23:32, 6F

04/24 23:32, 6年前 , 7F
病= =
04/24 23:32, 7F

04/24 23:33, 6年前 , 8F
也只有廢物中文老師最愛把國文跟一堆道德大道理扯一起
04/24 23:33, 8F

04/24 23:35, 6年前 , 9F
其實語文對於表達訓練和美學訓練真的有幫助
04/24 23:35, 9F

04/24 23:36, 6年前 , 10F
但問題是不管是表達的邏輯和美學的培養
04/24 23:36, 10F

04/24 23:36, 6年前 , 11F
都不是這種一篇一篇的課文能夠產生太多助益的
04/24 23:36, 11F

04/24 23:37, 6年前 , 12F
科學家寫論文,也需要好的文學修養,讓讀者看得懂
04/24 23:37, 12F

04/24 23:37, 6年前 , 13F
其實國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 選文的弊病太多了
04/24 23:37, 13F

04/24 23:38, 6年前 , 14F
她的意思應該是國文測驗目的就只是讀懂文章而已嗎
04/24 23:38, 14F

04/24 23:39, 6年前 , 15F
讀懂文章,怎感覺就國中階段就該達到的能力吧。
04/24 23:39, 15F

04/24 23:39, 6年前 , 16F
而高中國文階段,究竟該精深到什麼深度?
04/24 23:39, 16F

04/24 23:40, 6年前 , 17F
不管考科普文章還是文學文章,都是閱讀理解階段,
04/24 23:40, 17F

04/24 23:42, 6年前 , 18F
學到源頭,加考大量跨科文章,重點還是閱讀理解,
04/24 23:42, 18F

04/24 23:43, 6年前 , 19F
再怎麼掛羊頭賣狗肉,就只是閱讀理解,除了這個外,
04/24 23:43, 19F

04/24 23:44, 6年前 , 20F
還有什麼是這個科該給學生的知識能力?
04/24 23:44, 20F

04/24 23:44, 6年前 , 21F
總不能說是科普文章中的知識吧,那是自然科的教育。
04/24 23:44, 21F

04/24 23:45, 6年前 , 22F
那國文科呢?考了一堆科普文章,回歸本質你的文學呢
04/24 23:45, 22F

04/24 23:46, 6年前 , 23F
最後會不會考了一堆科普後,都忘了蘇軾、陶淵明了,
04/24 23:46, 23F

04/24 23:47, 6年前 , 24F
甚至連近代作家、國外文學大師都忘了。
04/24 23:47, 24F

04/24 23:49, 6年前 , 25F
數字、圖表的判讀,數學科本身就有基礎訓練,
04/24 23:49, 25F

04/24 23:49, 6年前 , 26F
現在國文考試把這些當噱頭,本質是否丟失才是重點。
04/24 23:49, 26F

04/24 23:50, 6年前 , 27F
考什麼類型文章根本非重點,現在考試卻把這些當噱頭
04/24 23:50, 27F

04/24 23:51, 6年前 , 28F
走到最後的弊病,就是學生都不知道學這科的意義是啥
04/24 23:51, 28F

04/24 23:51, 6年前 , 29F
因為那些文章的內容與知識,其他科都可以涵蓋。
04/24 23:51, 29F

04/24 23:52, 6年前 , 30F
自然科、社會科、數學科還可以教得更深、更多知識,
04/24 23:52, 30F

04/24 23:52, 6年前 , 31F
那你國文科就只是考我們看得懂不懂,當然差距沒很大
04/24 23:52, 31F

04/24 23:53, 6年前 , 32F
所以報導說分組沒差距、無城鄉差距,廢話,
04/24 23:53, 32F

04/24 23:53, 6年前 , 33F
你考題大部分就只是考我們看得懂不懂,高一新生都OK
04/24 23:53, 33F

04/24 23:53, 6年前 , 34F
nightmarish板友,你直接回一篇吧!
04/24 23:53, 34F

04/24 23:54, 6年前 , 35F
差距當然不大啊... 因為知識層次的東西如此之少。
04/24 23:54, 35F

04/24 23:54, 6年前 , 36F
我回完啦...
04/24 23:54, 36F

04/25 00:02, 6年前 , 37F
應該是要減少過於文學的部分,語文能力跟文學並不是完
04/25 00:02, 37F

04/25 00:02, 6年前 , 38F
全相同的,學測英文考得就是語文能力而不是英國文學,
04/25 00:02, 38F

04/25 00:02, 6年前 , 39F
可是學測國文比較像在考中國文學
04/25 00:02, 39F

04/25 00:02, 6年前 , 40F
閱讀理解? 要有說服力的話,找出社會的成年人來考拉
04/25 00:02, 40F

04/25 00:03, 6年前 , 41F
英文會這樣玩,是因為她對台灣人而言是全新第二外語
04/25 00:03, 41F

04/25 00:03, 6年前 , 42F
不要到時念完研究所的,考得比高中生低 這目標就好笑了
04/25 00:03, 42F

04/25 00:03, 6年前 , 43F
如果教日文、台語也是一樣,學的是語言文法等等。
04/25 00:03, 43F

04/25 00:04, 6年前 , 44F
但問題是,中文很多語言能力早在國小國中就開始基礎
04/25 00:04, 44F

04/25 00:05, 6年前 , 45F
到高中階段只是停留在閱讀理解這一基本階段就足夠?
04/25 00:05, 45F

04/25 00:05, 6年前 , 46F
這一語言是平日常用的,如何只在閱讀理解這一層次?
04/25 00:05, 46F
文章代碼(AID): #1QtqquNb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QtqquNb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