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歐美教育為什麼比台灣教育強????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泛用人型編碼器)時間6年前 (2018/04/16 08:42), 6年前編輯推噓17(18119)
留言38則, 1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4/20 (看更多)
「歐美」很大,「台灣」也不小,我可以提供我的親身體驗、主觀感受作為參考, 但我無法客觀斷定哪邊比較「強」,只能說兩邊「很不一樣」。 我在 90 年代的台灣由聯考考上建中,讀了兩年 (高二下休學) ,然後到美國從 11 年級 (相當於高二) 讀起,再讀了兩年,高中畢業;這篇就只比較高中的部 份。 建中應該不需要我多作描述;我在美國讀的公立高中應該不算是明星高中,推論如 下: * 在我的記憶中,當年該校四個年級約 1600 人,就算是每個年級 400 人,而該 高中開設的、程度最高的大學先修數學、物理、電腦課差不多都是正好開滿一班 約 10~20 人。照這樣去粗略地估算的話, 20/400 = 5% ,該校只有約 5% 的 學生有能力修數理方面的大學先修課程。 * 剛去查了一下 U.S. News 的 2017 美國高中排行榜,榜首的 College Readiness Index 是最高值 100.0; 而我當年讀的公立高中的該指數只有 40.0 。 但該校也不是爛學校,校門沒有金屬探測器 :D ,校園環境整潔,設備雖非頂尖但 完善 (圖書館、電腦實驗室、室內籃球場、室外操場、餐廳……) ;是故,可算是 中上等級的學校。 我的主觀感想是: 如果你知道你在做什麼、知道你想要什麼、自主、自立、自律, 那麼, (我所體驗過的) 美國的制度會給你最需要的東西: 自由、資源、機會。 用我所體驗過的實際的例子來比較的話: * 在台灣,先講輩份、禮貌、態度,再講道理。 * 在美國,講道理。 * 在台灣,大鍋飯罐頭課表,齊頭式平等填鴨灌食。 * 在美國,只要滿足基本學力要求 (英文說聽讀寫、數學要至少會代數、美國歷史 要修一節、美國公民課要修一節) ,自由選課,或自己「開課」: 自己 提出學習計畫,由老師核可後,自己去學自己真正有興趣想學的東西, 自己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 在台灣,學習考試技術,以考試分數為最優先。 * 在美國,學習原理,重視應用實驗 (尤其重視實驗中誤差的分析報告) ,與考試 分數並重。 * 在台灣,機會選擇是像樹狀分岔圖,買定離手,一戰定江山。 (這裡是談我在 90 年代的體驗) * 在美國,機會選擇是像網路,要一路昇學上去也可以,或著,只要你拿得出成果 、有信譽,能讓人覺得你是可造之材,就有人願意背書推薦,不需要鑽 研考場狀元術。 如果再給我選一次,建中 vs. 我當年唸的美國公立高中,就算英語要再次重頭學 起,我會選那美國公立高中,那是個講道理、學原理、重應用、自己為自己負責、 自由、有機會的環境。 我不求神隊友 carry, 只求沒豬隊友扯我後腿。 ※ 引述《kriss (我是克里斯)》之銘言: : 因為學校幾乎不太逼你讀書, 所以願意讀的大多是真的對學習有興趣 十分同意。 能自己選課,選自己真的有興趣的課,不需要分心在無聊的罐頭大鍋飯課上,是為 一大助力。 : 但在美國, 除非你真的想讀, 一個學期最便宜的公立大學都要台幣20-30萬 若有州民身份,會便宜很多,我當年 (90~00 年代) 讀大學的學費大約是一學期 US$1200~1400 。 : 再加上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 校園暴力, 霸凌, 我的觀念是: 如果弱,走到哪裡都會被歧視。 校園暴力,我的運氣比較好,遇到的校園暴力沒有冷熱兵器,暴力回去幾次,對方 就收手惹 :D 霸凌,我神經比較粗,只要不是實質上的動手動腳,我沒什麼感覺。 : 不相信的話, 到美國的社區大學看看, 學生一個比一個懶惰, 同意,不少人就是繳錢來當分母…… : 別老是說美國的前百大大學, 很多一般大學的學生素質真的是連台灣高中生都還不如的 : 當然, 培養學生興趣的這一點我們的確是比不上, 但是我還是覺得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 : 台灣人自己看台灣老是覺得台灣甚麼都不好, : 但是外國人看台灣常常覺得台灣強的, 好的地方太多了 我認為,「素質」這兩個字,必須跟上時代的變化。 以記憶力為主要方針灌出來的「(考場裡的狀元) 素質」,與實戰應用過分脫節, 若是我,我不想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56.47.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3839366.A.781.html

04/16 08:47, 6年前 , 1F
思考自己走想學的 與 失去思考能力被塞入大量資訊
04/16 08:47, 1F

04/16 08:47, 6年前 , 2F
雖然 被硬塞資訊灌出來的量產戰力都有一定品質
04/16 08:47, 2F

04/16 08:48, 6年前 , 3F
但是跟自己摸索出專業路的 還是有一節
04/16 08:48, 3F
是的,由內在動力打造出來的能力,與外在壓力擠出來的力能,就是不同。

04/16 08:49, 6年前 , 4F
美國那套搬來第一個反對的就台灣家長吧,我的小孩XXXX
04/16 08:49, 4F
有的時候,家長就是頭號豬隊友 XD

04/16 08:52, 6年前 , 5F
勝文在台灣只能上輔仁學店,到美國不用狀元術就能上哥大
04/16 08:52, 5F

04/16 08:53, 6年前 , 6F
台灣教育真是害了勝文這樣的人才
04/16 08:53, 6F
XD

04/16 08:53, 6年前 , 7F
正確推
04/16 08:53, 7F
:)

04/16 08:53, 6年前 , 8F
台灣教育的原點:訓練你成為一顆聽話好用的棋子(最好又便宜)
04/16 08:53, 8F

04/16 08:53, 6年前 , 9F
,我塞什麼給你你用盡全力COPY,即使是垃圾
04/16 08:53, 9F
我在台灣唸小學時,還有珠算課…… 囧rz

04/16 09:00, 6年前 , 10F
這篇比上篇中肯多了
04/16 09:00, 10F
這是我一人的主觀感受 :) 或許有個性與我完全相反的人,會覺得台灣的制度適合 它也不一定。

04/16 09:04, 6年前 , 11F
不過光是講道理那邊 就夠人家選擇美國了 在台灣有實
04/16 09:04, 11F

04/16 09:04, 6年前 , 12F
力人家先跟你講輩分 再跟你說態度
04/16 09:04, 12F
是的,用道理駁倒我,我自然心服口服;若是用輩份體制權威壓制,當然口服心不 服。 ======================================================================== 上面寫的,因為是發在公開版面,所以語調筆法儘可能走中性。 有興趣的話,下面是我發在別的地方,也是談「台灣 vs. 美國」教育的文章,但 語氣偏向幹譙 :D *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05924521.A.B21.html * https://www.facebook.com/tw.yang.30/posts/1992378411012480 * https://www.facebook.com/tw.yang.30/posts/1984839008433087 ※ 編輯: AmosYang (136.56.47.92), 04/16/2018 09:27:29

04/16 09:22, 6年前 , 13F
講道理真的推,台灣輩份大好像做什麼事都對
04/16 09:22, 13F
是的,詭異。 ※ 編輯: AmosYang (136.56.47.92), 04/16/2018 09:33:46

04/16 09:41, 6年前 , 14F
話說AmosYang大就讀的建中還是台灣最開明的學府,其他
04/16 09:41, 14F

04/16 09:42, 6年前 , 15F
學校的教育制度和師長水平更是不敢領教,尤其是那些中後
04/16 09:42, 15F

04/16 09:42, 6年前 , 16F
段私立高中職.
04/16 09:42, 16F
美國很大,這討論串標題裡的「歐美」更大,我猜想,歐美、台灣兩邊應該都可以 找出糟糕的例子 (例如,以軍事化管理之名行虐待之實的學校) :o

04/16 09:51, 6年前 , 17F
還行
04/16 09:51, 17F
:D

04/16 10:01, 6年前 , 18F
台灣科大學一堆沒用的必修課,然後有87%4文組的...
04/16 10:01, 18F

04/16 10:02, 6年前 , 19F
我都懷疑開這些逼你修是為了養老師= =....有種都開選修
04/16 10:02, 19F
罐頭大鍋飯文化 :D 我認為是浪費時間。

04/16 10:36, 6年前 , 20F
北聯時代的?
04/16 10:36, 20F
是的。

04/16 10:41, 6年前 , 21F
學費這幾年漲很多,我念的UofA從 4k -> 12k 也就十三年的時間
04/16 10:41, 21F
剛查了一下,我當年唸的大學,現在學費也是漲到 12k~13k 了 :O (我上面提到 的一學期 1.4k 是上古佛心價了…… orz)

04/16 10:46, 6年前 , 22F
有點羨慕
04/16 10:46, 22F
現在回頭看是一種滋味,當時在生吞硬啃英語時,又是一種滋味 XD ※ 編輯: AmosYang (136.56.47.92), 04/16/2018 11:16:20

04/16 12:05, 6年前 , 23F
推這篇
04/16 12:05, 23F
:)

04/16 12:53, 6年前 , 24F
推兩邊都念過的Amos大大
04/16 12:53, 24F
我猜想,鄉民裡一定也有類似我這樣,是親身體驗過兩邊教育系統的;這樣的第一 手資料多一些,比較能平衡其它第二、三手的資料。 ※ 編輯: AmosYang (136.56.47.92), 04/16/2018 13:38:26

04/16 16:16, 6年前 , 25F
溝通技巧 獨立思考 創造力 執行力
04/16 16:16, 25F

04/16 16:16, 6年前 , 26F
這四個能力相當重要,但台灣教育太過重視紙上的技能
04/16 16:16, 26F

04/16 16:18, 6年前 , 27F
自上次發文之後,我發現教育一切問題的根源
04/16 16:18, 27F

04/16 16:21, 6年前 , 28F
台灣普遍不鼓勵學習課外的知識
04/16 16:21, 28F

04/16 16:23, 6年前 , 29F
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04/16 16:23, 29F
> 台灣教育太過重視紙上的技能 我覺得那是「果」,而「因」在於「規模」,也就是為了要大規模的提供教育服務 ,在「好、快、便宜」這三項因素裡,選擇了「快、便宜」。 (且,「好」很難有 個公認的標準,但「快」可以用時間來衡量,「便宜」可以用錢來衡量。) 要快要便宜,結果就如你說的「太過重視紙上的技能」,讓學生以記憶、複製、模 仿為主要學習方法,然後再以標準考試評量之。 > 溝通技巧 獨立思考 創造力 執行力 這類「無法又快又便宜且大規模」養成的能力,就被捨棄了。

04/16 16:41, 6年前 , 30F
歐美教育讓你從小玩音樂、做遊戲、學藝術而非學“國
04/16 16:41, 30F

04/16 16:41, 6年前 , 31F
學常識”這種沒屁用的東西
04/16 16:41, 31F

04/16 18:36, 6年前 , 32F
台灣教育就是培養專業的奴隸
04/16 18:36, 32F
我自己的感受是: 最大的差別在「自由與彈性」,但前提是學生自己 (或著身旁的 首席參謀,通常是家長) 要有那個能力去駕馭那「自由與彈性」,也就是自立、自 主、自律的認知。 ※ 編輯: AmosYang (136.56.47.92), 04/16/2018 23:24:32 如果能把「自由與彈性」這工具運用得好的話,找到了學生的天份、興趣所在,給 它機會去花大把時間在上面,適當輔導之,那麼,「由內而發的興趣 + 天份 + 時 間 + 機會」 做出成果、得到成就感、得到同儕認同的機會就高,更是會有動力去 鑽研那領域,形成正向循環。 相對的,我可以想像,若這工具運用得不好,學生身旁也沒有適當的參謀輔助的話 ,那變成放牛吃草的機會就很大。 ※ 編輯: AmosYang (136.56.47.92), 04/16/2018 23:42:23

04/17 10:58, 6年前 , 33F
推文沒辦法排版,所以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因果關係
04/17 10:58, 33F

04/17 10:58, 6年前 , 34F
教育好 人民平均素質高 平均收入高 社會福利好
04/17 10:58, 34F

04/17 10:59, 6年前 , 35F
現代是資本主義 和 超級生產力的時代
04/17 10:59, 35F

04/17 11:00, 6年前 , 36F
除了前面提到 溝通技巧 獨立思考 創造力 執行力
04/17 11:00, 36F

04/17 11:00, 6年前 , 37F
對任何事物都能快速上手的能力 才是最重要的
04/17 11:00, 37F

04/17 11:02, 6年前 , 38F
電腦輔助資料搜尋之類,例如 善用手機 平板電腦
04/17 11:02, 38F
文章代碼(AID): #1Qq_66U1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Qq_66U1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