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重慶南路書店街為何變「商旅街」?80年書店老闆告訴你當年多繁華,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巴黎草莓)時間6年前 (2018/02/24 22:19), 編輯推噓12(1319)
留言23則, 20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媒體來源:風風風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重慶南路書店街為何變「商旅街」?80年書店老闆告訴你當年多繁華, 直到這2件事發生… (老師的標題超長,編輯的新聞學不知道誰教的) 3.完整新聞內文: 台北市重慶南路曾是知名的「書店一條街」,如今整排黃金店面被許多商旅取代,搖身變 成「商旅一條街」,開業80年的「鴻儒堂」見證書街興衰,堅持繼續開門賣書,等候愛書 人上門。 「鴻儒堂」目前在博愛路上的商辦大樓5樓開業,地下室是一家閃著霓虹燈的卡拉ok店, 初走進大門時,還一度懷疑是不是走錯了。「鴻儒堂」是黃成業的祖父黃次俊於1936年、 日治時期的兒玉町(現為南昌路)所創立,以兩個兒子中間的名字「鴻」,加上代表讀書 人的「儒」取名,專賣舊書,戰後才搬到忠孝西路,之後陸續遷到開封街、漢口街和現址 的博愛路,參與重慶南路一帶書街的興衰起落。 重南書街的興衰 從「鴻儒堂」眺望,看出去就是北門,城門內就是歷代政經樞紐,通往權力核心的重慶南 路在清代時稱為「府前街」,日治時期叫「本町通」,1949年政府遷台,總督府改為總統 府。 在「鴻儒堂」創設前約40年前的1895年,也就是日治初年,日本人為僑民教育在重慶南路 設立「台灣書籍株式會社」,1898年日人村崎長昶創立「新高堂書店」,最初只是一間販 售文具、書籍的小商號,因長期壟斷教科書與總督府圖書館的採購,發展成當時台灣最大 的書店,並形成群聚效應,附近還有文明堂、太陽號等著名書局。 戰後台灣文化界人士創立東方出版社接手新高堂、台灣書籍株式會社成為台灣書店,一樣 出版教科書;隨政府來台的中國大陸書店和出版商迅速卡位,世界書局、正中書局、商務 印書館、中華書局等都佔有一席之地,重慶南路成為華文圖書出版最重要的一條街。 除了大小書店外,還有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騎樓詩人周夢蝶書攤子上的文學刊物和詩集、流 動書報攤賣的黨外雜誌等查禁書刊,街上飄散著書本的印刷油墨味,反映著那個求知若渴 的年代。 「鴻儒堂」當年大量引進工業、農漁業等日文技術書籍,適逢台灣經濟剛起飛,胼手胝足 打拚的企業家不時去買書,藉著看書提升、研究技術,「當時來買書的人,許多人現在都 是赫赫有名的大企業老闆。」黃成業說。 「以前大門還沒開,門口就一大堆人。」在重慶南路開業40年的「天龍圖書」負責人沈榮 裕回憶約莫60年代書街的全盛時期。他說,尤其在學校剛開學時,學生搶著要買參考書, 排隊排1小時都算正常。 書店一間接著一間關門,原因是... 政經權力在重慶南路上更迭替換,書香代表的文化氣息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直到近年來敵 不過科技的沖刷,過去櫛比鱗次的書店,如骨牌般地一間間倒了下去。 重慶南路的買書人,換成了拉著行李叩囉叩囉匆匆來去的背包客,書店變成了商旅和餐廳 。位在重慶南路、開封街口的「臺灣商務印書館」幾個大字,仍掛在老建築外牆,但書店 早已在2014年底搬遷,現改為經營商旅。 「你要從第一銀行這邊拍過去,大家都是這麼拍的,那一排只剩下建宏、三民.....,沒 幾家了。」黃成業領路走訪重慶南路一帶,點名似的述說著一家家書店留不住的風華,指 導著攝影記者站位拍攝,彷彿想留住散場前最後的美好時光。 擺在眼前的是買書人變少了,但黃成業卻點到了高鐵,回憶起當年台灣還沒成為一日生活 圈時,許多中南部民眾來台北出差、辦事,需要過夜,空檔時就逛書街買書,「有了高鐵 後,這些客人統統不見了。」 不過,更多人將看書的人變少了歸咎於智慧型手機的興起。算一算,高鐵通車和iPhone問 世竟巧合地都是2007年1月,前後只差了4天時間。 「書店是文明的象徵、城市的名片,沒有書店就沒有文化。」沈榮裕也還在為振興書街努 力,今年還要擴大辦理促銷活動,希望提振買氣,也大聲疾呼政府應該要有作為,挽救書 市。 責任編輯/陳憶慈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tinyurl.com/y75hv2l4 5.備註:你看懂是哪兩件事了嗎?你有在重南買書嗎?你有文化嗎? -- 作者 a000000000 (工口芒果老師)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覺青做錯什麼事 時間 Sun Nov 19 12:20:37 2017 ─────────────────────────────────────── 智障在那邊嗆智力測驗 這大概只有台灣看的到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20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9481981.A.403.html

02/24 22:20, 6年前 , 1F
臺北車站變腳底按摩街
02/24 22:20, 1F

02/24 22:20, 6年前 , 2F
天瓏沒倒就沒差
02/24 22:20, 2F

02/24 22:20, 6年前 , 3F
這有什麼好抱怨的....賣書利潤本來就博
02/24 22:20, 3F

02/24 22:23, 6年前 , 4F
推實體書跟書店
02/24 22:23, 4F

02/24 22:24, 6年前 , 5F
QQ以前都在哪邊看免費的 看到都跟老闆變朋友
02/24 22:24, 5F

02/24 22:25, 6年前 , 6F
書中自有黃金屋
02/24 22:25, 6F

02/24 22:26, 6年前 , 7F
鴻儒堂又搬家了喔 超久沒去了
02/24 22:26, 7F

02/24 22:26, 6年前 , 8F
顏如玉都不知道在哪了
02/24 22:26, 8F

02/24 22:29, 6年前 , 9F
台灣人沒看書的習慣 而且覺得越看書越輸
02/24 22:29, 9F

02/24 22:33, 6年前 , 10F
書中自有顏如玉 而且顏如玉還會演各種臉紅心跳的橋段
02/24 22:33, 10F

02/24 22:49, 6年前 , 11F
書店是夕陽產業,該淘汰就淘汰,文青懷舊文
02/24 22:49, 11F

02/24 23:00, 6年前 , 12F
現在要買實體書都馬線上買了...
02/24 23:00, 12F

02/24 23:01, 6年前 , 13F
書店街只剩下公職書賣得比較多吧。
02/24 23:01, 13F

02/24 23:39, 6年前 , 14F
所以是哪兩件事?
02/24 23:39, 14F

02/24 23:48, 6年前 , 15F
還有哪些產業被取代的如此徹底,照相館也成功轉型了
02/24 23:48, 15F

02/24 23:48, 6年前 , 16F
這也要政府負責?
02/24 23:48, 16F

02/24 23:58, 6年前 , 17F
讀萬卷書的人變成行萬里路的人^^
02/24 23:58, 17F

02/25 07:15, 6年前 , 18F
高鐵跟IPHONE 中文有這麼難懂嗎
02/25 07:15, 18F

02/25 10:25, 6年前 , 19F
實體書店本來就該消失了 早就被網購取代了 留幾個當觀光
02/25 10:25, 19F

02/25 10:25, 6年前 , 20F
景點就好
02/25 10:25, 20F

02/25 11:36, 6年前 , 21F
沒變成釣娃娃機皆就要偷笑了
02/25 11:36, 21F

02/25 13:08, 6年前 , 22F
文不對題,難怪書店會倒
02/25 13:08, 22F

02/25 13:11, 6年前 , 23F
網路書城表示.....
02/25 13:11, 23F
文章代碼(AID): #1QaNHzG3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