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捷運廣播為何不播日韓語? 北捷這麼說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左膠糞埽相)時間6年前 (2017/12/05 22:50), 編輯推噓-1(231)
留言6則, 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要理解《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的荒謬, 首先得從地名的源流談起。 北捷高捷的站名由來, 主要有四類:固有地名、知名地標、重要路口、其他。 固有地名:景美﹑公館﹑古亭﹑中山 知名地標:松山機場﹑南港展覽館﹑臺大醫院﹑三多商圈 重要路口:忠孝復興﹑松山南京 其他:美麗島 「固有地名」不是隨便取的, 不少還同時存在著老地名(庶民)和現有地名(統治者)的對立。 統治者/庶民: 古亭/鼓亭﹑景美/「木見」尾﹑凹子底/塌仔底﹑後勁/後硬﹑ 楠梓/湳仔坑﹑板橋/枋橋等等, 有些站點的舊地名已成了歷史, 如打狗(高雄)﹑錫口(松山)﹑阿公店(岡山)﹑大灣(大安)。 但不管如何, 老地名總是臺灣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絕對值得人民努力保留的。 而《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的荒謬, 正是在以「平等」之名, 架空語言與土地的連結(地名)。 看看以上這些北捷高捷的老地名, 上溯一兩百年的沿革, 是以什麼語言命名的? 英語廣播是彆腳的「華語」拼音, 客語廣播則是拿「華語」漢字文讀, 地名所蘊涵的歷史文化又在哪裡? 如果說《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的目的在搶救本土語言文化, 那麼現有的做法只是更強化「華語霸權」, 那些不同語言的地名不都只是華語翻譯的? 再者, 地名的目的在於讓路人與當地人溝通, 一個脫離土地的地名到底是打算幹嘛? 如果連地名都不講究「在地化」, 那麼「搶救本土語言」豈不是超級大笑話? -- 但求真理,不搞正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65.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2485418.A.E68.html

12/05 22:51, 6年前 , 1F
在地妳個狗屁語言
12/05 22:51, 1F

12/05 22:52, 6年前 , 2F
本土個狗屁語言
12/05 22:52, 2F

12/06 00:02, 6年前 , 3F
這篇確實有一些道理。
12/06 00:02, 3F

12/06 15:45, 6年前 , 4F
幫推
12/06 15:45, 4F

12/07 12:55, 6年前 , 5F
不過搶救本土語言跟地名無法本土化是兩件事,原po混為一談
12/07 12:55, 5F

12/07 12:55, 6年前 , 6F
了。
12/07 12:55, 6F
文章代碼(AID): #1Q9h8gve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Q9h8gve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