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核能流言終結者:環保人士該擁核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0/20 00:52), 編輯推噓10(1002)
留言12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1 (看更多)
: 不是保持水量就好,你講的太簡單了 : 首先,核廢料不是沒有繼續進行核反應,只是核反應產生能量不符成本 : 所以持續進行核反應的情形下,核廢料表面溫度高達300度以上 正確來講,這叫乏燃料。 核廢料包括低階核廢料,不會燙成這樣 : 所以必需先放入水裡面讓他冷卻 : 但是水沸點是100度,很快就會沸騰 : 所以必需靠水循環方式降溫 : 讓溫度控制在300度以下 : 以上就是所謂濕式存放 : 核廢料半衰期短則30年,長則1500萬年,所以最少要存放幾萬年才是安全 : 但是要讓水循環系統運作幾萬年根本不可能 : 先科普小常識,因為金屬鈾碰到水氣會產生氫氣 : 所以濕式存放廠必定會產生氫氣 : 一旦氫氣過量就可能發生爆炸,桃園的核廢料因此爆炸過好幾次 六次,而且是在研發核彈的時候 而且那不是在乏燃料池爆的 是在移出後,沒有做好乾燥作業而接觸到水氣 不是乏燃料池爆炸 : 所以濕式存放永遠都是暫時性存放 : 等到溫度穩定在300度以下就要移出作乾式存放 : 目前最好的乾式存放是埋在地下 : 以芬蘭的Onkalo處理廠來講 : 他們挖了一個深度達4.2公里的隧道進行存放,總花費是39億美金 : 台灣目前的核廢料存放方式是露天存放 : 就是把核廢料放到水泥桶中讓他風吹日曬雨淋,大概是這樣 : https://youtu.be/ZPCvM-Yt51A
乾式儲存是全球最普遍的乏燃料處置法 而且乾式儲存普遍也都是露天存放 因為要用空氣去帶走熱,美國有71座乾式儲存設施 英國、加拿大、日本、南韓也都是 全部都是你所謂的「放在外面風吹日曬」 這是標準做法,美國的第一座乾式貯存設施30年了 那個水泥桶叫做乾式貯存桶,不是只灌水泥 還要鋼瓶密封,真空乾燥,充入惰性氣體 最後才是在外面用厚混凝土和鋼材屏蔽輻射 臺灣的乾式貯存桶是美國核管會核准的系統 在廠區內的輻射劑量是0.05毫西弗/年 符合國際間的規定 : 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台灣濕式存放已經爆滿 : 要蓋新的濕式存放廠被朱立倫以水土保持為由技術性阻擋 : 乾式存放因為蘭嶼居民抗議加上租期已到,理論上台電要另外尋找地方放 現在短期做法是送去法國再處理 有30年的緩衝期可以設置乾式貯存設施 而且,蘭嶼那個是低階核廢料,不是乏燃料 只是一些核電廠的衣物,醫療器材等等而已 : 目前解決方案是核電廠退役後土地作為核廢料處理廠 : 但是又被鄉民喊不要,問題是卡在這邊 : 其實一些鄉民說給他錢核廢料可以放他家我是懷疑懷疑啦 : 因為核廢料要放在你家門口風吹日曬雨淋 : 表面溫度又高達4, 50度,放在家裡面冬天都不用吹暖氣了 : 這樣放100輩子都不敢說沒有危險的時間 : 真的會願意嗎? 不要說100輩子了 火力開下去看能不能先過完這輩子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53.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8431953.A.817.html

10/20 00:56, , 1F
反核最狠的是干擾人選址再來嘴核廢料無解 佩服
10/20 00:56, 1F

10/20 00:59, , 2F
火力發電會成為下次總統大選的關鍵
10/20 00:59, 2F

10/20 01:15, , 3F
推最後一句,火力開下去不知道能不能過完這輩子
10/20 01:15, 3F

10/20 01:48, , 4F
推最後一句,火力開下去不知道能不能過完這輩子+1
10/20 01:48, 4F

10/20 04:02, , 5F
大推最後一句,上周末員山子一天啟動三次,就不要等到
10/20 04:02, 5F

10/20 04:04, , 6F
要建第二條員山子,或是在淡水河口建防洪堤防的時候.
10/20 04:04, 6F

10/20 06:28, , 7F
10/20 06:28, 7F

10/20 06:30, , 8F
推最後一句重點,很現實的問題
10/20 06:30, 8F

10/20 08:13, , 9F
推。火力全開,缺乏天然資源的日本已經示範過
10/20 08:13, 9F

10/20 11:35, , 10F
你這樣叫飯盒臉往哪裡擺?
10/20 11:35, 10F

10/20 13:10, , 11F
民科最可怕的地方在三分真話七分幹話,一般人難辨真偽
10/20 13:10, 11F

10/20 13:55, , 12F
這種文章反而少推
10/20 13:55, 12F
文章代碼(AID): #1PwDXHW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PwDXHW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