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核電廠下有斷層,報告居然被經濟部隱匿!!!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08/17 18:28), 6年前編輯推噓170(18616109)
留言311則, 19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鍵盤大地工程屍來惹 忙到下班後回這篇推文造謠的 先談談斷層線,現在公開的斷層線最保守(包含活動斷層及孕震構造) 應屬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公開版本(TEC)於2015、2016年的諸位學者研究成果 學者也包含我非常崇敬的台大地質系徐澔德教授 那麼斷層是不是一條線呢?有沒有寬度? 其實我們沒有準確的參考標準,每條斷層破裂影響的範圍也不相同 地調所劃定的斷層地質敏感區 (請見 http://www.moeacgs.gov.tw/newlaw/newlaw_SHP.htm ) 大致的敏感區寬度(全寬度)大概在200~800公尺 所以我們把一切考慮都變保守 於是我把TEC的斷層線,Buffer 500公尺(左右各500公尺,全寬度 1 公里) 我也數化了一下核電廠位置與斷層(含孕震構造)位置放上地圖 到底核電廠跟那些斷層接近呢? 請見:      核一廠、核三廠、核四廠,鄰近山腳斷層與北宜蘭構造     核一廠距離山腳斷層(Buffer500公尺後)最短距離 : 6 公里   核二廠距離山腳斷層(Buffer500公尺後)最短距離 :4.5 公里   核四廠距離北宜蘭構造(Buffer500公尺後)最短距離: 6 公里   http://i.imgur.com/ZPtNloz.jpg
  核三廠,鄰近恆春斷層、恆春離岸構造   距離恆春斷層(Buffer500公尺後)最短距離  : 0.5 公里   距離恆春離岸構造(Buffer500公尺後)最短距離: 4 公里   http://i.imgur.com/fA3ao7l.jpg
好的,你現在發現原文推文在造謠了 沒有一個核電廠位於 >>活動斷層或孕震構造(全寬1公里)可能的直接影響範圍內<< 什麼叫做直接影響? 就是像另一位我很崇敬的洪如江教授所拍921車籠埔斷層破裂帶照片 http://i.imgur.com/en1Ir6I.png
唯有極度靠近斷層破裂帶的區域才有可能這樣子受災 這種斷層破裂災害對核電廠來說最危險、最不可避免 現在每一座核電廠距離都超過500公尺,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啊... 好的,那麼我們繼續探討 斷層沒有直接破裂受災,那這些斷層如果引發地震呢? 民國103年台電已經委託研究單位進行評估 該評估報告也都接受原能會審核 請見地震安全評估報告總結: 核一廠 p.97  https://goo.gl/AFUotU 核二廠 p.113 https://goo.gl/q5Vy4q 核三廠 p.108 https://goo.gl/9dTBWN 錯誤訊息>>核四廠似乎當時就已經沒打算運轉,所以沒有做評估報告<< [ 23:10 更正: https://goo.gl/j91xLk 關鍵字是龍門核電 不是核四 ] 幫大家總結   >>>三座核電廠面對地震皆可安全停機<<< 報告就不詳述了,牽涉地震工程範疇、動態地震模擬等細節 數據很完整,但反核應該看不懂 好惹就是這樣,工程屍乖乖下班惹~ 下次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123.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2965690.A.CE9.html

08/17 18:30, , 1F
你理組?
08/17 18:30, 1F
對,沒錯

08/17 18:30, , 2F
好文。為了文組謠言一句還要打整篇來澄清。
08/17 18:30, 2F

08/17 18:30, , 3F
不管 台灣有地震 台灣不適合核電
08/17 18:30, 3F

08/17 18:30, , 4F
所以你保證一定不會有事嗎?
08/17 18:30, 4F
報告給你了,你看一下吧 總結沒有數據,只有中文,不會連中文都看不懂吧

08/17 18:30, , 5F
文組一句,澄清反駁要花十倍的時間,難怪愚民如此成功
08/17 18:30, 5F

08/17 18:31, , 6F
台灣有人禍,大家現在開始都別動減少變因
08/17 18:31, 6F

08/17 18:31, , 7F
不保證吃飯會噎到 不保証走路被車撞到
08/17 18:31, 7F

08/17 18:32, , 8F
這篇沒人會看,繼續造謠騙幾個算幾個
08/17 18:32, 8F

08/17 18:32, , 9F
那邊那個!動屁阿!台灣沉了算你的!
08/17 18:32, 9F

08/17 18:32, , 10F
沒人敢保證台灣不會再一次921 說風險還是滾出台灣吧
08/17 18:32, 10F

08/17 18:32, , 11F
我聽見打臉的聲音!
08/17 18:32, 11F

08/17 18:32, , 12F
反核智障 又再造謠 唉
08/17 18:32, 12F

08/17 18:33, , 13F
看就知道是理組PO的
08/17 18:33, 13F

08/17 18:33, , 14F
蓋好蓋滿,台北多蓋一點不要老是叫中南部火力救援
08/17 18:33, 14F

08/17 18:34, , 15F
結果還是沒辦法保證一定不會出事嘛,大家一起死沒差啊
08/17 18:34, 15F
這種言論我實在有點懶得回應了... 回你 不然你不要出門啊 又不能保證不會怎樣 實在有點降低自己格調 就這樣吧,誠心建議不要再講這種小學生言論了

08/17 18:34, , 16F
反核:不管啦 說你會爆就會爆
08/17 18:34, 16F

08/17 18:34, , 17F
文組就是不知道甚麼就做工程 工程沒有絕對
08/17 18:34, 17F

08/17 18:34, , 18F
推。就是需要你這種人!
08/17 18:34, 18F

08/17 18:34, , 19F
推專業
08/17 18:34, 19F

08/17 18:35, , 20F
乾你媽的你保證你過的橋 碰到超級大地震不會斷?
08/17 18:35, 20F

08/17 18:35, , 21F
你搭的飛機 碰到超級大亂流不會掉下來?
08/17 18:35, 21F

08/17 18:35, , 22F
推專業
08/17 18:35, 22F

08/17 18:36, , 23F
你橋還不是照搭 飛機照坐,工程本來就有極限,不可能100%
08/17 18:36, 23F

08/17 18:36, , 24F
看來某樓的人生毫無風險
08/17 18:36, 24F
※ 編輯: blueskybird (60.250.123.77), 08/17/2017 18:37:46

08/17 18:36, , 25F
風險是用來控制的 黑天鵝沒天過嗎
08/17 18:36, 25F

08/17 18:37, , 26F
不要因噎廢食 照文組邏輯人類就停留在遠古時代就好了
08/17 18:37, 26F

08/17 18:37, , 27F
好啦 幫高調
08/17 18:37, 27F

08/17 18:38, , 28F
文組邏輯: 你能保證將來發生比921大的地震時 不會出問題?
08/17 18:38, 28F
台灣要比921大的地震極難 地震規模的主因是斷層長度、破裂長度等 台灣最長的就花東縱谷(150km)、潮州(100km)、車籠埔(90km) 再大也沒辦法大太多 日本311地震,破裂帶長達數百公里呢~~~

08/17 18:38, , 29F
怕風險就現在開始找個沒人的地方躺著別動降低人為
08/17 18:38, 29F

08/17 18:38, , 30F
台北市120年未大地震
08/17 18:38, 30F

08/17 18:38, , 31F
變因唄
08/17 18:38, 31F

08/17 18:38, , 32F
問他到底是多大 文組說:阿就很大 大到核電廠設計無法承受
08/17 18:38, 32F

08/17 18:38, , 33F
文組:這有危險我不要
08/17 18:38, 33F

08/17 18:38, , 34F
幹 怎麼沒訊號 還有電呢 敢快給我解決哦
08/17 18:38, 34F
還有 241 則推文
還有 8 段內文
08/18 09:23, , 276F
湊出結論QQ這是為何老師上節目脫口說出堅若磐石蓮花座
08/18 09:23, 276F
您回復這些話,就恕我不客氣了 這些話的意思跟上面說 "所以無法保證安全啊" 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無法保證斷層就是這樣啊" 您在地質專業的背後,選擇這樣的言論 讓我對您地質的背景略有失望 我同意無法保證斷層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在需要實際解決方案的時候 要考慮比較保守的情況、使用目前最嚴謹的研究內容進行評估 選擇該文獻的緣由是徐教授為台灣構造地質權威 文獻的斷層位置也受到TEC的採納 如果您提出這樣不敢保證、不敢確定的觀點 實際遇到問題要解決的時候,只能躊躇不前 因為如果今天要請您對核電廠地質安全評估提出看法 目前看是沒有解決方案,只有提出一個籠統的問題 這樣無助於讓我們的安全評估更令人信服,不是嗎? 既然是專業領域,我希望您的質疑能更有建設性 非常感謝

08/18 09:23, , 277F
也可能有裂痕
08/18 09:23, 277F

08/18 09:25, , 278F
87文組不ey
08/18 09:25, 278F
※ 編輯: blueskybird (60.250.123.77), 08/18/2017 09:43:37

08/18 10:35, , 279F
b大以後我遇到反核罵地震問題我可以拿您這篇給他嗎?
08/18 10:35, 279F

08/18 11:01, , 280F
08/18 11:01, 280F

08/18 11:13, , 281F
我只是把我們實際執行的時候的現實狀況告訴你
08/18 11:13, 281F

08/18 11:13, , 282F
地表如此,井下岩芯我們靠的是地層的不連續和斷層泥去推
08/18 11:13, 282F

08/18 11:15, , 283F
破裂再者破裂面未必是平整的,但沒有數據的地方我們只
08/18 11:15, 283F

08/18 11:15, , 284F
能一條線連過去,你覺得我們自己的信心指數到哪呢?
08/18 11:15, 284F

08/18 11:20, , 285F
現實真的就無法確定和保證...土木人不要相逼了
08/18 11:20, 285F
根本不是相逼,小弟與地質系情感深厚 一直以來尊重地質專業、努力學習 您談的情況我非常了解 全台最深的岩芯鑽探跟過兩天,彰濱的CCS計畫(台電、陳文山教授、中興社、中興工程) 其他區域的實際鑽探跟孔內攝影、不連續面判釋也做過不少 岩體試驗也做過 要談這些談不完 對我上課我想就省省吧 根據取得的資訊推估才能夠做有效應用 否則這些鑽探、露頭紀錄野外調查到底用途是什麼? 地質系難道只是紀錄嗎? 正因為能夠親眼所見、能夠踏足的地方實在太少 這些珍貴的紀錄能夠如何應用於我們需要的工程才是大地與地質結合的關鍵 這是一門藝術,我也非常尊重地質系的專業 但若照您說的無法確定和保證,並沒有任何解決方法 這樣無助於兩方結合與更進步的唷

08/18 11:52, , 286F
反核一堆豬隊友
08/18 11:52, 286F
※ 編輯: blueskybird (60.250.123.77), 08/18/2017 11:55:54

08/18 12:47, , 287F
推專業 一堆無腦跟風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08/18 12:47, 287F

08/18 12:56, , 288F
推地質專業,我相信台灣的工程技術跟對地震的研究是值
08/18 12:56, 288F

08/18 12:56, , 289F
得信賴,但是後續管理養護、風險控管上,有很大的改進
08/18 12:56, 289F

08/18 12:56, , 290F
空間,光台電在乾式貯存設施上的管理,政府在核災疏散
08/18 12:56, 290F

08/18 12:56, , 291F
演習的範圍僅在電廠附近居民(疏散範圍內的基隆、台北
08/18 12:56, 291F

08/18 12:56, , 292F
有市嗎)…要小心「工程師理論」的盲點,因為我最好奇
08/18 12:56, 292F

08/18 12:56, , 293F
的問題是,那報告書上不會出現的0.1%的黑天鵝效應發生
08/18 12:56, 293F

08/18 12:56, , 294F
時,這塊土地的風險承受跟應變能力足夠讓多少人存活?
08/18 12:56, 294F

08/18 12:56, , 295F
讓多少產業還能持續運轉?台灣醫療體系支撐的住因核災
08/18 12:56, 295F

08/18 12:56, , 296F
出現的大量患者嗎?政府資產夠支撐大量國賠支出嗎?我
08/18 12:56, 296F

08/18 12:57, , 297F
飯盒,因為我在等這個問題的答案,所有體系包含個人都
08/18 12:57, 297F

08/18 12:57, , 298F
要好準備對策,我才會支持用核電
08/18 12:57, 298F

08/18 13:13, , 299F
08/18 13:13, 299F

08/18 14:13, , 300F
推推
08/18 14:13, 300F

08/18 14:54, , 301F
08/18 14:54, 301F

08/18 15:02, , 302F
推推推
08/18 15:02, 302F

08/18 19:45, , 303F
分析推
08/18 19:45, 303F

08/19 01:00, , 304F
08/19 01:00, 304F

08/19 01:03, , 305F
沒人能免除死亡風險,差別高跟低,追求0.00001%機率的免
08/19 01:03, 305F

08/19 01:03, , 306F
除,那問上天吧。就像新聞不報,我想不到八仙怎麼燒死人
08/19 01:03, 306F

08/19 10:29, , 307F
如果是這樣,你應該更了解台灣地質的脆弱和不可知
08/19 10:29, 307F

08/19 10:31, , 308F
實在太多,這樣對賭核電安全嗎?
08/19 10:31, 308F

08/19 10:39, , 309F
還有彰濱計畫不是全台最深的鑽探...你如果真參與過,現
08/19 10:39, 309F

08/19 10:39, , 310F
在大概都超過60歲了
08/19 10:39, 310F

08/19 19:35, , 311F
打臉了
08/19 19:35, 311F
文章代碼(AID): #1PbM-wpf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PbM-wpf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