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侯漢廷FB 打臉空心菜脫中經濟學!!!!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0/09 21:43), 7年前編輯推噓1(322)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5 (看更多)
※ 引述《huzhou (菰城公子)》之銘言: : ※ 引述《simonneko (燒餅大叔)》之銘言: : : 台灣對中出口占全體40%,其中30%是電子業, : : 也就是說,其他產業共占比28% : : http://blog.moneydj.com/news/2016/07/20/韓對中出口金額連續12個月年減,晶片1-6 : : 月減近兩成/ : : 中國是南韓最大外銷市場、占比高達四分之一 : : 南韓對中出口占比(含電子業)共25% : : 台灣不含電子業的比例都比南韓高了, : : 這不就是出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嗎? : : 台灣好歹也擠入過世界前20大經濟體, : : 單一國家占比這麼高,很不對勁吧 : 是不對勁,而且臺灣不是沒有意識到這種不對勁。還記得曾經的“戒急用忍”嗎? : 南向政策也不是蔡英文第一個提出來的。但最後效果如何呢? : 所以,你所說的“不對勁”其實只是從政治層面考量,但在經濟層面,這卻又是 : 水往低處流一樣,不但不是“不對勁”反而是必然的趨勢。雖然這些邏輯分析起來 : 真的是幾篇也寫不完,但最有利的證明就是,過去的“限中”策略,以及經常提及 : 的“前進中國,債留臺灣”“磁吸效應”等恐嚇並沒有阻止事情向著這個方向 : 去發展。 : 當然,一定有人會將他們說成是馬英九親中賣臺的結果,但即便是在陳水扁和李登輝 : 執政的時代,也沒能阻止這個趨勢。 : 當經濟上的邏輯是要和中國加強聯系,而政治上的邏輯卻是要和中國保持距離,甚至 : 因為彼此之間立場的歧見而漸行漸遠。這就是我過去一再所說的“政經分離” : 當這種分離矛盾爆發的時候,就會出現“政經撕裂”。今天的臺灣和南韓,都在承受 : 這種撕裂的痛楚。 ①「台灣與中國在國際電子產業鏈屬上下游段」 ②「台灣整體出口過度依賴中國」 因為①,所以不能反對②。 上述邏輯顯然不成立,因為①非必然成立②。 反之,反對②也不必然會反對①。 說真的,像是侯這種人,喜歡利用「部分真實」推導出沒有因果的答案。 看文章的時候,要反覆的確認一下文章開頭的論述,是否和後面成立邏輯上的推論。 不然很容易看完一大篇,感覺似乎很有道理,然後就被唬了。 講簡單一點好了,和中國在產業鏈上相連的並不只有台灣,產業鏈也並非都是固定的 單向前進。 然而,與中國在產業鏈上相連的國家,台灣是貿易依存度最高的。 遠高過,正常產業鏈相連國家應有的程度。 詳細數據,前面有人PO了,在此不贅述。 故,以國際產業鏈為由,反對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顯無理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36.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6020630.A.51B.html

10/09 22:20, , 1F
你只要跟大家開示電子零件不賣到對面,還可以賣到哪就好
10/09 22:20, 1F

10/09 22:33, , 2F
樓上戳中盲點
10/09 22:33, 2F

10/09 22:56, , 3F
快回答啊 電子零件不賣到中國賣到哪裡?
10/09 22:56, 3F

10/09 22:56, , 4F
.......所以是要賣給誰嘛????????
10/09 22:56, 4F

10/09 22:57, , 5F
只會玩文字遊戲~還反1步等魚反2哩~~講ㄧ大堆結果重點沒講
10/09 22:57, 5F
電子零件出口額=整體出口額? 所以說邏輯不好 還不承認 有夠可憐 兩個議題之間的關聯性根本經不起邏輯上的檢測 只會把所有事情混成一塊的瞎談 這種水準難怪會支持這種貨色 ※ 編輯: cipc444 (123.194.136.145), 10/09/2016 23:52:18

10/10 00:36, , 6F
台灣外銷12%是電子銷往中國
10/10 00:36, 6F

10/10 00:36, , 7F
請問這12%不銷往中國往哪裡?
10/10 00:36, 7F
文章代碼(AID): #1N-acMKR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N-acMKR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