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臺灣對人文學科不友善?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09/17 11:44), 7年前編輯推噓6(711)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68 (看更多)
※ 引述《Oceanpeter (該邊的卡夫卡)》之銘言: : 乳題 : 人文學科泛指文 史 哲等科系...... : 為什麼這一塊常常遭人忽略 : 而到了就業市場 : 更是明顯 : 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狀況啊? : 有沒有這方面的卦? 1.把文史哲這類知識看作商品的話, 其有不隨時代演進,反朝古典鑽研的特徵, 且有應用性的部分,很多都被社會科學給吸收了, 留在本科的都是一些難以與現有方法或工具結合的渣渣, 另近世強調的多元性使得思想變得過於斑駁 因此有不適應當代環境、易被替代、附加價值低、缺乏統一標準等弱點。 2.若把文史哲視為一個產業的話, 其上游與其他科系類似,皆須由高等教育培養, 但下游部分,無論是零售端的大眾媒體產業或是應用端的文史哲論述之需求者 ---如教育體系或宗教、政治等團體,皆是封閉性極高的團體, 除非你的家世庭背景已讓你成為他們的成員, 否則幾乎沒有管道能打進去這個產業鏈裡。 另外在台灣由於文史哲的競爭力不強,因此有大量進口外國論述的狀況, 本地的上游也多半是國外回來的論述進口商, 其代理回來的商品缺乏本身的獨創性與對環境的適應性, 使得整個產業陷入了競爭能力越來越弱的惡性循環。 3.零售端的大眾媒體已可謂被網路與社群連續兩次的革命給摧殘的體無完膚了。 而個體戶-作家的產出,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替代品更是多如牛毛, 進入障礙也已經低到可以不用考慮,因此完全沒有利潤可言。 4.應用端的部分, 政治團體要舉例的話就是國民黨吧。 他們內部培養了不少高級的文史哲人才, 反映出來的就是他們的論述遠比民進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來的高竿, 長期壟斷了媒體的主流價值。 不過近年受社群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這個體系出現了如當年媒體被網路取代的狀況。 宗教團體的話,包辦婚喪喜慶的傳統民俗產業其實可謂產值最大者, 但台灣高等教育長年以來都不重視這塊, 因此出現了產學無法銜接的現象--- 本地人於婚喪喜慶時多選擇本地習俗,使得龍嚴等有相應專業的公司業務繁忙, 但大學產出的學生根本沒有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進入這個產業裏面, ---因為他們就學時唸的都是已經過時、也沒人要用的舶來品。 5.總結而言,這行是標準的夕陽產業,沒甚麼前途與錢途可言。 不過由於上游的產出與下游的需求幾乎沒有整合, 因此仍有少數抓到關鍵價值的廠商能從中獲利。 至於人文學科本身,不過是一個已經沒有利基的論述進口商會罷了。 若不思如何進行轉型,這種比代工更低端的產業,只有滅亡一途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228.1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4083863.A.B97.html

09/17 11:45, , 1F
認真推
09/17 11:45, 1F

09/17 11:49, , 2F
文史哲 不是用來快速競爭的 在物質文化中 難免被忽視而沒落
09/17 11:49, 2F
這其實是那些教授自欺欺人的話語。 這年頭賣心靈小語、生死服務的哪個不是賺的荷包滿滿的, 但學校裡教的製程要不過時,要不就是只會進口沒人要買單的外國論述, 加上應用端本身的封閉性太高,零售端經多次產業革命後已接近完全競爭市場 也因此才讓這類說法廣為流傳吧。 另外,本產業最大的利基所在如前所述,具有很高的排他性。 舉例來說,統戰就是個不錯的利基, 國民黨無論上層混吃等死的決策者,還是下層搖筆桿的執行者, 都靠這塊賺的滿手流油, 但一般人根本沒管道進入這個產業鍊, 也因此很難理解這領域的利基到底在哪裡吧。

09/17 11:50, , 3F
文化CCR 沒救
09/17 11:50, 3F

09/17 11:51, , 4F
我覺得文史哲應該要退出校園 回歸社會主導
09/17 11:51, 4F

09/17 11:52, , 5F
別的不說,畢業的有幾個真的對文史專業的啦
09/17 11:52, 5F

09/17 11:52, , 6F
由學校教文史哲 就跟學校教母語一樣荒謬
09/17 11:52, 6F
雖然我個人因為家庭背景,是比較偏向西方與中國文化的, 但不得不說,八家將、宮廟等產業,其實是有相當龐大的商機, 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史哲人才需求。 舉例而言,宮廟的歷史與故事需要有人以論述改編以適應現代社會, 八家將的活動需要以劇場、音樂、美術進行包裝以改善其社會觀感, 最成功且顯而易見的例子就在日本,其因應各地神社的特色所設計出的旅遊行程, 除國內的遊客之外,也帶來了不少外國遊客的人潮。 但可能是受到高等教育本身帶來的西方價值觀影響, 因此高端的文史哲人才從來都沒人想要去接觸這塊吧。 另外,台獨的部分倒是做的不錯,不過絕大多數的從業者多是脫胎自社運的自由工作者, 若未來民進黨真的想要建構出個想像的共同體, 其當思考除了選戰之外,應如何運用主流的社群媒體, 建構出能行銷全球的台灣歷史、哲學、與文學產業鏈, 已確立其欲推廣的台灣價值才是。

09/17 11:54, , 7F
理性推
09/17 11:54, 7F
※ 編輯: Morrislakbay (1.171.228.123), 09/17/2016 12:27:13

09/17 14:56, , 8F
郝文
09/17 14:56, 8F

09/17 20:45, , 9F
推分析
09/17 20:45, 9F
文章代碼(AID): #1NtBmNk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68 篇):
文章代碼(AID): #1NtBmNk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