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陸客團火燒車 賀陳旦:明年全大客車兩側需設活動逃生窗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7/21 17:4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 備註:: : 左右各一可能不夠, 起火點可能有前後分: : 應垓前後左右都要有: : 不過看過活動窗被釘死的.........: 完全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是不知道這種改裝車體要不要重送ARTC認證啦,: 但是101年交通部曾經召回全台遊覽車回監理站總體檢,: 最初是說不管當年度有沒有驗過車一律都要回來檢驗,: 結果宣佈之後瞬間監理站驗車機關癱瘓,: 因為無法承受那麼大的驗車車潮,: 後來又緊急宣佈一兩個月還是半年內的車輛驗過的車不用回來驗了,: 朔及既往是很好,: 但是如果這種車體改裝要送ARTC審核的話,: 有沒有配套措施?: 不用送ARTC的話,: 動到車體改裝有人背書合格改裝?: 再來如果又發生了車輛跌落山谷的事故,: 最後發現有人因為窗戶可以外開,: 翻滾中被甩出去身亡,: 是不是隔年再規定全部封死?先來解釋一下目前車體廠的認証方式,認証有分"多量"與"少量"兩種,取得方式的細節涉及繁瑣的規範,這裡先跳過。然而兩者差別是:少量車必須每台車打造好都得去artc或其委託的合格測試單位實車檢測,取得檢測報告後,再送件至車審中心(vscc)認証,理論上這樣的流程是最能掌控打造品質,但這樣的過程少則15天,但通常檢測機構都大排長龍,一個月完成都阿彌陀佛。所以大部分車體廠會選擇"多量",打造的第一台代表車,跑完所有流程取得認証後,第二台車之後的所有車輛只要是照著代表車打造,都無須在跑耗時的流程。當然vscc對於打造廠有一定的規範機制,例如定期現場勘驗等等。為什麼要解釋這個?這裡的人應該很少了解車界的生態,商用車100台有99台都是跟銀行貸款買的,一量車從底盤出廠就是幾白萬在給銀行吃利息,車主當然希望在最短時間領牌營業,每量車要等45天(含打造認証)誰受的了。所以車體廠幾乎都是申請多量,而artc真的實車審驗的就是那第一台的代表車。其實真的有能力每台把關的是個地方監理站,但有在驗車的都知道,檢理站與代檢廠之間的故事。台灣打造的車不是像外界說的這麼不安全,因為有安審中心把關,大部分的車體廠不會跟法規過不去,但有沒有不肖的車廠?當然有,這才是政府該大力去規範的,不然安全規定再多,總有漏洞可以鑽。--※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60.149※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9094103.A.BF6.html

07/21 17:46, , 1F
長知識 給推
07/21 17:46, 1F

07/21 17:51, , 2F
推!
07/21 17:51, 2F

07/21 17:53, , 3F
長知識
07/21 17:53, 3F
文章代碼(AID): #1Na9ZNls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a9ZNls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