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許雪姬:當對立不再 白色恐怖史料才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3/14 11:16), 8年前編輯推噓282(2853101)
留言389則, 26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補提供一下檔案的資訊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http://archives.sinica.edu.tw/ 二二八事件資料乃由1990年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小組向各機關徵集交由近史所檔案館典藏, 主要來源有政府資料(如大溪檔案、警備總部資料等)、國外資料、口述歷史、報章雜誌 與私人提供。自1992-1997年間出版《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六冊。 這次很夯的保密局檔案,前一陣子新聞: 台史所購得這批史料後,便將史料收藏於台史所檔案館,隔年(2009) 的二二八前夕舉辦史料展公開這批史料,不少受害者家屬與總統馬英九 都前往參觀。許雪姬指出, 對這批史料有興趣者,可向中研院申請閱覽。然而之前向立委申訴無法看 到史料的受難者家屬,從來未向中研院申請調閱檔案。 臺史所檔案館 http://archives.ith.sinica.edu.tw/resources_list.php 家屬也可以透過228基金會申請調閱: http://www.228.org.tw/pages.aspx?v=82D4F7824F7815C6 在這邊也呼籲一下,如果要趕緊公開資料,當然就是經費的問題。 未來228史料可以有專法處理和或統合各政府單位的檔案取用權限,相關 計劃解讀更該有預算支助。鑑於時間因素,預算能加速處理這些史料研究 解密這樣才能讓研究能量持續長久 ※ 引述《GalLe5566 (給力5566)》之銘言: : 我覺得現在大致的風向已經確立了 : 看來很多人支持這些檔案不要公開 : 只能讓小範圍的人看到 : 既然如此 : 我就來當逆風吧 那我來破風好了 : 對!沒錯! : 可能有史料可能是不真實的 : 因此要有一小部分的人負責辨認、分析、詮釋那些史料 : 但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 : 那些專家學者詮釋之後的史料到底可不可信 : 跟現實發生的事情到底有多少差異? : 在座各位我想大部分都是大學生了 : 那理應明白一個道理: : 「第一手資料永遠比第二手資料可信」 : 經過他人詮釋的史料 : 永遠都只是他人的詮釋 你講的只對一半,史料整理或說已經出版的史料集,並不能說他已經從一手史料變成 二手史料。我們舉差不多時間中國出土的《天聖令》,他是明朝的刻本,當中國社會 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課題組編著《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 》一書時,雖有復原唐令研究(我想你也是大學生,應該可以找個資料看看什麼是復 原唐令,google應該有basic 版的解釋),但是收錄有圖錄、校錄本、清本等版本供 讀者使用,同樣也不減損他作為一手史料的地位。這就是一種史料的整理,其實不帶 有太多的詮釋性,他並沒有改變史料的內容,如果你對校錄本的文字有意見,就像你 說的,沒有人拿著槍逼著你相信,端看你提出的修正是否正確。如果校錄、句讀、整 理就不是一手史料,那麼世界上大概也沒有一手史料了。 這不是input進去什麼,就會output什麼出來。 今天,一手史料與二手史料不是這樣看的,所謂二手史料是只非當事人的記載。我們 回到許雪姬的《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同樣也只是一種史料的「整理」, 我想大多數在PTT 上討論這個問題的人,應該都沒有看過這份資料,在這放個兩頁來 講他的格式,或許真相就會大白。 圖一: http://imgur.com/kyP0lHu
圖二: http://imgur.com/42gSJOn
就可以看到就算經過許雪姬的整理,還是不會減損他的一手史料的價值。第一,他的 整理有掃描檔、文字識讀的點校。如果你認為,他點校文字有錯,我想你在上面自己 做訂正,書也不會自燃、爆炸。其次,做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史料公開與讀者的 閱讀,並且在原件自然損毀前,盡可能保存原件可釋放的歷史訊息。這就是一種史學 的專業。透過這樣的史學專業,公開出來的史料,更容易為大眾閱讀,也才是有效的 一種史料公開。如果你很堅持要看原件,歡迎去中研院調檔案,現在已經開門了。 試問,你看看上面那兩張圖,按照大家的願望,掃描圖檔上傳,你怒看2800張,你要 是看得下去,恭喜你是史學奇才,歡迎參加研讀會,為保存史料貢獻心力。 我們面對這批史料時,如同大家看到的,他是一個個的毛筆字,且沒有句讀,同時也 沒有固定格式,還帶有許多保密局公文的套語。要「讀懂」這份史料,需要許多相關 背景知識,可能google也不一定查得到。因此,研讀會還為檔案做了註釋。其註釋內 容為除了濃縮既有研究對該人、事、物的說明外,也儘可能地將同一個人在本檔案中 其他哪些地方有出現標出來,作為爾後其他書出版後,可以讀者供前後對照使用。所 以,這些學者、研究生只是在做一個造福讀者的事情。更不用說參加研讀會,況日費 時還沒有點數。你看許雪姬2009年到現在只用這批史料,寫了一篇也不算學術論文的 論文。 許雪姬,2014,〈「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的解讀與研究〉,《臺灣史研究》, 第21卷第4期,頁187-217。 要是靠這個吃飯,早就已經被解僱了。如果你覺得讀這個沒有這麼難,我都讀得懂。 恭喜你是史學奇才,歡迎參加研讀會,為保存史料貢獻心力。 : 而非是真實的歷史 : 這是個研究方法的問題 : 身為一個人類 : 我們沒辦法說出歷史的全貌 : 因此就只能藉由手上的史料看到片面的歷史 : 然而 : 如果我們看到的東西也只是他人詮釋過的呢? : 那就更只是其中一個看到史料的人詮釋的一部份歷史而已 : 這時就會有一個問題 : 因為研究者是人類 : 人類本身會有所態度、偏好、文化背景、各種因素的影響 所以,我的老師們都一直提醒我們,「人會騙人,史料也會騙人」。史料因為製作目 的,可以分為有意史料或是無意史料。檔案其實一部分可以是有意史料,檔案形成一 種是特意製作,為留下原始的記錄日後查證,如人事檔案、會計憑證、日記、照片、 錄音、墓碑等有意史料。依照這樣的標準,這份史料本身就已經不似你所想的這麼純 潔。如前面許多文章提到的,這份史料有不少構陷、化名、掩蓋的情形。都需要經過 檔案間的比對、考證才可以瞭解隱藏的真實。這也是史學專業的一部分。所以,如果 你要擴大解釋到如此,恐怕自己立論的根基也有問題。 : 因此 : 他們對一份史料的詮釋 : 畢定會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響 : 舉一個知名的例子 : 版上待比較久的人 : 應該都有看過垃圾賤蛆689-提過一個史料的詮釋: : 李敖說:鄭南榕根本不想自殺,他的汽油是擺好看的,只是不小心抽菸點著了 : 欸欸 : 說真的 : 李敖的這份詮釋 你這裡談得詮釋,跟許雪姬與歷史系師生所要求的專業整理,完全是兩回事。 從上面的書內容來看,請問許雪姬或是協助整理的師生,有賦予這些史料任何 的詮釋或說歷史解釋嗎?所以,史料的整理跟你說的詮釋完全是兩件事情,這 個曾面上,我想你可能有些誤解。 : 你們有人信嗎? : 我想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信吧? : 不過請不要忘了 : 李敖也是歷史學者喔 : 至少從他的經歷來看是這麼一回事 : 所以我現在要問的是 : 大家覺得只讓一小部份的人辨認、分析、詮釋一份史料是不是適合的事呢? : 而且我講白了 : 現在這年頭 : 台灣到處都是大學生 : 可以說是幾乎都是"學者"了 : 為什麼要假設看到這些史料的人全都是愚民 對不起,我們沒有認為大家是愚民。就像我也看不懂高偉數學,但是數學系的 人也不會覺得我是愚民吧?也就是說,我們認為透過專業的處理,一般民眾比 較能夠輕鬆的理解史料的內容。同時,現在的出版品作為一本史料集詮釋與判 斷本來就是在讀者的詮釋上,作者總不可能拿槍押著每一個讀者贊同他的看法 。相應的,讀者自己的詮釋要是發表出來,也就會受到社會的檢驗。就像我現 在發表這篇文章,也會受到各位鄉民的檢驗一樣。 的確,大家都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很多事情有他的專業存在。沒有人說整理完 史料,詮釋權就消失了。讀者本身就有詮釋權。在這再重申一次,現在我們要 做的是「整理」,整理不是史學定義的詮釋或是歷史解釋。 : 不會做判斷呢? : 只有少數"菁英"做出的判斷才是對的 : 這種做法絕對是違反民主的精神 : 就像是馬英九一直覺得自己的內閣全都是精英的學者 : 所以他們不聽別人的意見 : 難道這是對的嗎? :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 : 可以說是涉及公開史料急迫性的問題 : 大家覺得... : 只有紙本的史料才是史料嗎? : 前幾篇的回文裡面有人提到了 : "口述歷史" : 也就是讓當事人才述說他曾經歷過的歷史 : 隨著時間的推演 : 這種史料也會越來越少 恩~保密局檔案中的這些人,基本上不存在你說的問題。因為,隨著時 間的流逝,不少人已經過世了,或是當時就已經遇害。當然就沒有口述 當事人的可能性。又口述後代子孫的事情,我們也一直在做。做的人之 一就是一些人最討厭的許雪姬,這個網頁就是許雪姬做的一些訪談成果 http://www.oh.org.tw/expert_Hsu_Hsueh-Chi.html : 也就是說 : 如果見證了那些歷史的人 : 發現到了紙本存留的史料與他們認知不同 : 那他們現在還可以大聲的出來說那些史料有問題 : 而不會因為時間而造成他們無法發聲的狀況 : 就像是前面舉的例子 : 如果鄭南榕還活著的話 : 他可能就可以出來駁斥李敖 : 他是以死明志 : 不是手抖掉菸 : 然而因為去世了 : 他將永遠無法為自己辯護 : 另外還有轉型正義的問題 : 就好比大家都知道當初蔣家剝削了台灣人的財產 : 但當初剝削的老蔣、小蔣一死 : 難道還有辦法討回當初被剝削的財產嗎? : 其他的不說 : 現在還能選立委開公司什麼的呢 呵呵 : 看到這理 : 我想大家應該會有一個問題 : 那這樣資料公開了之後 : 誰說的才是「正確」的呢? : 或者說是較為符合史實? : 我想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 在座的各位學者或是準學者們應該都有答案了 : 那就是可以由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樣本、史料等方面來檢視 這些當然是歷史研究的功用,但是我覺得今天檔案的問題,講到 這邊已經扯遠了。後面講得內容,大概在前面也有略為提到,前 幾天論戰的文章也講過了,就不再多講。 : 比方來說 : 比質 - 看誰的史料可信度比較高 : 比量 - 看誰能拿出來的史料比較多 : 比研究方法 - 看誰的研究方法更為嚴謹 : 就好比鄉民去估狗很多資料 : 然後用來打臉或是被打臉一樣 : 我認為這完全沒什麼不可以的 : 也沒看過鄉民發生什麼大規模的械鬥 : 反而是真理越辯越明 : 然而就像上面說的 : 難道這些鄉民都是少數的歷史學者嗎? : 我想不是的 : 大部分都還是混吃等死的大學生吧 : 所以我想要強調的是 : 民眾沒有這麼的愚昧 : 至少大多數民眾並不愚昧 對~所以歡迎你去買兩本保密局史料,或是到中央研究院調檔案原件來打臉。 : 因此我認為開放史料只是讓更多人參與討論 : 這並無不可 : 不過我也是想說啦 : 目前在研究這些史料的學著們 : 他們對於學術的努力我也是給與肯定的 : 對於學術相關的研究法、史料的詮釋 : 我相信他們也對得起他們的專業 : 所以也沒必要懷疑他們是不是有著什麼對不起他們專業的行為 : 這種懷疑很沒必要 : 畢竟相信專業也是個學者應有的素養 : 如果認為現在在做研究的那些學者有什麼不隊的地方 : 可以從學術上面去探討阿 : 這樣促進學術發展反而是件好事 所以啊~我說你可以去調檔案來研究,或是買個相關檔案彙編。 我想促進研究的效率會比單純掃描上網高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9.25.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7925418.A.8F6.html

03/14 11:17, , 1F
03/14 11:17, 1F

03/14 11:18, , 2F
CD沒辦法推
03/14 11:18, 2F

03/14 11:18, , 3F
馬雅歷史中也有白色恐怖嗎
03/14 11:18, 3F

03/14 11:18, , 4F
先推我大馬雅國王!
03/14 11:18, 4F

03/14 11:18, , 5F
馬雅人先推!
03/14 11:18, 5F

03/14 11:18, , 6F
推馬雅人 然後鄉民說你暗槓就暗槓拉~
03/14 11:18, 6F

03/14 11:18, , 7F
(′・ω・‵)馬雅人
03/14 11:18, 7F

03/14 11:19, , 8F
03/14 11:19, 8F

03/14 11:19, , 9F
全然相信某個人的研究 無視被政府曾欺騙過的擔憂 這樣對話
03/14 11:19, 9F

03/14 11:19, , 10F
所以所謂善用「群眾的智慧」呢?
03/14 11:19, 10F

03/14 11:19, , 11F
是在浪費彼此時間
03/14 11:19, 11F

03/14 11:20, , 12F
頂五六是要頂五五六六嗎
03/14 11:20, 12F

03/14 11:20, , 13F
Push
03/14 11:20, 13F

03/14 11:20, , 14F
群眾的智慧呢? 就算是瑪雅的律法也不是一人定的
03/14 11:20, 14F
本來就不是許雪姬一個人,他有一個團隊包涵教授們、研究生、助理、學生等等 說到底,歡迎加入研讀會 還有,馬雅沒有成文法,謝謝。

03/14 11:20, , 15F
某樓甚麼時候要自己去台史所看史料啦,不懂還那麼多話
03/14 11:20, 15F

03/14 11:20, , 16F
不推不行
03/14 11:20, 16F

03/14 11:20, , 17F
03/14 11:20, 17F

03/14 11:20, , 18F
瑪亞推
03/14 11:20, 18F

03/14 11:20, , 19F
Good
03/14 11:20, 19F

03/14 11:20, , 20F
人家嘴砲就是打國民黨挺民進黨而已 扯那麼遠
03/14 11:20, 20F
還有 349 則推文
還有 347 段內文
03/15 00:18, , 370F
因為板上理科酸民向來不屑文科到極點 他們對文科的
03/15 00:18, 370F

03/15 00:19, , 371F
理解仍然停留在高中時代 以為只是背名詞解釋還有寫些
03/15 00:19, 371F

03/15 00:21, , 372F
文青式散文 會看中文就可以了 完全不意外
03/15 00:21, 372F

03/15 00:21, , 373F
專業就是專業!
03/15 00:21, 373F

03/15 00:22, , 374F
讓我想起我理科朋友曾經用很瞧不起的口氣問我歷史系
03/15 00:22, 374F

03/15 00:23, , 375F
論文到底都在寫什麼?他們眼中文科根本不配叫專業
03/15 00:23, 375F

03/15 00:30, , 376F
再推一次
03/15 00:30, 376F

03/15 01:04, , 377F
就蠢阿~以為只有自己的領域最屌。理組的世界跟文組完全
03/15 01:04, 377F

03/15 01:04, , 378F
不同,困難的地方不一樣,我個人大學工科轉歷史,清楚沒
03/15 01:04, 378F

03/15 01:04, , 379F
有那邊都比較了不起。一個人如果能夠鄙視一個自己完全沒
03/15 01:04, 379F

03/15 01:04, , 380F
了解的學術領域,其實是很偏狹且可悲的。
03/15 01:04, 380F

03/15 05:39, , 381F
馬雅人推!
03/15 05:39, 381F

03/15 10:06, , 382F
03/15 10:06, 382F

03/15 10:29, , 383F
03/15 10:29, 383F

03/15 10:33, , 384F
03/15 10:33, 384F

03/15 12:41, , 385F
歷史系淚推 謝謝馬雅人
03/15 12:41, 385F

03/15 14:36, , 386F
理性推!
03/15 14:36, 386F
※ 編輯: mayaman (163.19.25.184), 03/15/2016 15:01:41

03/15 16:28, , 387F
推~
03/15 16:28, 387F

03/16 00:47, , 388F
03/16 00:47, 388F

03/16 20:39, , 389F
許雪姬說過 她不可能把全部心力放在228 不然早沒工作了
03/16 20:39, 389F
文章代碼(AID): #1MvYqgZs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vYqgZs (Gossiping)